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渺一上大巴车就去找祝允星的位置,结果发现应山已经先一步在祝允星身边坐下。
齐渺有些不甘心,但如果强行要求换座位,未免显得太过幼稚和不成熟。他不想让祝允星拿他当个孩子哄,只好憋着气在他们身后的空位坐下。
上车之后,应山从包里取出个水杯递给祝允星,“渴不渴?喝点水吧。”
祝允星自然而然地接过水杯喝了一口,还了回去。
齐渺坐在后面,瞳孔震颤地看着两个人用同一个水杯喝水,欲言又止地想了半天,最后憋出一句:“哥,你没带杯子吗?”
祝允星心虚地笑了笑,“啊,是啊。”
“哥这个出门不爱带水杯的习惯,还是和以前一样啊。”齐渺故意强调了“以前”,“我问过导演了,这边开到县里得一天呢,你要是渴了,也可以喝我的。”
祝允星连忙说道:“不用了。”
齐渺一歪头,“可是我们以前不都是这样吗?”
应山:?
以前?什么以前?
他微微偏过头去,看着祝允星,满脸都在问“他在说什么”。
祝允星连忙跟应山解释道:“以前还在Fantasy Time的时候,我们训练量很大,有时候忘带杯子,大家都是互相用的,这很正常。”
“才不是呢,允星哥。”齐渺冷不防说道,“你明明只用过我的。”
祝允星看着应山瞬间变得难看的脸色,顿觉一个头比两个大,“不是,那是因为咱们团里其他人休息的时候都在喝饮料,只有你带的是纯净水。”
“哦,好吧,原来是因为这个原因。”齐渺暗戳戳地说道,“我还以为哥就是喜欢用我的杯子呢。”
应山没忍住说道:“怎么,你杯子里的水和别人杯子里的水味道不一样?”
“那倒不至于。”齐渺点点头,轻笑一声,扒在座椅上方看向祝允星,“所以,其实哥是喜欢我,对不对?”
应山心中瞬间警铃大作,看向齐渺的眼神都危险了起来。对面却不以为意,反而投来一道挑衅的目光。
呵,有意思。一个二十出头的小毛孩,也跟他叫上板了。
祝允星还在那里硬着头皮努力圆场,“你是我弟,还是我的队友。曾经Fantasy Time的大家,我都很喜欢啊。”
齐渺追问:“那如果要在Fantasy Time里面选呢?我对你来说是最特殊的吗?”
还不待祝允星说什么,应山在一旁悠悠地说道:“你是小弟弟,当然是最特殊的了。”
齐渺:……
齐渺假装没听见应山说话,只是执拗地看向祝允星,似是非要从他口中得出一个答案不可。
祝允星叹了口气,顺着应山的话说:“你是咱们团年龄最小的,又和我在一公的时候就认识了。我是真心拿你当弟弟的,肯定得多照顾你啊,是不是?”
齐渺不满足于这样的答案,倔强地说:“我要的不是这种特殊……”
应山又冷不防地插了一句:“我明白,其实你不想被照顾,你是想照顾他,对吗?”
齐渺一愣,把自己想要说的话都忘了。祝允星更是睁大双眼,不知道应山为什么突然这么说。
“你不想当他弟弟也很正常。”应山调侃道,“弟弟嘛,总有一颗想当哥的心啊。”
齐渺:…………
“我之前还以为应导是个成熟稳重的人,今天见了,原来还挺自来熟啊。”齐渺咬牙说道。
“抱歉,这是我的疏忽。”应山轻笑一声,“这段时间,我一直都跟允星在一起,所以也听他讲起过原来在团里的故事,不由自主地就把你带入成熟人了,真是不好意思。”
事实上,祝允星根本就还没来得及去提起在团那两年的经历,只是在综艺录制之前大概提了一下自己和齐渺是前队友的关系。
没想到一向沉稳的应山,居然也会张口就来。祝允星在旁边看得无比惊讶。
“允星哥跟你提起我了?”齐渺只捕捉到了自己想听的重点。
“哈,的确是有所耳闻。”
齐渺还待再说些什么,祝允星忍不住打断道:“好啦,你们两个说话让人听着怪累的,快点打住打住。”
齐渺虽然不服,但还是听话地闭嘴了,靠回自己的椅背。
应山捏了捏祝允星的手,在他耳边小声说道:“我说话让你觉得累?”
