乔语凌川也跟着工作人员踏进一户农家小院,接待的是一位大婶,脸上带着质朴的笑,热情地招呼几人进屋。
院子一角,几袋饲料摆放得整整齐齐,一旁还放着石磨。
大婶简单说了下流程,“先把这几样饲料在盆里混合后放到磨盘上碾碎,就可以喂鸡了。”
在大婶的指导下,凌川也将手中的簸箕递给乔语后面无表情地撸起袖子,露出白皙却不失肌肉线条的小臂。
铁盆看着沉重,他没有丝毫犹豫,双手稳稳扣住盆沿,将盆抬起,脚步沉稳地将大铁盆搬过来磨旁, “哐当”一声放在地上。
直起身后朝着乔语手中的簸箕扬了扬下巴,乔语才回神将两人簸箕里的玉米粒“哗啦”一声倒入大铁盆。
凌川也又拿起铁勺舀来豆粕、麦麸等饲料,一股脑倒进去。
看他做这些行云流水,旁人眼中都是惊讶。
乔语抿唇,拿起一旁的木铲,放进盆里,刚要搅动,另一只手出现在木铲顶端,耳边就传来凌川也低沉的声音:“我来。”
没等乔语拒绝,凌川也夺过木铲搅动起来。
乔语微窘,余光瞥见工作人员和大婶都投来惊喜的目光,她只好讪讪走开站到一侧。
饲料在木铲的搅拌下,渐渐松散开来,开始均匀混合。
几分钟后,在大婶的再次指导下,混合的饲料被铁勺舀起均匀铺洒在磨盘上。
紧接着,凌川也双手握住磨杆,手臂肌肉紧绷,发力推动磨杆。磨盘在他的带动下,流畅地转动起来。
随着磨盘转动,他的动作也越娴熟,节奏把握得恰到好处。每一次推动,饲料均匀地被碾碎,簌簌落下。
乔语看得很不是滋味,这活都他一个人干了,但是推动磨盘,她犹豫了,这可不是她能干得动的。
就听一旁工作人员提醒,打趣道:“乔老师要不也去试试。”
乔语:“......”
还是逃不过。
凌川也停下,投来几分挑衅的目光,微微偏着头:“来试试?”
乔语讪笑着走向磨盘。
她双手握住磨杆,用力推动,可磨盘只是象征性地动了一下。
“......”
她又调整姿势,双脚稳稳站定,弓起身子,使出浑身解数,咬着牙再次发力,磨盘终于缓缓转动起来,可动了半圈,又停了下来。
是真重!
凌川也双手抱胸,站在一旁,嘴角微微上扬,看她投来那可怜巴巴求助的目光,才抬脚走过去。
站定在她身侧,同她一起握上磨杆:“一起,别想偷懒。”
乔语腹诽。
有了凌川也的助力,磨盘再次转动起来。两人一圈又一圈地跟随着磨盘转动。
余光瞥向凌川也,他呼吸平稳,额头虽有汗珠,却不显得狼狈,反倒添了几分专注的魅力。
磨盘停下,一大桶饲料准备完毕。
在大婶的引导下,凌川也拎着木桶走向鸡舍,远远地,就能听到鸡群 “咯咯哒” 的叫声,一靠近鸡舍,鸡群都躁动起来,纷纷挤到围栏边。
他将桶在鸡舍前“哐当”一声放下,径直迈开步子走向不远处的小木轧坐下。
扬起下巴指挥着:“看你的了,乔老师。”
乔语扯了扯唇:“行,凌老师,您受累了,好好休息。”
她拿起桶里的木瓢,将饲料半勺半勺地舀进鸡舍里的食槽,均匀铺开,鸡群瞬间散开,低头啄食。
......
回到海东小院,只剩两个孤零零的大行李箱摆在楼梯口,乔语便猜其于两组都已经回房休息。
她没理身后跟着的凌川也,拎起行李箱就要上楼。
“哟,这会儿来劲了。”身后传来凌川也戏虐的声调。
乔语扭头瞪他:“你......不敢辛苦凌老师。”
“呵,不差这会儿。”
说罢凌川也上前接过她手中的行李箱,一手一个箱子往台阶上走。
乔语心里嘀咕他嘴欠,面上却是含笑感激:“太谢谢凌老师了......”
