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是有,卢氏一族深根范阳多年,李元从前也是跟过我的,范阳军队太守府以及范阳的一切事务,没有卢家不知道的。”李景琰看了眼卢宣,将信将疑,范阳卢氏确实深根范阳多年,但要说是什么事都知道也不可能吧。
见李景琰似乎将信将疑,卢宣继续道:“我已书信与李元,想必他的信很快便会送到京都了。”李景琰一脸狐疑地望着卢宣,不知他的话是真是假,也不知道卢宣此刻是不是在试探自己。
李景琰没有看卢宣,低头想了想,想起当年陇西李氏为卢家所付出的,想起姑姑李氏,心中忽然升起一股怒火,冷笑了一下,道:“姑父说的话,外甥能相信吗?”
陇西李氏当年为了卢家可是付出了不少,而姑姑却在卢家死的不明不白,这到底让李景琰极为愤怒仇恨。
“等李元的信入了京你便知道了。”卢宣多少还是有些愧疚的,但此人刺杀自己的女儿这又让他有些愤怒。
李景琰压制着自己心中的愤恨和不满,冷笑一声道:“外甥若是不相信姑父呢?”
“你们可以去告发老夫,只是到时候李元入京,老夫将证据呈到陛下面前,恐怕李氏一族会有灭族之险啊。”卢宣没看李景琰,无奈的叹了口气,道:“两败俱伤也不知对谁有利啊?”
卢宣的话不是完全没道理的,如果真是如此李氏家族必将有覆灭之险,两败俱伤确实对谁都没好处。李景琰虽说不是完全相信卢宣的话,但却也不是完全不相信,在事关生死大事面前,他心里还是有分寸的。
卢宣虽然没有明说李景琰跟元余的事,也没有明说李景琰跟李元有什么关系,但李景琰却早就听出了卢宣话中之意,他心里清楚,此事事关重大,必须小心行事。因此辞别了卢宣李景琰便立即进了宫,他知道今天是元余告发卢宣的日子,他必须赶紧进宫阻止元余以防止势态发展到不可收拾的地步。到那时恐怕就悔之晚矣了。
李景琰进了宫,到了大殿被门口的太监拦了下来,说是南安王在里面,此刻陛下不方便召见。李景琰偷偷问了句:“严选有没有带人过来。”
太监如实回答并没有见到严选带人过来。严选是元余的门客,也是高僧,鲜卑贵族大都是信佛的,因此许多人家里都会养几个高僧,就连太子宫里也是如此,皇宫大内自然也是知道的。
李景琰松了一口气,他跟元余有过商量,元余曾说过自己先去给陛下请安等严选带着一剑封喉等人过来了再告发卢宣也不迟。此刻严选还没过来,元余应该也还没说到此事。
李景琰在门外和太监说话的声音被里面的太武帝听到了,太武帝对李氏兄妹倒是不错,听到李景琰的声音,便朝外面喊了句:“是景琰吧,进来吧。”
太武帝发话,内侍不敢阻拦,便让李景琰进了内殿。李景琰从殿外走进来,元余看到他倒是有些惊诧,他们原本商定的是元余先来跟太武帝说及卢宣的事,等到朝会之际,李景琰再联合元黎等人联合申讨卢宣。现在李景琰过来是要干嘛?难道临时改了主意,要来跟他一起告发卢宣?
“参见陛下。”李景琰朝皇帝躬身作揖,道。皇帝笑了笑,端起桌上的茶水喝了一口,道:“景琰来见朕所为何事啊?”