祝允星哭笑不得,同样用气声小声回道:“你就记得这句了?”
“你以前可从来没这么说过。”
“应哥觉得委屈?”
“……我可没有。”
祝允星轻笑一声,四下环顾了一圈,确认车上的摄像头拍不到这里,主动扣上了应山的手。
感觉到指缝与掌心间传来的温软触感,应山满意地勾了勾唇角,将那只手握得更紧了。
……
他们所在地区是一片山地,地势较为复杂,路上也十分颠簸。
祝允星不出意外地晕车了,一路上都在难受得皱眉头。所幸应山早有防备,提前准备好了晕车药和清洁袋。
应山帮祝允星扶着杯子,让他就着水将药喝了,然后将虚弱的人揽住靠在自己肩上,小声安抚了几句。
后座的齐渺注意到这边的情况,慌张地站起来,“哥,你……”
“嘘。”应山制止了他,用眼神示意已经睡着了的其他几位嘉宾,轻声说道,“赶快坐下,路上这么颠,你这样很不安全。”
“可是允星哥他……”
“他没事。”
齐渺却一副欲言又止的模样。
应山被他烦了,生冷地问:“还有什么事?”
“我是想说,咱俩换个位置吧,我对照顾哥比较有经验。”
“得了吧,你的经验都是多久以前的了?”应山无语,“别添乱了,啊?”
“你!”
应山没再理会齐渺。大巴车内一片安静,几乎所有人都休息了,齐渺只好不再发作,只能一个人靠在窗边生闷气。
等到达目的地时,已经是晚上了。
“各位嘉宾朋友,我们已经到达本次旅程的目的地,大家下车先不要拿行李,动作稍微快一点,当地住民为我们准备了篝火晚会。”导演在大巴车前方举着大喇叭喊道。
不管是睡着还是没睡着的人,全都被这一嗓子喊得惊了一跳。但在听到“篝火晚会”这四个字后,赶了一天路的疲惫瞬间扫荡一空。
大家兴奋地朝着窗外看去,只一眼,就被外面的景象吸引住了。
他们所处的地方是一座依山傍水的村寨,建在群山环抱的山谷之中。河流交汇,穿寨而过,梯田林立,宛如世外桃源。鼓楼与吊脚楼排列密布,房檐上挂着彩灯,无数灯火连成一片,构成金碧辉煌的景象。
所有人都在连声惊叹,迫不及待地下车去。
应山看着身旁刚睡醒,脸色还有些恹恹的祝允星,在他耳边问道:“还好吗?”
