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月的阳光,已经带上了盛夏的灼热力道,毫不吝啬地倾洒在考点学校门口。当代表着考试结束的铃声悠长地响起,仿佛一块无形的巨石投入平静(或者说,是压抑着巨大波澜)的湖面,校门口黑压压等候的家长人群瞬间涌动起来,焦虑、期待、解脱,种种情绪交织在每一张脸上。
沈清澜随着人流走出来,神情是不同于周遭兴奋雀跃或如释重负的考生的平静。那是一种尘埃落定、尽在掌握的淡然。她甚至没有刻意去搜寻父亲沈怀仁的身影,只是目光冷静地扫过人群。
很快,她看到了。沈怀仁站在一棵梧桐树的树荫下,没有像其他家长那样急切地往前挤,只是静静地望着校门方向。当他的目光与沈清澜对上时,沈清澜清晰地看到,父亲那双素来沉稳、甚至带着些许商海沉浮中磨砺出的冷硬的眼睛里,闪过了一抹极其复杂的情绪——有关切,有询问,但更深处的,是一种几乎不敢表露太多的期待。
沈清澜心中微动,步伐沉稳地走了过去。
“爸。”
“考完了?”沈怀仁的声音听起来和往常没什么不同,但他没有立刻问“考得怎么样”这种常规问题,而是伸手自然而然地接过了沈清澜手里装着文具的透明文件袋,这个细微的动作,让沈清澜感受到了一种不同于以往的体贴。
“嗯,考完了。”沈清澜点头,唇角弯起一抹极淡却异常自信的弧度,“发挥得……还不错。”
她没有谦虚,也没有夸张。这种恰到好处的自信,让沈怀仁的眼角细微地抽动了一下。他打量着女儿,这几个月来,女儿的变化堪称脱胎换骨。不仅仅是成绩上的突飞猛进,更是那种由内而外散发出的气场,沉稳、果决,眼神里时常掠过让他这个在商界摸爬滚打多年的人都感到心惊的洞察力。那次关于城西地块的深谈,挽救的不仅是数千万的潜在损失,更是彻底动摇了他对女儿“年幼无知”的固有认知。
“发挥不错就好。”沈怀仁最终只是点了点头,没有再多问,转身示意了一下停在不远处的车子,“走吧,回家。你阿姨给你准备了你爱吃的菜。”
车上,气氛并不沉闷。沈清澜主动提起了几道理科大题的解题思路,她的表述清晰而富有逻辑,甚至提到了几种超越高中课本范畴的优化解法。沈怀仁虽然对具体知识已然生疏,但他能听懂那种游刃有余的自信。他默默地听着,偶尔插话问一两个关于题目理解的问题,越听,心中那份期待就越发灼热起来。
也许……也许他沈怀仁的女儿,真的能创造一個奇迹?
接下来的日子,是等待放榜的煎熬期。对于绝大多数考生和家长而言,这十几天无异于一场漫长的凌迟。但沈清澜的生活却安排得充实而规律。她并没有沉浸在考后放松的虚无中,而是开始系统地整理脑海中关于未来几年经济走势和科技风口的信息,那份“未来备忘录”上,又增添了许多只有她自己能看懂的符号和关键词。
她利用高考前凭借信息差赚取的那“第一桶金”,通过一个安全的海外代理平台,悄无声息地购入了第一批比特币。此时的比特币价格,在她眼中简直低廉得像白捡一样。她知道,这只是财富雪球最初的那一小颗,但它滚动的轨迹,早已在她脑中勾勒清晰。
期间,顾辰风和苏婉儿都试图联系过她。顾辰风的短信带着一种施舍般的优越感,询问她考得如何,并“安慰”说即使没考好,他也能想办法让她进本市的大学。沈清澜连回复都懒得,直接拉黑了事。而苏婉儿则是在社交平台上各种隐晦地晒出自己“考后狂欢”的照片,试图营造一种“我过得很好,根本不在乎你”的假象,偶尔还会故作关心地发来消息,旁敲侧击沈清澜的考试情况。
沈清澜对苏婉儿的表演只觉得可笑。她甚至饶有兴致地翻看了苏婉儿的那些动态,看着照片里对方强颜欢笑下掩不住的焦虑和心虚,她知道,苏婉儿自己考砸了,现在正拼命地想从她这里找到平衡感呢。沈清澜依旧不予理会,这种彻底的漠视,才是对苏婉儿这种表演型人格最大的打击。
她的大部分时间,是用在陪伴和引导父亲上。她会“偶然”地和父亲聊起新闻里提到的某些政策动向,或者某个新兴的科技概念,用她超越时代的眼光给出精炼的分析。沈怀仁从最初的惊疑,到后来的认真倾听,再到偶尔会主动征询她的看法,父女之间的关系,在一种无声的默契中迅速升温。他发现,女儿的目光之精准,有时甚至超过了他高薪聘请的智囊团。
这种平静而充满潜流的日子,终于被一个石破天惊的电话打破。
那是成绩公布当天的清晨,天刚蒙蒙亮。家里的座机尖锐地响了起来,打破了黎明的寂静。保姆张姨还没起床,沈怀仁因为心中有事,睡得浅,第一个被惊醒。他心中莫名一紧,有种预感,这个时间点打来的电话,绝不寻常。
他深吸一口气,接起电话:“喂,哪位?”
电话那头传来一个激动得有些语无伦次的声音:“请问是沈清澜同学的家长吗?我是省招生办的主任王明德!恭喜!恭喜啊沈先生!您女儿沈清澜同学,以总分738分的优异成绩,荣膺本届全省理科状元!”
