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小说尽在梦远书城!手机版

您的位置 : 梦远书城 > 宫斗宅斗 > 十九世纪百货公主 > 第13章 三先令

第13章 三先令

利用中午没人的空档,黛莉将下午要售卖的促销货都提前包装好了。

她仔细地向玛丽介绍了七种包装促销货的区别,以及各种样品,请她帮忙看店。

随后,黛莉掀开帘子,走到楼梯口,朝楼上叫了在家无所事事啃饼干的佩妮。

“佩妮,跟我进货去!”

佩妮顿时放下了手里的二手小说,磨磨蹭蹭的穿上裙子,戴好了帽子跑下来。

在等待她的期间,黛莉已经将货柜里的库存盘了一遍,将要补缺的东西记录在纸上。

等佩妮收拾好了下来,她们一人拎了一只藤编包,戴上宽檐帽,又从屉子里掏了一些预算,妥善藏在身上。

黛莉打算去市场上进点新货补缺,再采购一些清单上的东西,顺便深入的了解一下伦敦这个城市。

临走时,玛丽听黛莉说,她不仅要去进货,还想采购饼干原料,回来自己加工。

玛丽心里觉得有些不靠谱。

但看着黛莉这两天做事的果决样子,以及摆在眼前的成果,又好像有什么地方不一样了。

玛丽又把话咽下去了,只道:

“快去快回,不要在外面留到天黑。”

黛莉点头答复:“天黑之前,我们肯定回来。”

说罢,她领着佩妮走出家门,朝着裘德路的方向去了。

佩妮十分开心,今天又吃了饼干,又能去外面玩耍,她蹦蹦哒哒的走在前面,黛莉只好让她慢点。

“佩妮,今天我们不只去奥本斯街。”

佩妮茫然的回过头,询问道:“那还要去哪?”

话应刚落,佩妮就瞧见黛莉停下来,从手提的藤编包里掏出了几个小纸卷,是从报纸上裁剪下来的。

她细长如葱的双手拆开其中一个纸卷,指尖摩挲到了一个地址,那里是整个伦敦目前最热闹的百货商店,位于牛津街。

“今天,我们进货之后,要去一趟西区。”

