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小说尽在梦远书城!手机版

您的位置 : 梦远书城 > 宫斗宅斗 > 女配走完限制剧情后 > 第22章 第 22 章

第22章 第 22 章

沈黛怕耽误事,次日一早就起了身,在院子里活动了下筋骨,又吃了昨晚准备的今早现蒸的海棠花糕、南瓜小米粥,总觉得在自己的小院人才像是活过来了似的。

门响第一声的时候,她就拿了状纸,提了伞匆忙去开门,却不想李婆子先一步跑了过来,还提了一盒打包好的现蒸的海棠花糕道:

“娘子,我瞅你做的这海棠花糕与别人不同,王大人是官身又帮了这大的忙,这么早过来不一定吃了早膳,你不如将这送给他,路上也可当个点心食。”

沈黛一愣,这她倒是没想到,确实早上赶远门不一定来得及用膳,她这提醒倒是极有用。

只是她打量着她那一脸含笑还带点忐忑的模样,与以往感觉似乎有那么点不同了,其实她复宠之后她就是尊敬她的,只是那时候的尊敬也只是浮于表面,并不像此刻是一种心悦诚服的关心。

沈黛便也明白了,大概是昨儿她那一番话她听进去了,她不是笨人,所以才会从心底里接受她。

这倒是一桩好事。

她看着她耳边一对小巧的银梅耳坠子,衬托着她整个人也比往日鲜活多了,忍不住夸赞道:

“麽麽今儿戴的这耳环真漂亮,以后要多打扮打扮才是。”

李麽麽被夸得老脸一红:“娘子你咋打趣我这老婆子,我都这把年纪了还有甚好打扮的。”

“这个年纪咋的了,宫里的娘娘一大把年纪的还不是天天打扮的花枝招展的,咱们女人什么时候都别放弃自己。”

沈黛笑着说完就提过了她手中的食盒,快步出了门,就见门口停了一辆马车,她怕王昭珩久等,立马上前对里面打招呼道:

“王大人,早呀,用过早膳了吗?”

话落就见马车帘子被掀开,从里面探出一张头戴束腰裹头巾、身着交领右衽长衫,五官却极英挺的玉质面孔来。

“崔大人,怎么是你过来了?”

沈黛差点没认出来,崔彦今儿这一身普通老百姓的行头,若不是他这天生的矜贵气质遮不住,她还真以为是隔壁周大郎君差不多的人哩。

崔彦瞧着她手上高高举起的食盒,还有另一手上垂在大腿边的黑色油纸伞,轻抿了下嘴角:

“沈娘子想是谁?”

沈黛一下子有点懵,他这话怎么有点阴阳怪气的感觉,也没人跟她说换了人呀,只是还没等她想好如何回复,崔彦那不辨喜怒的声音又响起:

“上车。”

上车?去干嘛?她也要去吗?

她瞪着个大大的眼睛看着崔彦,仿佛在等他解释为啥要带上她。

崔彦已经完全没有耐性了:“还不上车,需要我说第二遍?”

看着他即将要愠怒的脸,沈黛再不敢犹豫了,只能抓着车壁、瞪着腿连滚带爬的上了车。

崔彦瞅她这完全没有大家闺秀的模样,不禁有点怀疑之前暗卫报给他的信息,她真是出自知州府的小姐?

马车很豪华,沈黛在崔彦的对面坐下,下面垫了冰冰凉凉的冰丝软缎,中间还能放一个茶几,上面还温着袅袅冒着香气的茶水和几样精致的点心。

她瞅见崔彦在盯着他,不禁好奇道:

“世子,可是我脸上有什么?”

她摸了摸,不会是早上吃那南瓜稀饭没有给擦干净吧。

崔彦根本懒得回她,而是盯着她艰难带上来的食盒,他鼻子尖早就闻到了里面鲜嫩的花香混合着的糯香味,很是对他的胃口。

“里面是什么?”

“海棠花糕。”说完她又快速反应过来:

“世子要尝尝吗,上次你还没有尝过我做的海棠花肉饼,这个海棠花糕也挺好吃的,你试试。”

“这个原是要给谁的?”

