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末,院门口那棵柿子树上的大红果实摇摇欲坠。
陈渔从家里跑出来时,刚好被一颗柿子砸中。
熟得透烂的柿子像一摊泥,他呆呆站在原地,流了一脸的柿香。
我穿着红棉衣走出来恰巧看到这一幕,看热闹似的揣着双手倚在门边笑得开怀。
那是我第一次见陈渔,还不知道他和我们正常人不太一样。
面对我的嘲讽他没有窘迫,白净好看的脸上一双黑白分明的眼珠飘忽不定,一边偷瞄一边躲避着我的视线,一动也不动持续了很久。
我在这巷子里生活了十一年,从未见过他。
也从没见过像他这样一举一动都透露出怪异的人。
偷瞄我的眼神,有点像小偷!
难道他是来偷我家柿子的?
意识到这点,我转头撒腿就跑进家门,插好门,直奔厨房。
妈妈在那做饭,饭香飘了满院子。
我惊魂未定:“妈,外面好像来了小偷,一个小男孩,跟我差不多大。”
我妈忙着手里的活,顾不上看我一眼,就训斥道:“哪来的小偷?都告诉你快要吃饭别乱跑了。”
那顿晚饭我也没能吃得消停,心里总想着那个怪异男孩的事。
饭后,小伙伴站在大门口高声喊我,我才突然想起我们一起约好去张宁宁家看偶像剧。
我妈管得严,不让我看电视,所以每次都借口出去玩,跑到巷尾的张宁宁家看。
上一集结束得让人心痒痒,我踌躇了半天,还是打开家门,谨慎地左右张望。
梁帅问我:“你看什么呢?鬼鬼祟祟的。”
“嘘,小声点,附近好像有小偷。”
“什么小偷?在哪?等我捉他来!”梁帅是个愣头青小胖子,典型的头脑简单四肢发达。
我蔑视扫了他一眼:“你个头不够,他比你高多了。”
梁帅不服气,说什么都要把那个小偷找出来。
于是这晚,我们的追剧计划就变成了抓小偷计划。
沿着巷子前后搜寻了好几圈,也没见到傍晚时的那个身影。
就当我们败兴而归时,“小偷”现身了。
他正蹲在我家大门口旁的那颗柿子树下,往塑料袋里捡掉落在地上的烂柿子。
“就是他!”我轻呼。
梁帅和张宁宁跑过来一看,面面相觑。
“他就是小偷?偷你家…烂柿子的?”
此刻,那个怪异的男孩依旧低头十分专注地捡柿子,似乎根本没听到我们对他的议论。
梁帅兴致缺缺:“一个干巴小瘦子,我当是什么江洋大盗呢,他就偷两个烂柿子能掀起什么大风大浪。”
“不玩了,回家回家。”
张宁宁也揪着一张脸,为难道:“秋秋,我也要回家了,不然赶不上黄金八点档了。”
没办法,我只好独自一人守在一旁看着他还会干出些什么事。
他完全沉浸在自己的世界里,小心翼翼捡起一颗柿子,然后擦干净手上的汁水,再继续捡下一颗。
行为刻板古怪。
我没了白天那股害怕劲儿,反而开始不耐烦,起身冲过去夺走他手里装烂柿子的袋子,斥道:“你为什么要捡我们家的柿子?”
他不说话,站起身,垂着头看起来一脸无措的样子。
“为什么不说话,你是哑巴吗?装可怜也没用。”
虽然我嘴上不饶人,但还是放他走了。
“你走吧,不知道你还偷了什么,但这次我就当没看见。”
我也不知道他听进去没,头也不回地进门了。
隔天,妈妈告诉我隔壁来了新邻居,叫琳姨,人很好,还送来两箱我爱吃的砂糖橘,和一个手工陶瓷娃娃,精致可爱。
我一口一个橘子扔进嘴里,心里盘算着以后要和隔壁多走动走动,琳姨真是个大好人。
当晚我就来了机会,琳姨热情邀请我们去她家吃饭。
听妈妈说她家孩子是个男孩,我就拿上自己的一本漫画书当做回礼。
可一进门,我就傻眼了。
那男孩,居然就是白天“偷”我家烂柿子的人!
