精彩小说尽在梦远书城!手机版

您的位置 : 梦远书城 > 宫斗宅斗 > 那年,南江有夏栀 > 第23章 光的年轮在蔓延

第23章 光的年轮在蔓延

南江的樱花漫过相机店二楼窗台时,念栀正给樟子松的新枝系上各国孩子寄来的相机挂绳。日本的和纸绳缠着樱花图案,挪威的麻绳编着极光纹路,巴西的棉绳绣着雨林叶片,在风里交织成彩色的光带,把“2029”的光斑抖落在樟子松的年轮上,像给时光盖了个邮戳。

“北极科考队寄来的‘蔡司’该换镜头密封圈了,”夏栀从防潮箱里取出块黑色橡胶圈,是用1958年太爷爷在青岛修相机时剩下的材料复刻的。她安装时发现橡胶圈内侧有细密的纹路,“是灯塔的波纹,”她对着光看,纹路在镜片上投出旋转的光斑,“像把六十年前的海浪,锁进了现在的镜头里。”

陆时予的编程课正在开发“时光滤镜”,能把不同年代的光线参数叠加成新的光谱。屏幕上,1950年南江码头的蓝光、1962年冰川的绿光、2028年巴黎的紫光正在融合,最终变成温暖的金白色,“这是光的原色,”他调整着滑块,“就像太爷爷说的,所有分离的时光终会在镜头里重逢,变成比原来更亮的光。”

念栀突然发现“光的桥”相机的底座有组刻度,是用玛雅数字刻的坐标。陆时予解码后跳出行地址,指向南江老邮局的旧邮箱——1953年太爷爷寄信给漠河时用的那个,邮箱内侧的木纹里,藏着半张褪色的邮票,图案是台铜相机,镜头正对着北极星的方向。

周末的邮局飘着樟子松的清香,念栀举着铜相机在邮箱前徘徊。邮箱底部的积尘里裹着张泛黄的明信片,上面印着1953年的南江码头,邮戳的日期和安的生日完全相同。背面的字迹里藏着个谜语:“什么东西能装下码头的浪、冰川的雪、巴黎的风?答案在会结果的相机里。”

明信片里夹着片透明的胶片,显影液漫过的瞬间,影像像潮水般漫出暗房:太爷爷站在邮局前,手里举着个奇怪的装置——二十台相机的镜头拼成的球体,每个镜头里都装着不同的风景,转动时就像在看颗会旋转的地球仪。照片边缘的笔记写着:“光的容器从不是单个镜头,是所有镜头连起来的银河。”

“这组镜头的焦距,”夏栀用卡尺测量着胶片上的影像,“和念栀去年在国际摄影展上的装置完全相同。”她话音刚落,暗房的窗户突然被风吹开,樱花雨落在胶片上,在1953年的码头影像里,晕出2029年的樱花色,像给时光的明信片贴了张新邮票。

四月的相机修复大赛上,念栀带了组特殊的作品:用各国老相机的零件拼出的“光的地球仪”,中国的“上海”牌做底座,法国的“莱卡”做赤道,挪威的“哈苏”做经线,巴西的“宝丽来”做纬线,每个零件的接缝处都嵌着当地的土壤。评委给的评语里写着:“修复不是还原过去,是让过去在现在长出新的关节。”

颁奖时,来自北极科考队的队员突然举着台相机站起来,镜头上的冰棱还没融化。“这是1958年你太爷爷修过的‘蔡司’,”他举起相机对准“光的地球仪”,屏幕上立刻跳出太爷爷的影像,正在给年轻的科考队员讲解镜头校准,“你看这手势,和你刚才调整‘地球仪’的姿势分毫不差,连指节弯曲的角度都一样。”

队员说去年在北极圈拍到了罕见的“三环极光”,光谱分析显示,最内层的绿光和1958年太爷爷拍的极光同个频率。“是太爷爷在天上调好了光圈,”他笑着说,“就像他说的,好相机能听见光的心跳,无论隔了多少个冬天。”念栀突然发现队员胸前的徽章,是个相机形状的冰雕,和安做的桦树皮相机如出一辙。

