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小说尽在梦远书城!手机版

您的位置 : 梦远书城 > 宫斗宅斗 > 天目烟云 > 第6章 第 6 章

第6章 第 6 章

第 六 回

章天禄还乡训甥婿

徐训知进村诓妻儿

潘昌法在村口远远地看见徐训知来了,还带着自家的三个仆人,就疑惑地上前领他回家。两人刚落座,章天娇就带着两个丫鬟走进了堂屋。章天娇还是第一次见徐训知,见他果然长得相貌堂堂,英俊帅气,心想难怪女儿一心想跟着他。

丫鬟给徐训知奉上清茶,又端上月饼。

三人各坐一方,都觉得有些尴尬,就都没有开口说话,各自想着心事,端起茶杯慢慢地喝着茶……

一阵沉默后,潘昌法先放下茶杯,开口问道:“训知从哪里来啊?”

“从家里来。”徐训知回道。

“这三个佣人,是我特意送去给银凤当陪嫁的,你怎么又带他们回来了?”章天娇不解地问道。

“我妈一向节俭惯了,家里一下多了这么多吃白饭的,她心疼粮食。而且这个小云竟敢给我儿子的饭菜里下老鼠药。这种恶仆实在不敢留在家里。”徐训知回答道。

潘昌法看了章天娇一眼。

章天娇前几天刚去看过潘银凤,自然什么都知道。听了徐训知的话,她面不改色,仍微笑着说:“这个奴才敢做出这种事,我一定好好地教训她。我们家银凤被我们宠坏了,有些娇纵,你多担待点儿。吃了中饭,让我儿金龙陪你一起去我娘家见见亲戚吧!”

“是该认认亲,不然在外面遇见还认不出来呢!”潘昌法接着说。

“我什么都没准备,冒昧前去合适吗?”徐训知说。

“都说了是认亲,怎么不合适?你不用准备什么,我早就都准备好了。”章天娇笑着说。

中饭后,潘金龙和潘金虎带着徐训知去他外婆家,也就是章家村的大地主章天寿家。

这章家三代以前还是个穷苦人家。只因章天寿的阿婆到临安城里给一大户人家做奶妈,他阿婆有些姿色,奶孩子奶到了男主人的床上。靠着这层关系,章天寿的爹认了那男主人当干爹。靠着这东家的威势和资助,章家很快发家致富。现在那户人家虽然搬迁到京城去了,但章天禄刚开始到杭州任一小吏,还是靠了他家的举荐的。

章天禄在杭州任小吏时,对上溜须拍马,对下做事狠辣。当年抓捕和秋瑾一同起义的革命党时,他最积极;后来看到革命之火越演越烈,大清马上要亡了,他又改弦易辙了。三年前,杭州起义时,章天禄给革命党人王金发当了内应。如今靠着这份功劳,他在浙江总督府内担任要职。

从潘家村到章家村不过□□里路程,三人骑马半小时就到了。

就在村口的大路旁,一座占地三四亩的地主庄园出现在眼前。两米多高的围墙把七幢大宅子团团围住;大门朝南,门口横着三十公分高的石条做的门槛,门槛前是五级又宽又平的石板台阶;大门两边立着一对石头门当,门当底座是长方形石板,门当则是两个巨大的圆形石鼓,石鼓两面各刻着一圈蝙蝠;石鼓的鼓心刻着字,一边是“福”字,一边是“禄”字;石鼓的外缘还刻了梅花喜鹊图形,寓意“喜上眉梢”。大门的顶上则是四块砖雕,依次刻着“竹报平安”四个字。朱红大门朝两边敞开着,门上的铜钉子闪闪发亮。门口还有两个护院家丁守着。到了大门口,只见院内平整的晒谷地上铺着竹垫子,上面晒满了刚收回来的稻谷。从大门到主屋留了一条两米宽的通道,供人行走。主屋位于庄园的东南侧,是一座回字形的两层楼,从大门口望去足足有二十多米宽,五开间。

章家家丁见了潘金龙兄弟来了,赶紧来迎客,牵马。章天寿见外甥带着外甥女婿来了,连忙请进屋。从堂前东侧往里走,是一个六米宽的天井,天井两侧各有一个木制的楼梯通往二楼。天井四周边缘是排水的小沟,天井正中间用鹅卵石拼接成各种花纹及“福、禄、寿、喜”四个字。到了里间正堂,正堂最里面的长条桌上摆放着西洋大摆钟,大钟两边各放着一个景德镇的大瓷瓶;正堂两侧放着四把红木太师椅,角落里放着一把躺椅。章天寿让徐训知几个落座休息,忙叫仆人上茶。正上茶时,又有仆人来报,说二老爷回来了。章天寿连忙带着一家子人亲自出去迎接;潘金龙兄弟俩和徐训知自然也跟着去了。

