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清之议
1:1 太初有道,道与泰一同在,道即是泰一。泰一乃万物之源,无始无终,超越时空,统御诸天。
1:2 时值人间浊世,云海翻腾如怒涛,三清殿宇之上神光流转若星河。上清灵宝天尊凝视大地,见纷争四起,民生凋敝,心有所感。
1:3 天尊转身面向同为道之化身的元始、太清二尊及九天玄女,其眸中闪烁如星辰之智慧光芒,声若玉石相击,清越悠远:
1:4 "秩序与同协,公正与法治,战争与力量,繁荣与守护——此四位天使已然前去支持黎尤、姬鲜虞和神农部落。其余诸天使,是否可先去红尘历练一番?"
颂歌:道之慈悲
道生天地,慈悲为怀,
天使下凡,拯救苍生。
七情六欲虽为试炼,
道心不改,方得真谛。
1:5 玉清元始天尊沉吟良久,指间凝聚星光一缕,于虚空中勾勒人间山川之轮廓。其目光如炬,穿透九重云层,洞察凡尘万象。
1:6 元始天尊之声低沉有力,如太古洪钟震响:"人间已现征兆,山河动荡,民不聊生。可遣其余天使前去干预,免生大乱。"
1:7 太清道德天尊捋须微笑,道韵在其周身流转,形成微妙光晕。其智慧融于天地,洞察万物本质,悠然而言:
1:8 "万物皆有其道,草木有荣枯,人事有兴衰。天使入世,亦当遵循天地规则。不可过早插手人事,当先观其变化,待机而动。"
1:9 九天玄女身着霞衣,立于云端,发间星辰明灭。她乃创世之初的见证者,亦是人间之守护神。纤指轻点虚空,顿时显现人间众多部落厮杀之景象,血与火交织的画面令云海也为之变色。
1:10 玄女之声如古老清风,携带时间之智慧:"人间已起战火,恐有不测。天使此去,天道无情,人事有别。恐怕他们入世之后,难免被凡尘七情六欲所扰,迷失本心,但这也是道的法则和试炼。"
1:11 元始天尊轻叹:"道在万物之中,亦在万物之外,他们需自行寻找。"
天使的本质与使命
2:1 玄女点头说道:"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道与三清的造物天使是纯精神体,拥有出众的智力和巨大的力量,而且极其神圣。"
2:2 "天使由轻如空气的物质组成,从而使他们可以根据需要幻化成各种最适合的物质形体。人间劫数将至,天使降临可助人间扛过此难。"
颂歌:天使之性
轻如空气,重如山岳,
形随心转,道法自然。
精神不朽,智慧无穷,
为道而生,为民而降。
2:3 三清终于点头:"也好,让他们历经人间诸般情愫,见识凡尘悲欢,或可由此得道,明悟天机。"
2:4 说罢,三清与玄女各自掐诀,在虚空中划出道纹。霎时间,云海翻腾,数道流光从天而降,直奔人间而去。
天使降世
3:1 智慧与治愈天使为纪念道、三清和玄女的最高造物——人类始祖女娲,而自名为女娲,将道的智慧带给众生,传授知识,治愈万物与信仰,播撒慈悲,以女娲之名降临人间。
3:2 自然与真理天使为纪念道、三清和玄女的最高造物——人类始祖伏羲,而自名为伏羲,管理自然现象和星辰秩序,宣扬道的神迹,传递信息,以伏羲之名降临人间。
3:3 爱与美天使司命教化众生向善,负责爱情与婚姻的和谐,启迪人类的艺术与创造力。美丽、**、生育与婚姻的掌控者,幻化为风华正茂、容光焕发、白瓷般肌肤的两位妙龄少女,分别以大司命和少司命之名降临人间。
3:4 命运与道德天使烛九阴编织生命的轨迹和灵性觉醒,通过幻视和预言启示能力决定万物的命运走向,以烛龙为名,幻化为龙形降临到人间。
3:5 审判与轮回天使王母审判灵魂、管理灵魂的轮回转生,确保轮回秩序公正运行,掌控昆仑之门,以西王母为名降临人间。