梅雨季节的相机店成了“光的博物馆”,墙上挂满了各国孩子寄来的“家族相机”:挪威孩子用驯鹿角做的相机,镜头里嵌着极光冰晶;巴西孩子用红木做的相机,木缝里塞着雨林的种子;日本孩子用和纸做的相机,纸上拓着樱花的纹路。每个相机的底座都刻着“栀”字,像给时光的家族树添了新枝。

“周老板说这台1970年代的‘珠江’相机要换取景器了,”夏栀举着相机对着窗外,取景器里的影像突然分成两半——左边是1979年的庐山瀑布,右边是2029年的相机店,“当年的主人肯定带着它周游过世界,”她笑着说,“你看这取景器内侧的划痕,像极了环球航线的轨迹。”

念栀把“光的地球仪”放在院子中央,对着梅雨拍了张照。显影时发现底片上的雨滴连成了经纬线,每个交点上都浮着张笑脸:太爷爷在南江、昆仑山老先生在冰川、法国小姑娘在巴黎、挪威孩子在极光下……最中心的交点上,是念栀自己的笑脸,正把铜相机递给个黑皮肤的小男孩。

暑假的“时光相机馆”来了批特殊的学员,是来自五大洲的孩子。每个孩子都带了件“光的信物”:非洲的鸵鸟蛋壳相机、澳洲的桉树胶相机、北美的枫叶相机,拼在一起时,所有镜头的螺口都能完美咬合,像个会发光的齿轮组。“这是太爷爷设计的‘光的齿轮’,”念栀转动齿轮组,“每个镜头都是齿牙,要咬着别人的时光才能转动。”

念栀教孩子们做“时光胶囊”,把各自的相机零件和当地的土壤装进玻璃罐。有个非洲孩子把1956年太爷爷在巴黎的照片和2029年自己的照片贴在一起,发现两人举相机的手臂角度完全相同,连袖口沾着的泥点位置都分毫不差。“是光的遗传基因,”陆时予用显微镜观察着照片,“就像相机的螺丝纹,无论在哪个国家都长着同个螺旋。”

闭营那天,孩子们集体拍了张“光的全家福”。五大洲的孩子围着“光的地球仪”站成圈,每个人的镜头都对准中心的光斑,念栀站在圈中央,举着太爷爷的铜相机。快门按下的瞬间,天边突然出现道横跨南北半球的光柱,在照片里织出层光晕,把所有孩子的笑脸都裹进同个光斑,像颗正在发光的星球。

回到南江时,相机店的樟子松已经能给整条街遮阴。周老板从库房里翻出个旧木箱,里面是1950年太爷爷做的相机模型,二十台小相机拼成的地球仪,每个镜头里都贴着张手写的纸条,用不同的语言写着同句话:“光的孩子没有国界。”

秋分那天,念栀在院子里种了圈来自各国的树苗,挪威的云杉、巴西的红木、日本的樱花、非洲的金合欢,每棵树下都埋着当地孩子的相机零件。最中间的樟子松前,立着块用各国语言刻的石碑:“光的原点,爱无边界。”她浇水时发现,所有树苗的影子在地上连成个相机的形状,镜头正对着北极星的方向。

“你看这云杉的新芽,”夏栀指着挪威来的树苗,“和1958年太爷爷在北极拍到的云杉苗,生长方向完全相同。”她刚说完,老樟子松突然落下片叶子,正好飘在石碑上,叶脉的纹路里,隐约能看见“2079”的字样,像时光给未来写的回信。

重阳节的“光的家谱”展上,念栀展出了五大洲孩子的合影。来自巴西的老人指着照片里的红木苗哭了,说和1960年他送给太爷爷的那棵一模一样;来自挪威的老人摸着照片里的云杉笑了,说树皮的纹路里还藏着当年太爷爷刻的相机图案。“是光的母语,”念栀站在展台前,“不用翻译,所有镜头都能读懂同个春天。”