沈黛心里.....这人是林黛玉附体吗?想把这事儿推给李婆子,又怕他一抽风要把李婆子开了,她好不容易才收服了李婆子,可不想被他给搞砸了,只能好脾气讨好道:

“原是王大人要过来取状纸,给他当早膳用的,既然是世子亲自过来了,那理当是给世子的。”

他掀了眼皮,淡漠道:“既然是要给我的,那你明儿重新做一份。”

沈黛......“好的,世子。”其实你也不要太把自己当回事了。

谁知崔彦又瞅见她身边的油纸伞:“这也是给王大人的?”

沈黛.......之前还亲热的“元亮”、“元亮”的叫着,这会儿就深疏成“王大人”了。

“这上次借的王大人的伞,今儿准备还给他。”又瞥见崔彦愈来愈黑的脸赶紧补救道:

“既然世子在这里,不如世子见了他帮我还一下。”

崔彦却是对着她轻笑一声:“沈娘子莫是忘了我跟你说的话。”

然后便开始翻看手边一本泛黄的账册,今儿王昭珩去了蓝田县剿匪,他也计划着去那边的几个村落实地走一遭,看看老百姓的真实生活负担是否真如王昭珩在渡口所说,苛捐杂税那么重?并也一同检阅下他的剿匪成果。

而沈黛还在想着,他跟她说的什么话,他跟她说过这么多话她哪里知道是哪一句呀,印象最深的就只有“滚出去了。”

怎么就跟那兰菊一样都喜欢说话留三分,让人听不明白。

想到兰菊,像是有道光劈过她的脑海,难道是那句:“你可知道你是谁的人?”

沈黛内心.......这个老板怕是有点难搞。

她把自己当成他的人时候,他一声不吭的丢下她就走了,现在她觉得自己恢复自由身了,他又过来提醒,更何况她和王昭珩能有什么关系,他不也是他的人吗,大家不都是一个团队吗。

她又没有背叛他,这占有欲也太重了吧。

道路崎岖、颠簸,昏昏欲睡了快一个时辰,马车终于在一处平坦的乡间小道停了下来,沈黛睁开迷蒙的双眼,脑袋稍微恢复了些清明,就发现自己竟然随着坐垫滑到了崔彦的身边,和他垂落的宽袖只隔了一巴掌远,而向右歪倒的头也差一点就碰到了他的肩膀。

而他却一直仿若禅定,一心专注的盯着手中的账册,神情肃穆,似乎完全都没发现她的变化。

待马车停稳,他不发一言的就大步下了车,沈黛活动了下发麻的小腿,准备跟着下去的时候,就见帘子从外面被掀开,露出长橙带笑的脸道:

“沈娘子,我们一会儿要去竹林村微服私访,你将这衣裳换上。”

沈黛才发现连长橙也换了普通老百姓的衣裳,便快速接了过来,顺便还不忘私语了几句道:

“世子今儿来这里是要干什么?”

长橙倒是有点奇怪,难道世子竟然什么都没跟她讲?那他昨晚为何突然改变心意要带她一起过来,难道是因为王知县?

这么一脑补,长橙瞬间有点兴奋了,爷这样子难道是开窍了?

这样想着,再和沈黛说话的时候,不禁更为热络了几分道:“爷这次来纯粹就是体察民情来的,看看江宁老板姓的生活、税赋怎么样,你跟着放轻松就行。”

听了长橙的话,沈黛确实一颗心落了地,赶紧去了车舱很快就换了一身普通妇人的衣裳出来。

一直候在车前的崔彦,看她穿着一身青色直领对襟棉衫,百褶长裙及踝,头戴皂纱盖头,腰间系蓝色围裳下来,眼睛微眯。

主要是她那一张白得如羊脂玉般细腻的皮肤,还有那一头浓密柔顺的青丝,即使包裹在这一身普通妇人衣饰里,仍掩不住她那艳丽之色,反而更给她增添了一种天然去雕饰的淳弱娇柔之美。

几人走在六月的乡村小道上,不时过路的农人挑着沉甸甸的担子,或是赶着晃荡的老黄牛,一眼望去,天很高很阔,两边是绿油油的稻子,偶有一些种玉米的开始结了小臂那么大的棒子,还有一些蔬菜瓜果也冒出了点点绿芽或粉、或黄的花骨朵儿。

