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华城位于大淮中部,两山两水之间,历来就是交通要塞,兵家必争之地,而武林中的八大一流门派之三就坐落在此,分别是无极宗、九霄阁和玉虚门。
六月初五,正是风华城中温度最适宜的日子,恰逢赶上了集日,人流涌动,热闹非凡。
一位穿着青衣的年轻公子边走边看,时不时还停下脚步跟人唠上几句,那些人原本还有些不耐,一看那小公子的形容,就不由得整理起自己的鬓发衣角,尽可能地让自己看起来体面一些。
只见那小公子面容清俊,神态亲和,嘴角的弧度永远上扬,让人见之忘俗,也让人见之就想要亲近。
这人正是沈泽,他来风华城已经快十天了,这些天除了去府衙外,他就是四处溜达,看看这里的风土人情,反正事儿是急不来的。
他还记得自己收到吏部调令时,惊讶得嘴都合不拢了,明明赵景是板上钉钉的武林署主官,怎么就变成了他?
朝堂上的大人们也是百思不得其解,尤其是,给一个还未出观政期的进士,开玩笑一样封了五品官!要不是天狩帝说了,一年内做不出成绩,就发回重新观政,朝堂上必定是要吵翻天的。
不过沈泽这个名字却是实实在在地刻印到大佬们的眼里了。无论结局如何,现在他可是实打实的五品官,这种直接起飞的经历,自有科举起,历朝历代那是从没有过的。
毕竟就连状元,也得从七品官开始熬起。
在所有人看来,这件事就跟儿戏也没差别了,很有可能是帝国的至高父子两在耍什么花腔,毕竟从武林署轰轰烈烈地被摆上提案,到最后竟这么敷衍地开始,就不像是在办正经事儿。
皇上也不像是跟太子闹别扭啊?大人们百思不得其解,但有一点却是一致的,那必须要好好嘲笑一番郑大人啊。
郑大人心里苦闷自不必说,但面上是半分不落,说起来就是,“我部里的观政进士已经独当一面了,你们呢?”
说一年后肯定会灰溜溜被退回来?
“你就说这正五品是不是皇上钦点的吧?”
……
郑大人对外硬气,回头就直接把沈泽提溜到了工部,勒令他必须好好干!要人给人,要钱……也能支持一点,但一定要做出成绩来,给工部和他郑和安的面子撑起来!否则绝饶不了他。
沈泽有什么办法呢?只能含泪薅走了胡展这员大将,还有工部下属的印刷坊里面技术最好的几个大师傅。
说起来这风华城的氛围可比京城舒服多了,这里武林人士众多,连带着普通居民在穿着和处事上都格外热烈奔放,甚至还带着点自来熟,让沈泽很是如鱼得水。
他拎着一袋零嘴回了暂时租住的院落,柳时寒还在练武,胡展自然是出门走街串巷去了。
沈泽看看实在没啥事儿,就开始躺下晒太阳,一不小心还睡着了。
打着呵欠醒来时,胡展和柳时寒已经坐在那里喝茶了。
沈泽:“怎么样?咱那院子周边那些牛鬼蛇神都是什么来头?”
这是问的胡展。
记忆又回到来风华城的第二天,他们三个兴致勃勃地拿着地契来到了朝廷提供的房产所在地。
嗯,位置绝对是“黄金位置”,毕竟左边是妓馆,右边是赌坊,就说是不是充满了银钱的味道吧。
中间属于他们的院子大门紧锁,还是柳时寒从府衙拿到了钥匙,一行人才走了进去。
一进门,更是倒吸一口凉气,心直接落到了谷底,大那是真大,六进的院子,满目却皆是青绿,毕竟那些院子倒的倒,塌的塌,到处都是杂草和断壁残垣,唯一好好矗立着的,就是四周的院墙了。
左边的妓馆甚至没有在这边开窗,大概怕客人们看风景时瞥到这边残破的院子败坏了兴致。
要把这么一个破院子建成武林署,还要不坠了朝廷的面子?真不是开玩笑的?
胡展也是眉头紧锁,“左边的妓馆叫千金楼,五年前曾是城里最大的妓馆,但由于花魁娘子一个个要么跳槽,要么赎身,如今已经沦落到二流,一些有权有势的客人渐渐不再来了。右边万里赌坊的东家最近也不平静,几个儿子正在闹分家,现银被冻结,导致客人们很不满,纷纷改去其他地方赌了。”
沈泽一拍脑门,伤脑筋啊,算了,还是先赚钱吧。这个在他的舒适区。
想到这里,他不由问道,“部里有消息传来吗?”