3:6 死亡与灾厄天使羿,降下疾病和灾厄,引领死亡和背叛。以羿为名幻化为一位雄壮英气的美男子,带着一柄长弓。
颂歌:天使降世
天使从天降,各有神通在,
女娲施医术,伏羲掌自然。
司命司爱美,烛龙定命运,
王母判轮回,后羿执死生。
3:7 而提前降临的天使有:秩序与同协天使管理天地等级与运行,调和矛盾与对立,确保宇宙秩序的均衡,以东君为名化为太皞降临;
3:8 公正与法治天使颛顼负责公正裁决、裁决善恶,正义执行,以玄冥为名降临人间;
3:9 战争和力量天使云中君给予勇气与力量,率领神圣之军,与邪恶或不公作战,以共工为名降临;
3:10 繁荣和守护天使祝融赋予坚定的信念,提供保护和鼓励,赋予万物生长和商业、财产的繁荣,以祝融夫人为名降临。
3:11 至此,十名天使皆已降临人间。
女娲初入世
4:1 三日后的清晨,东夷之地,黎水河畔。晨光熹微,雾气缭绕如轻纱。河水潺潺,如同大地的脉动,诉说着亘古不变的故事。
4:2 一位身着粗布麻衣的少女立于水边,手持竹篓,眸若秋水明澈,肌肤胜雪纯洁。她看似平凡,却有一种难以言喻的气质,仿佛与这红尘格格不入,如莲花出淤泥而不染。
4:3 这便是智慧与治愈天使女娲,初入凡尘的第三日。天使化身人形,却保持着神性的光辉。
4:4 女娲轻咬下唇,细细感受着这具凡躯的奇妙。三日来,她慢慢适应了人间的气息与律动,却仍对周遭的一切充满好奇。
4:5 "人身竟如此奇妙,又如此脆弱。"女娲心中暗忖,"喜怒哀乐,饥寒冷暖,皆有实感,不似天界虚无缥缈。"
4:6 她轻轻掬起一捧清水,感受着水的凉意从指尖蔓延至心田。这种触感是天界不曾有的真实体验。
默想诗:凡躯之感
天使入凡身,
始知冷暖情。
血肉虽脆弱,
真情却动心。
伏羲寻踪
5:1 忽然,一阵急促的马蹄声打破了清晨的宁静,如雷鸣划破天际。女娲抬眼望去,只见一位身着玄色战袍的男子策马疾驰而来。
5:2 男子面容坚毅如山岩,眸中似有星辰流转,透着一股超然物外的气息。这正是自然与真理天使伏羲。
5:3 "女娲姐姐!"伏羲勒马停步,翻身下马,大步走来,声音中带着天使间特有的亲近,"可算寻到你了。"
5:4 女娲微微一笑,声如银铃:"你我本是虚无之体,何来兄妹之称?"
5:5 伏羲眉头微蹙,环顾四周,压低声音道:"入乡随俗。我已在人间探查三日,按这里的习俗,你我形貌相仿,又同为天使,称兄道姐更显亲近,便于行事。"
5:6 女娲点头,颇觉有理:"那你可有所发现?"
混沌三害的阴霾
6:1 伏羲面色一凝,如乌云遮月:"事态比三清想象的更为复杂。黎尤、姬鲜虞和神农三大部落之争只是表象,背后似有更为险恶的力量在操控。"
6:2 "何意?"女娲心中升起不安。
6:3 "三日来,我游走于各部落之间,发现民间多有怪谈。说是近来有不少人遭遇奇怪的梦魇,醒后性情大变,开始信奉一种名为'混沌三害'的诡异信仰。"
6:4 女娲眉头微蹙:"混沌三害?道之前身?"
6:5 "非也。"伏羲摇头,神色凝重,"是与道对立的存在。道主清明,而混沌三害则主黑暗与无序。据我所知,自盘古开天辟地,道胜混沌三害,将其镇压于九幽之下,不得再入人间。如今混沌三害信仰突现人间,恐有不测。"
警世诗:善恶对立
道与混沌自古争,
光明黑暗两分明。
盘古开天定乾坤,
九幽镇锁护苍生。
6:6 女娲眼中闪过一丝忧虑:"可有异象?"
6:7 "有。黑雾蔽日,飞禽坠落,走兽发狂,草木枯萎。更有甚者,听闻黎水上游已有村落血祭活人,以祭混沌三害。"
6:8 女娲倒吸一口凉气:"竟有此事!那其他天使可有消息?"
