蓝俏不姓蓝,她姓郭,叫做郭二丫。
二丫这个名字太过粗鄙,她自己也不喜欢,于是便要郁祯给她重取一个。
郁祯想起那次她穿蓝色甚是俏丽,就给她取了蓝俏。
郁祯呆呆地站在铺子门口,望着那道蓝色身影,看着她由远及近地移动到自己面前。
她与蓝俏相伴五年,一同穿过战火纷飞的前线,一同看过尸山如海的城墙,一同喝过鲜血染红的河水。人生有几个五年,她早就将蓝俏视作自己的姐妹。
前世是郁祯走到蓝俏面前,而这一世是蓝俏走到郁祯面前。
这一次郁祯绷不住了,眼中所含的重逢的泪水如同决堤的河水汹涌而至。
郁祯连忙用帕子擦拭着眼泪,不想让对方看出些许端倪。
“您是郁姑娘吗?”对方小心翼翼地询问。
二丫看着郁祯用手帕擦了擦眼泪,以为是刚刚那阵风迷了她的眼睛。
“我是,你是?”
“我叫郭二丫。丛将军说您缺个贴身婢女。您看我可以吗?”
听完她的回答,郁祯眉眼都带着笑意,她才想起来,蓝俏原本不叫蓝俏,她叫二丫,大俗即大雅,二丫其实也很好。
二丫看她一脸笑意,垂下头,脸上泛起一丝红晕,郁姑娘在笑她呢。
她只是太原府员外郎家的粗使丫头,不用到主家跟前,名字叫大丫或是二丫都没关系,不会侮了主家的耳朵。可如今她要做姑娘的贴身婢女,叫二丫就怪令人难为情的。
“你颇合我眼缘,你以后就做我的婢女吧。我包吃住,月银二两,每逢佳节还会有额外奖赏。你看可以吗?”
二丫连忙点头,生怕她要反悔。
昨日丛将军找到她说,郁家姑娘缺个贴身婢女,问她是否愿意去绵山县知府郁家。还给她说郁家姑娘性情好,绝不会亏待下人。
二丫有些局促不安,她没有做过官家小姐的贴身婢女,心中忧虑自己能否胜任。
丛屹看出了她的拘谨,颇有耐心地道:“她喜欢别人穿蓝色,你若穿一身蓝,她应当极欢喜。”
“那我们现在回家吧!”郁祯欣喜地转头喊了田二备马车。
这边故人相逢让郁祯感动万分,那边刘崇却疑惑万分。
他实在搞不懂丛屹的操作。
这郭二丫是在太原府员外郎家的粗使丫头。西北军拿下太原府便接管了府衙的一切事务,太原府一些官爷跑的跑,逃的逃,留下带不走的大宅子和一群奴仆。西北军一部分驻军在城外一部分驻军在城内,城内的驻军便分散居住在府衙周围的宅院。
他和丛屹以及几个高职位的将士,都住在一家员外郎的宅中。
员外郎家院子宽敞又辉煌,员外郎一家跑得匆忙金银细软、字画古玩之外的都没被搬走,那地窖里还藏了好几十坛美酒。又打了一场胜战,将士们刚从那紧张的气氛缓过来难免有些懈怠。
那日晚上他和丛屹犒赏军士,两人深夜回到宅中已有些腹饥,便去了东厨,路过东院子的时候听到一女子的高声喊叫:救命!
听到喊叫声刘崇便知不好,定是某个将士饮酒过度犯了浑,西北军向来治军严明,要求将士不掠财物,不扰妇女。
刘崇急忙呵斥几句,一个箭步冲上前去将那将士制伏。只见西南角的草丛里缩着个女子,应该是个婢女,她头发混乱衣服也被扯烂。
丛屹向来厌恶这等强占女子之事,按军律罚了将士二十棍军棍。
丛屹问了那婢女姓名,她说她叫郭二丫,在东厨做帮厨。
郭二丫,一听就是个不被父母亲重视的女孩子。
丛屹转头却对刘崇说道:“你给她安排到东院的厢房做点打扫的活计吧。”
刘崇有些懵,东院的厢房就住了他们几个人,他和丛屹,高斌还有陆秋明,平时打扫干活的都是小厮,安排一个女子过去,似乎不太妥当。
转念一想,他们这几人还算自我要求严苛,这婢女去东院厢房就不用担心受怕。
西北军在太原府待了一段时间。要往南拔营时,丛屹竟让他带上郭二丫。
陆秋明知道了这件事,还过来问他:“屹哥说要带上那个丫头?”
军营里也有女人,都是些家眷,有些高阶将领拖家带口行军,只是上前线时候不跟着,拔营时候一起带着。
“嗯。”
“他该不会是看上了这丫头?这丫头放在女人堆里只能算长得清秀,要是放在男人堆里就是绝色。平时让他去花楼听曲也不去,别把自己给闷坏了。”陆秋明在军中任校尉一职,他一表人才、性情开朗,不像丛屹那般淡漠。他爱凑热闹,爱看美人,但也就是逢场作戏。
“嗯?”刘崇觉得他说的不对,其实这丫头挺好看的。
“你不信?到哪里没有婢女用,他怎么非要带上这丫头,定是与众不同,你说是吧?”
“不是。”刘崇并不认同他的观点,他并未见多丛屹对她有多亲近,自然不可能是倾心。
“榆木脑袋,你哪有我见得多。”说完,陆秋明大摇大摆地离开。
丛屹让他带上蓝俏拔营,蓝俏自己也很惊讶。但她没有推拒,反正她也没有家,父母身亡之后,兄长为了娶妻,就将她卖到员外郎家做婢女。
没有家的人就是一叶浮萍,去哪里不都一样吗?
