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月的波士顿,春天已走向尾声,初夏的气息悄然弥漫在空气中。
查尔斯河畔的草地上,晨跑的人们步履轻快,树荫下偶尔能听到学生们的谈笑声。
杨琳和沈奕并肩坐在草地上,面前是一杯刚买来的冰咖啡。
“演讲结束后,导师找我谈话了。”杨琳看着河面,轻声说。
“哦?说了什么?”沈奕抬眼看她。
“导师建议我继续博士阶段的研究,深入探讨跨文化交流中的情感认知。他还提到,如果我有兴趣,波士顿大学可以提供博士生助研的名额。”
沈奕微微一怔,随即笑了:“看来你的努力被看到了。”
“是啊。”杨琳低头搅动着吸管,“可我有点犹豫。”
“为什么?”
“继续读博士,意味着我们还要在这座城市待上至少三年。你呢?你还想留在波士顿吗?”
沈奕沉默了片刻,望着远处河面上漂浮的天鹅船。
“我愿意。”他轻声说,“只要是和你一起,我都愿意。”
——
回到公寓后,杨琳在阳台上站了许久。
查尔斯河在阳光下波光粼粼,城市的天际线在远方静默地守望着这片土地。
她拨通了国内的电话。
母亲很快接了起来:“琳琳?怎么突然打电话了?”
“妈,我想和你们商量一件事。”杨琳看着河面,心中微微紧张,“导师建议我读博士,继续留在波士顿。”
电话那头沉默了片刻。
母亲低声说:“你想读吗?”
“我想。”杨琳轻声回答,“但也有点担心你们会觉得我一直不回国。”
“傻孩子。”母亲笑了笑,“我们当然想你,但更希望你能做自己想做的事。家永远在这儿,我们随时等你回来。”
杨琳鼻尖一酸,连忙抿唇掩饰情绪:“嗯,那我就答应导师了。”
——
夜晚,沈奕站在阳台上,看到杨琳从书房走出来,手里拿着手机。
“导师发来邮件,确认了博士生的录取资格。”杨琳笑着说,“以后,我就是博士毕业生了。”
沈奕伸手将她拥入怀中:“博士杨琳,未来可期。”
杨琳笑了:“博士沈奕也未来可期。”
——
月光洒在河面上,夜风轻轻吹拂,城市的喧嚣远在身后。
他们站在阳台上,彼此依靠。
未来已被点亮,前路或许漫长,但他们知道,只要心在一起,就能在世界的任何一隅找到归属。
梦远书城已将原网页转码以便移动设备浏览
本站仅提供资源搜索服务,不存放任何实质内容。如有侵权内容请联系搜狗,源资源删除后本站的链接将自动失效。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