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乖乖,楼里的人,可曾为难你了?”
待蓝锦回了那一片蓝记小摊,婶娘姐妹们都涌上前关怀。
拉着她的手,上看下看。
“怎么进去了这么久,他们想要做什么?是好事还是坏事?”
青苗婶子追问道。
“好事,是好事。说要和我合作卖瓦罐汤,已经正经签了契子了。”
蓝锦笑眯眯地回答。
“阿弥陀佛,菩萨保佑。还以为是要赶我们走。”
蓝布衣衫的李娘子念了声佛。
“李娘子,你可别泄大家伙的气了。刚才蓝小娘子被人为难,你还剃头挑子似的往上凑。”
“那么想跟人走,干脆,你这摊子也还给蓝小娘子,村里有的是人想要做!”
“谁说的?我可没说这样的话。我那不是怕她年轻不知事,分不清好赖?现在不是没事了嘛。”
“那蓝小娘子,你日后还跟我们一起摆摊吗?”
一位婶子有点着急地看着蓝锦。她本就胆小,是眉飞色舞的蓝锦鼓励她,叫她忍不住信任依赖。
“摆,还摆。横竖只是寄卖,省下来吆喝叫卖的时辰,都能做新东西摆摊,又不是把我一天都绑在了天香楼。”
婶子高兴了,这才放了心。
蓝锦这边还跟大家致歉:
“本想把其他的吃食都推销出去,像吴阿婆的腌菜,这么受人欢迎,还有野菜包子,也美味好卖。”
“可酒楼规矩甚多,只愿意要瓦罐汤,我终究也无能为力。”
“这孩子,说的哪里话。哪有在大酒楼寄卖乡野咸菜的道理!”
“人家看上我们的汤,已是烧了高香了。”
“再说了,你指点得好,我们摆摊的进项,已经了不得了。往常哪敢想啊,没谁不知足的!”
吴老太把手一挥,不叫蓝锦说下去。
蓝锦对着一张张真挚的面孔,也舒了一口气。
忽地想起一事:“阎姐姐,刚刚可是寻到了县衙,可有为难你?”
阎娘子摆摆手:
“没事,我好着。寻倒是寻着了,可根本没进县衙的门,县令的尾巴毛,都没见到一根。就叫一个黑衣军户给拦下来了。”
她清清嗓子,粗着声线模仿:“好,你回去吧!这事我知道了,让人去走一趟就得了!”
“可来了?怎么说?”
“倒是真来了几个军户打扮的人,话都没说上几句,知道齐二郎走了,说他们记下了,也走了。”
虽然行事怪异了些,但到底没生出什么风波。蓝锦便放过了。
转而和大家一起琢磨,除了瓦罐汤,还能做什么吃食。
“还做肉食,小娘子侍弄肉食好吃!说不定还能招来大酒楼。”
“招来什么都好,只不要再招来烂桃花才好!”
蓝锦无奈道:“不要再乌鸦嘴了。”
和大家一起说说笑笑,糟心的风波也像风一样过去了。
“头儿,就是他,旁人喊他齐公子!”
一个军爷站在天光朗朗的窄巷,对着眼前的脏污麻袋说道。
麻袋里的人刚遭一顿拳脚伺候,已经晕了过去,人事不知。
“行了,回去找二公子复命。记牢了,不要让大公子知道!”
“你,再去瓦罐汤摊子那,买三罐热汤,每样来一罐,给二公子送去。悄悄的,不要让大公子知道。”
“这......”大公子能不知道吗?回回这种吩咐瞒不住。
“啧,榆木脑袋,你让二公子以为,不是我们说的,就行了。别的你管它呢!”
萧仁禹正在县衙的客房里踱步。
他大哥非要犒赏在这辛苦练兵的属下们。
借了万年县县衙的地界,还非得让他也来。
美其名曰,现在萧仁禹也是一名合格的兵士了。
他不愿意在宴席上多待——饭菜不合口,走到门外透口气,便远远看到一个熟悉的身影。
那不是陪蓝小娘子摆小摊时见过的村民吗?她怎么来到万年县了?
使人过去一问清楚,他就皱了皱眉头。
“回二公子,最好的羊肚菌羊肉汤卖没了,鸡腿菇鸡肉汤也没了。”
“只剩下榆黄蘑腊肉汤。公子要吗?不要我们就拿去分了。”
萧仁禹黑着脸夺过来,扬长而去。
汤白肉鲜,小小的黄蘑菇柔韧味美。
萧仁禹发出满足的喟叹,可让他吃上了一口热乎的饱饭!
这瓦罐上好像还能闻到羊肉汤和鸡汤的味道,可惜他知道迟了。
蓝小娘子,怎么来县城摆摊了?
*
天香楼里的瓦罐汤一挂上木牌,就立即叫新老客人抢售一空。
大家口耳相传,都知道蓝记小摊的瓦罐汤,在天香楼寄卖,那个味道,足让人魂牵梦萦。
蓝记这边的买卖也没断。
她开发了新的小食,荤素炸签儿。
菜蔬鱼肉处理停当,婶娘姐妹们齐上阵,个个戴着纱布覆住口鼻。
一字排开,各司其职,开始串串!
