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色将晚,整个天空暗沉沉的,风雨欲来。
小道上,江氏带着两个孩子急匆匆赶着路,一个不留神,年纪小些的那个摔倒在地。
“啊好痛!”余婉玉皱巴着脸,张开的手上全是擦伤的口子。
江氏依旧不为所动,反而催促倒:“快点起来,咱们要赶在天黑前进城。”
余婉玉愣了愣,连日赶路的气就在这一瞬间爆发,她干脆坐在地上哭闹,“我不要不要,我不走!”
她怎么也想不明白,就在上个月,自己身边还有婆子丫鬟伺候,每餐每顿都能吃上肉,时常还能有点心尝尝,结果才一个月,她就过上了这种有了上顿没下顿的日子,还要连夜的赶路。
余婉玉心里早就憋着一股气,这会儿见自家娘亲这般“冷血无情”,一下子就爆发出来。
见小女儿赖在地上不走,江氏气得不行,偏身上背着的东西太多,叫她早就说不出话来,只能黑着脸站在原地。
而二人没有注意到的是,一旁的余挽舟面露惊骇。
她穿越了!
穿成她曾看过的一本名叫《主母风华》的网络小说同名女配。
原书讲述了身为举人家女儿的女主,与拜在自己父亲门下的学生青梅竹马,相互扶持,最后被请封诰命,子孙满堂的故事。
至于余挽舟这个女配,则是起到推动男女主感情的作用,同时也是作为对照组,与女主同样有个举人爹,却秉性不同,命运不同。
想到现下的节点,正是她这个女配与男主初次有交集的时候,余挽舟只想翻白眼。
由于女配爹突然急症去世,女配一家被族亲赶走,被迫背井离乡去投奔江氏的姐妹,结果在路上女配的妹妹闹脾气不肯走,被路过的男主碰到,对方不但劝解了余婉玉,甚至收留了女配一家。
而随着新帝登基,重开科举,男主在科举路上崭露头角,女配逐渐心动,多次借着报恩的名头接近男主,甚至在察觉男女主之间的情愫时多次暗中离间,直到男主终于发觉自己的感情,她这个女配才下线......
回顾完整个剧情,余挽舟表示无力吐槽。
且不说男主此时不过一介农民,哪里有余钱来收留女配一家,就说女配学识不凡,更是自小被充作男儿长大,哪里看得上男主那样大字不识一个的人。
是的,在遇到女配之前,男主连自己的名字都认不全,也不知道他最后是怎么连中六元,官居一品的。
余挽舟揉了揉被吵得有些疼的耳朵,见余婉玉还在哭嚎,连忙上前一步捂住对方的嘴。
如果说一开始,余婉玉只是借此威胁江氏,可哭到最后,她也不由得悲从中来,越哭越伤心,结果猛的被人捂住嘴巴,她有些不满,抬眼却发现是自家“兄长”,眼底的愤怒更是迸发。
在她看来,若不是自家兄长的身份暴露,那些叔叔伯伯怎么会这么狠心的将他们赶出来?
好好的阿兄成了阿姐,余婉玉别提有多恨余挽舟了。
接收了原主记忆的余挽舟,一眼就看穿了余婉玉的想法,她只觉好笑,“别用这种眼神看我,富贵迷人眼,就算我的身份没有暴露,你还是逃不过被赶出来的命运。”
因着江氏与余父成婚多年未有孕讯,族里早就提出要过继一个给余父,都被余父拒绝,因此在好不容易怀上原主后,两人便商议不管是男是女,都对外说是儿子。
原主自幼被当做男儿教养,四书五经无一不通,要不是朝廷突然不再科举取士,依原主的学识,说不得也是个童生了。
听完余挽舟的话,余婉玉哪里不清楚对方说的是事实,可她就是忍不住去迁怒,尤其在看到余挽舟还笑得出来,她直接别过眼去。
见她终于安静下来,余挽舟连忙松开手,背起一旁的行囊,出声道:“既然休息够了,就赶紧赶路,天晚了小心遇到蛇!”
