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知寒看了看自己的笔记本,没有丝毫迟疑,立刻用手机对着纸条上的号码,拨了出去。
电话响了几声,接通了。一个略显冷淡的男声传来:“你好,我是吴委员的秘书。委员现在很忙,有什么事请直接说,我稍后转达。”
“您好,我是参会人员宋知寒,论文《模块化CRISPR-CasX系统的定向进化与多重基因组编辑应用》入选者。我在峰会入口处遭遇突发状况,系统无端触发学术诚信审查,指控我论文与其他论文高度相似,禁止入场。对方无法提供具体指控依据,我的报告将于半个小时后开始。”
宋知寒的声音清晰,稳定,语速很快,但足以让人听清。
“我有即时可验证的证据证明我的原创性,我手中有详尽的原创性证明文件,包括所有核心推导和关键实验数据的时间记录,打印稿在我手里,电子原件在加密U盘。同时,作为研究基础的《基因编程系统》实体书及我的研究笔记原件也在手边,我请求能否通过实时视频连线,给我十分钟时间,当面展示上述所有证据,证明我的清白。”
他的陈述逻辑严密,前因后果,解决方案,交代得清清楚楚,语气不卑不亢。
说完之后,他屏息等待着对方的答复。
电话那头沉默了几秒,宋知寒和王度铮紧张地等待着,足足两分钟之后,张秘书才说:“宋知寒同学,情况我清楚了。那么,请你立刻开始展示你的证据。”
通话模式立刻切换成了视频。屏幕亮起,对面出现了两个人影,一站一坐。宋知寒看过吴委员的照片,一眼就认出来坐着的是吴委员。
张秘书瞥了一眼摄像头,面无表情地宣布:“你有十分钟时间。”
宋知寒立刻从资料袋里抽出厚厚一沓打印稿,翻到关键页,对准摄像头。他一边快速而清晰地展示着每一份证据,一边条理分明地讲解自己的研究思路和论文形成过程。
王度铮完全听不懂,但光看宋知寒那副胸有成竹,条理清晰的样子,就知道没问题。
当宋知寒停下来的时候,时间刚过十分钟。
视频那头,张秘书侧身,低声和吴委员快速交流了一会,回复道:
“吴委员特批:立即恢复宋知寒同学的入场权限,准许其进入B区报告厅准备,并按时进行报告。报告结束后,请宋知寒同学务必携带所有证据原件,立刻到峰会学术委员会办公室,接受吴委员的再次核查。”
“好!”王度铮的反应比宋知寒还大,立刻松了口气。
现在时间是九点四十三分。
王度铮不敢耽搁,领着宋知寒一路小跑冲向B会场。观众席已经坐了不少人。后台入口处,一个工作人员正急得团团转,看到宋知寒,低头看了看终端里的照片,又看了看宋知寒,来回对比,确认无误后立刻冲上来,劈头盖脸就是一顿埋怨:“怎么回事啊你!现在才来!差点出大事故知道吗!要不是刚才有个志愿者跑来说你马上就到了,我名单上早把你名字划掉了!”
“遇到点意外,已经解决了。”宋知寒气息微促,但声音依旧平稳。
工作人员:“只剩十分钟了!你确定能准备好?”
宋知寒点头:“能。”
他转身,对着身后的王度铮,郑重地点了下头,语气诚恳:“多谢!”
王度铮摆了摆手,看着宋知寒匆匆走进后台的背影,摸了摸下巴,小声嘀咕了一句:“……倒也不必谢我。”
他就是把人领进办公室呆了一会而已,那个通风报信说他快到了的志愿者……十有**,就是林翎吧?
十分钟后,宋知寒走上讲台。
B会场面积较小,有两个侧门,林翎就站在其中一个侧门口,这里光线微弱,即使是宋知寒注意到,也看不清他是谁。
入场的事终于解决,林翎松了口气,先给姜牧星那边交代了一下,姜牧星回了个小狗点赞的表情包。
林翎看着跳来跳去的小狗,忍不住笑了一下。
台下坐着很多人,其中一些显然对刚才入口处那场风波有所耳闻,此刻都带着探究或好奇的目光聚焦在宋知寒身上,窃窃私语的嗡嗡声在会场里弥漫开来。
面对这种情况,宋知寒抬起手,掌心下压,露出一个很淡的笑。
就像按下了静音键,观众席顿时为之一静。
“各位同仁,我今天演讲的主题是:《模块化CRISPR-CasX系统的定向进化与多重基因组编辑应用》。一个解决多重编辑瓶颈的新策略及其初步验证。CasX以其小尺寸和独特PAM特性备受关注……”
他的开场白没有任何花哨的寒暄,直接切入专业领域。从第一句就抓住了部分内行观众的注意力,让人不由得跟着他开始思考。随着他的阐述层层展开,之前那些议论彻底消失了。很快,整个会场只剩下他一个人的声音,台下的观众用专注、思考、甚至闪烁着兴奋光芒的眼睛注视着他。
站在角落的林翎,从未想过,宋知寒站在演讲台上,竟然是这样的。
此刻的他,在聚光灯下侃侃而谈,他会用恰到好处的眼神扫过听众,用简洁有力的手势强调重点,甚至能通过语调的微妙变化,巧妙地引导着台下观众的情绪起伏。那份由内而外散发的自信,从容,甚至带着一种掌控全局的力量感,让整个讲台都成了他的领地。
而当台下的观众提问的时候,他的回答又精准而尖锐,牢牢吸引着所有人的注意力,让人不由自主地被他话语中的力量所折服。
这和他平时沉默寡言,眼神疏离,浑身带刺的样子截然不同。
他身上真的散发着光芒——是知识的光芒吧,林翎心想,知识的光芒真是太耀眼了。
王度铮这时走过来,瞧了瞧四周,说 :“氛围还不错嘛。”
他刚从A会场过来的,觉得这里的氛围比A会场好很多,A会场演讲的也是个小孩,但大概太紧张,说得磕磕绊绊的。
林翎回过神,立刻说:“王哥,真是谢谢你了。”
“我只是把他带到办公室而已,没做什么。”王度铮挑眉:“那是你同学?”