挪威老人带来个木盒,里面是1958年太爷爷在北极用的暗房工具,显影盘的边缘刻着圈相机图案,和念栀的“光的地球仪”如出一辙。“他说这盘显过的光,能让不同国家的照片在同个显影液里开花,”老人指着盘底的磨损处,“你看这缺口,和你铜相机的链条磨的痕迹完全相同,像时光咬出的同心环。”

冬月初雪时,相机店收到个来自国际空间站的包裹,是位华裔宇航员寄来的。里面有台特殊的相机,镜头用的是太爷爷铜相机的旧镜片,在太空环境里镀上了层极光色的薄膜,透过镜头看地球,南江的樟子松和巴黎的铁塔、北极的冰川和巴西的雨林,都在同个光斑里闪烁,像颗会发光的玻璃球。

“相机的存储卡里藏着组数据,”夏栀连接电脑时,屏幕上突然跳出张星图,标注着1950年到2029年所有极光出现的坐标,连成条螺旋上升的线,终点正好是相机店的位置。“是太爷爷说的‘光的螺旋’,”念栀把星图打印出来贴在墙上,雪花落在图上融化成水,顺着螺旋线流进院子的土壤,在各国树苗的根部汇成个小小的水洼,里面浮着片来自太空的星尘。

平安夜的相机店飘着各国香料的混合香气,安和法国小姑娘、挪威小男孩、巴西小丫头手拉手跑进来。孩子们举着台新做的“银河相机”,用各国的材料拼在一起:中国的樟子松做机身,法国的薰衣草做快门,挪威的驯鹿角做镜头,巴西的红木做底座,镜头里嵌着片来自国际空间站的星尘。

“我们给相机起了名字叫‘光的眼睛’,”安踮脚把相机挂在樟子松最高的枝桠上,“能看见地球另一边的春天。”法国小姑娘按下快门,屏幕上立刻跳出张合成照:太爷爷和五大洲的孩子们站在同片星空下,每个人的相机镜头都对着月亮,像在给时光拍张全家福。

跨年夜的烟花在南江上空炸开时,念栀举着“光的地球仪”绕着樟子松转圈。每朵烟花绽放的瞬间,二十台相机的镜头就同时捕捉光轨,在胶片上织出个发光的银河,南江的樱花、巴黎的铁塔、北极的极光、巴西的雨林都在银河里闪烁,最中心的星轨组成个“家”字,笔画是由各国语言的“爱”组成的。

新年的第一缕阳光照进相机店时,念栀发现院子里的各国树苗都抽出了新芽,芽尖的露珠里同时映着各自国家的风景。她举起铜相机对准露珠,快门声落的瞬间,仿佛听见太爷爷在1950年的南江、昆仑山老先生在1962年的冰川、五大洲的孩子们在2029年的各自家乡,都同时按下了快门,无数声“咔哒”在时光里连成串,像条跨越银河的风铃。

陆时予的代码本最新一页,画着个巨大的相机齿轮组,每个齿轮都是台来自不同国家的老相机,齿牙咬合处冒出新的枝芽,根须扎在1950年的南江,枝叶伸向2079年的星空。注释栏里写着:“// 所谓永恒,是让每个镜头都相信,自己拍的不是风景,是能照亮别人取景器的光。”

窗外的樟子松抖落最后一片积雪,新抽的嫩芽上沾着来自太空的星尘。念栀看着孩子们挂在枝头的“银河相机”,突然明白所谓“光的家谱”从不是静止的相册,是像这棵树一样,把每个国家的春天都当成养分,让所有镜头里的温暖,都能在时光的银河里,长成更辽阔的光带。铜相机的链条在风里轻轻晃荡,把光斑投在地上,像条没有尽头的路,朝着更远的光里,慢慢延伸。

梦远书城已将原网页转码以便移动设备浏览

本站仅提供资源搜索服务,不存放任何实质内容。如有侵权内容请联系搜狗,源资源删除后本站的链接将自动失效。

推荐阅读

还有此等好事?

错嫁给年代文大佬后

假少爷回村后

狩心游戏

道姑小王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