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江初飘桂子香时,念栀正于后院为樟松根须布设光导之线。此线采自天下二十四川,循根蔓延,入土织就通明网络,节点各映异色:黄河之沙金、尼罗河之陶褐、亚马逊之林绿、马里亚纳海沟之磷蓝,在地映出“丙午”字样,恍若时光播于土中之籽。
“马里亚纳海沟所寄‘奥林巴斯’相机,防水胶圈当换矣。”夏栀自低温箱中取出玄色胶圈,此乃依1965年太祖父修相机时留存的深海胶质复刻而成。装设之际,见胶圈内侧有螺旋纹路,她对洋流图比对,纹路竟在屏上绕成相机之形,“此乃深海洋流轨迹,”夏栀轻声道,“恰似将六十六年前海底涡旋,封入今时镜头之中。”
陆时予新制之程序,可将天下相机光学数据化为根系图谱。屏上,中原铜相机、法兰西“莱卡”、伊拉克陶土相机、深海“奥林巴斯”之光路交织,终成一株发光巨树,每根须皆对应一台相机光轨。“此为光之谱系根,”他放大最粗之根,“正如太祖父所言,凡镜头之光,皆会入土扎根,生长跨越时空之年轮。”
念栀忽觉“江河相机”防水壳底有刻痕,乃古印度梵文咒语。陆时予解译后,显出土壤坐标,指向南江老茶馆银杏树下——正是1952年太祖父歇脚时埋藏相机零件之处。树根虬结间缠着布包,内有亚麻底片一卷,边缘绣“壬辰”二字,与太祖父旅行笔记中茶馆素描日期分毫不差。
清晨茶馆,樟松与桂花香气交融,念栀持铜相机在银杏树下徘徊。泥土中碎瓷片间,藏着半张植物标本,压着一片罕见“光叶”,叶脉内嵌细如发丝之铜丝,宛若相机链条微缩版。陆时予以植物分析仪检测,发现铜丝成分与太祖父铜相机链条完全一致,“此乃太祖父寄吾等光之种,”他指叶片主脉,“此纹路对应生长周期,恰好能令不同年代植物标本同时显色。”
暗房显影液添了新方,取天下二十四处土壤浸出液混合而成,在红光下泛着泥土光泽。亚麻底片浸入瞬间,影像如藤蔓般爬满墙面:太祖父坐于茶馆竹椅,手持铜相机对准银杏树,底片夹中露出半张植物图谱,其上以墨笔圈出之叶片,正是2032年相机店后院的光叶品种。照片边缘笔记写道:“光虽入土,却永记向上生长之向,恰似树根终会托举树冠。”
“此植物图谱比例尺,”夏栀用游标卡尺丈量,“与上周采集之光叶标本全然相合。”话音刚落,暗房气窗忽飘进一片银杏叶,落于底片土壤之上,在1952年根系图中晕出2032年叶脉,仿若为时光之根添了新须。
六月全球生态摄影展,念栀展出一件互动装置——“光之根系网”,以百种植物纤维与相机零件编织而成。主根用太祖父铜相机链条熔铸,侧根为各国相机铜丝,须根上挂着二十四流域孩童照片,每个根结处皆嵌当地土壤样本。展签写道:“所谓传承,是令每个时代之光,皆成土壤养分,生长新的年轮。”
开幕式上,印度植物学家持相机起身,其镜头以菩提树叶脉络压制而成。“此乃1954年君之太祖父于恒河边修缮的‘富士’相机,”他转动镜头对准“光之根系网”,投影中即刻显出太祖父影像,正教当地僧人以植物汁液制作显影液,“君观此手势,与方才君调试装置之姿分毫不差,连指尖力度亦同。”
植物学家言,去年于大吉岭发现一株百年茶树,叶片绒毛可折射七色光,光谱分析显示,最亮那束光与1954年太祖父拍摄的恒河晨雾完全一致。“是太祖父于土中埋下光之种,”他笑道,“正如其所言,佳相机能闻植物呼吸之声,无论相隔多少雨季。”念栀忽见植物学家胸前胸针,乃叶脉相机形状标本,与安所制桦树皮相机一模一样。