林翎迷惑,他之前好像就说过了:“是啊。”
“只是同学?”王度铮露出暧昧的笑。
林翎顿时无语,他和宋知寒之间隔着亿万光年的距离,他从来不会想自己和宋知寒有任何暧昧的关系,就算未来他真的想谈恋爱,肯定也不会找宋知寒这样的。
“其实我和他还有点误会。”林翎摊开手,抬起下巴:“王哥,你看他这种天才,要是没能进场,那是生物领域的损失啊。”
王度铮忍不住噗嗤笑了一声。
他大概以为那句话是在开玩笑吧……但这就是林翎的真实想法,甚至他重生以来做的很多事,都是因为这个想法。
他希望宋知寒能避开上辈子的磨难,走得更快,取得更高的成就,不仅是为了宋知寒本身,林翎也期待他真的改变世界的那一天。
“你还要继续看?我事还多呢,先走了。”
“王哥你去忙。”林翎冲他摆了摆手。
演讲还在继续。
主持人宣布进入提问环节,一个坐在第一排的教授就举起了手。
“宋知寒同学,非常精彩的报告,尤其是模块化定向进化的思路令人耳目一新。不过,我有几个比较实际的问题。”
“蛋白质模块之间的相互影响是众所周知的难题,你展示的预测算法看起来很有效,但仅凭有限的数据集,其普适性和预测准确性如何保证?特别是在面对涉及三个甚至更多功能模块的组装时。”
宋知寒语气凝重而坚定:“是的,这只是一个强大的起点,而非终点。我开发的预测算法,其核心价值在于它建立了一个结构-功能-兼容性的初步关联框架。”
他调出一张复杂的算法架构图,继续道:“该模型的优势在于其可学习性和可扩展性,随着我们输入更多精心设计的组合实验数据,它的预测能力将指数级提升。至于三个以上模块的组装,这确实是下一个层级的挑战。但我们认为MDE框架依然适用。策略是分层组装:先优化和组装底层核心模块,将其视为一个稳定的子平台,再向上兼容叠加其他功能模块,这将是未来工作的重点。”
教授继续问道:“你展示的双重编辑概念验证非常鼓舞人心,但效率似乎还有很大提升空间,距离真正实用的高效多重编辑还有多远?”
宋知寒:“这张图的意义,不在于它现在的效率数值,而在于它实现了零的突破。它证明了在同一个载体、同一个编辑器框架下,同时进行两种不同类型的编辑是可行的。效率的提升是工程优化问题,而MDE已经为我们提供了优化框架和明确的优化方向。”
教授微微点头:“我还有最后一个问题,定向进化,尤其是高通量筛选,是极其耗费资源和时间的。作为一个学生,你是怎么完成这个任务的?”
这个问题看似普通,其实是最危险的,他质疑的是宋知寒,而不是这份报告。
宋知寒微微一笑,声音通过麦克风清晰地传向全场:“您说得对,传统定向进化确实资源密集。这正是MDE策略的关键优势——它极大提高了筛选效率。我们针对每个模块,只聚焦于其核心功能区域的关键氨基酸位点,筛选的目标也更明确。这大大缩小了筛选规模,提高了命中率,显著降低了资源消耗和时间成本。”
“最重要的是,圣翡学院给我提供了很大的支持。”
圣翡学院的实验室是顶级的,而且对他免费开放,在这方面,圣翡学院对他非常大方。
掌声雷动,观众们再看他身上的校服,感觉就和之前不一样了。
“不愧是圣翡学院的学生啊……”他们纷纷议论着。
那位教授站了起来,微笑地看着宋知寒,眼神里的欣赏丝毫不加遮掩,他头发花白,身材精瘦,大概六十岁左右,戴着眼镜,有一种儒雅的气度。
观遏月!
之前他一直坐着,所以林翎没能看见他的脸,直到观遏月站起来,林翎之前找书的时候看了很多遍他的视频和照片,一眼就认出来了。
演讲结束后,宋知寒从后台出来,观教授主动走过去,两人站在一起交谈,观教授脸上带着欣赏和认同……林翎终于想起来了,他为什么最开始就觉得观遏月有点眼熟,上辈子宋知寒在遭受各种打击和背叛后,观教授将他收为弟子,宋知寒最后的成就,很大程度上得益于观教授的帮助。
林翎揉了揉眉心,在上辈子,宋知寒应该也是在这场峰会上认识观教授的。
他轻轻吐出一口气,转身离开。
宋知寒的视线极其隐晦地从侧门收回,继续和观教授讨论多重编辑的未来发展方向。
梦远书城已将原网页转码以便移动设备浏览
本站仅提供资源搜索服务,不存放任何实质内容。如有侵权内容请联系搜狗,源资源删除后本站的链接将自动失效。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