余婉玉本还有些不甘,可待听到后面那句后,脑海里不禁浮现起前些日子遇到的那条青蛇,余光瞥到地上的草绳,仿佛是一条蛇在对自己吐着信子,她连忙跟上余挽舟,紧紧抓住对方的袖子,根本不敢回头去看。
余挽舟只觉手上一沉,略带嫌弃的扫过去,在触及余婉玉惊恐万分的神情,最后还是什么都没说,默认让她抓着。
至于江氏,在看到小女儿安静下来,也没有再说什么,只是复杂的瞧了眼余挽舟。
发现江氏在看自己,余挽舟丝毫不慌。
因着自小被当作男儿,原主几乎一出生就被带到前院,由余父亲自教养,与江氏相处的时间甚至还比不上奶娘多。
“娘,这么多年过去,姨母真的会收留我们吗?”余挽舟缓缓出声,语气温润,仿佛在诵读文章般。
江氏回过神,不悲不喜道:“收留如何,不收留又如何?左右不过一死。”
江氏与余父并不是传统的相看在一起,而是两情相悦成婚,在余父走后,她早就没了活下去的意愿。
事实原书中也是如此,在两个女儿被男主收留后,江氏一年不到便郁郁而终。
余挽舟前世是孤儿,即使明白江氏此时的心情,却不知该如何安慰,只能沉默不语。
而余婉玉作为和江氏相处最多的孩子,连忙出言,“呸呸呸,好端端说什么死不死的,娘可是要长命百岁的!”
一路上,余挽舟不再说话,她在消化原主的记忆。
她若没记错,就在明年,新帝登基,在朝堂无人可用的前提下,重开科举,不论出身。
且不说未免家族丑闻,族里并没有公开她的身份,就算一朝被人发现了女子身份,余挽舟也丝毫不怕。
毕竟朝廷都说了——科举取士不论出身。
她是女子怎么了?只要她像原书男主那样,做出一番功绩,谁敢反对?
想到这里,余挽舟不禁心情澎湃,连忙沉下心去消化原主曾经的学识。
幸好原主记忆里超群,哪怕是曾经只看过一次的书,余挽舟只需要稍稍回忆,仍然能记起来。
与此同时,江氏带着两个女儿辗转多个乡镇,终于找到了如今嫁到清水村的江小妹。
俩姐妹时隔多年再次相见,本该是泪眼汪汪,可等江小妹得知自家长姐的境遇后,好不容易升起的感慨瞬间消散。
“那个......阿姐你也知道,妹妹我如今也过得拮据......”
余挽舟姐妹俩坐在位子上,听见姨母这未尽之言,再转眼瞧着这宽敞的大院子,不由陷入沉思。
江氏同样如此,她眼睛死死盯着江小妹不小心漏出来的大金镯子,并不言语。
而江小妹,本还疑惑自家阿姐在看什么,待顺着其视线挪过去时,心虚般收拢好袖口,目光闪躲,“阿姐,你不要总盯着这些死物,你别看妹妹如今是村长媳妇,可你那妹夫终究是地里刨食的,哪里比得上姐夫家世代耕读......”
说着,江小妹又不忿起来,同是一个爹娘生的,凭什么江氏能嫁给读书人,她就要嫁给干农活的!要不是苍天有眼,叫她阿姐沦落到这般地步......
