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剧爆火了,角色红利大半都反馈到明帝这死了一千几百年的古人身上,也是少见的。
明帝此人,做过什么的确大多数的人都不清楚,看的几乎都是夹带私货的猎奇营销。说到底是现在,除了历史专业的学生和的确对古史感兴趣的人,还有那些研究多年的学者,以及明帝本人的粉丝,也没谁愿意啃晦涩难懂的古史,逐字了解明帝的生平如何。
虽然粉丝溺爱明帝为生不逢时的明君遗珠,但塔主以为明帝生于平和之世,不按常理出牌,搞出一堆乱子,很大一部分都是她的责任。】
周歧忍不住笑了:“后世人不爱读史已然司空见惯,但如此说明帝,也不知天幕的是话中之意,是夸赞还是想贬低。”
周冕的手搁在邓岚肩上,闻言应声:“明帝以败家闻名于后世,此话倒是颇有阴阳怪气的意味,山容,你说呢?”
邓岚抬手掩住笑意:“是的,殿下。”
邓岚自幼侍太女书于禁中,多年后也顺理成章以太女中书舍人起家,成为周冕的东宫心腹,极得器重,如今还是青云台副指挥使。
指挥使之位尚且空缺,若是无意外的话,不久后她便能晋升。
【那便从明帝的庙谥开始说吧。
因为明帝的行事作风,哪怕她死了很多年,直到改朝换代,宣朝的世祖皇帝陆固在读到明帝的本纪时,还是很不客气和近臣萧成漪说了这样一段话——
“朕近览《显安实录》,见齐明纵己为恶,凡劣无德,遂成国裂之祸,岂堪谥曰为明邪?”
“纵己为恶”“凡劣无德”,骂得可谓是很直接,面子里子都没留点。
就看得出来宣朝世祖很不待见齐朝世宗。
不过陆固是新朝之君,对于齐室的旧朝皇帝,大概率也夸不出什么好话,想想陆氏才篡了周氏的天下没几年嘛。】
天幕女郎话音落下,周冕猛地站起,双目圆睁,面上全是不敢置信:“……”
竟然是齐明帝,是她大齐的……世宗!
真是要命了,怎会这样?
宣朝世祖皇帝陆固是谁,天幕先前的直播提起过,周冕过目不忘,自然记得——
大齐末年,天下大乱,宣王陆金阙拥兵自重。他借以清帝侧之名清了皇帝周朝生,连流程也不走就开始谋朝篡位,以宣代齐。
陆固是陆金阙的弟女,宣朝第三位皇帝。
据天幕所言,陆固在位二十八年,励精图治,将宣朝的国力推至巅峰,是后世知名的顶流帝王之一。
周歧心里一咯噔:“阿姊,我……听错了?”
周冕神色幽怨,表情相当复杂:“没错。”
两人相视一眼,纷纷想到:不知齐明帝是谁生出来的败家女,但天幕讲述齐朝事,她们是皇帝之女,这段时日不会轻松到哪去,又得在西堂外面加班了。
【但宣世祖陆固骂得这么狠,也从侧面反映出了明帝在位期间的表现一言难尽。
一个不怎样的皇帝拿到了很好的庙号和谥号。
想想都觉得名不副实。
虽然在大齐立国之前,是前齐等割据政权相争天下,皇帝像开盲盒,质量如何全靠天意,一个个轮流登基,什么奇葩都有,死了还占据着极好的庙谥,也就导致庙谥的含金量迅速贬值。
是到了大齐那些皇帝轮番登场后,各显神通,含金量才又逐渐上来——
但显而易见里面并不包括齐世宗明帝。】
此时,萧府。院内传出阵尖锐叫声:“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文音,怎么就是大齐皇帝?到底谁是齐世宗明帝啊!”
萧观颇为无语看着他上蹿下跳:“庙谥可以改的,你何必反应这么大,皇帝是哪位说到底和我们无关。”
周郢立即停下,一脸哀怨看她:“你不懂。”
大齐五日一休沐,天幕每逢休沐便直播,这没什么,但若是在讲述大齐帝王,不管败家女是哪位,诸如周郢这样的宗室都免不了入禁中观看天幕。
然后会出什么事,他不清楚,人头还能不能留在颈上,他也不清楚。
【明作为谥号来说,毫无疑问是个顶级美谥,大概总结下来有以下几个意思:
临照四方曰明,谮诉不行曰明,威仪悉备曰明,思虑果远曰明。
粗略一看,每条都是大大的夸奖。
然而再一看咱们的明帝……
怎么说呢,就是不说与她一模一样吧,只能说与她毫不相干。】
白玉京,太极殿西堂外。
皇帝周莲正望着天幕,身后是中书侍郎仇怀清与尚书右仆射陈清英。
周莲面上颇有忧色,从古至今,王朝更迭多少年。从来都无不死之君,也无不亡之国。
心知肚明是一回事,被说出又是另一回事。大齐国祚已有百年,日后如何……根据天幕所言,他是有些眉目,总归没有断在这一代,可周莲又何尝不想大齐千秋万代传承下去。
至于被后世皇帝点名责骂的齐世宗明帝,周莲也是忧心忡忡。但一想到太女周冕恭谨有礼,聪慧能干,渐渐放下了心。
周莲估摸着时辰,想到周冕才离开不久,也就歇了召周冕再入西堂的心思,吩咐内侍道:“下次天幕降临前,让凤台过来西堂。”
随即想起不久后要宣告天下的诏书,他叹口气,又继续补充:“让阿菩与仲奴也来西堂。”
周冕小字凤台,阿菩与仲奴则是周歧以及周郢的小字。
内侍恭敬应声。
【再来看齐明这庙号——