半小时后,二人来到了白教堂路附近的集市。

黛莉在几处与自家比较熟悉的杂物批发店将该补库存的货物全都订了,让人直接送回家去。

其中包括茶叶。

随后,便带着佩妮乘上了白教堂路的公共马车。

这会儿刚刚午后,伦敦的天气阴沉,寒风凛凛,外面的人并不多,即便有也是步履匆匆。

轨迹固定的公共马车上只有零星的客人,一人付一个便士之后,她们爬上顶层坐下。

双层马车慢吞吞的往前移动,白教堂的街景往身后移动,黛莉把脸埋在围巾里,好奇地看着路边。

十九世纪末的伦敦,大部分建筑和地理位置与后世已经并没有太大的区别。

只不过,相比起一百年后,如今的伦敦更能称得上是工业之都,世界的金融中心。

阴沉沉的天空下,伦敦街头古典的建筑一闪而过,街道上各色店铺琳琅满目。

从白教堂路一路往东,她可以愈发明显的观察到街道两旁的变化。

经过了商人遍地的阿尔德门,马车一路向西,漫长的路程过后,进入了金融城的地界。

马车在一个四通八达的交叉路口缓缓停靠放人,下一站是圣保罗大教堂。

车停下后,黛莉的眼睛朝附近金融街的主干道看去。

这岔路口位于康尔希街,针线街和伦巴第街的中央。

也几乎是整个金融城的枢纽。

她看向位于康尔希街的皇家交易所,埃劳德保险社。

又看向针线街上从英格兰银行里走出来的人潮。

这里的人们,与东区有着极大的差别,个个神色严肃,面带懒倦,无论男女,都踩着皮靴在金融机构间来回走动。

有钱男人穿着黑色圆尾礼服,带着高筒黑毡帽,一边吸烟一边撑着装饰用的手杖准备前往咖啡店。

贵妇穿着绸缎质感的巴斯尔裙,披着毛绒披肩和装饰缎带的暖帽,从股票代理商的门口走出来,又很快钻进私家马车。

大部分年轻女人都是穿着体面整洁的裙装,出入各个公司的女打字员。

黛莉一眼望去,十个女文员人里恐怕有九个都在各个公司做打字员。

剩下的那个是发电报的。

人群密密麻麻,衬托的金融中心像个巨大蜂巢,在这里的人,每一个都是伦敦繁华的基石。

随后马车继续向前,经过了圣保罗大教堂,来到了考文特花园。

在这里,姐妹二人才走下马车,前往蔬果花卉市场采购清单上要用到的材料。

刚刚在白教堂路的茶叶批发店,黛莉已经进购了两种印度红茶。

每种茶叶二十磅一桶,阿萨姆红茶整桶的批发价是八便士。

大吉岭红茶为十二便士一磅,成本价值刚好四百便士。

现在,她们要在考文特花园的干花批发商或草药商店内采购可食用干花。

黛莉还记得,上辈子她去过很多世界级商品茶叶博览会。

最适合与大吉岭拼配的花朵,首选就是大马士革玫瑰。

而阿萨姆则可以拼配上桂花,薰衣草,茉莉花。

要是有合适的葡萄干,无花果干,以及杏脯和橙皮,也可以适量添加。

在白教堂的批发商买到的印度茶都不是优等品,茶香不足,条索不漂亮,茶末也不少。

不过,如果能把茶叶窨出花香味,这些低端茶叶的价格也就能卖起来了。

黛莉与佩妮下车后,手拉着手进入考文特花园的鲜花蔬果市场。

其实不止蔬果和花卉,全伦敦农业商品都在这里集转,小商贩如同散落在花海一样分布在市场各个角落。

走在集市内部,首先就是要小心点吉普赛女郎。

但黛莉和佩妮不用担心这个问题。

她们俩顶着一头红发,穿着半旧的裙子,再听听她们的口音,一瞧就知道是爱尔兰移民的后代。

很可能父母都是纺织工,还有个整天酗酒的爹,大概率全家人凑不出五英镑。

就连最饥不可耐的吉普赛人也不会来摸她的口袋。

所以,她们很安全的来到了市场中不太显眼的一处专卖干花的商店。

在目前的伦敦,可食用干花市场已经有了一定的规模。

多数卖给了法式甜品店和药店,以及喜欢用干花泡澡的有钱人。

用干花来拼配红茶,也并不是没有茶叶商人来做。

只不过,会喝花茶的人,要么就是上流社会中时髦的一小撮。

要么就是最穷苦,只能喝得起茶渣,配点花香才能下咽。

大多数时候,这种两种花茶都会被商人添加成分并不安全的人工香精,这是化工业发展的灰色地带。

且干花和茶叶混在一起,泡久了倒出来口味发苦,品质不稳定。

大多数情况,他们都是凭借自己的口味囫囵混搭,风味不稳定,从来没有关于花茶的系统性学习。

而黛莉做茶叶的卖点就在此处。

她想卖一款东区普通人能够负担的起,同样又能享受到专业风味,还不损害健康的茶。

黛莉走进拥挤的店里,朝店员咨询起大马士革玫瑰干花的价格。

她想购买的是碎玫瑰花。

店员打开了柜台上的几只铁桶,说道:“碎花的七便士一磅,这种和这种都是五便士。”

“我可以闻闻吗?”

“闻吧。”

黛莉在柜台前低头,选择了味道更香浓的那种,购买了两磅,还不忘记向店员索要了名片。

接下来,她在花卉市场逛了一圈,费了很大的功夫,才找到了可食用的桂花干花。

能在伦敦买到的桂花都产自清廷,这稍微小众,价格也不廉价,一磅要两个先令。

黛莉闻过香味后,计算了一下配比,购买了十盎司干桂花。

市场上,也有果脯,她随手买了一些,与干花一起装在包里。

当然了,要让佩妮帮忙拎包,少不了得给她买点便宜喽嗖的葡萄干。

时间还没过去多久,她打算和佩妮步行去牛津街最繁华的商业街走一走,看看那里有名的百货店。

也就是第一个被她从报纸上裁下来保存,要考察调研的地方,嘉德洛百货。

牛津街距离考文特花园不过十分钟步行时间。

路途中,她意识到自己踏入了伦敦十九世纪末中产阶级的消费区。

在这一带,所有的商铺都与东区的狭小,拥挤,潮湿不一样。

就连道路也清扫的格外干净,每隔一段,就会安装一台煤气路灯。

骑着高头大马,穿着制服的街头巡警也会在这片区域来回走动。

路边的餐厅里,侍者穿着小燕尾礼服,咖啡店里进出的人大多等着附近的剧院和马戏团开场。

在这条街上,大部分都是专卖一个品类的商店,没有后世那种全品类大型综合百货。

少部分是种类局限的大型百货店。

现在伦敦的中产阶级热爱仪式感。

爱在邦德街品味独特的手工女帽店购买时髦帽子,从摄政街购买法式食物,从牛津街购买生活物品。

就连皮带和皮鞋都有不同店铺的选择,为的就是那份与众不同的仪式感。

能穿裁缝做的衬衫,就绝对不会穿工厂做的通货。

至于这里比较有名的百货商店,商品种类也没有后世那么广泛。

黛莉带着佩妮在嘉德洛百货内逛了一圈,虽然身边擦身而过的柜姐儿和侍者总对她们俩有些警惕。

但好在,因为穿着整套裙装,戴着帽子,看起来像谁家的女仆,所以侍者也没有把她们赶出去。

黛莉将这些视线视若无睹,她简单想打量了一下这里的销售模式和货品,便心有成算的离开了。

嘉德洛百货占了一整栋房子,内部十分宽敞,每一层都足以容纳几十人闲逛。

一楼是日常杂货,二楼是厨房用品,三楼是家具和家纺。

每一层都分布了许多的货柜,导购员在其中帮客人分装商品,结账台在入口处,与超市差不多。

每个柜组里整齐摆放着品质高档的家居用品,但却不是最顶尖的货。

最顶尖的货,要在邦德街和摄政街的奢侈品店去找。

会在牛津街逛的,要么是大户人家的女仆和女管家,要么就是中产阶级。

例如大店主和小经理的家属,这种年收入六百英镑以上的人群。

稍微穷一些的,都不会选择这里。

在这里,一磅产地阿萨姆邦的红茶售价是一英镑,产地更好的茶叶价格在几镑不等。

黛莉和佩妮离开了这里,又去了附近的各种单独货物品类的品牌专卖店。

她们经过了一个街口,黛莉注意到了街口中一个显眼的招牌。

「赫尔康萨酒水商店」

黛莉记得,她好像在报纸上看到过这酒商的社会新闻。

它与引起查布莱银行与犹特航运公司打官司的诈骗案有关联。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13章 三先令

梦远书城已将原网页转码以便移动设备浏览

本站仅提供资源搜索服务,不存放任何实质内容。如有侵权内容请联系搜狗,源资源删除后本站的链接将自动失效。

推荐阅读

错嫁给年代文大佬后

狩心游戏

我在虫族监狱写小说

难渡

当老实人扮演渣攻后[快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