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秋过后,还有老虎在一头。头顶的艳阳像个巨大的火烛炙烤着营地阵前的将士。
曹操坐在软榻上,左右执簦遮阳。
“禀主公,二位公子到了。”徐晃抱臂躬身行了个礼。
“好。”曹操不疾不徐“啪啪”拍掉了双手沾上的花生皮,“今日叫你二人过来,是以为父近日身体不适,但大军出征在即,阵前宣读檄文激荡士气之事,不可不做,你二人谁愿代替为父鼓励三军?”
曹植心下一惊,怎么还真的被那杨修说中了,提前准备的文章也派上了用场。父亲出此题目,定是要在二哥和我之间选一人同行。可战场刀剑无眼,二哥决不能去。
“父亲,子建愿意一试。”曹植先一步打破寂静。
曹丕脸色一白,莫非阿植有备而来?他怎会提前知晓?父亲一定是要选同行之人,可眼下自己却毫无准备,这可如何是好?
高台上,曹植负手而立,一张口引经据典,妙语连珠,口若悬河,几个颇为振奋人心的故事典论被他讲得绘声绘色、通俗易懂,台下的将士内心汹涌澎湃一阵阵叫好声不绝于耳。
士气大涨,曹操笑而不语,脸上的褶皱更深了些,与有荣焉的骄傲神色一览无余。
曹丕脸色煞白,额头上冒出细细密密的汗珠,回身睨了一眼吴质,快想想办法。
吴质悄悄绕到曹丕身侧,附耳低语“二公子莫慌,你一会儿上台了,只做一件事足矣。”
“何事?”曹丕无意识攥紧手指。
“哭。”
曹丕低头思考了一瞬,立马明白过来,微微俯身向吴质道谢“多谢先生指点。”
吴质摆摆手,退回原位。
曹植的话音落下,台下将士大喊“主公威武!”
曹操也起身示意曹植到身边来。
人人欢欣鼓舞,好像他曹丕已经不战而败。
“父亲,子桓也有话要对父亲和将士们说。”曹丕抱臂躬身恭敬道。
曹操亲昵拉着曹植的手,虽然知道子桓文采不如子建,但是既然二人公平竞争,子桓自然也是得一视同仁的,就是有些许可惜,“去吧。”
曹丕迈步上了高台,底下的将士还沉浸在曹植刚刚传递的激昂情绪中,并没有分散注意力给他。
“呜呜……”一声声抽泣从高台上传来,众人立刻安静了下来,目光也不自觉看向了高台之上。
“呜呜……父亲,今日儿臣有话想对您说,不是以君臣的身份,是儿子想告诉父亲您的。您如今斑白的鬓发都是日夜为邺城操劳,为百姓担忧,为子女谋划长出的。如今孩儿们都已经成人,也想为父亲您排忧解难,不想您如今年岁还要在战场上拼杀冒险……”汹涌的眼泪打湿了擦拭的宽袖,“若父亲您允准,孩儿愿随父亲左右,一同前去,不求建设功绩,只求为父亲您挡风蔽雨,让儿子也保护您一回。”
曹丕擦着眼泪走下高台,跑向曹操,一把抱住了这个两鬓斑白的老人--自己的父亲。
曹操松开拉着曹植的手,第一次亲近得抱住了曹丕这个儿子,红了的眼眶中眼泪也早已积蓄满了。
整个营地都是一片微弱的抽泣声,人人都被这父子情深深深打动。
如此,自然不会再有人记得刚刚曹植一番演讲中的辞藻如何华丽,用典如何绝妙了。
更有甚者还会在心里暗暗思忖,期望主公一定选二公子,这等情深义重的将领比那只会花言巧语的不知有情有义了多少。
簦(dēng,有柄笠)
《急就篇》颜师古注:"簦、笠,皆所以御雨也。大而有把,手执以行谓之簦。"
形似斗笠但带长柄,可视为伞的早期形态(遮阳避雨两用)。
大军已就位,赤壁之战在下一章,但是可能不会写前线战况,因为曹丕的视角下他没去过,主要写下曹丕在这次出征中的成长。[撒花]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10章 一字诀“哭”
梦远书城已将原网页转码以便移动设备浏览
本站仅提供资源搜索服务,不存放任何实质内容。如有侵权内容请联系搜狗,源资源删除后本站的链接将自动失效。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