凌川也没理她,但她知道他肯定在心底嘲笑她。
凌川也将她的行李箱放在5号房门前,玩味地说了句:“不客气。”
转身推着自己行李箱回屋。
乔语后知后觉被他耍了似的,看着他的6号房门开了又关,心底憋着一股火。
......
乔语选的5号房是榻榻米,一进门黑色石纹的瓷砖铺地,一旁是干湿分离的洗漱间。
再往前下一个台阶都铺上了浅色的榻榻米,编织的草席上放着一米八的床垫。
往外是一扇宽大的玻璃门,阳光洒在床垫上,很是惬意。
玻璃门外是个小阳台,摆放着几盆绿植和一把躺椅。
乔语脱鞋踩上榻榻米,径直来到小阳台边,穿上提前备好的拖鞋。
后院别有一番风景,大片青绿的草地中有一座秋千,绳索在微风中轻轻晃动。
蜿蜒的石子路在草地间缠绕。
路的两侧还长满了各种叫不出名字的野花,红的、粉的、紫的,肆意绽放,微风拂过,花朵轻轻摇曳。
再往后是一方方小菜园,有嫩绿的青菜,豆角,红润的番茄......
远处是大片大片金黄的油菜花田,背靠群山延绵。
......
下午三点。
阳光斜斜照射在屋檐上,嘉宾们再次围坐在小院中,微风拂过,带来阵阵油菜花香。
几捆处理好泛着淡淡竹子清香的竹蔑摆放在嘉宾和导演中间。
乔语第一反应就微微皱起眉,面对这些竹蔑,她可没什么好感,小时候看外婆编织竹篮很好玩,自己一上手却扎得满手刺。
看着那些竹蔑乔语下意识收起了手攥在身后。
凌川也瞥见她的小动作,唇角动了动。
导演:“大家下午好,上午大家都用过簸箕。簸箕,是用大家眼前这一根根竹蔑编织而成,竹编的技法丰富多样,包括挑、压、穿、插、编、织等。
竹编是中国传统的民间手工艺,具有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文化内涵,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一会儿,我们将体验非遗竹扇,体会纵横交错间的自然之美。
下面有请非遗竹扇的传承人王晴老师为大家演示。”
王晴四十来岁,着一身优雅的浅色旗袍朝大家走来,她笑着上前来和大家打完招呼便坐在对面开始讲解。
“大家注意看。首先,先将一段胶带固定在桌面上,用于排列竹蔑......”
所有人的目光齐刷刷看着她手里的动作。
她将一根根竹蔑尾部依次排列在胶带上,每根之间留有些许缝隙,排列了二十根。
然后拿起一根竹蔑,挑二压二挑二压二直到穿过这一排,平铺好后往下拉到靠近胶带固定的位置。
又拿起一根竹蔑重复以上的动作,一直循环编织,直到中间出现一个紧密的四四方方的竹编才停下。
随后拿出带有扇子样式的图纸,用胶带将图纸粘贴在编织好的竹编上,接下来用剪刀顺着图纸的边缘开始剪,就得到一个和图纸形状一样的扇子雏形。
再用白色布条对扇子边缘进行包边,最后在包边的布条拼接处卡上扇柄。
一把非遗竹扇就制作完成。
众人:“......”
而后想起一阵掌声。
林依倒是看得入神,期间就迫不及待拿起竹条把玩。
王晴拿起竹扇给大家展示:“非遗竹编,方寸间显自然之美,大家动手试试,这边有提前上漆的竹蔑,渐变色的竹扇也别有一番雅致。”
众人开始动手。
凌川也突地来一句:“有手套吗?”
工作人员疑惑地看了他两眼将一双手套送上。
“每人一双。”
“......”