一番思绪下来,江小妹逐渐挺直腰杆,说出来的话也越发理直气壮。
“总之,妹妹这里庙小,实在容不下两个孩子。”
是的,江氏来此也只托付了两个孩子,并没有言说自己的事情。
可在江小妹看来,自家阿姐就是故作清高,她都能收下两个孩子了,哪里能不管她亲姐?想到这里,江小妹又是一番冷笑。
眼见江小妹这里行不通,江氏也不再执着,转头便准备告辞,结果在出门时碰到了从地里回来的陈大牛。
陈大牛也是见过江氏的,况且江氏多年的养尊处优,保养得当,面容并没有多大变化,因此一个照面他就认出了这位妻姐。
“这不是阿姐么,怎的不多坐坐?”陈大牛头脑简单,只以为妻姐是来看望妻子的,念及妻子时常念叨着亲人,他只想妻姐多住几日,好慰藉妻子的一番思亲之情。
江氏不欲提及那些不快,随意寒暄几句便打算离开。
结果再次被叫住。
这回倒不是陈大牛,而是追上来的江小妹。
她笑吟吟追来,一把拉住江氏,“阿姐真是的,怎么妹妹开开玩笑就当真了呢?”
江小妹变脸这么快,反倒让江氏看不明白了,她茫然的看过去,下意识道:“你不是说......”
不等江氏说完,江小妹再次打断了她,顺势拉着人往院子里走,热切的说着,“阿姐有难,妹妹难道还能不帮么?”
话是这么说,江小妹心里却气得要死。
她当然不愿收留这几个打秋风的!可谁让这事让自家男人撞见了?
陈大牛这人最是心善,也很是执拗,往日她为了拿捏这个男人,时常装作想念亲人的模样,就为了让这个陈大牛知道,她江小妹为了他远离家乡,远离亲人,付出了多少。
事实上,江小妹的小手段也的确有用,不仅家里的钱全都捏在江小妹手里,陈大牛就差把她宠上天了,为了让妻子过上好日子,陈大牛除了地里的活,农闲时还去镇上找活干,赚来的一个子都舍不得花,全花在江小妹身上。
村里谁不羡慕江小妹?
可如今,江小妹怎么也想不到,往日那些得意如同回旋镖一样扎在今日的她身上。
早知道有今日,她当时就不该拿江氏做幌子!
江小妹的一番心思却是无人知道,陈大牛只以为妻子是过于激动,而江氏也以为自家妹妹是突然心软了。
反倒身为局外人的余挽舟看得真切,这位姨母分明是碍于面子。
到了晚间,江小妹和陈大牛的三个儿子也回来了。
看着这三个虎头虎脑的小子,陈大牛牙花都笑出来,连忙介绍着,“这是伯文,仲武,叔美,都拜了镇上的师傅,每日去学些手艺。”
这几个小子,最大的已经十七,已经定亲了,就连最小的叔美,如今也十三了。
而江氏因为早年子嗣艰难,余挽舟虚岁也不过十岁,余婉玉更是才六余岁。
瞧见侄子侄女这般瘦弱,陈大牛不由暗自得意,举人老爷又如何?生的孩子还不如他这个粗人的孩子健壮!
“见过几位表兄。”余挽舟离开位置,对着三位表兄见礼。
而那几个小子,在看到表弟这番动作,下意识愣在原地,不知所措。
他们只觉表弟这动作好看,贵气十足,可要他们去模仿,却怎么也不知该从哪里开始,只好憨憨笑着。
余挽舟当然不是为了给他们下马威,连忙给了台阶,“弟初次见到三位表兄,故而见礼,表兄们随意便可。”
见几个儿子落了下风,江小妹别提有多气了,偏偏转过脸去,自家男人恍若未觉,甚至还笑得一脸灿烂,她恨不得拍死对方。
余婉玉年纪小,却不是个傻的,当然发现了自家姨母的心思,她内心得意笑笑,忍不住对自家阿姐投去笑脸。
刚落座就迎上余婉玉的笑容,余挽舟拂袖笑笑,只安静的坐在一旁,仿佛刚刚出风头的不是她般。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1章 雏翼(一)
梦远书城已将原网页转码以便移动设备浏览
本站仅提供资源搜索服务,不存放任何实质内容。如有侵权内容请联系搜狗,源资源删除后本站的链接将自动失效。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