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书逢轻摇头,本就清寒的面容此刻更是透着几分疏离。
没来由的腕间玉镯,总是莫名心生的熟悉感和一些从未有过印象的画面,这都是破碎时空造成的影响吗?
玉镯是为了感应关键人物,那些心理是不稳时空带来幻觉吧,应是如此……
唐飘生见何书逢慌神,以为是菜肴不合口,正起身准备再麻烦两位阿婆做些别的,何书逢轻摇头回神。
唐飘生虽是武将,但却少了几分粗犷,多了几分文人墨客的气韵,谈吐间尽显满腹经纶。她开口,字句铿锵却仍旧带着女性特有的柔情,与她交谈不仅能感受到她深邃的思考,更会被她温和的语调和细腻的视角所吸引,当提到战事,提到黎民百姓,何书逢总能轻易与她共情,同她想到一起,两人席间交谈甚欢,一见如故。
唐飘生知道重阳节时丹桂阁会来,便特意嘱咐何书逢那时也要来府上作客,何书逢也为在人间会有如此投机的人深感难得,点头应好。
天色已晚,唐飘生让二人在侯府留宿一晚。
侯府很大,两人住在宁静的东厢房。
何书逢沐浴完,坐在窗边望着腕间的玉镯,想到下午她同李有寄一同前往集市。
集市原本热闹非凡,一切如常,沿街的小摊铺层层叠叠,摊主们高声吆喝此起彼伏,行人的交谈声热闹却柔和,孩童们在人群中穿梭,手里攥着糖人与风车,笑声脆亮如银铃,孩童跑过身侧带起微风,带来桂花的香甜。
刹那之间,摊主挥动的手停在了半空,吆喝声像是被无形的剪刀生生截断,紧接着,孩子的笑声也猝然而止,行人如同被定格的木偶停在各自的动作里,街道仿佛被按下了静止的按钮,时间在她面前戛然而止。
她瞪大眼睛,不知所措地四处张望,却发现一切都开始变得模糊不清,像是画卷上被破了一层水墨,晕开了界线,街道、摊位、行人、全部扭曲成诡异的形状,仿佛不属于这个世界。
风随着世界静止,仿佛空气也被抽离了。
何书逢感到手心发凉。
下一刻,所有的景象又像是骤然碎裂的镜面又瞬间恢复原貌,行人的脚步声、摊主的吆喝声,甚至孩童的笑声,统统归于平常,仿佛刚刚什么都没发生过。
白日里的画面在脑海中久久挥之不去,何书逢放弃了和衣而眠的念头,起身想出去走走。
往后走便是后院。
后院宽敞而静谧,一派幽然之境,青砖小径蜿蜒交错,没有挂灯笼,不过好在今晚月色明亮可以借光。出了厢门,脚下是长廊的一端,入眼便是一汪清池安然于院中,湖面乘着明月与星光,几尾锦鲤悠悠然游弋,尾鳍划过水面荡开银色的涟漪。
何书逢慢慢走出门,踏入了秋日夜晚的宁静。
她听到了箫声。
比起笛子的轻快,箫声更显沉郁,独有一份历尽沧桑的悲凉感,那音色如风穿林,低回婉转,仿佛在诉说一段深藏的往事,心头的浮躁被慢慢平息。若有路过的行人,也定会无人不为这箫声驻足。
她随着箫声往长廊那端走去。
月光下的草木乘着秋色,小草稀疏,菊花便显得格外亮丽,一团一簇开满了整条长廊石阶。夜晚的风带着些许凉意,花瓣浮动,接着飘来幽香,虽不似阁外桂花那般浓郁,这里的清淡,倒也好闻。
她伴着箫声走到了长廊尽头,女子侧身而立,白衣如雪,轻轻飘动,宛若天上皎洁的明月,不染纤尘。
李有寄正合眼沉浸地吹奏着,睫毛像蝶翼乖顺地合在一起,手指灵活按着箫孔,按压时手背的筋骨跳动,手白皙若美玉,与通体为黑的箫身反差鲜明。
呜呜然的箫声像是倾诉,像是思慕。
何书逢在她身旁望着她,今夜柔和的月光在她身上竟然心觉有些忧伤孤寂。
这种站在身旁看她的感觉又是那份莫名的熟悉感……
回想不起在哪里见过,于是作罢,不再多想,在廊亭里的长凳坐下,沉默着望月亮,也不打断她。
吹完一曲,李有寄睁开那双生动的柳叶眼,墨色瞳孔盛满清亮的月光,接着惊了一下,像是突然注意到身旁有人,停下了动作,放下了箫,默了片刻,启唇:
“我出生那年就被抛弃了。”
何书逢有被惊诧到,克制住神色回望,示意她在听。
“不过幸运的是被一位路过的经商女子给收养了,我很感激她……”
何书逢在等下文,但是没有了。李有寄没再多言,晚风掠过她的鬓发,将几缕碎发吹落在脸侧,她眼眸沉沉却在低头浅笑,笑容很淡,被揉进了苦涩:
“后来十二岁那年,那位女子去世了……”
她像是突然哽咽了一下,又立刻平复,说完:
“于是,我又被抛弃了。”
一朵双生花似开未开,在长廊边若隐若现,又消逝不见……
她声音轻而缓,像是怕惊扰了月色,又像是怕触碰自己内心深处的伤口。
何书逢只是安静地聆听着。她无意探究一个人间女子的过去,但若是她开口轻道她也不会贸然打断。
何书逢没有多问,李有寄也没再开口,只是拿起箫再一次开始吹奏。
见她不想再多言,何书逢继续仰头望月。
幽香弥漫的长廊,一人亭亭玉立,一人惬意而坐,月色如流水淌在两人细腻的脸颊,竹影斑驳落在身上,两人虽没有交流,但望着却很是和谐,好似人间的美好画作。