到了门外,只见两辆气派的小汽车已经停在门口。车子前门打开,下来一个穿西装的男子,该男子急匆匆走到小车后边打开后车门,一个看上去三十多岁的健壮男子走了下来,他就是“二老爷”章天禄。章天禄中等身材,穿着中山装,留着大背头,长方脸上最显眼的是那两道浓眉和狭长的丹凤眼,他下车后也不看人,只顾着往大门走去。

“阿弟,你回来了!”章天寿急忙赶上前去迎接。

这时,后面那辆车上也下来四个人。

“今天这么多贵客临门,令寒舍蓬荜生辉啊!快快请进!”章天寿不等章天禄回答又赶上前说道。

“哪里!哪里!我们送章大人回家,打扰了,打扰了!”随行人员说道。

一行人前呼后拥地进了屋子。丫鬟仆人们又忙着重新上茶上瓜果。这些随行人员徐训知大都认识,都是临安县府里的。

晚上,章天寿准备了丰盛的晚宴。觥筹交错中恭维声一片,都是夸赞章天禄年轻有为。

酒过三巡,席间有个县委领导说道:“这么巧,徐兄今日竟也在此,幸会,幸会啊!”

“训知是我外甥女婿,以后还要靠你们多多关照了!”章天禄开口说话。

县委领导心里疑惑着,徐训知年纪和章天禄差不多大,怎么就成了他的外甥女婿,怎么以前从没听到过,但面上仍笑着说:“徐兄人才难得,大家以后互相学习、互相合作。”

“在座的都是徐某的领导,我敬大家一杯,感谢各位关照!”徐训知端着酒杯站起来说。

一顿饭吃得宾主尽欢。

晚上,送走客人,章天禄把徐训知叫到他书房里。两人虽然年岁相近,但俗话说得好,官大一级压死人。更何况章天禄在官场浸润多年,又是潘银凤的亲娘舅,所以徐训知一进去,章天禄就盯着徐训知,不紧不慢地说道:“训知啊,你觉得我外甥女给你做小妾,合适吗?”

饶是徐训知平日行事大胆,此刻听了,也吓了一跳,一时不知怎么回答好。

章天禄又说道:“我听说,你老婆跟家里长工好上,私奔了!既然如此,你就休了她,把银凤扶正吧!不然,以后遇到今晚这种场合,我都不好意思带着你!”

徐训知一听如蒙大赦,立即说道:“舅舅所言极是,我回去马上就办。”

“我们兄妹三个,只我阿姐生了个女儿,其他都是儿子,难免对她偏宠些,连这些个表哥表弟都让着她。银凤啊,被我们宠得有些娇惯任性,你多担待点儿!”章天禄接着说道。

“那是自然,她年岁小,我会让着她点的。”徐训知说。

徐训知在章家一直待到章天禄回杭城才走。

徐训知离开章家,又和潘金龙兄弟俩告别,才骑马向北前往盛家村。

徐训知早年喜欢结交朋友,加上和夏家有生意上的往来,所以这一带还是很熟的。他知道章家村往上三里地有个大村子叫夏村。这夏村算是这附近几个村子的中心,村子里有一个大茶厂,村口还有个小商铺,不光收药材,还卖油盐、杯碗之类的杂货。

这夏村,顾名思义就是夏姓族人聚居之地。夏姓家族是这一带的望族,而夏国强、夏国富两家则是夏村的豪门大户。这兄弟俩不光生意做得大,还带着附近好几个村子的人一起搞营生,因而这夏家在这一带颇有威望。这夏家上几代就有人在外做生意,如今的族长夏国强更是精明能干,带着儿子、弟弟不断把生意做大,挣下庞大的家业,不再只守着土地过日子了。夏家不光经营一个祖传的茶厂,还带着附近村民养蚕织绸,丝绸、茶叶远销海外,夏家真可谓是富甲一方。这样一来,连带着夏村的村民也比其他村子的人日子好过些。如今夏国强的大儿子夏明德主管新扩的丝绸生意及上海的铺子,夏国强的胞弟夏国富则主管祖上传下来的老茶厂以及杭州的铺子。夏国强的二儿子夏明征更是厉害,独自去往海外经商,不光把家里的茶叶、丝绸生意做到了国外,还把国外的产品销到国内,光上海一地的利润就不得了。夏国强如今在家做个喝茶听戏的富家翁。

到了盛家村村口,徐训知下马打听了一下,热心的村民连忙把他带到胡云娘等人租住的地方。

阿雅正在屋子门口洗尿片,看见徐训知来了,连忙激动地对着屋里喊:“太太,老爷来接你们回家了!”

