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小说尽在梦远书城!手机版

您的位置 : 梦远书城 > 宫斗宅斗 > 笙笙予宁【年代校园】 > 第5章 笙

第5章 笙

这一年,温笙初三了。

厨房里响起柴火噼啪燃烧的声音,温春花蹲在灶前,眼神空空地盯着火苗。

屋里,小弟温来福哭了。

她赶紧从井边提了桶冷水,进屋后在锅里舀了些热水,用手感受着温度,然后把温来福抱到木盆里,小心地脱了衣服,手上的动作轻极了,生怕水烫着了他。

温笙坐在门口,看着温春花蹲在地上,熟门熟路地给弟弟洗澡、擦身、擦干、哄睡。那一双小手忙来忙去,像是早早就学会了“照顾”两个字。

“春花,要不要我来帮你?”

温春花把被子往小弟身上掖了掖,“不用,你去看书吧。”

但小弟一直在哭,怎么都不肯睡觉。

温笙没走,她站在门口看了一会,突然走回了桌边,从书堆里抽出一本课本。

“春花,我来吧,我有办法。”

“他闹得厉害,别被他吵烦了。”温春花提醒。

温笙小心翼翼地从春花手里接过小弟,她看到小弟的眼泪还挂在睫毛上,哭得嗓子哑了,嘴里还抽抽噎噎着。

“盼望着,盼望着,东风来了,春天的脚步近了......(1)”温笙选了篇课文,是朱自清的《春》,她声音有些紧张,但念得很认真。

但不知从哪一句开始,温来福慢慢安静了下来,仰着头看着她,小手扒着她的衣襟,嘴巴微张着,眼睛一眨不眨。

温笙松了口气,紧绷的肩膀悄悄放松下来,语调也渐渐慢了些,小弟在她怀里慢慢安静下来,软软地蜷成一团,很快便睡熟了。

姐妹俩对视了一眼,心照不宣地笑了。

门口传来声音,她们都没有理会。

第二天一早,天刚蒙蒙亮,院子里传来劈柴声音。

温笙刚起床,就听见屋外传来对话声。

她屏住呼吸,靠在门后,耳朵贴着门缝,堂屋里传来她奶奶聂红粗哑的声音。

“大志啊,不是娘心狠,是家里真养不起了。”

“你看现在家里两个孙子,两个未来都要娶妻生子,你又不是不知道,谁家不提前攒着?那可是两个大窟窿。”

温大志闷声抽了一口烟,没吭声。

聂红继续说:“二丫要真识趣,就别念了。早早找个好人家定下亲,咱也不至于天天为钱发愁。”

“你看她姐,初中没念完就回来帮家里带孩子、烧水、洗衣裳,不也过得去?”

“再说了,”聂红顿了顿,四处张望了一下,确定周围没人在,声音压低,“要真舍不得,就找个本分点的亲事,趁现在还嫩,赶紧定下来。以后拖着拖着,就没人要了。”

“二丫长得是好看,真标致,是村里最好看的,早些定下来,彩礼还能高点,好给栋梁攒娶媳妇的钱。”

“可二丫成绩好......”温大志犹豫。

“成绩再好,也是个赔钱货!”聂红啪地一声把蒲扇扔在桌上,“你娘我就是不识字,不也活了一辈子?家里供得起几个?再说了,她都十四了,再过几年就不好嫁人了。”

温大志说:“她说她念书。”

“书能当饭吃?一个女娃,读那么多书干啥?有这心思,不如早点学点缝纫做饭,到了婆家也不至于被人说没用。”聂红冷哼一声。

温笙站在门后,浑身僵硬,她猜聂红这话,是说给温大志听的,也是说给她听的。

不读书,就得嫁人。

她忽然想起上周在镇供销社外头看见的一幕,有个穿碎花衫的女人,推着大肚子站在街边,被旁边的男人骂得低头不敢吭声,脸上还有一道没消的指痕。那人路过时,眼神恍惚。

这时,门口响起一阵敲门声,是隔壁的李婶进来了。

“哟,大早上的怎么就吵起来了?”是隔壁李婶的声音,她一边说一边抻着脖子往屋里看,“我来串个门,刚路过听见你们娘俩说话,可别把气撒到我身上啊。”

聂红“啧”了一声,看到是她也没赶人,反而像找着了好帮手:“不是吵,是这丫头不知好歹,非说要继续读书。”

“你们家那二丫头?读书确实可以,我孙子和她一个班,前阵子还说她考全镇第一呢,挺让人惊讶的。”

“诶,不过我记得她原来不叫这名字吧?”李婶笑得意味深长,“那时候才念小学五年级,就闹着要改名,哎呀,没想到是大志你亲自带她去镇上户籍所改的。”

聂红脸色更不好看了,“她爹就是个软的,娘说啥不听,就听她一个丫头片子的。现在好了,还不是越来越不像话?要不是我管着,她早翻天了!”