蓝锦采买的食材新鲜,种类也多种多样。
包菜,豆角,韭菜,茄子,藕片,蘑菇,不一而足。
还狠借了安琴豆腐坊的光,上了好些豆筋,豆腐皮,油豆泡。
此外,还有顶饱的年糕,面筋......有些素菜按食材口味,薄薄裹了一层调过味的面糊。
荤菜也舍得下血本,有咸甜味的小腊肠,鸡里脊,小河虾,鹌鹑蛋,甚至还有羊肉配羊油。
初步加工过的串串更诱人,有那塞了虾肉糜的鸡子卵,酿了葱花猪肉馅的青椒,只待炸成有金黄褶皱的虎皮状......
更别提那裹了香菜的牛肉片,裹了金针菇的豆皮,还有裹了山野菜的腊肉片。
这道小食,连炸油也要特制。
蓝锦腾出手来,把那肥嘟嘟、黄灿灿的走地鸡肥膘熬成鸡油,辅以一小块羊肥油。
再掺进浓香洁白的猪油,滤得澄净透亮。
加入多多的红葱头,香菜,生姜,小葱,和精心选配的香料。
小火炸得满屋飘香,直至锅内种种都焦黄干透成渣。
这样做的香料油,炸桥头的垂杨柳都能啃掉三排吧!
再去做蓝记秘制蘸酱,一种搁了桃酥、花生和芝麻的干料,咸香里带着些微麻微辣。
一种搁了香料粉,泼了羊油的红油辣子。
一种偏甜口的咸鲜酱,因勾了芡而浓浓的,极易挂汁。
早就发起来的面团,全烙成一张张薄而韧,油而透,回口劲道的卷饼皮。
如是装了满满一车。
还未等蓝锦将炉灶搬下来,酱汁和香料油的风味就吸引来一大帮走街串巷的孩童。
“老板快开张,快开张!我饿啦,快饿晕啦!”
直到热油锅架起,五花八门的竹签串串“哗啦啦”地往里一搁,人群更是激动。
“好香啊!”
小秋叉腰站在小板凳上,严肃地维持秩序:“不要挤,不要挤,挤的人吃不着!”
蓝锦手中一边顾着油锅火候,一边大声地吆喝。
“蓝记特制炸签儿,荤素都有,素的两文,荤的五文!”
签儿虽不大,味道却实在香。
何况价格也是极公道的。
是以食客们一窝蜂围上来,看这个也想要,那个也想尝。
蓝锦这时拿出卷饼来,对举棋不定、选择困难症的女娘郎君们说道:
“咱们家还有卷饼套餐,有三十八文,四十八文,五十八文好几档。您若选不出来,只管叫我替您定。”
如是人人叫好,响应热烈,不多时就卖出好些份。
炸签儿卷饼捧在手里热乎乎的,烫得云江望不停地左手倒右手。
她还从怀里扯出块帕子裹了,顽强地张嘴去咬。
嗯!她最爱这里面的炸包菜。
沾满了咸甜酱汁,一口咬下去脆生生的。汁水四溢,酥香十足。
每一种肉都有自己独特的腌料,外酥里嫩。
要是不赶紧放进嘴里,肉汁子就该流到手上了。
云江望大口咬着这炸签儿卷饼,满心满眼都是幸福,只想再来一个。
她要日日来,顿顿买。多亏天香楼,可叫她找到一个好去处。
上次在天香楼,喝了一盏据说是摊主寄卖的菌菇肉汤。
云江望脑瓜子一转,既然做汤这么好喝,没道理做别的不好吃。
她一打听,果然寻到了这位小娘子的铺面。
特别美味!
蓝锦还在原处,摆了好些时日的摊子。
没见齐家的人再来找麻烦,连收保护费的地痞流氓都没见到过一个。
倒是有几个阎娘子见过的黑衣军爷,比较奇怪,日日光顾她们这儿。
言谈间还很是客气,只是点名要买蓝锦亲自做的食物。
萧仁禹窝在县衙的客房里。
大哥已经走了,他还赖在此地不动,说着要体察民情,实际是用嘴来体察。
此刻他捧着卷饼炸签儿。
汁水饱满,外脆里嫩,饼吸了馅味,一切都是刚刚好,连调味也甚合他心。
萧仁禹几乎潸然泪下。
离开蓝小娘子,他过得都是什么日子。
**
蓝锦倒没有去住萧曼娘的房子。
家里填了新进项,她要修缮屋子!
村里的李二娃擅木匠活,蓝锦请他打了一扇新门,把原先那个缺角门换了去,连锁头也换了新。
窗子也新打了,糊了新纸,挡风又透光。
人待在屋里,心里头亮堂。
还扯了厚布,拉了小帘子。如此一来,她要是想赖个被窝,就不会叫天光揪起来了。
蓝锦忙前忙后。
安琴见状,抱着茅草,玩笑道:
“要是你再喂口水,救上个人便好了。平白捡个壮劳力,帮我们修房子!”
梦远书城已将原网页转码以便移动设备浏览
本站仅提供资源搜索服务,不存放任何实质内容。如有侵权内容请联系搜狗,源资源删除后本站的链接将自动失效。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