世宗有守成令主、有功于业之意。在很多年前对于皇帝得庙号的标准还是很严格,含金量极高,能得庙号的帝王无一不是一代明君。
可惜自从南北分裂后,几百年大乱世,谁都想过来分一杯羹用个好的庙号给自己镶金。也就导致庙号也与谥号那般,泛滥到水漫太庙。
所以说这世宗的含金量……明帝喜欢就好。
世宗这庙号,在历朝历代中被诸位皇帝用过之后,也赋予了其特殊政/治意义。
简而言之就是不该登基的人登基了,统绪转移,自此开世。譬如前齐世宗是兵变篡位才登基,她比较符合世宗的“一世之宗”。
然齐明帝出身尊贵,正统登基名正言顺。至于功绩之类,许多人都在嘲讽一代败家女对天下怎么会有贡献。
又有言:功成治定曰祖,功多德厚曰宗。
但明帝这世宗还是个命中缺德的主。
世宗在庙号体系中帝位很高,不是中兴之主就是改革之君,要不然就是旁支入主大宗,奈何明帝似乎哪条都不占。】
东雀里别院内。
周冕手撑着下巴,抬眼看天幕,听着女郎声音甚是发愁。尤其天幕女郎浪费口舌,还在讲述这位大齐皇帝如何不堪,但用上了好庙谥……
这不是什么好事。
只希望这不知名字的败家女别拖累到她。
算了走一步见一步。
反正这明帝也不可能是她。
【从几方面来说,齐明和她的庙谥毫不相关。
且齐明因为庙号不止被人诟病过一次,几乎大半都在骂她德不配名。
这又不得不说起来齐明帝的女儿,被笑称为“大齐政治机器人”的齐宣皇帝周容正了。她为什么会给亲妈上庙谥?就单纯是为了面子上过得去、掩盖亲妈做过的那些事吗?
当然不是!】
萧观想了想,自言自语道:“不知大齐有没有名或字容正的宗室女?”
周郢听到之后,想也不想就摇了头:“大齐的宗室比起前朝来说并不多,就那几人。诸帝又多是晚有嗣,至尊只得二女,两位皇孙的名至尊已拟好,现在自然是没有。”
萧观眯着眼看他:“你知道得很清楚嘛。”
周郢有些心虚,想到自己的人设,差点露馅了,得赶紧圆回来,因此他得意一笑,眉飞色舞说:“我厉害吧,都是我在东市卖蒲陶时,听那些当官的偷偷说的。”
【说起来前齐明帝与齐明帝还很有缘分,两人庙号相同,谥号也相同,打仗能力都很ok,还有点缺德,而且因为两部剧几乎同时播出,她们在粉丝那里已经自动匹配成为对家了。
前齐明帝驾崩前,给她的太子留下了《与承熹书》。很碰巧的是,齐明帝在显安十六年二月春猎,回白玉京后给她的太女也写了封《与容正书》。
此事在明帝与宣帝的本纪里都有记载。
当然母女之间的书信往来不是重点,重点是齐明帝写给宣帝的内容,里面的一段堪称炸裂,各位不如看下乐子,看看齐明帝是怎么写的:
“祖有功而宗有德,先帝有功于天下,是为祖也。吾亦未负先帝邪,此乃宗之德也。今天下安乐,社稷无忧,盖吾为盛明之君也。宜追尊吾为明皇帝,庙号世宗。”】
周冕放下大觞,惊讶了:“啊?”
周歧双目圆睁,也惊讶了:“这……”
的确炸裂。
终于知道明帝的庙谥是怎么来的了。本以为是宣帝咬着牙给亲妈体面,结果想多了。
明帝人没死呢,还有心情去春猎,回来后就大夸特夸自己,然后违背祖制给自己美美追尊庙谥。
这是活人干出来的事吗?
周歧诧异后,笑了又笑,最后才骂了句:“实在是荒谬。”
周冕眼神有些飘忽,咦了一下,突然低低出了声:“其实吧,我以为,这也不是不可以……”
周歧侧头看她:“嗯?!”
周冕轻咳一声,挪开了视线,假装没说过。
【人还活着,但庙谥先定了。
当时还是皇太女的宣帝也沉默了,估计没想到自己亲妈还能中年叛逆。
宣帝沉默沉默再沉默,最后还是忍不住了,出声反驳亲妈的话,说着——
“上惊曰:‘姊姊!夫庙谥者,盖身后之荣也。自古天子未有生而追尊者!’”
明帝笑而不语,在拂面的春风中轻飘飘走了。次日上朝,则在文武百官面前,说起了要给自己追尊庙谥这件事。
群臣惧惊。此事自然被朝臣以不合礼法为由驳了回去。但礼法在愿意遵守的人跟前才有意义,在明帝这人那里,压根没有约束力,继续我行我素,留下句“世宗固执不从”,并且改了原来的齐世宗和齐明帝的庙号和谥号。
都这样了还能怎样。
故而显安十六年冬十二月,皇帝驾崩。宣帝在太极殿即位,改元大赦,顶着压力给亲妈追尊了她的庙谥。
于是“死了么”的订单送到后七天,全靠明帝本人又争又抢,大齐的世宗明皇帝就这样新鲜出炉了。】
丢一张照姐的人物小卡[撒花]~
周照
名字:字宣光,小字阿菩;曾名周歧,字正道
生日:2.16(农历)
身高:178cm
职业:藩王,(?)
谥号:炀,卫炀王
年号:(?)
死对头:周冕
最爱:自己
解锁成就:发卖皇帝的藩王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2章 与宣帝书
梦远书城已将原网页转码以便移动设备浏览
本站仅提供资源搜索服务,不存放任何实质内容。如有侵权内容请联系搜狗,源资源删除后本站的链接将自动失效。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