他掩饰性地“咳”了声,解释:“竹签容易弄伤手。”
江望笑着圆场:“是是是,还是凌老师想的周到。”
工作人员只好每人递上一双白色手套。
开始选竹蔑,林依选了粉白色,乔语秦骁江望选原色,向南与选了黄白色,最后凌川也选白绿色竹蔑。
众人围坐在两张圆桌前开始动手,王晴来回走动,观察大家做的是否对。
林依是女孩,上手就要快些,乔语有些畏惧竹蔑上的刺,下手很慢很小心。
其余几位男士就没那么顺利,笨手笨脚,竹条总是交叉得歪歪扭扭,向南与抱怨:“这也太难了。”
秦骁应和:“这...好像不太适合我们男士来做吧。”
导演:“......”
王晴笑着走向秦骁向南与那边:“在夏天这个特殊的日子,如果给友人送上一把竹扇,就像是把清凉和祝福一起传递。”
秦骁向南与乐呵呵对视一眼。
王晴给他俩指导,一旁的江望看着林依熟练的手法,主动凑过去:“林依,你好厉害。”
林依抿唇笑:“江老师过奖。”
她偏头看江望的有根竹蔑歪了,停下手中的活去帮江望调整。
“谢谢你,林依。”
“江老师太客气了。”
乔语这边依旧小心翼翼,目光专注,一根一根地拿起,一点点放进去,下拉。
凌川也皱着眉头瞧她紧抿粉唇的模样,有些想笑,又忍了忍,凑过去道:“要帮忙吗?”
“不用。”
乔语没看他,干脆利落的两字堵回去。
凌川也又懒懒靠回椅背上,眯起眼瞧着她一根根艰难地往下拉。
等到王晴转一圈过来,才惊呼:“两位老师做得很快呀。”
说得是凌川也和林依,她拿来扇子样式给两人选。
林依选了八瓣海棠型,凌川也纠结一番选了宋氏团扇。
待乔语竹编编织好,凌川也已经在包边,包边似是不在他的拿手范围,很粗糙歪歪扭扭的,乔语忍不住噗嗤笑出声。
凌川也偏头睨她一眼,又看向桌面:“我帮你剪,你帮我包边。”
乔语犹豫两秒,点头,她选好葵花形样式,两人交换竹编继续制作。
整个过程一个多小时,大家也陆续制作完成。
导演请王晴和大家一同拿起竹扇合影。
七人站在一排,三位女士站中间,王晴让出C位给林依,四位男士分别站两边,各自拿着制作好的竹扇。
林依做的最精美,秦骁和向南与就要粗糙很多。
众人一齐望向摄影师。
此时林依突然惊呼:“等会等会,我的手套忘摘了。”
她说着将手中的扇子直接塞到乔语手里,自顾自地摘手套。
乔语一个愣神间,手中强行塞进一把竹扇,细小的竹签瞬间扎进手中。
“嘶~”,她下意识轻呼,声音细若游丝,只有自己能听到。
一旁的凌川也却听到了,他眉头微动,沉沉的目光落在乔语手上。
合影结束。
导演:“今天的晚餐将由大家一起制作,两人一组,每组做一道菜,剩余四道菜由节目中提供。但这做什么菜我们就要玩个游戏了,优胜组先选。
运气球,两人背靠背,将一个气球夹在中间,从起点运到终点,过程中不能用手碰球,球若是掉落需回到起点重新开始,用时最短的取胜,这分组就按照上午的组别来吧。”
听到组别划分,大家都没意见,只有乔语闷闷瞥了几眼凌川也。
乔语:“......”
这不是为难她么。
江望秦骁个头差不多,就连林依向南与身高也没差太多,林依高挑显瘦,向南与又是一众男士中个头最矮的。
又看看自己和凌川也,个子才到人嘴角处。
似是看出她一副不情愿的模样,凌川也偏着头,懒洋洋地勾起唇角回应她:“跟我一组,输了也不丢脸。”
乔语:“......”
为什么要和他一组!!!
阿也的团扇还会有后续的哈[红心][红心][红心]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8章 难忘
梦远书城已将原网页转码以便移动设备浏览
本站仅提供资源搜索服务,不存放任何实质内容。如有侵权内容请联系搜狗,源资源删除后本站的链接将自动失效。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