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小说尽在梦远书城!手机版

您的位置 : 梦远书城 > 宫斗宅斗 > 唐 废太子卷父日常 > 第23章 第 23 章

第23章 第 23 章

豫州乃是天下九州之一,其名始于汉武帝。不过,对于武明殊来说,还是它的现代版地名更让人熟悉——河南省。

河南自古就是天下粮仓,在经济重心尚未南移的唐初来说,战略地位更是举足轻重。这么看的话,李世民把武士彟打发去豫州当都督,也算是很给他体面了。虽然跟长孙无忌、魏征、房玄龄这种中枢级别的心腹重臣不能相比,在外放的臣子中也算头几号的。

可惜,人心不足蛇吞象。武士彟非要强求本不属于他的待遇,害人又害己。

武明殊掀开小轿的一角,望着外面抢收得热火朝天的农民们,心已经飞到了不知哪里去。兀地,她的视线被一双冰凉的手遮挡住:“嘻嘻,快猜猜我是谁?”

“明照,别闹!”

见姐姐一口猜出自己身份,武明照不太高兴地撅起小嘴:“路上真的好无聊啊,姐姐。又不能学读书女工、我方才只看了一会儿,就头晕眼花的。”

武明殊:“……”

可恶,跟你们这种卷王拼了!

她把未来的女皇,现在的漂亮妹妹拉到身边坐下,一把掀开车帘,露出一线碧色天空:“觉得无聊,就看看外面吧。”

“哇——这是什么?他们在干嘛?”

“喔,是农民们在抢收小麦。”见武明照张嘴又要问,武明殊脑子里还剩一点高中地理知识,索性给妹妹科普起了什么叫“小麦”“一年一熟”,“季风气候”又是什么,惹得后者眼冒星星。

“哇,姐姐你懂得好多!”

武明照夸完武明殊之后,用手支着下巴若有所思:“所以朝廷要好好对待农民们,尽力不伤天时,才能让他们每年都能按时缴粮税。姐姐,是这样么?”

“……是。”

怎么说呢,不愧是未来的女帝啊,一叶落而知天下秋,一语就道破农业社会统治的本质。秋收是一年中最重要的时令,一切其他大事都可以在这件事面前暂缓。

当然,还有自耕农和官府、世家大族之间长久而复杂的矛盾,就不必细说了。武明殊怕把三岁妹妹的CPU给烧干了。

她转而嘱咐起另一件事:“等回头到了阿娘的家,明照你就跟我一起行动,不可像在家中小院般随心所欲,以免教人笑话。旁人问你什么答不上来的话,你就假装不知道,看我,我来帮你回答。”

“好。”武明照奶声奶气地应了,又问道:“不过阿姐,我们要看的长辈是谁?怎么从没听阿娘提起过。”

确实,杨宝珠对娘家的事一向讳莫如深,从不肯向旁人提及。直到武明殊拿出牙膏后杨宝珠摊牌,她才知道原来杨宝珠的人脉甚至可以追溯到太极宫中——她和巢王妃杨氏,也就是李元吉的正妻、如今被李世民纳入后宫的那位是闺中密友。

武明殊也暗中猜测过,难道是杨宝珠的原生家庭对她一般般,她闺中过得不够幸福,所以才不愿提起?

不过,对上妹妹亮晶晶的双眼,武明殊默默吞下了猜测,正色道:“我们要拜的长辈叫杨师道,他的妻子可是桂阳公主,咱们要谨慎对待,不能逾矩分毫。”

“明照明白啦——”

从豫州到长安的官道修建得整齐,一路走下来畅通无阻。路过的山间偶有土匪,也在早早看到挂起“杨”字后立刻鸟兽四散。很快,杨宝珠一行人就到了长安城。

“哇——”

望见巍峨长安城门的一瞬间,武明殊和武明照齐齐发出了一声惊叹。前者是因为亲眼见到了唐朝的“遗迹”,为见证历史而开心。后者就是单纯地见了世面,为城门的高大雄伟而震惊不已。

杨宝珠见状含笑不语,双手稳稳托住襁褓中的小女儿。后者小脸白皙而甜美,正吧嗒着嘴,睡得正香。

此刻也正值长安城灯火静灭、万家酣睡之时,可惜,阿母为了不失礼数,决定一大早登门拜访杨师道家。她们不得已早早在城门面前等待排队,以图尽早入长安城。

武明殊跟杨宝珠提出想透气,获得了下马车的特权。她举目四望,像自家一样正儿八经早起入城的居民没几个。出现在这里最多的反倒是各行各业的打工人。大多是支着小车准备进城摆摊的,前面站着两个青壮年推着车运送货物。

