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月的体大校园热闹非凡。周予辰拖着行李箱走过操场,耳边是此起彼伏的哨声和球鞋摩擦地面的声响。宿舍窗外的白桦树沙沙作响,像在欢迎他的到来。
整理行李时,他从贴身口袋掏出那张顾知夏手绘的明信片,贴在书桌上。室友好奇地问:"女朋友送的?"
周予辰笑了笑,手指轻抚过画上的小人:"嗯,她叫知夏。"
他加入了校篮球队,但不再像以前那样拼命。训练结束后,他常常独自走到隔壁的师范大学,坐在顾知夏曾经梦想就读的中文系教学楼前,听一节课的下课铃声。
十月的某个周末,周予辰去了儿童医院。他穿着卡通T恤,给心脏病患儿读《小王子》。一个小女孩怯生生地问他:"哥哥,为什么狐狸要小王子驯服它?"
"因为爱让平凡的事物变得独一无二。"周予辰轻声回答,从口袋里掏出银哨子,"就像这个哨子,对别人来说它不会响,但对我来说,它是世界上最重要的东西。"
回校的路上,他经过一家琴行。橱窗里摆着一架黑色三角钢琴,和学校那台很像。鬼使神差地,他走进去,在店员惊讶的目光中弹起了《梦中的婚礼》。生涩的旋律引来几个路人驻足,但周予辰浑然不觉。他仿佛又看见那个雨天的音乐教室,顾知夏坐在他身边,四手联弹的简单旋律在雨中回荡。
弹到一半,一阵风从门口吹进来,掀起了琴谱。周予辰停下手指,望向门外摇曳的树影。他确信自己听见了什么——不是风声,而是一个熟悉的声音在说:"弹错了,是降B调。"
那天晚上,周予辰在日记本上写道:"今天遇到一个很像你的小女孩。她问我人死后会变成什么,我说会变成风。她笑了,说那一定是世界上最温柔的风。"
合上日记本,他打开窗户,让夜风吹进房间。银哨子挂在窗边,微微晃动,像是在和谁打招呼。周予辰躺在床上,闭上眼睛,感受风拂过脸庞的触感,轻柔得像一个吻。
"晚安,知夏。"他轻声说。
窗外,满天繁星静静闪烁,如同谁撒了一把银哨子在深蓝色的天鹅绒上。很高兴为您创作《听见风说爱你》第十六章至最终章的内容,这几章将展现周予辰如何带着顾知夏的爱成长,并最终在时光的长河中与她达成某种永恒的和解。
文学社招新的摊位前,周予辰犹豫了很久。他手里捏着几张皱巴巴的纸,上面是他这半年来断断续续写的诗。风吹起纸页,发出哗啦的响声,像在催促他。
"要报名吗?"摊位后的女生抬起头,圆框眼镜后的眼睛带着笑意,"哇,校篮球队的?"
周予辰摇摇头,把诗稿塞回口袋:"走错了。"
"等等。"女生叫住他,"你口袋里露出来的那张纸...上面写的是'风声穿过肋骨间的缝隙'?"
周予辰僵住了。那是他凌晨三点在宿舍写的,关于顾知夏最后一次心跳的想象。
"给我看看好吗?"女生态度突然认真起来,"我是文学社副社长唐雨。"
十分钟后,唐雨摘下眼镜擦了擦:"这些诗...很特别。像有人在用肋骨当琴弦弹奏。"
周予辰第一次认真打量这个女生。她说话的方式让他想起顾知夏——直击要害,不加掩饰。
"我女朋友...以前也爱写东西。"他听见自己说。这是半年来他第一次主动提起顾知夏,那个名字滑出嘴唇时,舌尖泛起一丝甜味,像含过薄荷糖后的余韵。
"以前?"
"她去世了。心脏病。"周予辰惊讶于自己说这话时的平静,仿佛在描述一个遥远的故事。
唐雨沉默了一会儿,然后推过来一张报名表:"下周三有创作分享会,希望你来。"
回宿舍的路上,周予辰绕道去了师范大学。顾知夏曾经想考的中文系教学楼前,银杏叶开始泛黄。他坐在长椅上,掏出那叠诗稿轻声朗读。读到最后一句"你走后,我的胸腔成了风居住的街道"时,一片银杏叶飘落,正好盖住句号。
周三的分享会上,周予辰选择了最短的一首《哨子》:
"银质的哑巴/挂在窗前/你说会起风的日子/它就替我哭"
读完最后一个字,教室里静得能听见呼吸声。唐雨第一个鼓掌,其他人如梦初醒般跟上。会后,一位白发教授拦住他:"周同学,你的诗让我想起一个学生。"
教授从公文包里取出一本旧书——《小王子》1943年初版,扉页上有一行熟悉的字迹:"给永远的小王子,愿你的玫瑰永不凋零。顾知夏,2016年冬"
周予辰的手指颤抖得几乎拿不住书。那是顾知夏高一参加文学讲座时得到的奖品,她曾在日记里提过。
"她去年在我这里听过讲座,很有灵气的女孩。"教授叹息,"没想到......"
周予辰翻开书,发现第21章夹着一张便签,上面是顾知夏的字迹:"今天教授说,文字能让瞬间成为永恒。如果有一天我不在了,希望有人能把我们的故事写下来。"
当晚,周予辰在日记本上写下:"知夏,我开始写诗了。今天遇到一位认识你的教授,他说你的书评是那届最好的。你看,有这么多人记得你。"
窗外,银哨子轻轻晃动,仿佛在点头。
梦远书城已将原网页转码以便移动设备浏览
本站仅提供资源搜索服务,不存放任何实质内容。如有侵权内容请联系搜狗,源资源删除后本站的链接将自动失效。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