太武帝低头喝茶的一刹那,李景琰看了眼元余,见元余也看着自己,元余不明白李景琰什么意思,看着李景琰,见李景琰朝他摇了摇头,心里猜测着可能出了什么事,便没在太武帝面前告发卢宣了。
“景琰进宫来看望娘娘,关心陛下身体,便特意过来看看陛下,给陛下请个安。”李景琰躬身朝太武帝道。
“景琰有心了,没事可以多入宫看看贤妃。”后面也无非巴拉巴拉说了一些客套话,李景琰和元余与太武帝客套一番便从内殿出来了。太武帝倒也没有起疑,毕竟元余问安是常有的事,李景琰来看望陛下和娘娘也不是什么怪事,两人撞到一起倒也谈不上奇怪。太武帝每天日理万机的,又哪里会管这些细节。
“你此刻进宫,何意?”元余和李景琰走到一处僻静地地方,察看了下,见四下无人,元余朝李景琰问道。
“出宫说。”李景琰一脸严肃,道。元余知道李景琰定是有事,便没在多言。
元余换了一身便装,稍作一下隐蔽,便来了一座茶室,这茶室是李景琰的产业,外人倒是很少得知。
“怎么回事?”元余一进来,看见李景琰坐在那,便急忙问道。
“殿下先坐。”李景琰命下人关了门,示意元余在对面落座。
“说吧,为何阻拦我。”元余坐了下来,朝李景琰问道。
“卢宣约见了我。”李景琰给元余舀了一碗茶,道。
“哦,他动作倒也挺快的。是一剑封喉的事?”元余微微一笑,道。
“是。”李景琰轻轻点头,忽然极为郑重地道:“他还说到了当年刺杀太子,太子妃和他的事。”
“哦?”元余来了兴致,看着李景琰。
“他们查到了一个人,李元。”说到李元两个字,李景琰加重了语气。元余微微一怔,他是知道李元的,毕竟当年刺杀之时提起过这个人。
“他们有证据吗?没有证据,不会是唬你吧。”元余不敢相信,也不置可否,朝李景琰道。
“他说已经跟李元说了此事,也已经掌握了一些证据。此事事关重大,我觉得还是要跟李元核对下,确定卢宣掌握了多少再定,否则贸然行动,只怕到时候受伤的会是我们。”李景琰一脸郑重,朝元余道。
元余想了想,道:“如果他们是故意的,想拖延时间呢?到时候一剑封喉出了问题,我们可就前功尽弃了。”
“现在一剑封喉在我们手里,既然他已经答应了出来作证,还能反悔不成,左右不过几日时间,难道殿下这点时间都等不了?”李景琰脸上的神情严肃而郑重,朝元余看着,道。
元余想了想,觉得也是,自己难道还怕卢宣他们派人刺杀不成,便道:“也好。只是此事你要尽快。”
“明白。”李景琰多了局。
李景琰立即便回府修书一封,三百里加急送到范阳,李景琰的信使没走多久,便被卢宣派来跟踪的人盯上了。姜还是老的辣,卢宣对李景琰和李元多少还是有些了解的,毕竟一个是自己的外甥一个是自己曾经的部下,虽说疏了联系,但到底也还联系过。
李景琰的信刚送出去两三天,从范阳来的信使便到了,李景琰收到李元的信,抽开来仔细一看,大惊失色。
令李景琰震惊失色的原因一是李元信中的意思让他震惊,二来这个字迹很明显不像李元的字迹,李景琰将李元以往的信件拿出来比对一番便发现了其中的异常。
看来卢宣确实掌握了一些证据,而且李元已经被他盯上了。如果这封信不是李元的,那便很有可能是有人刻意调换。李景琰手里拿着信,猜测着,信使他是见过的,因为派来送信的密使一定是信得过的人,以往几次送信也都是此人。
“此信有没有被其他人拆开过?”李景琰手里拿着信,猜测着,朝信使问道。
“没有啊。”信使一脸无辜道。
“糊涂。”李景琰大怒,但此刻发怒也无济于事,还是想想该怎么办才好。
“你们李将军在范阳如何?”李景琰又朝信使问了句。
“将军说,事有变故,国舅看了此信便会明白了。”信使如实回答道。
“你先下去吧。”李景琰没再多说什么,拿着手里的信,眉头紧皱,把自己一个人关在书房里,开始思考起来。
突然,李景琰直接从座位上弹了起来,自言自语道:“完了。”如果此信是卢宣派人故意调换,那李景琰给李元的信?李景琰不敢想象,从卢宣约见他那一刻起,是不是这一切都是有预谋的,如果事情真的糟糕到这一步,那他李景琰可就只有死路一条了。
李景琰快速约见了元余,两人在茶室秘密见了面。
“事情恐怕不太好。卢宣应该是知道了我们的事情,手里也拿到了证据。”李景琰紧急约见了元余,来不及喝茶,便道。
“范阳那边确定了?”元余说的是李元的事。
“是。李元来信说卢宣掌握了刺杀的证据,他在劝说李元,也让李元来劝我切勿做出两败俱伤之事。”李景琰看着元余道。
“最奇怪的是,李元送来的信跟他往日的字迹不一样,我猜测很可能被人掉包了。现在卢宣手里应该也有一封李元写给我的信。”李景琰看着元余的眼神很是郑重,神情亦极为严肃。
“你怎么知道?”元余不明所以,问道。
“信使是李元的人,送来的信却不是李元的字迹,此事蹊跷。”李景琰深深地望着前方,思索着道。
“刺杀的事要是被揭发出来,你我皆难逃一劫。那时候即便卢宣杀了前范阳太守郑勋父子恐怕也不会受到重罚。”李景琰想了想,接着道。
元余听了李景琰的话,心里猛地一沉,琢磨着:郑勋刺杀太子太子妃以及卢宣,属于诛九族的谋逆大罪,如果证据确凿,卢宣即便是杀了他也不会被定罪。到时候如果被牵扯出来,自己是幕后主谋,一切也就都完了。
梦远书城已将原网页转码以便移动设备浏览
本站仅提供资源搜索服务,不存放任何实质内容。如有侵权内容请联系搜狗,源资源删除后本站的链接将自动失效。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