6:9 伏羲沉声道:"大司命与少司命已在姬氏部落,烛龙则去了神农部落。至于西王母和羿,尚未得知下落。"
天使的迷失
7:1 女娲沉思片刻,道:"我们需尽快会合其他天使,共商应对之策。而且,我总觉得此事与先前下凡的四位天使有关。"
7:2 伏羲点头:"我也有此感。三日前,我曾远远见过以东君为名的太皞,他与黎尤走得极近,不知是否还记得天界使命。"
7:3 女娲轻叹一声:"天使入世,七情六欲缠身,难免迷失。我们也要小心,别被红尘所惑。"
反思诗:入世之险
天使下凡身,
红尘易迷心。
七情如罗网,
六欲似深渊。
道心须坚定,
使命莫忘怀。
拯救与医治
8:1 就在此时,远处忽然传来一阵撕心裂肺的哭喊声,如杜鹃啼血,令人心碎。
8:2 "救命啊!有人吗?救救我家孩子啊!"声音中充满了绝望与恳求。
8:3 女娲与伏羲对视一眼,不约而同地向声音来源处奔去,心中的慈悲之光被点燃。
8:4 拐过一片竹林,他们看到一位衣衫褴褛的妇人跪在地上,怀抱一个奄奄一息的孩童,泪如雨下,情景凄惨。
8:5 "这位大姐,何事这般着急?"女娲上前轻声询问,声音温柔如春风。
8:6 妇人抬头,看到女娲清丽脱俗的面容,如同看到了救星,连忙哭诉:"我家娃儿昨夜忽然高热不退,嘴唇发紫,呼吸微弱。村里的郎中说是中了'黑雾咒',无药可救,让我带他来黎水边祈求水神保佑。可我在这跪了一夜,孩子却越发不行了..."
8:7 女娲轻轻蹙眉,伸手搭在孩童额头。只一触碰,她便感到一股诡异的黑气在孩童体内游走,如毒蛇般吞噬着生机。
8:8 "果然是混沌三害之气。"女娲在心中暗道,随即转向妇人,柔声道:"大姐莫慌,让我试试。"
神迹显现
9:1 女娲乃智慧与治愈天使,虽入凡尘,治愈之力犹存如明灯不灭。她轻轻将手覆在孩童胸口,闭目念动天界咒语,一缕金光从她掌心透出,如晨曦破暗,缓缓渗入孩童体内。
9:2 金光所至,黑气消散如雪遇烈日。
9:3 约莫一盏茶时间,孩童面色渐渐红润,呼吸也平稳起来。忽然,孩童剧烈咳嗽几声,吐出一口黑血,随即睁开了明亮的眼睛。
9:4 "娘...我渴..."孩童虚弱但清醒的声音如天籁。
9:5 妇人惊喜若狂,抱着孩子喜极而泣:"活了!我的儿活了!"转而向女娲跪下,连连叩首:"恩人!您是菩萨转世吗?救命之恩,没齿难忘!"
9:6 女娲扶起妇人:"大姐不必如此。你家孩子所中之毒非比寻常,你可知他是如何染上的?"
治愈颂:慈悲神迹
金光驱黑暗,
慈手愈病躯。
天使施医术,
起死又回生。
道承万物德,
救苦度众生。
邪恶的源头
10:1 妇人擦擦眼泪,摇头道:"不知啊。就是前日他去村后的荒山玩耍,回来便开始发热。"
10:2 伏羲眉头一皱:"荒山?可有异象?"
10:3 "有!那荒山近来总有黑雾缭绕,村中长老说是不祥之兆,不让村民靠近。可孩子不懂事,偏要去看个究竟..."