祝允星点了点头,感觉自己比刚刚好多了,站起身来,“走吧。”
两人一前一后地下了车。齐渺立马凑了过来,对着祝允星一通嘘寒问暖,都被他三言两语地应对过去了。
当地住民热情地前来接待,道路两旁全是穿着民族服饰,头戴银器的少数民族。有人吹着芦笙,有人高歌而和,一边跳舞一边用手打着拍子,面上带着热情洋溢的笑容。
队伍浩浩荡荡地向前走着,一路穿过石桥与连廊,来到一座竹楼前。竹楼正前方是一块平地,中间点着篝火。
伴随着歌舞乐声,众人在篝火前围成一圈。
嘉宾们被这热情的气氛所感染,也纷纷用手打起拍子。等到歌声停止后,所有人都尖叫鼓掌起来。
主持场面的是一个二三十岁的年轻女人,穿着宝蓝色的服装,披着绿色云肩,袖口和腰上绣着各式纹样。高盘发髻,戴银器头饰,别一朵鲜艳的红色花朵。她化着淡妆,整个人身上有一种古朴的美,盛放着独属于大山的生命力。
“欢迎各位朋友远道而来,我叫蓝嫣,是大家这几天的向导。”她带着笑容,大大方方地介绍道。
众人捧场地鼓起掌。
蓝嫣继续说道:“我们是一个热爱唱歌跳舞的民族。今天这场晚会,不仅是为了欢迎各位朋友的到来,也是为了拉近我们之间的距离。希望大家在短暂的几天时光里,可以将这里当作家一样,玩得开心的同时,也可以真切地感受到我们的自然风光和民族文化。”
在一片欢呼声中,篝火晚会正式开始。
在场的人,无论什么身份,什么性别,什么民族,只是自在地享受着此刻的欢愉,感受着大山人民蓬勃而发的热情。
应山并不是个会将情绪过多外化的人,大多数情况下,他即便心里感动,也不会显露太多。
但在月色之下,晚风之中,应山看向身侧的人。篝火的光焰映在祝允星的面庞上,为平常在都市中疲于奔命的人镀上一层烟火气。
他笑得很开心,鲜活自在,又充满了生命力。只需要一个笑容,就让人不由自主地想到这世间所有美好的事物,让人觉得人生好像没什么坎是过不去的。
祝允星被几个年轻姑娘邀请着去中间跳舞。他一开始还有些不好意思,但半推半就地上去以后,很快就学会了当地的民族舞步,有模有样地跳了起来,还在其中加了一些中国舞的技巧,引得人们惊叹连连。
他越跳越沉迷,似乎是玩嗨了。在欢笑与掌声之中,祝允星来到应山身前,笑着抓起他的手,将应山往没人的空地上拉。
应山茫然地被他拽走,“怎么了?”
周围的乐声实在是太大,他们只有放大音量,才能听见彼此的声音。
祝允星仰头看他,眼睛里星光熠熠,唇角扬起,“应哥,一起来吧!”
应山错愕地道:“来什么?我不会啊。”
“你不需要会!”祝允星爽朗地说道,“我会带你的!”
说罢,应山被祝允星强行拖入到音乐的节奏之中。从来没有人看过应山跳舞,自然也就疯狂起哄起来。在这个当口下,应山骑虎难下,只能硬着头皮跟着他随便扭了扭。
也许在别人眼里看来,这会是一个很好笑的画面。但此时此刻,在祝允星的鼓励与感染下,应山却得到了些未曾预料到的快乐。
他与爱人在篝火旁起舞,周围响彻着人们的欢笑与掌声。
没人去想明天的工作会怎样,短暂地忘却各自人生路上正在经历的挫折与惆怅。
留存在这里的,只有最原始的生命力,与最纯粹的快乐。
一支曲子结束,祝允星出了些薄汗,微微喘着气,笑着看向应山,“怎么样,应哥,好玩吗?”
应山笑了一下,为了让他听清,也放大了音量,“好玩。但这段要是播了,我的人设是不是就崩了?”
祝允星被他这句话逗乐了,他笑得自在欢畅,那笑容在火光之下显得更加生动明媚。
“什么人设?崩了就崩了吧!”
笙歌满天之中,祝允星近乎是呐喊着说出了这句话。不知道是对应山说的,还是对他自己说的。
是啊,何必在意他人看法?何必精心打扮,伪装成他人喜欢的模样。
望着爱人生动明艳的眼眸,应山情意涌动,难以忍耐地上前一步,与他紧紧相拥。
这波对战中应哥使用了正宫压制[狗头叼玫瑰][狗头叼玫瑰]
随机掉落一点写文小花絮~
这篇其实本来是按允星的视角写的,都写了三万字了觉得这个视角就没有那种慢慢发现一个人人设下的隐藏面的感觉了,遂从头写起[爆哭]我的三万字废稿[爆哭][爆哭][爆哭]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40章 第四十章 篝火
梦远书城已将原网页转码以便移动设备浏览
本站仅提供资源搜索服务,不存放任何实质内容。如有侵权内容请联系搜狗,源资源删除后本站的链接将自动失效。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