丛屹又告诉他,他要去一趟蜀地借粮,让他带上那二丫回绵山县。
刘崇以为丛屹是想让二丫去照顾他那患眼疾的母亲,毕竟这丫头性格好,人勤快,还经常帮他缝补衣裳,做鞋袜。
可没成想,回到绵山的那天,丛屹让他把二丫领回家去暂住几日,说过几日会给她找个出处。
刘崇没明白他的意思:“为什么?”
“因为你家有长辈、兄嫂,住你家合适。”说完丛屹便用力地把院门给关上。
他不是问他为什么让二丫住他家,他是问为什么要给她找个出处,是要将她发卖了吗?
昨日丛屹找到他,让他今日带着二丫一同去一趟城里,还特意将二丫叫到一边叮嘱了些事情。
回余平乡的路上,刘崇骑在马上有些苦闷,总觉得心拔凉拔凉的,又不知道是为何。
丛屹见他一副垂头丧气的样子,目视前方平静地说:“她待在军营多有不便。郁家姑娘心地善良会善待她的。待大功毕成,你再来接她便是。”
“我去接她?”
丛屹有些恼火刘崇心盲眼瞎,陡然抬高声音:“人家给你做了多少双新靴子!身在福中不知福。你看看你穿的是什么,我穿的又是什么。”
他脚上这双鞋都快要磨破了,也没人给他做新的,偏这刘崇一双双新靴子换了又换。就连一向潇洒自在的陆秋明都有些嫉妒,美人可以给他唱曲可以陪他喝酒聊天,但是不会给他制新衣,纳新鞋。
刘崇看着自己脚下那双刚纳的新鞋,恍然大悟,心里也不再拔凉,反倒像是有一把熊熊火焰在燃烧,烧得他全身血液都在沸腾。
回郁府的马车上,郁祯问了蓝俏是怎么来到绵山县的。蓝俏将如何遇到西北军,又如何到绵山县都简短地讲了一遍。
郁祯听到她差点被侮辱,简直气炸,当场就骂:“这中郎将是干什么吃的,我的人都护不好。”
二丫被她的话吓了一跳,郁娘子的脾气好似很火爆。
相较于前世,郁祯脾性确实也变了许多,那个敏感、脆弱、忧郁的她不见了,取而代之的是一个坚韧、勇敢、豁达的她。
在蜀地这些年,她又将自己养了一遍,不再拘泥于世俗之见,不会遵从世俗要求女子行规蹈矩的规定。她要先成为一个人,一个有能力立足于世间的人,有能力爱护自己的人,有能力爱护他人的人。她不要成为谁,她要成为自己。
马车开进了郁府,郁祯先将人带到清风苑给李戴兰看看,招个婢女还是要给母亲说一声。
李戴兰倒是没什么意见,黄莺年纪也大了,该到了婚配的年纪,若是她嫁个好人家,估摸着也不会在郁府干活。
李戴兰随口问了她些简单的问题,比如,姓名、年纪、家庭状况,从业经验:“我看着你不像是蜀地人。”
“我是太原府人。”
“太原府怎么到绵山县来了,这山迢迢路远远的。”这一问,二丫有些不知怎么回答。
“她是过来投靠亲戚的,没找到人。”郁祯帮她解围。
“还有你这名字,似乎太普通了些。”李戴兰本想说俗气,话到嘴边却用了个杀伤力更小的说法。
“母亲~。再问下去,祖宗十八代都要被您问出来了。”郁祯打断她的滔滔不绝。“我先带她去霞光苑安置了。”
“等一下,二丫你先到门外等等。”李戴兰示意二丫先出去等候,她有话要单独跟郁祯说。
“我今日听说江淮一带缺粮,稻米价格已经涨至两千文一石,按照这个势头下去一石卖四千文都不是问题。咱粮行最近少出点货,等过段时间再.....”说完她笑着看郁祯。
郁祯囤粮的钱都是找李戴兰借的。
李戴兰看粮行被他们打理的井井有条,也放心他们做事,李戴兰几乎是掏出家里所有积蓄给她,不过这事还是瞒着郁严义。
李戴兰看着粮价飞涨,她自然按耐不住激动,每隔几日便要问问郁祯粮行的情况。
郁祯点点头,不过她现在要考虑的是一顿吃撑还是以后顿顿吃饱:“我心中有数,您放心吧。”
“还有我今日去翠山的道观参拜,出城的路上看到许多些流民,你每日跑来跑去要多注意些,多带几个小厮出门。这个平安符是我为你求的,你必须带上。”李戴兰从手里掏出一个土黄色的棉布平安符递给郁祯。
“请道长写的符,灵得很。”
“花了不少银子吧,若要真显灵了,那也是娘的银子灵!”郁祯晃了晃手中的平安符揶揄她。
郁祯出了清风苑就叫来小厮田大给齐盛递话:说有要事商量,约他明日辰时去粮仓见面议谈。恰好明日休息,得跟他好好说说借粮的事。且许久未去粮仓那边看看,如今流民多了起来,她有点担心粮仓的守卫是否足够。
蜀地这一部分,就是一个缓和剂。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21章 蓝俏
梦远书城已将原网页转码以便移动设备浏览
本站仅提供资源搜索服务,不存放任何实质内容。如有侵权内容请联系搜狗,源资源删除后本站的链接将自动失效。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