徐良柏和徐良栋一听,立马跑了出来,一起大喊:“阿爹,你怎么才来,我们想回家了!”

徐训知把马匹交给阿雅,牵着两个孩子走进屋。

胡云娘正坐在床上给小女儿喂奶,看见徐训知来了,连忙问:“你刚从家里来?晓良怎么样?没天天吵着找我吧!”

徐训知坐到床边,眼睛看着出生才十多天的小女儿。原本在吃奶的女娃娃察觉到有人过来,吃了几口就不吃了,睁着乌溜溜的眼睛看来看去,小小的鼻梁长得像徐训知一样笔挺,嫣红的小嘴还在吐奶泡泡。看着可爱的女儿,徐训知一时不知该怎么开口。

“你怎么了?怎么不说话?”胡云娘又问。

“良柏快来看,我阿爹给我买了把宝剑。”这时屋外传来一个小男孩的叫喊声。

徐良柏和徐良栋一听,立即跑了出去。

徐训知想了想,说:“晓良跟着姆妈,你不用担心。只是银凤的小舅舅刚提拔我当乡长,银凤又怀着孩子,我实在不好把她怎么样……我想,你住在这里也好的,我来看你和孩子还近一点……往后你带着孩子就安心住在这里吧,我会时常来看你们,给你们拿钱来。”

“她那么恶毒,差点害死我们,你就不管了?以后我们一家人还要分开,住在三个地方?”胡云娘不可思议地看着徐训知说。

“你们不是还好好的吗?我不是已经教训过她了,她还小不懂事儿……就这样吧,我还要赶回东天目。这些钱你收好,我下次再来看你们!”实在没脸和妻子解释的徐训知放下钱就走了。

胡云娘看徐训知就这样走了,简直不敢相信,这还是和自己同床共枕十年的丈夫吗?现在有家不能回,自己和孩子以后该怎么办啊?想着,想着,胡云娘忍不住泪流满面。

徐良栋和徐良柏原本在和盛庭方玩,一看他们阿爹又骑马走了,急忙追上去,还边追边喊:“阿爹!阿爹!你怎么走了?我们要回家!快带我们回去!”

徐训知并未停下来,还用鞭子狠狠地抽了一下马屁股,就这样狠心地走了。

徐良栋和徐良柏见自己的阿爹就这样走了,急得哇哇大哭。盛墨芳听见了,连忙跑过去,蹲下来,一手一个挽着兄弟俩,说:“你们的爹爹一定有急事,下次还会再来的,你们不要哭了,阿姐带你们去吃月饼,大伯伯杭州带回来的,可好吃了。”

盛庭方也跑过来说:“我把我的宝剑给你们玩,你们别哭了!”

盛墨芳把两个还在哭泣的孩子带回家,盛墨芳的阿婆李氏看见了,连忙给他们拿月饼,还问道:“怎么了?跟庭方吵架了?”

“没有,兄弟俩看到他们爹走了才哭的。”盛墨芳说。

“可怜的孩子,快别哭了,阿婆给你们拿好吃的。”李氏说。

隔壁屋里的胡云娘抱着小女儿还在默默地流泪,她想不通为什么原本疼爱自己和孩子的丈夫会变得如此冷漠,原本人人羡慕的幸福家庭竟在旦夕之间分崩离析,小女儿一生下来就要借住在别人家里,当这点官难道比儿子女儿还要重要吗?难道自己和孩子们原本在徐训知心里就什么也不是?

下回预告:

第 七 回

徐芳华客乡庆满月

盛墨芳茶厂显才能

梦远书城已将原网页转码以便移动设备浏览

本站仅提供资源搜索服务,不存放任何实质内容。如有侵权内容请联系搜狗,源资源删除后本站的链接将自动失效。

推荐阅读

还有此等好事?

宁得岁岁吵

不小心与嫡姐换亲后

我在虫族监狱写小说

道姑小王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