琳姨是个温婉大方的女人,她丈夫话不多,也是笑眯眯的。
“你就是秋秋吧,给你介绍一下,这是我们家陈渔,和你同岁。”
琳姨轻轻拉着我,低声说:“小渔和别的孩子不太一样,你别害怕。”
不一样?她不说还好,一说我反倒更加注意起他来。
我发现陈渔很乖,不说话,默默地帮他爸妈端菜,坐在饭桌上也规规矩矩的。
亮晶晶的眼睛一会儿瞟桌上的饭菜,一会儿瞟我。
琳姨说开饭,他才动筷。
只是他吃饭几乎不怎么嚼,囫囵吞咽。
琳姨在一旁笑着提醒:“慢点吃,小渔。”
他真的就动作慢了下来,察觉到我一直盯着他,他也看向我,然后将碗里的鸡腿夹给我。
一想到昨天把他当成小偷的事,我颇感惭愧地把头埋进碗里。
饭后,大人们聊天,我就拿着准备好的漫画书走向陈渔,想要和他道歉。
但我自言自语说了很多,都不见他回我一句,就只顾着翻漫画书看个不停。
我觉得他实在没礼貌,便不想再搭理他,跑出去找梁帅和张宁宁玩了。
从小卖部买完辣条出来,张宁宁拍了拍我:“诶,秋秋,你看那人,他怎么一直站在那盯着我们看啊,怪怪的。”
我顺着视线望去,瞧见了站在不远处墙根下的陈渔,路灯昏黄,给他周身浇上一圈暖色。
他穿着一件灰色毛衣,身形轻薄,冻得鼻尖微红,鼻子下面挂着一点亮晶晶的,像是鼻涕,目光躲躲闪闪。
梁帅一个箭步挡在我们身前:“别怕,他敢怎么样我就收拾他。”
我白眼一翻,推开梁帅,拉着张宁宁往她家走,“耍什么帅,快走,电视剧要开始了。”
无视了陈渔直白灼热的目光,看电视时我却一直走神,脑子里时不时蹦出来他那张俊秀呆滞的脸。
最后我实在看不进去电视,打了个招呼就回家了。
等我走到家门口,发现陈渔在柿子树下蹲着,又在捡柿子。
我不太理解他的行为,又结合琳姨说的话,以为他是智力有问题,只好走上前劝告:“这个烂柿子不能吃,你要吃我给你摘树上新鲜的。” “不过这个柿子树今年不知道为什么,结的柿子特别涩口,不好吃。”
他小鹿般的眼睛望着我,懵懵懂懂。
我大概确认了,他是真的不会说话。
我叹口气,从树上摘了一个新鲜的柿子给他,可他却不接。
“秋秋,小渔他不是那个意思。”
琳姨走了出来,给陈渔披了件外套,“出门玩要多穿点,不然我们小渔会冻得流鼻涕。”
她语气极其温柔,像哄几岁的小孩子一样。
可我们都是十一二岁的大孩子了,我妈都不这么哄我了。
给陈渔穿好衣服,琳姨对我解释说:“六岁那年小渔被查出轻微自闭症谱系障碍,不会说话,脑龄落后四岁,有些行为可能在我们正常人眼里看起来会有些怪异。”
我内心受到了不小的冲击,因为我曾在电视上看过有关自闭症儿童的介绍。
他们情绪不稳定,会大喊大叫,没有办法和人沟通交往。
可陈渔不太像啊......
琳姨看穿了我心中的顾虑,笑说:“不用怕,小渔被我们干预得很好,他不会大喊大叫,也不会伤人,他总是盯着你看,是想和你玩的意思。”
她说陈渔的自理能力几乎与普通人无异,他爱干净,爱干活,所以看到我们家树下一地的烂柿子,就想帮忙清理掉。
只是他的方法在旁人看来,太过笨拙怪异。
原来,一直都是我在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
陈渔是个至纯至善的人。
他的内心世界,比冬日里的白雪还要纯粹洁白。
梦远书城已将原网页转码以便移动设备浏览
本站仅提供资源搜索服务,不存放任何实质内容。如有侵权内容请联系搜狗,源资源删除后本站的链接将自动失效。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