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小说尽在梦远书城!手机版

您的位置 : 梦远书城 > 古典架空 > 天卦破梦 > 第42章 制衡

第42章 制衡

关渐鸿虽喊着宋逸兴的名字,却越过玄澄子,看着道纪。

即便是遮面又带着一顶短斗笠,关渐鸿依旧能认出那是——他们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国师大人。

玄澄子疑惑地用眼神询问道纪,道纪朝他点了点头。

“你要把人带走?”道纪开门见山道。

关渐鸿笑道:“爽快。”

“我把他带回去,其余的事一概不知,就是在路上把宋逸兴给打了而已。”

遇到爽快人,关渐鸿自然不会还装模做样的,实际上他最痛恨的就是装模作样的人,意识到道纪本或许是个直率的人,他反倒更加高兴了。

这些来的兵既不是禁卫,也不是羽林卫,倒叫道纪不解:“他们是谁的人?”

“我的。”关渐鸿气定神闲。

道纪闻言皱眉,“宗正寺可豢养兵士?”

“自然是不可的。”

“那这些人出身何处?”道纪又问。

关渐鸿有的是耐心回答他的盘问:“放心,是谁都查不到的人。”

他向前走了两步,离道纪更近了一些,却引起了玄澄子的警惕。

玄澄子紧皱着眉头挽了个剑花,可他如今乔装成离剑的样子,显得缺乏威慑力。

道纪示意玄澄子稍安勿躁:“大人想说什么?”

关渐鸿的笑意愈深,在离道纪两步的地方停下,确保接下来说的话只有他二人能听见:“陈惘我要带走,命能保住,陈遇多少要吃点苦头,但这事最终会查明,同他无关。”

“……”

见他不信,关渐鸿又轻轻凑到他耳边,“别以为只有你一个人想保陈遇。”

他退回了一个恰到好处的距离之外,静静地等待着道纪的回答。

看似是在和道纪商议,但实际上却是让道纪知道,不答应他的话,关渐鸿马上就会发出动静把城门口的禁军引来。

那他们就有麻烦了。

这么看起来,关渐鸿看似好言好语,实则是一种礼貌的威胁。

道纪忽然有点想不明白了,这是太子还是徐帝的意思?是谁想保陈遇?

他又不知如何开口,只好忧心忡忡地沉默。

黑衣人们一动不动,目不转睛地盯着道纪和玄澄子。

片刻之后,道纪才松了口气似的:“好。”

玄澄子诧异地看着他:“人就这么让他带走?”

“记住你说的话。”道纪示意玄澄子放人,自己如今没办法不让步,因为他是国师。

若他只是个普通的江湖人,就像是霜剑玄澄子,最坏的结果便是把这里所有的人都杀了,无人知晓,无从查证。

可自己终究不是。

玄澄子瞪着关渐鸿离开的背影许久,等他们都走远了,颇有些不平:“接下去怎么办?”

道纪望向月色,月色皎洁清澈,却冰凉,“这便是变数。”