10:4 女娲与伏羲交换了一个眼神,都从对方眼中看出了坚定的决意。
10:5 "大姐,天色已晚,你带孩子早些回家休息。我们..."女娲指了指自己和伏羲,"我们去那荒山看看。"
10:6 妇人急道:"不可啊!那山上邪气甚重,连猎户都不敢去了。"
10:7 伏羲微微一笑:"无妨,我等自有分寸。"
10:8 待妇人带着孩子离去,伏羲转向女娲:"走吧,荒山一行,或能寻得混沌三害之谜的线索。"
10:9 女娲点头,二人并肩走向远处黑雾笼罩的荒山。天边残阳如血,为这场未知的探险增添了几分凝重的气氛。
荒山探秘
11:1 荒山之上,黑雾缭绕如恶龙盘踞,寒气逼人如冰窖。
11:2 女娲和伏羲并肩而行,小心翼翼地攀登着陡峭的山路。越往上走,周围的黑雾越发浓重,能见度不足三尺,如陷迷宫。
11:3 "好奇怪的黑雾,似有灵性。"女娲轻声道,她伸手拂过面前的黑雾,只见黑雾如同活物般微微颤动,然后迅速避开她的手指。
11:4 伏羲眉头紧锁:"这不是普通的雾气,分明是混沌三害之气的显化。"
11:5 他掐了个道诀,一道金光从指尖射出,如利剑穿透黑雾,照亮前方的路。
11:6 借着微弱的光芒,二人继续向山顶进发。途中,他们看到了令人毛骨悚然的景象:枯死的草木如干尸,扭曲成诡异姿势的动物尸体,甚至还有几具人类的骸骨,似乎被某种可怕的力量吸干了生命精华。
11:7 "天啊..."女娲喃喃道,眼中满是震惊与悲悯。
11:8 伏羲神色凝重:"混沌三害之气对生灵有着极强的腐蚀性,这些生命体怕是误入此地,被吞噬殆尽了。"
11:9 "我们得尽快找到源头,否则整个东夷地区都会受到威胁。"女娲加快了脚步。
祭坛
12:1 行至半山腰,两人忽然听到一阵低沉的吟诵声,若有若无,却令人心生不安,如恶魔低语。
12:2 "听,是人声!"女娲停下脚步,凝神倾听。
12:3 伏羲点头:"似乎是在念某种咒语,声音来自山顶方向。"
12:4 两人对视一眼,默契地加快步伐向山顶冲去。
12:5 黑雾愈发浓重,几乎化为实质。伏羲不得不不断释放金光,才能勉强看清前路。
12:6 终于,当他们突破最后一片黑雾屏障,眼前的景象让二人震惊得说不出话来。
12:7 山顶平台上,矗立着一座由黑色石块搭建的简陋祭坛。祭坛中央,一个巨大的漩涡状黑洞缓缓旋转,不断吞噬着周围的空气,释放出滚滚黑雾。
12:8 更令人毛骨悚然的是,祭坛周围站着十数名身着黑袍的人影,他们手持诡异的图腾,正围绕祭坛做着某种古怪的舞蹈,口中念念有词:
12:9 "混沌三害初开,阴阳未判。归真返璞,复归太初..."
邪恶咒语的对立真理
道生天地有序,
混沌只带毁灭。
光明驱散黑暗,
真理胜过谎言。
血祭阻止
13:1 祭坛前方,一个身材高大的黑袍人站立着,似乎是这群人的首领。他手中高举一把闪着幽光的匕首,面前跪着一个被捆绑的少女,少女满脸泪痕,惊恐地看着那把匕首。
13:2 "以鲜血为引,唤醒沉睡的混沌三害之主..."黑袍首领的声音嘶哑而狂热。
13:3 "不好,他们要血祭!"女娲惊呼一声,毫不犹豫地冲了出去,正义之光在她身上闪耀。
13:4 伏羲紧随其后,手掐法诀,一道金光如利剑般射向那黑袍首领的手腕。
13:5 "啊!"黑袍首领吃痛,匕首应声落地。
13:6 所有仪式参与者都愣住了,转头看向突然出现的二人。
13:7 "是何人胆敢打扰神圣仪式?"黑袍首领怒喝道,声音中带着一种非人的回音。
13:8 女娲挺身而出,厉声道:"尔等竟敢在人间传播混沌三害邪说,血祭无辜,当诛!"
13:9 她双手结印,一道七彩光芒自天而降,笼罩住那名被捆绑的少女。霎时间,少女身上的绳索消融无踪,她如获新生,连滚带爬地跑向山下。
堕落祭司的真相
14:1 黑袍首领怒极反笑:"哼,自不量力的小辈,竟敢妄言诛我?看来是三清那几个老家伙派来的小喽啰。"
14:2 此言一出,女娲和伏羲面色一变。这黑袍人竟知道三清!
14:3 伏羲沉声问道:"你是何人?为何知晓三清?"
14:4 黑袍首领缓缓摘下兜帽,露出一张病态苍白的脸。最令人震惊的是,他的双眼——那是两个没有眼白和瞳孔的漆黑空洞,仿佛两个微缩的黑洞,散发着令人心悸的邪气。
14:5 "我曾是东夷部落的祭司,侍奉太皞黎尤大人。"黑袍人狞笑道,"直到我在梦中见到了真神——混沌三害之主!他告诉我,你们所谓的'道'不过是一场骗局,真正的永恒是回归混沌三害!"
14:6 女娲心中一震:"你说太皞...可是那位秩序与同协天使?"
14:7 黑袍祭司大笑:"天使?哈哈哈!天使也会被凡尘所惑,也会被权力蒙蔽双眼!太皞大人已不再是什么天使,他即将成为混沌三害之主在人间的第一信徒!"