武明殊匆匆瞥了一眼,只看到他们的驴车上堆着一层冒尖的灰,也不知运到城里到底是为了什么。

不过,这两人的谈话很快解了惑。

“快入冬了,最近天儿越来越冷了。”

“是啊,不过城里还是暖和得多,比以前天不亮就要上山砍柴好。还记得我以前每次回家,衣服都湿得不能看。”

一度被露水打湿衣裳的武明殊深以为然地点头。那感觉别提多难受。

“怕什么,马上工坊又要发钱了,我阿娘答应了要给我裁冬衣。啧啧,这日子以前哪里敢想哦。”

“多亏了太子殿下。”

“是啊……”

他们又很快谈及城中权贵人家的娇贵,据说,这些人家连烧上一壶热水都要用有香味的上品蜂窝炭。不过,两人到没有批判的意思,反而很是高兴。因为这意味着那些人家产出的炭灰量巨大,每天都能收上满满的好几车,不用像乡下农户一样,挨家挨户地跑着散收。

“不过话说回来,上次我去了长孙家,那儿的婢女还给我倒了一碗水喝,那水里还放了糖,甜丝丝儿的,嘿嘿。”

“瞧你这得意的样,以为大户人家的婢女还看得上你?人家还不是看在咱们在太子殿下的工坊做工的份上,才客客气气的。不然,就炭灰这种糟蹋玩意,自己随意倒了不行吗?何苦特意攒着留给咱们?”

“……”

另一人被敲了下后脑勺,不说话了,半晌才悻悻然道:“那有啥,看不上就看不上呗,大不了不裁冬衣,等明年咱家攒住钱了,在村子里说个媳妇……”

武明殊的心中掀起了惊涛骇浪。

——蜂窝炭?

——太子殿下?

难道在宫中拿出蜂窝炭的人,就是当今的太子李承乾?还有这个加工炭灰的工坊,也是以他的名义建立的?

那是不是说明,那个疑似穿越者的人就是他呢?

得出这个猜测后,武明殊松了口气。如果是李承乾反倒好办了,因为李承乾目前最大的对手是李泰而非他们武家。只肖李泰一倒台,皇位根本不会落到李治的身上。换句话说,目前她们不是李承乾的主要目标。

而且,从兄弟俩的对话来看,这个李承乾明显是牵挂民生的。不仅发明出了蜂窝炭,还不忘卖炭翁们的解决就业问题。这样的穿越者,大面上不至于太坏。

不过,武明殊还是没想过和李承乾认亲什么的,直到她又听见兄弟俩的聊天。

“喂,阿牛哥,你说太子殿下今天还会不会来?”

“应该不来了吧,一连等了几天尽是些奇怪的人,太子殿下也该死心了。不过,阿牛哥你说,太子殿下要算数的人才有什么用呢,难不成为了算我们工坊一日要收多少车灰?”

“呸,乱说什么呢!太子殿下的心思怎是你我可以猜到的?”

术数人才?

前世各种小说的记忆浮现在武明殊的脑海中,她渐渐诞生了一个奇怪的念头:李承乾特意出题,又闹得广为人知,不会是为了和其他穿越者对上暗号吧?

这年头在武明殊心中越扎越深,直到背后,坐在马车中的杨宝珠女士掀开帘子唤她:“明殊,你在看什么呢?”

“我……”

武明殊回过头,就见到杨宝珠放下了襁褓,把她带回了马车的车厢里:“外面那么冷,你怎么还一直站着?哟,手心都湿了,快用巾子擦一擦。”

武明殊乖乖把手交到杨宝珠的手心,任她给自己仔细擦拭。她没有说,自己手心的冷汗不是被冻的,而是因为激动。

她现在就想看到李承乾到底出了什么数学问题,是不是跟她猜测的那样,是为了找到其他的穿越者?

她更想知道,李承乾怎么知道这里还有其他穿越者的呢?是不是也意味着,这个大唐的穿越者不止她一个?

“待会儿去公主府拜访的时候,你就当什么都不知道,啊。跟你妹妹站在一起,别把你阿耶那儿的糟心事说出来。”

“阿娘,你放心啦。”

武明殊刚想说“别把我当小孩子”,恍然惊觉,自己现在就是个小孩子。对哦,自从她鼓捣出牙刷之后,再说什么话,杨宝珠都愿意听上一听。这态度,哪里是对待一个五岁小孩子?