柳时寒道:“我今天刚去过府衙,还没有消息。”
好嘛,那就再躺几天吧,城西北的美食还没去尝过呢,不过听说那边有名的葱卷总是排很长的队,真是有点烦恼啊。
不由自主就回想起在京城的情景,只要好好抱一抱赵景这条大腿,就能享受无需排队的特权来,啧啧,给他写封信吧,还怪想他的。
此时的工部,郑大人正在工坊里,焦急地看着工匠将蜡纸从铁板上揭下来,然后用油墨滚筒蘸取油墨,涂在蜡纸上,再压到纸上,使油墨透过蜡纸的孔洞转印到纸上。
当油纸被取下时,清晰的文字和图案出现在了纸张上。
“成了!”郑大人欣喜地一拍手掌,“本官就说沈泽是个能干的,这才多久啊,就弄出了新玩意儿了哈哈哈哈。”
一边陪同的两个新任侍郎也立刻跟着夸了几句,说什么“郑大人不愧是伯乐”“小沈大人果然是英才”之类的。
当初沈泽就是用他有新的印刷技术研究方向这一点打动了郑大人,只是没想到这么快就有了成果。
油印技术是一种简便易行的印刷方法,不需要复杂的设备和昂贵的材料,因此成本较低,且印刷出的文字或图案清晰度较高,特别适合小批量、个性化的印刷需求。
郑大人脑袋一转就想到了朝中许多可以用到油印技术的场景,嘿嘿,又得一功劳。
他想了想沈泽信中提出的想要工部出面授权他使用该技术的要求,立刻给他回了信,但随君便!
沈泽多懂事啊!虽然是他工部的大师傅做出了成品,但要是没有沈泽指明方向,根本不会有人去做这件事。就这样,他还是把东西的所属权无偿归到了工部,连他自己想用都要先问他要授权,这不是尊重他这个工部尚书是什么?
这么想着,又用工部的大印盖了两张空白的文书,让人快马加鞭给沈泽送过去。
下属懂事,他这个老上司也不能小气了!
经过再三试验确保不会出错后,郑大人红光满面地上了朝,递上了汇报工部研究出油纸印刷技术的折子。他还把自己的折子印了许多份,给内阁和各部尚书都传了一份。
大家都是读书人,自然对这新技术十分认可,尤其是内阁和翰林院,当即就要找上工部商谈日常印刷公文一事。
现在大淮用的主要是活字印刷,用来批量印书本、著作之类的当然便宜,但他们这些需要传阅的公文一类的,就未免太兴师动众了,很多时候都是用人力来抄写的。
这油纸印刷技术的出现,完美解决了这些问题,能很大程度上提升传播的速度和效率。
天狩帝和太子也很高兴,文教兴而国兴,这种新技术的出现,也会一定程度上提高读书人对朝廷的认可,否则这样的好东西怎么不出现在前朝呢?一定是因为本朝才是上天认可的正统啊。
不过在郑大人说出沈泽的名字时,天狩帝脸上的笑有些僵住了,“这小子不是去筹建武林署的吗?怎么整出这玩意儿的?”
太子在一边提醒他爹,“您说了,让他自负盈亏,许他行经营之事。”
天狩帝:“这玩意儿能赚几个钱?他难不成要卖给书商?”
郑大人轻咳了几声,“陛下,沈泽说这项技术利国利民,合该推行天下以彰显王道,下官已经答应以工部的名义给他一份推广授权书了。”
天狩帝看向太子:这小妖精真是一个一心为国无私奉献的大大忠臣?朕错怪他了?
太子看着老爹难得茫然的眼神,有些忍不住想笑,又憋住了。
天狩帝立刻回过神来,装作淡定地道:“嗯,到时候给他颁个嘉奖令吧,其他赏赐等他回京再给,这么远送过去太劳师动众了。”
太子殿下再次抽了抽嘴角,爹唉,你这嘴脸,跟贵妃挑剔女婿时的表情一模一样。
郑大人心里却想着陛下还真是一如既往地小气,面上却不显,继续道,“陛下,相关的匠人们还需要时间进行培训,不若先在各部进行推广吧。”
天狩帝大手一挥,“可,都交由你们工部负责吧。”
郑大人:“谢陛下,下官定不负所托!”
嗯,这朝廷内部推广的时间就控制在半个月吧,这点时间差,应该够沈泽那小子折腾了。
“赵景:见字如晤。你以太子殿下名义托付的银钱已收到,数额实在过于庞大(笑),暂取百之一二充作入股,剩余已存至钱庄,你可随时取用。不必为我忧虑,能脱离按部就班的生活,未尝不是我所享受的自由。江南多雨,万望保重身体,另请代我多寻些江南美食,期待你的品鉴结果。”
梦远书城已将原网页转码以便移动设备浏览
本站仅提供资源搜索服务,不存放任何实质内容。如有侵权内容请联系搜狗,源资源删除后本站的链接将自动失效。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