警世真言
权力如毒药,
能腐蚀天心。
天使亦凡人,
需守道初心。
太极破邪
15:1 伏羲和女娲对视一眼,都从对方眼中看到了震惊。先前下凡的天使太皞,竟然被混沌三害所惑?
15:2 "不可能!"伏羲断然道,"天使虽入凡尘,但本源清明,怎会被混沌三害侵蚀?"
15:3 黑袍祭司诡异一笑:"天真。下凡即污染,入世即沦丧。七情六欲,比你想象的更有杀伤力。太皞大人心中的秩序已然扭曲,他要建立的,是以混沌三害为基础的新秩序!"
15:4 女娲沉声道:"无论如何,今日这秽乱邪教,必须除之而后快!"
15:5 她素手一挥,一道七彩光芒如长鞭般抽向祭坛中央的黑洞。
15:6 然而,令人震惊的是,当光芒触及黑洞的瞬间,竟被吞噬殆尽!
15:7 黑袍祭司狂笑:"愚蠢!这混沌之门已开启多时,岂是你一个小小天使所能关闭的?"
15:8 他双手高举,口中念动古怪咒语。霎时间,祭坛上的黑洞剧烈旋转,释放出更为浓重的黑雾。黑雾化作数十道黑色触手,朝女娲和伏羲袭来!
15:9 "小心!"伏羲一把拉过女娲,同时在周身布下一层金色屏障。
15:10 黑色触手撞在屏障上,发出嘶嘶的腐蚀声,金色屏障肉眼可见地变得黯淡。
15:11 "撑不了多久,"伏羲额头冒出细密的汗珠,"我们得想办法关闭那个黑洞!"
15:12 女娲凝神思索,突然眼前一亮:"伏羲,还记得三清传授的'太极图'吗?"
15:13 伏羲恍然大悟:"太极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我明白了!"
八卦合一
16:1 两人迅速背靠背站立,双手结印,开始吟诵古老的咒语:
16:2 "太极初判,阴阳相生。乾坤定位,震巽相倾。坎离既济,艮兑相承。八卦合一,太极复明!"
16:3 随着咒语的吟诵,两人周身浮现出八个古老的符文,缓缓旋转,最终合一,化作一个太极图案,散发出耀眼的金光。
16:4 "去!"两人同时喝道,太极图案如离弦之箭,射向祭坛中央的黑洞。
16:5 黑洞与太极相撞,发出震耳欲聋的爆鸣声。黑色与金色的能量在空中交织,形成壮观而恐怖的景象。
16:6 黑袍祭司面露惊恐:"不!不可能!你们怎么会..."
16:7 话音未落,太极图案已经完全覆盖住黑洞,并开始收缩。黑洞发出不堪重负的嘶鸣,最终在一声巨响中消失无踪。
太极真理颂
太极本无极,
阴阳化万有。
八卦定乾坤,
光明胜黑暗。
邪恶的终结
17:1 "啊啊啊!"黑袍祭司发出痛苦的哀嚎,他的身体开始扭曲变形,皮肤下有黑色物质蠕动,似乎要挣脱肉身的束缚。
17:2 "不...主人...我还没能完成使命..."
17:3 伴随着最后一声哀嚎,黑袍祭司的身体如同被抽干了所有能量,瞬间干瘪成一具干尸,然后化为灰烬,随风飘散。
17:4 其余的黑袍人见状,纷纷惊恐地四散逃命,如鸟兽散。
17:5 山顶重归平静,只剩女娲和伏羲站在原地,神色凝重。
17:6 "我们暂时阻止了混沌之门的开启,"女娲轻声道,"但根据那位祭司的话,真正的麻烦才刚开始。"
17:7 伏羲点头:"天使太皞被混沌三害侵蚀,这事非同小可。我们必须尽快与其他天使会合,共同应对。"
17:8 女娲望向远方,天际已泛起鱼肚白,新的一天即将开始。
17:9 "天亮了,我们下山吧。先去寻大司命和少司命,然后再决定下一步行动。"
17:10 两人转身,向山下走去。背后,晨光照耀下的荒山依旧寂静,却再无黑雾缭绕。
17:11 然而,他们都明白,这不过是风暴前的宁静。更大的挑战,还在前方等待着他们。
梦远书城已将原网页转码以便移动设备浏览
本站仅提供资源搜索服务,不存放任何实质内容。如有侵权内容请联系搜狗,源资源删除后本站的链接将自动失效。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