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管结局如何,还是会怀念那个时候的自己吧。看一部电影,无非就是穿过了时间,跟当年的自己来一场对话。你现在比17岁失去了什么?
一、
那天快到下班的时间点,朋友突然间约我吃饭。
其实已经很久没见了,大家平时散落在城市的各个角落,因为工作的关系忙得焦头烂额,上一次见面的时间还是过年假期聚会的时候。
城市的夏天比以往时候来得都要早,我们选了一家烧烤店,一边吃一边聊天。
朋友说时间过得很快啊,回想起上一次印象深刻的夏天,好像还是高考那一会的事。
但仔细想想,高考其实已经离我们很久了,五六年的时间悠忽而过,以前想起高考还会觉得就是昨天刚刚发生的事,那时候大家还在朋友圈开玩笑,说就快高考了,很紧张。
现在不这么觉得了,十七八岁的学生时代,回想起来是很久远的事情了。
突然间有点感慨。
那些我们一直以为会陪伴着自己的人,十七岁时候的懵懵懂懂和天马行空的幻想,原来只需要五六年的时间,五六年的时间就足以让你觉得它是一件“很遥远”的事。
而那些在时间里错过的人,错过的事,也从来不会像小说里写的那样,多年后在巷口拐角蓦然撞见彼此,错过了就是错过了,时间哗啦啦向前走,再也没有回过头来的那一刻。
二、
朋友说,其实回过头来想,印象最深刻的还是十七岁的时候暗恋过一个女生。
那个时候我们一群人都知道。
他说:
那个时候暗恋一个人是一件很奇妙的事情。
拼命藏着掖着,但身边的人却都能够清楚地知道,只有那个被暗恋的人好像一直蒙在鼓里。
他说记得有一次是对方的生日,他想送对方一个礼物。
宿舍几个男生围起来讨论,最后大家约好周末的时候一起出来逛街,看有什么东西更适合送给对方的。
朋友说:
那个时候我们不是很流行送一种杯子,就是那种原本是黑色的,但加上热水就会有卡通图片浮现出来,可以自己定制。她很喜欢看漫画,自己就找了一张照片,然后印上去。
后来礼物还不敢自己亲自送,都是让自己同桌帮忙送过去的。
那会送杯子就是一辈子的意思嘛。
“所以如果要说最遗憾的事情,应该就是毕业后没有把自己心里的喜欢说出口吧。”他笑着说。
而现在回想起来,多年后的今天,自己似乎已经再也没有那种用特别漫长的时间去靠近一个人,去等待一个人的心情了。
有点唏嘘。
其实也会想起自己的学生时代。
那个时候现在不一样的感觉在于,大家是一个真正的集体。
有一次集体活动会提前一个月就开始期待。
临出发的前一晚会在寝室彻夜聊天,我们会激动得睡不着觉。
那个时候在意更多的,好像不是去哪里玩,也并不一定要去做什么。
只是一群人在一起,去哪里,去玩什么,都是值得开心的一件事。
而往后很多时刻,集体活动也好,一群人一起去做某些事情也好,你很难找到像十七岁那种对每个时刻都翘首以盼的感觉了。
而那个时候我们站在人生的十字路口却从来没有好好告别。
所以最遗憾的事情就在于,有些人错过了就是错过了,不会再有第二次机会。
三、
而其实面对这样那样的遗憾,我相信大家一定有过这样的想法:
如果——如果可以跟学生时代的自己再次见面的话,你一定有好多好多的话想说吧?
你想告诉他要努力学习,想要告诉他要学会珍惜。
想告诉他有些事情如果当下错过了,以后就再也没有机会了。
没有开口说出来的话,可能就一辈子都没有机会开口。
就好像我听到了光良在为电影《最好的我们》写的新歌《最近的永远》里面唱:
不怕時差/跟青春一樣長/我只是害怕
以為你離開了/而我沒追上
而在《最好的我们》电影里,耿耿和余淮的约定也曾因为余淮突然间消失而无疾而终,余淮没有对耿耿说的那句话,这一等,就是等了七年的时间。
那些一起坐同桌的日子,男生拍着她的头嘲笑她物理题永远做不好的回忆,余淮在语文课上偷偷写数学题物理题被语文老师点名回答问题,女生在课桌下捂嘴偷笑的片段,余淮靠在耿耿的肩膀上睡着,耿耿怕被人发现又悄悄希望他就那样靠着的时刻,差一点点就要消磨殆尽。
而大多数人的十七岁也总是这样,就好像耿耿没有等到余淮高考后的约定那样,以为答案就近在眼前,却花了很长的时间也等不到一个结果。
很多人的青春直到最后一刻,才会发现自己空等一场。
这正如《最好的我们》里面的那句话:
“当时的他是最好的他,后来的我才是最好的我。可是最好的我们之间,隔了一整个青春。怎么奔跑也跨不过的青春,只好伸出手道别。”
而光良也在歌曲的MV里对话十七岁的自己,他对十七岁的自己说:
你要有勇气做一些傻事,才有可能找到你想要的结果。
但那么没有勇气去做的事,终究就成了十七岁遗憾的一部分了。
梦远书城已将原网页转码以便移动设备浏览
本站仅提供资源搜索服务,不存放任何实质内容。如有侵权内容请联系搜狗,源资源删除后本站的链接将自动失效。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