农忙的人们佝着背在田地里劳作,偶甩着汗和一旁的乡亲们唠一唠这庄家的涨势或是这季又要交纳的税赋,只是手却不敢停歇。

崔彦看着这一大片的田地,似有所思,让长橙去倒了茶来,就掀了衣袍随意坐在草地上,分了茶水并几样瓜果点心还有她准备的海棠花糕和一旁的老农闲聊了起来。

他关心的是村里人的生活状况,比如家里几口人,男丁、女丁几何,这些年收成怎样?交纳县衙的税负如何?扣完税负之后可够一家老小的用度。

他选择的是一个看起来五六十岁头发花白的老农,但是看起来很有精神,种地也有经验,这么多庄家就他家长的最好,而且人也和蔼热情,一点不见外,很快就把家里的情况交代了,又说到税赋的时候,才开始大倒苦水来。

听那老汉的意思,目前朝廷如果仅仅只是加收正税的话,其实勉强还能养家糊口,难就难在一些苛捐杂税和加耗上。

加耗主要是每年农民向县衙交纳米谷时,会被老鼠、麻雀吃掉以及一些其他损耗,但是县衙会需要农民额外将这一部分补齐,听那老汉意思,本来只要交纳一旦米的税,但是却要多加七斗的加耗。

一旦等于十斗,可想而知这多交了近七成的税,这谁受得了呀!

更不谈支移与脚钱,这简单来讲就是纳税运粮的运费,这一块也要农民承担,一旦的税赋运费大概是三斗七升,这又是要多交将近四成的税。

更还有折变,这又是县衙指定,纳税的时候指定纳此物,如果你拿彼物来替换,又要承担这个替换的折变费,中间操作上再有一些营私舞弊、中饱私囊的又得多征收五成税。

还有什么头子钱,就是在正税的基础上再加征一道附加税,相当于雁过拔毛,又去掉一斗。

林林总总说下来,本来按照律法只用交一斗的税,实际上农民却要交二斗七升,整整翻了近三倍。

讲起这税负大家都有一肚子苦水,那老汉还没说完,一旁忙作的几个中年庄稼汉也开始加入进来,喝了茶就开始述说这些年为了纳税,家里大人从来没停歇过,妻子八个月大的身孕还要下地干活,一年到头没得休息,到最后连孩子都不敢生了。

说到最后一群五大三粗、黑得冒油的汉子竟都流出了眼泪来,面目凄苦。

看着崔彦的神情越来越凝重,沈黛也陷入了沉思。

以前她在大学看历史书的时候就大概了解了宋朝那时候的税赋,虽说后世人都羡慕宋朝没有宵禁、商品经济发达的市井生活,但是没有人知道宋朝的农民生活其实是很苦的,很多城市里面的繁荣,其实是最低等的农民用一生的汗水在支撑。

都说“士农工商”,其实到哪个朝代,农民都才是排在最末等的。

她记得宋朝有个政论家林勋就说过:“宋二税之数,视唐增至七倍。”

还有她不记得名字的官员也亲口说过:“宋赋、役,几十倍于汉。”

可见宋朝的税赋本就已经很重了,更何况听那一群农人的意思,这江宁的税负怕是比其他地区还要高得多,不然崔彦不会特意来这一遭,也不会是这个表情。

她看见崔彦站起来的背影甚至有点晃动,烈日当空他那温润如玉的皮肤已经晒得泛红,额头也早已渗满了细密的汗和不知道何时沾满的泥土,他那双修长白净的手被那老汉亲切的握着,他和那么多脏兮兮的庄家汉打成一片,共饮一盏茶,共吃一片瓜。

完全不似平时精致讲究、挑剔还有点洁癖的他,这一瞬间,沈黛觉得他一直在她心中高高在上的模样才算是深刻了三分。

他应当是一个好官,一个是老百姓需要的好官!

注:其实看到很多大宋市井生活的小说,确实市井人家生活是很繁华的、质量高,只不过大宋农民的生活确实很苦的,税赋很重。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22章 第 22 章

梦远书城已将原网页转码以便移动设备浏览

本站仅提供资源搜索服务,不存放任何实质内容。如有侵权内容请联系搜狗,源资源删除后本站的链接将自动失效。

推荐阅读

还有此等好事?

错嫁给年代文大佬后

狩心游戏

女帝的日常

假少爷回村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