梅雨时节,相机店成了“光之土壤馆”,四面墙分别陈列天下二十四类土壤标本:东北黑土裹樟松籽,埃及沙漠土埋莎草纸碎片,巴西红土嵌红木相机螺丝,印度红壤缠菩提叶纤维。每个标本盒底层皆刻“栀”字,仿若为时光之根做了标记。
“周老板言,这台1940年代‘红梅’相机需换底板。”夏栀持相机对向后院,底板反光中忽现多层影像——1950年南江码头、1962年冰川营地、1980年巴黎街道、2032年相机店,“当年主人必携它走过诸多土地,”她笑道,“君看此底板内侧划痕,恰似天下土壤等高线。”
念栀将“光之根系网”铺于茶馆银杏树下,对梅雨拍摄全景照。显影时,见底片上雨滴渗入土壤,在根系网周围生长出发光菌丝,每个菌丝节点皆浮着一张笑脸:太祖父在茶馆竹椅、昆仑山老先生在冰川帐篷、印度植物学家在菩提树下、深海潜航员在驾驶舱……最中心节点上,是念栀自己的笑脸,正将铜相机递给一位穿纱丽的小女孩。
暑日“时光相机馆”迎来一批特殊学员,乃来自天下二十四类土壤带之孩童。每个孩童皆带来一件“光之土壤标本”:黑土区泥炭相机、红壤区陶土相机、沙漠土区石英相机、冻土区冰芯相机。拼合之时,所有镜头螺口皆能沿土壤等高线完美咬合,仿若一个会生长的光团。“此乃太祖父设计的‘光之养分环’,”念栀转动光团,“每个镜头皆是土壤颗粒,唯有融入他人根系,方能生长新生命。”
念栀教孩童制作“时光营养钵”,将各自相机零件与当地土壤装入陶盆。有位印度孩童将1954年太祖父在恒河的照片与2032年自己的照片贴在一起,发现两人持相机的腕部角度完全相同,连袖口沾着的泥土痕迹亦分毫不差。“此乃光之基因扎根,”陆时予用土壤分析仪检测,“恰似相机光圈叶片,无论在哪个土壤带,皆生有同一弧度。”
闭营当日,孩童们集体拍摄“光之土壤图”。二十四类土壤带的孩童围着银杏树成圈,每人镜头皆对准树根方向,念栀立于中间,手持太祖父的铜相机。快门按下瞬间,地面忽裂一道发光缝隙,根系状光带从土中钻出,在照片里织出一层光晕,将所有孩童的笑脸裹入同一个光斑,仿若一株发光之树在时光中扎根。
归返南江,相机店樟松根系已蔓延至整条街地下。周老板从地窖翻出一个旧陶瓮,乃1952年太祖父在茶馆寄存之物,内装二十四种土壤样本,每个样本袋上皆绘有相机图案,“他言土壤记得所有镜头之光,”老人打开瓮盖,“君看此瓮底釉彩,与君铜相机链条锈迹同色,可映出光之影子。”
秋分之日,念栀在银杏树下埋下一个“光之种子库”:以天下二十四类土壤混合成方块,中心嵌着太祖父的铜相机螺丝、法国“莱卡”镜片、印度菩提叶镜头、深海“奥林巴斯”防水胶圈,最中心空腔内,放着一张天下孩童的“光之土壤图”。方块侧面刻着一言:“待此方长出第一片新叶,所有土壤皆会于光中重逢。”埋土时,见二十四种土壤在雨水里融成均匀褐色,恰似为时光之种盖了一层绒被。
“君看这刚破土的光叶幼苗,”夏栀指方块顶部绿芽,“与1952年太祖父在茶馆种下的光叶,叶脉走向完全相同。”话音刚落,老樟松忽落一片叶子,正好盖在方块中心,叶脉纹路中,隐约可见“壬寅”字样,仿若时光给未来颁发的种子证书。
重阳之日全球土壤文化展,念栀展出那张二十四土壤带孩童的“光之土壤图”。展厅内,印度老者指照片中菩提光斑落泪,言其与1954年太祖父拍摄的恒河晨雾光影一模一样;埃及老者抚照片中沙漠相机而笑,言沙粒中仍留着当年太祖父刻的“栀”字。“此乃光之通用养分,”念栀立于展台前,“无需标签,所有土壤的镜头,皆能生长出同一个春天。”