午后时想着,到夜里便应验,道纪惴惴不安的心居然在此刻有所平静。

是啊,终究逃不过的是天卦指向的位置。

见他心事重重,玄澄子不再问了。

“天亮之后你去找陈遇,告知今晚之事,再回医馆把离剑一并送到关渐鸿府上去。”道纪回神,意识道关渐鸿这么一闹,自己似乎完全从这件事里摘了出来。

而关渐鸿得到了他计划好的答复,只需要轻轻一揭,其中的好处、功绩便全都落入他手。

想来他前些日子往国师府里送那些消息,并非是出于安心,而是先示好,为的便是在这时候,道纪想拒绝他也要记得他的点滴恩惠。

天边翻出鱼肚白,巡查的守卫皆去忙着开城门了,这时候再耐心等待一会儿,城门口便会聚集起清晨入城的菜农和商户,道纪混入其中便不惹眼了。

他来之前想着,自己不介入朝局,做一个高高在上、冰冷的摆设品便罢,只是这朝局却似一个漩涡,阴险地伺机而动,把徘徊在周遭的人拽入其中。

如今道纪看似已脱开身,实则自己和陈遇的把柄就此落入关渐鸿之手。

以后可就少不了同这个新任的宗正寺卿打交道了。

道纪疾步走过坊市,往北方的国师府而去。清晨时路上没什么人,早点摊子却已支了起来,笼屉上冒着蒸腾的热气,整条街都弥漫着香喷喷的味道。

地上湿漉漉的,但昨夜并未下雨。

再过一个时辰就是早朝,道纪赶着回国师府,还要换上那身华贵的衣裳。

又是一夜未眠。

国师府离陈遇的宅邸有些远,道纪出门上朝之时没等到玄澄子回来,便先行出发了。

和他一样忙碌的自然还有关渐鸿,今日没蹲着吃包子,而是一阵风般刮进了太极殿里,又惹得几位老臣吹胡子瞪眼。

今日的朝会更比前几日更热闹。

徐亨丢了陈惘、陈惘被关渐鸿抓到、连夜审问的供词、徐亨的污蔑、太子的虚与委蛇,还有各个派系大臣们的愤慨激昂。

吵得整个太极殿的屋顶都在震动。

陈遇没来,无口辩解。

关渐鸿看似对徐帝忠心耿耿,但言语间偶有为陈遇维护的意思,但他称之为:以事实为据。

他藏得很好,时常让人怀疑这是徐帝把陈遇踹开之后的又一位“红人”。

只不过从羽林卫统领换成了宗正寺卿,实际上换成什么人都一样,徐帝只是需要一位为他“肝脑涂地”的人。

最后诸臣们发现,若真要在关渐鸿和陈遇之间选一个,他们居然更喜欢陈遇。

虽然陈遇骄纵蛮横,爱耍点功臣脾气,但他确实军功赫赫,无人可比。

况且这些年来,诸臣和他相处下来,多有不快,却也能发现他本就是个有话直说的爽直脾气。

而这个关渐鸿……话中有话,言语之间暗藏杀机,稍有不慎就落入他的陷阱。

年纪不大,心思深沉。

这是一把阴狠的刀,是会挑人经脉,会把人搓骨扬灰的。

道纪在这喧闹的朝会上走了神,这些唇枪舌剑的事他没立场插嘴,他的存在就像太极殿里的那两盏长明灯,纯属摆设,或者是震慑。

他走神的时候在想,徐帝为什么忽然诏国师也要上朝,似乎先前他的师尊忘尘子鲜有上朝。

在盯视纱帘的半个时辰里,提及陈遇——道纪也无反应,只是他察觉到徐帝有数次把目光落在自己的身上,而朝下正吵得不可开交。

这让道纪莫名焦躁。

徐帝大概是终于忍无可忍了,怒气冲冲地把两本折子拢在一块儿拍打石桌。

堂下终于噤声了。

徐亨、徐瑛、关渐鸿齐齐停止了动作。

“陈遇暂且收押天牢。大理寺和刑部急审陈惘,兵部旁听,你们三个…都给朕等会审结果!”

朝下一片哗然。

“陛下的意思是,两司会审?可否让儿臣也旁听?”徐亨扬眉,这还叫上了个兵部?那自己岂不是赚了?

“退朝!”徐帝怒喝道,一点都没想搭理徐亨。

徐亨当然是最满意这个闹大的结果的,谁在大理寺和兵部还没点人手啊?反倒是关渐鸿,他拿着陈惘来耀武扬威,不过是冲陛下显摆自己的能力。

才来几日,他的手还没伸到六部和大理寺呢。

如今局面上看似三足鼎立,实际还是太子和徐亨的戏台。

徐亨不屑地瞪视关渐鸿,还轮不到这毛头小子上戏台!

关渐鸿还是那副不动神色的模样。

诸臣们竟然在他的脸上看见了胸有成竹四个字。

他们怀疑自己看错了,但又觉得这个表情出现在关渐鸿脸上合乎情理。

众人大多沉默,也有像徐亨徐瑛般边走边低声交谈。

关渐鸿身边空无一人,没人想同他一起走。

他自然了解自己的境遇,倒也怡然自得。

道纪站在徐帝的身边不远处,离殿门最远,自然是走得最晚的那一个。

正当他松了口气,准备回去的时候,徐帝叫住了他。

“国师,你留下。”

徐帝说得随意,但也有几位走得慢的臣子听见,他们诧异地投来了目光。

道纪的脚步不自然地顿了顿,幸好杳杳拖地的长袍不会暴露他的忐忑。

待众人散尽,徐帝才幽幽地瞥了他两眼。

“朕是第二次同你私下里讲话吧?”

“是,陛下。”道纪打了个道揖,引起珠翠摇晃,发出清脆的响声。

徐帝好似在认真端详他藏在冕旒后的脸庞,“也无要事,你这些日子做的占卜和天象分析,朕觉得很详尽。”

“臣……受宠若惊。”道纪微微抬头,他站在殿下才知道,原来不仅徐帝看不清他的表情,他亦看不清徐帝的表情。

但从他轻快的语气里来听,似乎是在夸奖自己。

“上次的事,是关渐鸿出的差池,却误了你的事,朕罚了你,是为了叫他们知道,北朝是上下一心,并非只依靠一人担责。”徐帝又道。

道纪没想到徐帝此时特来解释的竟是上次的事,忙答道:“祭礼之事,臣虽以为尽心准备,但终究是考虑不周。”

徐帝居然轻笑了几声:“朕就知道卿会这么想,所以才要告诉卿。”

道纪终于抬头,望进徐帝的眼里,他此刻眼神慈祥地看着自己,与方才龙颜大怒的徐帝截然不同。

徐帝好似在同他聊家常,说着说着,干脆连卿都省了:“你还小,跟你师尊不一样,不是说你不如他,你恐怕以后比他还要厉害,说的是你如今对这朝堂还太陌生。”

徐帝顿了顿:“但你要知道,北朝上下一心,齐心协力,并非依靠着某一个人,即便是朕也如此。”

道纪似懂非懂:“臣明白了。”

徐帝笑着摇头:“你还不懂,退下吧。”

道纪茫然地拖着他绛紫色的月纹大袍离开,在殿门沉重地关上之时,忽然想到,陛下所说的,也许是制衡。

他没想到的是,这制衡的规则,只能由徐帝来定,除了他,任何人都没有制衡别人的权利。

梦远书城已将原网页转码以便移动设备浏览

本站仅提供资源搜索服务,不存放任何实质内容。如有侵权内容请联系搜狗,源资源删除后本站的链接将自动失效。

推荐阅读

国术,从扮演封于修开始!

仙武之玉仙公子

大明之气运至尊

洪荒之最强学院

寻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