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回妙色绕塔鸣诚谛,莲婴承愿润芳界
摩尼天国千崖花谷深处,时光仿佛被蜜糖浸透,流淌得缓慢而甘醇。三只妙色鸟翎羽流光,于葳蕤芳翠间自在徜徉。它们饮甘露、啄琼果,清啼声碎在风里,竟似无意间合了某种古老禅唱的节律。
这一日,机缘悄至。最是那只玲珑活泼的妙色鸟忽见绿荫深处,似有七宝之光穿透叶隙,并非凡俗辉芒,而是蕴含着无声般若智慧的澄明之光。它即引伴翩然而赴,想窥其究竟,恍然间见一座古老斑驳的宝箧印塔静伫于此,塔身覆钵所镌毗卢遮那佛法像,宝相庄严,那双慈悲佛眼仿佛静观了万载轮回,此刻正将无量光华温柔倾泻,为塔周匝的每一株草木、每一粒尘埃都镀上了灵性的金边。
塔周丛生的浆果,亦受佛光的加持,饱满而鲜**滴,果实光莹而润泽似玉,散发出的异香非仅诱惑口腹,更似能涤净灵台,滋养慧根。三鸟欢欣绕塔,啄食浆果,其像是习性天成,自盘旋右绕佛塔。饱食后,它们竟向通灵般衔来各色香花,以灵藤缀成璎珞花蔓,庄严塔身,继而振翅清鸣,其音清越,如诵梵呗,绕塔三匝以为礼敬。此情此景,非是禽鸟嬉戏,倒似一场无声的供养法会,充满了天然的虔敬与禅悦。
天上岁月悠长闲适,三鸟于此筑巢守塔,直至自然寿终。因这绕塔、供养、赞叹的无量功德,恶业净除,善根成熟,终得转生天界。那最先发现宝塔的小妙色鸟,慧根深厚,意念清净,竟直接化生为毗卢遮那佛莲座上一瓣纯净无瑕的青白雪莲,日夜聆听无上妙法,渐觉佛性。
是时,席琳帝君于三十三天忽感心莲悸动,似有一瓣至关重要的东西骤然剥离,带来一阵深邃玄妙的空落之感。几乎同时,那瓣承继了佛前因缘的青白雪莲,自莲台飘落,穿越重重天宇,不偏不倚,落入千崖花界核心莲池之中,根茎自发,化为一株灵光粲然的七叶雪莲。
千花圣母心有所感,视其为天赐圣物,日日以杨枝甘霖浇灌,以慈悲法雨滋润。那雪莲于池中静静吞吐月华,恍若未醒之佛子,含藏亘古灵光。忽有一日,莲心光华大盛,氤氲之气弥漫池上,如菩提树下初绽之悟,层层莲瓣次第舒展,非是凋零,乃是舍却清净躯壳,行慈悲之究竟布施。
光华渐敛,莲台之上,竟现一玉雪婴孩阖目安卧。其身似月下净泉凝聚,通体流转着温润皎洁的微光,不垢不净。她乍一睁眼,眸底竟似有千瓣心莲虚影一闪而过,清澈深邃,仿佛映照着无尽宿世悲愿莲心。
万般期待,终得圆满。当她彻底化形落地时,掌心自然舒展,竟现出一朵先天而成的七宝莲台印记。千花圣母见证此异象,合掌赞叹,为其赐名“雪七”。
却说这雪七化现之初,便显出不寻常来。她不像寻常婴孩那般啼哭,反而时常咧开没牙的小嘴,发出咯咯的清笑,那笑声如风拂银铃,清泉溅玉,闻者无不心生欢喜,积郁顿消。更奇的是,她周身散发着一股清甜的莲香,兼有淡淡的**,嗅之令人心安神宁,恍若回归生命最原始的安宁。
这般的婴孩,谁能不爱?千崖花界自此多了桩盛景:无论何时,那株最大的七彩莲旁,总围着一圈探头探脑的花仙精灵。这个偷偷塞来一枚凝露的花冠,那个小心翼翼放下颗用晨露搓成的莹润珠子。就连平日最是清冷自持、只肯对月展颜的月华仙子,也忍不住趁夜悄悄而来,只为用月光丝线为她织就一袭柔软的小襁褓。雪七呢,来者不拒,乌溜溜的眼珠随着众人转,谁来看她,她便对谁笑,伸出藕节似的粉嫩胳膊要抱抱,软糯一团偎在人怀里,瞬间便能将人的心肠熨帖得柔软万分。
若遇哪位精灵心情低落,只需靠近莲池,看一会儿雪七无忧无虑的睡颜——她时常嘟着粉嫩小嘴,呼吸间带着甜香,偶尔在梦中咂咂嘴,或是无意识地攥紧小拳头,仿佛抓住了什么好梦——再多的烦恼,也仿佛被那纯净的睡容洗涤而去。她成了花界名副其实的“小祥瑞”,**的“忘忧草”。
千花圣母与紫竹仙君更是视若珍宝,倾尽所能给予呵护。然他们所赠之奇珍异宝、如意法器,于雪七而言,不过寻常玩物。她时常独坐莲池边,粉嫩指尖轻触水面,漾开圈圈涟漪,目光却似穿透水面,望向不可知的深远境界,那神情并非懵懂,倒似一种沉静的谛观。
她于此间成长,身虽为婴孩,心似含藏古莲,于无声处,静静等待着绽放的时机,亦悄然滋养着整个花界的灵性。真真是:妙色绕塔种善因,莲华化生承悲愿。
梦远书城已将原网页转码以便移动设备浏览
本站仅提供资源搜索服务,不存放任何实质内容。如有侵权内容请联系搜狗,源资源删除后本站的链接将自动失效。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