可抬头一望,杨宝珠给她擦手的动作细致又认真。眉目温柔恬然,分明就是对着亲生的小孩子一般。

……还好她这辈子是胎穿,杨宝珠女士十月怀胎亲生的女儿。要是身穿,说不定一流露出什么不合情理的地方,早就被当成脏东西给处理了。

武明殊暗中下定了决心:在亲娘面前也就算了,在外人面前还是藏拙一点比较好。宁可被人骂笨,也不要表露得太聪明。孤儿寡母的,小心树大招风啊。

数学题,今天就别刻意去看了,等进了城门之后再偷偷打听。

卯时一刻,长安城的大门打开。

车水马龙立刻涌动起来,武明殊前面的兄弟俩也不闹闲嗑了,专心排起队来接受检查。戍卫城门的官军也未吃拿卡要,检查过一遍就干脆地送他们进了城门。

待到杨宝珠的车队接受检查时,士兵们见了马车上的“杨”字,态度明显客气多了,甚至他们的官长也被惊动,和杨宝珠隔门见礼,还提出抽调士兵护送他们去长广公主府上,杨宝珠从善如流答应了。

揭下帘子后,杨宝珠若有所思:“按着辈分,他该叫你阿娘一声小姑。”

“啊?”武明殊震惊不已,对杨氏的枝繁叶茂有了全新的认识。

“他也姓杨。”

“是啊,不然他怎么坐上这个位置?”

不不不,还是能让坐到这个位置的人主动来见礼的你更了不得吧!

武明殊望着杨宝珠的侧脸,只觉得她愈发的深不可测。之前,她只知道杨宝珠在长安人脉不浅,可往下一想就能发现不对。你自己没有价值,如何能让有价值的人与你倾心相交呢?

所以,她之前给自己发的苦情剧本是不是拿错了?还以为孤儿寡母容易受欺负,不得不在长安伏低做小,低调度日。结果一进城门就能走VIP通道,她是不是杞人忧天?

武明殊犹豫着开口:“阿娘啊?”

“嗯?”

“你别告诉我,你什么时候能跟天子一家扯上关系吧。”

杨宝珠掩口笑道:“嗯,虽不中亦不远矣。”

“……”

武明殊表情呆滞。

“阿娘是不是忘了告诉你,宫中那两位姓杨的娘娘都是你阿娘的手帕交?”

“关系……很好?”

“很好。”

武明殊当即就想抱住杨宝珠女士的大腿——太好了,至少她们暴露在穿越者面前的时候,会有人为她们求情了。

被赐死几率大大降低!

-

李承乾甫一下课,就要匆匆离开弘文馆,临走之前,被新上任的算学先生叫住:“怎么,今天还要去等人啊?”

“嗯……”

“好吧好吧。”李淳风无奈极了:“早知先生我就不该多嘴告诉你那一句。”

没看到小太子嘴边都起了个红泡,在雪白的皮肤上扎眼得很。旁人以为他是喝水少了,唯独李淳风知道,他这单纯是急的。

要找的一个人生死不定,偏自己却无能为力。李承乾只能想出每天去城门待一会儿这种笨办法来。

他待的时间越长久,引起的注意就会越多。身陷险境的原宿主就有可能留意到那道后世数学题,继而找到他。他就能用太子的身份庇护此人。

方法虽笨,却是李承乾唯一能做的。

他用的正经借口是“为了完成李先生布置的任务”,为此,李淳风背了不少锅,狠狠挨了孔颖达好几个白眼。

但今天李承乾来到城门前,却发现了一点不对劲的地方——长安城外人民进城的速度比往日要慢了三分。

他皱起眉头:“这是怎么回事?”

被问到的士兵支支吾吾的,半天说不清楚。末了哭丧着脸道:“没办法啊,今天管事的人不在,士兵们就懒散些。”

“说实话。”

李承乾年纪虽轻,这一句话的气势就足以压倒旁人。士兵心尖一凛,在太子身份的威慑下选择了和盘托出:不仅因为官长不在岗位,还带了几个士兵和他一起去杨氏套近乎了。留守的士兵人少了,效率才会降低那么多。

李承乾皱起小眉头:“杨氏?”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23章 第 23 章

梦远书城已将原网页转码以便移动设备浏览

本站仅提供资源搜索服务,不存放任何实质内容。如有侵权内容请联系搜狗,源资源删除后本站的链接将自动失效。

推荐阅读

狩心游戏

错嫁给年代文大佬后

朕真的不会开机甲

三句话让龙傲天为我神魂颠倒

如何阻止男主发疯[歌剧魅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