李婶笑着摆摆手:“哎哟,嫂子你也别生气。说到底,这丫头成天就知道读书,别说你们家,大多数人也拿她没辙。”

她忽然想起什么,凑近几步压低声音道:“哎,我听人说,县里的中专招生了,你家二丫头读书又好,要是能考进去,那可真是天大的好事。”

“中专?”温大志问。

李婶赶忙解释:“现在中专多金贵啊,听说县一中推荐两个名额,竞争激烈得很。你家这丫头不是全镇第一嘛,怎么也得争一争。到时候分配个好岗位,吃公家饭,可比你这干一辈子地强。”

“你家二丫头读书这么好,不读书确实可惜了,但也不一定非得读高中考大学,能考上大学的整个村都没有一个,也就前些年有个女娃考上了,但我看呐,去了省城,书是念了,谁晓得会不会回来干农活?”

李婶瞅了聂红一眼,眨眨眼道:“我是觉得啊,要是能读个中专,早点分配了工作,有个铁饭碗,那才是实打实的出路。你说是不是,嫂子?”

温笙站在门后,紧紧攥着衣角,额头抵着门板,听着外面三人你一言我一语的对话,自己开始动摇了。

好消息,能读书了。

但,不一定是高中。

中专,包分配,有工作,拿工资……这些字眼她不是没听说过,毕竟这几年,村里谁家要是有个中专生,那是能在饭桌上说三年脸上有光的事儿。比起一条不知通向哪里的大学路,能包分配拿工资中专听起来真的很诱人。

更何况,哪有那么容易考上大学?

她有些犹豫了。

也许,李婶说得没错?读高中,不一定能考上大学,考上了也不知道有什么用,倒不如早点进单位,给家里添点钱。

之前有段时间,家里缺盐,叶彩风站在供销社门口磨了半天,不断地说好话祈求对话,才从人手里赊回半包,那一幕她记到现在。

如果她能挣工资呢?

每月几十块钱,能买盐买米,还能给春花和娘换身新衣裳。到时候,奶奶是不是也不会再骂她是赔钱货了?爹,是不是也能挺直点腰板,说一句“我女儿有出息”?

就在温笙低头在心里不断权衡利弊时,外头的李婶忽然问了句:“哎对了,你家二丫头最后改的叫什么名来着?我总记不住,好像还挺讲究的。”

“温笙。”一直沉默着的温大志突然回答。

“温——什么?死对应的那个‘生’吗?”李婶一愣,没遮没拦地问。

“不是,”温大志听到她的话,有些不高兴,“就是那个乐器,‘笙箫’里的‘笙’,她自己挑的,说是想念出个响亮的名字。”

笙。

温笙倏地抬起头,额角的碎发滑落,遮住她泛红的眼眶,她捂住嘴,拼命地不让自己发出声音。

那个她在五年级时一遍遍写在草稿纸上的字,那个她攒了好久勇气开口向温大志提出来的名字,那个在户籍所门口她看了整整一下午才确认下来的名字。

她喜欢这个字,哪怕别人听不懂,它是她选的,是她认下的,是她想用来走很远、很远的名字。

当时的她不知道未来能不能出村,也不知道读书会不会有结果。她只是,有个属于自己的名字,有个能站起来上学的理由,可以不再在课堂上被人起哄,“丫头读什么书?”

她取这个名字的时候,就已经在路上了。

怎么能现在就回头?

外面的声音还在继续,李婶叨叨絮絮,说中专怎么包分配,进了单位就能拿工资,聂红时不时应和几句,顺带还念叨起回村嫁人的好处,让李婶帮忙留意留意,哪家有勤快点的小伙子。

温笙没有再听下去了,她翻开了床上的一本书,是她前阵子从镇上的供销社捡来的旧书摊上淘的《钢铁是怎样炼成的》。

她原本以为这是本科普“炼钢”的书,结果一口气读了快一半,发现自己大错特错。书页上那句她划了红线的话,正落在眼前:

“人最宝贵的是生命,生命对于每个人只有一次。人的一生应当这样度过:当回忆往事的时候,他不会因为虚度年华而悔恨,也不会因为碌碌无为而羞愧......”

温笙想明白了,自己读书不是为“嫁个好人家”,也不是为了“挣个饭碗”。

她是想,能站着去看看外面的世界。

今晚,她要和她爹说清楚。

(1)选自朱自清的《春》

(2)选自尼古拉·奥斯特洛夫斯基的《钢铁是怎样炼成的》

在那个年代,很多成绩好的学生反而更愿意去念中专,因为毕业后包分配,还有工资拿,是个铁饭碗。

但温笙和许家宁想继续读书,想考大学,去外面的世界看看,所以选择了读高中。

男女主的缘分其实已经开始了,不知道有没有小可爱发现了呢[让我康康]

欢迎评论区友好交流[撒花]

手动感谢灌溉的小天使[红心]:美味小布丁6瓶;蛋炒饭5瓶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5章 笙

梦远书城已将原网页转码以便移动设备浏览

本站仅提供资源搜索服务,不存放任何实质内容。如有侵权内容请联系搜狗,源资源删除后本站的链接将自动失效。

推荐阅读

还有此等好事?

宁得岁岁吵

不小心与嫡姐换亲后

我在虫族监狱写小说

道姑小王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