即使沈怀仁心中早有预期,但当“全省理科状元”这六个字真真切切地通过电话线砸过来时,他依然感到一阵强烈的眩晕,握着话筒的手猛地收紧,指节泛白。他张了张嘴,一时竟发不出声音。
“沈先生?您在听吗?”王主任的声音带着笑意。
“在……我在!”沈怀仁猛地回过神,声音因为激动而有些沙哑,“王主任,您说……我女儿是……状元?”
“千真万确!各科成绩都是顶尖!尤其是数学和理综,都是满分!我们省已经好几年没出过这么高分的状元了!沈先生,您培养了一个好女儿啊!这是你们全家的荣耀,也是我们全省教育的荣耀!”王主任的祝贺如同连珠炮般传来。
沈怀仁只觉得一股热血直冲头顶,巨大的喜悦和自豪感瞬间淹没了他。他连声道谢,挂断电话后,仍觉得像是在做梦。他猛地转过身,却发现沈清澜不知何时已经站在了二楼的楼梯口,穿着一身简单的家居服,神情依旧是那种令人心安的平静,仿佛楼下刚刚发生的惊天喜讯与她无关。
“爸,是成绩出来了吗?”沈清澜的声音很轻,却清晰地传入沈怀仁耳中。
沈怀仁仰头看着女儿,眼眶竟有些不受控制地发热、湿润。他用力点头,声音带着难以抑制的颤抖:“澜澜……你是状元!全省第一!”
沈清澜缓缓走下楼梯,脸上终于露出了一个明媚而真心的笑容。那笑容里,有释然,有骄傲,但更多的,是一种“果然如此”的笃定。她走到父亲面前,轻轻拥抱了一下这个前世因她而憔悴颓丧的男人。
“爸,我说过的,不会让你失望。”
这一刻,沈怀仁心中最后的一丝疑虑和担忧彻底烟消云散。他回抱住女儿,这个在商场上叱咤风云的男人,此刻声音哽咽:“好孩子……爸爸为你骄傲!真为你骄傲!”
这个清晨,沈家别墅被巨大的喜悦引爆。紧接着,家里的电话开始响个不停,学校的祝贺、媒体的采访请求、亲朋好友的问候……纷至沓来。沈怀仁的手机也瞬间成了热线。
而与此同时,在城市另一端的一间公寓里,苏婉儿看着电脑屏幕上那个刺眼的分数和排名,再看到班级群里、朋友圈里刷屏的关于“沈清澜是省状元”的消息,她的脸色惨白如纸,手指颤抖着,几乎握不住鼠标。一股混合着嫉妒、怨恨和彻底绝望的情绪,像毒蛇一样噬咬着她的心脏。她猛地将桌上的东西全部扫落在地,发出歇斯底里的哭喊。完了,一切都完了。她精心维持的优越感,在沈清澜这绝对的实力碾压下,变得不堪一击,像个彻头彻尾的笑话。
沈家,沈怀仁好不容易应付完一波电话,他走到阳台上,看着窗外逐渐明亮起来的天空,点了一支烟,却没有吸,只是任由烟雾袅袅升起。他回过头,看着客厅里正从容应对着第一位上门采访的记者的女儿。女儿举止得体,言谈间既有状元的风采,又不失这个年纪该有的谦逊,但那份深植于内的自信与沉稳,却让见多识广的记者都暗自惊叹。
沈怀仁心中涌起一股前所未有的豪情和决心。他的女儿,是潜龙出渊,注定要翱翔九天的凤凰!他之前那些关于“稳定”、“找个好人家”的狭隘想法,此刻显得多么可笑。他必须成为女儿最坚实的后盾,为她扫清前路的障碍,而不是成为她的绊脚石。
当晚,送走了所有访客,家里终于恢复了安静。沈怀仁将沈清澜叫到书房,神情是前所未有的郑重。
“澜澜,”他开门见山,“之前你提到想去首都读A大的金融专业,爸爸当时还有些犹豫。现在看来,是爸爸目光短浅了。你的未来,应该由你自己决定。A大金融,是最好的选择,爸爸全力支持你!”
沈清澜看着父亲眼中毫无保留的信任和支持,心中暖流涌动。她知道,这不仅仅是状元光环带来的改变,更是她这几个月来一步步展现出的能力和心智,彻底赢得了父亲的尊重。
“谢谢爸。”沈清澜郑重回应。
“还有,”沈怀仁沉吟片刻,从抽屉里拿出一张银行卡,推到沈清澜面前,“这里面有五百万。不是奖励你考了状元,而是爸爸对你未来的投资。你之前用很少的本金就能赚到几十万,展现了惊人的商业天赋。这笔钱,交给你支配。你想做什么,就去做,不用有太大压力,就算失败了,也是一次宝贵的经验。”
五百万!这在当下,绝对是一笔巨款。沈怀仁此举,无异于将家族未来的部分希望,提前交到了女儿手中。这是一种远超言语的信任。
沈清澜没有推辞,她知道,这是她开启更大布局所必需的弹药。她接过银行卡,目光坚定地看着父亲:“爸,我不会让你失望的。这笔钱,我会让它发挥出最大的价值。”
父女二人的目光在空中交汇,无需再多言语,一种基于绝对信任和共同目标的同盟关系,在这一刻正式确立。沈清澜知道,她重生后的第一步,已经稳稳地踏了出去。家庭的基本盘已然稳固,接下来,便是更广阔的天地——首都,A大,以及那里将相遇的人和事。
她握着那张沉甸甸的银行卡,望向窗外璀璨的夜景,嘴角勾起一抹清冷而自信的弧度。
新的篇章,即将开启。而那些前世负她之人,他们的好日子,快要到头了。
梦远书城已将原网页转码以便移动设备浏览
本站仅提供资源搜索服务,不存放任何实质内容。如有侵权内容请联系搜狗,源资源删除后本站的链接将自动失效。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