伴着沉郁的箫声,何书逢想到自己白日,后来愣在戏台前,也听不进戏曲唱腔的咿咿呀呀,手在膝上不自觉地攥紧。
要赶紧修复时空……
·
次日拜别,李有寄依旧在阁里忙碌,只是何书逢没再在晚间来到丹桂阁的台前观戏。
何书逢独坐在一隅,手中捧着一杯温热的茶,茶香袅袅升起,与窗外幽幽的丹桂香气混作一团,让人分不清是冷是暖。
她看似在专注于案上的卷宗,实则借着悄然的环境暗自运功,试图唤起体内的神力,每次快要被唤起,就像是有一双无形的手将其按下,略是锋利的眉目间疲惫夹杂着烦扰。
殊不知,另一边,丹桂阁内的女子在她每次竭力唤醒神力时,秀气的水弯眉都会痛苦地蹙紧,玉指不住地捂住心口……
茶馆。
蓦然,平静被隔壁桌的窃窃私语打破,几句含着恶意的低语飘入耳中,何书逢的端起温热茶水的玉手不自觉地顿住。
“哼,那李有寄啊,能得丹桂阁那些清倌儿看中也是运气好。听说是什么卖艺不卖身的,可谁知道呢……”
“就是啊,若不是沾了她那些伶人姐妹的光,谁会多看她一眼。”
“啧,说不定……”
茶盏轻轻搁在桌上,发出一声细微的脆响。何书逢垂眸不语,茶水的热气模糊了她的视线,耳边的声音却越发清晰刺耳。
她并未转头,只是手指慢慢蜷紧,指尖贴着掌心,带着一丝隐隐的刺痛。
没再多听,她起身离开了茶馆,中秋一过,桂念城秋日的氛围便更重了,风也愈渐清冷起来。
耳边清净下来,可她心底却像坠入了一片波涛汹涌的湖水,静不下来。那几句话像冰冷的针,轻轻扎在她心上,让她隐隐生出些愧疚。
自从那晚李有寄轻声说:
“巍楼那晚,歌姬被说那样的话不是一次两次的,也不用太在意的……”
“你也不用太歉疚了…我只是想找人陪陪我,像好友那般。”
何书逢后来忙于寻找线索,便很少同她见面了。
可她竟忽略了,李有寄或许也只是在宽慰她而已,一个女子怎会完全不在意?
清秀的面容被吹得更加冷峻,愧疚又如潮水般涌上心头,将她胸腔一点点填满。
她嗅到空气中苦涩清凉的药味,抬头,望见是医馆,突然想起侯府那晚甄聿安在席间同自己说她要离开桂念城去都城一段时日,记得给李有寄换药。
这已经过去这么些天,李有寄的伤势……
何书逢咬唇,悔意攀上眉头,趁着天色尚早回到丹桂阁,走向二楼李有寄的房间。
她轻轻敲响李有寄的房门,声音温柔而不急。
门内很快传来一阵轻微的脚步声,紧接着门被缓缓推开。
李有寄微微睁大了眼睛,接着迅速绽开了一抹惊喜的笑容,眉梢微挑接着那双生动的眼睛弯起,仿佛一道温柔的弯月,笑容如同清晨的露水,轻盈而明亮,所有的神情都在那一瞬间变得柔软。
“是你?”
她的语气带着一丝意外,又充满了欢愉,她站在门口,神态比平时更加生动,脸上的笑意几乎没有掩饰,唇角微微上扬,整个人看起来如同被光恍然照亮。
李有寄稍稍向后一退,让开门口,示意何书逢进来。
何书逢堪堪踏入,空气中骤然空气中弥漫起清新的香气,温暖而又宁静,靠近李有寄时,一朵荷花悄然开放。
洁白如玉的花瓣轻轻展开,每一朵都似乎散发着不染尘埃的圣洁气息,层层叠叠,犹如千年积淀的古典画卷。
荷叶如翡翠般青翠,边缘轻轻卷起,犹如温柔的手指捧着这些美丽的花朵。
何书逢慌神,伸手想要揽过荷花进衣袖。
李有寄转眼又像是压根没有见到荷花一般,转身继续向屋里退。
何书逢匆忙揽过荷花跟在她身后进屋,出神。
第一晚她便知道李有寄是看不见这些神花的,那方才……
身前人再次转身,笑容轻松与愉悦,整个屋内的气氛也随着流转温暖与亲切。
如此平常,她见不到的,转瞬即逝的惊诧,应是她惊讶的模样吓到她了。
殊不知前方的李有寄颔首摩挲手指浅笑。
“进来坐吧,怎么这个时候来了?”
她用手理了理稍微乱了一些的发丝,仍旧保持着那种轻松自然的姿态,眼底的笑意没有消散,反而因何书逢的到来而更加深刻。
何书逢在她转身倒水时静静凝望她瘦弱的后背,轻声开口:
“我来帮你换药…嗯,已经好些天了……”
我好像看到我多了收藏,让我先感动一个哇呜呜呜呜呜呜呜谢谢你小天使[爆哭][爆哭][爆哭]
.
第一章交代了“三界生物皆有十二情——喜怒哀惧怨恕愁,爱憎欲悔思。”
现在分别出现了蓝花楹,荼靡,红山茶,还有这一章的荷花,4/12啦~
大家可以结合俩人的情绪猜猜这些小发发[玫瑰][玫瑰][玫瑰][玫瑰]分别对应什么情呀[让我康康][让我康康]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7章 秋分(一)
梦远书城已将原网页转码以便移动设备浏览
本站仅提供资源搜索服务,不存放任何实质内容。如有侵权内容请联系搜狗,源资源删除后本站的链接将自动失效。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