埃及老者带来一个沙画盒,内装1957年太祖父在撒哈拉修缮的相机零件,齿轮间沙粒成分与念栀“光之根系网”的沙漠土样本完全相同,“他言这组齿轮可令不同土壤的时光共生,”老人转动齿轮,“君看此齿牙磨损处,与君铜相机链条磨痕完全相同,恰似风沙打磨出的沟壑。”
冬月初雪,相机店收到来自地心钻探站的包裹,乃科研团队所寄。内有一台耐高温相机,是1970年太祖父在玉门油田修缮的“东风”相机,镜头以火山玻璃制成,透过玻璃望去,能看见1970年的钻井平台与2032年的钻探站在同一个光斑中,仿若两座相隔六十二年的灯塔。
“相机隔热壳中藏着一张地层剖面图,”夏栀用地质软件还原,图上标注的莫霍面深度,换算成树木年龄,正好是樟松的树龄。“此乃太祖父所言的‘时光土壤层’,”念栀将剖面图贴于银杏树干,雪花落于图上融成水,顺着地层线纹路渗入土壤,在光叶幼苗周围积成一个小水洼,内浮一颗来自地心的铁结核。
平安夜,相机店飘着天下土壤与松针的混合香气,安与法兰西小姑娘、印度小男孩、埃及小丫头、深海潜航员之子手拉手跑入店内。孩童们手持一台新制“土壤相机”,以二十四类土壤带材料拼合而成:中原黑土陶做机身,印度菩提叶做快门,埃及石英砂做镜头,地心铁结核做配重,镜头内嵌一颗会发光的光叶种子。
“吾等为相机取名‘光之根须’,”安踮脚将相机挂于樟松最深侧枝,“可令所有春天于土中扎根。”法兰西小姑娘按下快门,屏幕上即刻显出一张合成照:太祖父与二十四土壤带的孩童立于同一片土地,每人相机镜头皆对准地心方向,仿若为时光拍摄一张扎根照。
跨年夜,烟花在银杏树上空绽放,念栀持“光之根系网”绕樟松转圈。每朵烟花绽放瞬间,二十四台相机镜头同时捕捉光轨,在地织出一个发光根系网,黑土的肥沃褐、红壤的热烈红、沙漠土的耀眼金、冻土的纯净白、地心的深邃银,皆在根系中流动,最中心根结组成一个“家”字,笔画由二十四类土壤之名构成。
新年第一缕阳光照入相机店,念栀见“光之种子库”上方的光叶幼苗已长出五片新叶,叶片露珠中同时映出天下土壤景致:东北黑土地麦田泛金浪,埃及沙漠绿洲嵌湖泊,巴西红土雨林缠藤蔓,印度红壤茶园飘晨雾。她举铜相机对准露珠,快门声落之际,仿佛听见太祖父在1952年的茶馆、昆仑山老先生在1962年的冰川、二十四土壤带的孩童在2032年各自的土地上,同时按下快门,无数声“咔哒”在时光中连成串,仿若一株扎根大地的光树正在生长。
陆时予代码本最新一页,绘着一株覆盖天下的光树,二十四台相机如果实般挂于枝头,每根根系皆扎入不同土壤,根须在地下连成完整网络,最粗主根扎于1950年的南江,最茂枝叶伸向2082年的星空。注释栏写道:“// 所谓永恒,是让每捧土壤的光都坚信,自身孕育的不仅是眼前新芽,更是所有镜头中的年轮。”
窗外樟松抖落最后一片积雪,新抽嫩芽沾着来自地心的铁屑。念栀望着孩童们挂于枝头的“光之根须”相机,忽悟所谓“光之谱系”,从非孤立树干,而是如这株樟松一般,将每类土壤的养分皆视作力量,让所有镜头中的温暖,皆能在时光根系中,生长成更辽阔的森林。铜相机链条在风中轻晃,将光斑投于土壤,恰似一条无尽根须,朝着更深的光里,缓缓延伸。
——番外完——
梦远书城已将原网页转码以便移动设备浏览
本站仅提供资源搜索服务,不存放任何实质内容。如有侵权内容请联系搜狗,源资源删除后本站的链接将自动失效。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