并肩而坐的第三天,林清颜已经习惯了身旁有沈亦舟的存在。
他们之间保持着恰到好处的距离,既不会打扰彼此学习,又能感受到对方的气息。
这种默契让图书馆的每一个清晨都变得令人期待。
这天下午,林清颜正在抄写文学理论的笔记,眼角余光瞥见沈亦舟的草稿纸上有一个熟悉的轮廓。
她假装不经意地侧目,心跳顿时漏了一拍——在密密麻麻的公式旁边,他画了一朵简笔的桂花,正是她之前夹在《时间简史》里的那种。
他似乎察觉到她的目光,手指轻轻盖住了那个图案,耳尖泛起淡淡的红色。
林清颜连忙低下头,假装专心写字,却感觉自己的脸颊也在发烫。
这种小心翼翼的试探与回应,比任何直白的话语都更让人心动。
傍晚时分,夕阳透过梧桐树的枝桠洒进图书馆,为书桌铺上一层暖金色的光晕。
沈亦舟合上笔记本电脑,从背包里取出一个浅黄色的文件袋,轻轻推到林清颜面前。
“这是我整理的物理常考模型,”他的声音压得很低,像是怕打破这份宁静,“适合跨考生。”
林清颜打开文件袋,里面是整整齐齐的手写笔记,每一页都条理清晰,重点处还用不同颜色的笔标注。
最后几页甚至列出了文学专业学生可能遇到的理解障碍,以及相对应的解决方法。
这不仅是一份复习资料,更是他对她学习状况的深度理解。
“你怎么知道我需要这些?”她轻声问,指尖抚过纸页上挺拔的字迹。
沈亦舟微微侧头,夕阳在他的镜片上折射出温暖的光晕:“我看你总是在抄书,那样效率太低。”他顿了顿,声音更轻了些,“而且,会累。”
这句话像是一股暖流,瞬间涌遍林清颜的全身。
她接过文件袋时,指尖不小心触碰到他的手指,两人都怔了一下,却没有立即分开。
那一刻,图书馆里的时光仿佛静止了,只剩下窗外渐弱的蝉鸣和彼此清晰可闻的心跳声。
“谢谢。”她终于找回了自己的声音,将文件袋小心地收进背包,“我会好好用的。”
沈亦舟点点头,开始收拾书包。
这时,他的手机突然震动起来。
他看了一眼来电显示,眉头微不可察地皱了一下。
“抱歉,我接个电话。”他站起身,快步走向走廊。
林清颜继续整理自己的物品,却忍不住留意着走廊方向的动静。
沈亦舟的声音断断续续地传来,虽然听不清具体内容,但能感觉到语气越来越凝重。
“导师,这个数据我反覆验算过了...”
“如果是设备问题,那可能需要延期...”
“风险评估我明白,但...”
“延期”“风险”这些词让林清颜的心微微下沉。
她想起之前偶然听到他和同学聊天时提到过,他的博士项目正处在关键阶段,任何延误都可能影响后续的发表计划。
几分钟后,沈亦舟回到座位,脸色明显比刚才凝重许多。
他匆忙地将笔记本电脑塞进背包,动作间带着罕见的急躁。
“实验室有点急事,我得先走。”他努力让语气保持平静,但林清颜还是捕捉到了他眼底的焦虑。
“是项目出什么问题了吗?”她忍不住问。
沈亦舟的动作顿了一下,似乎犹豫该不该说。最终,他只是轻轻摇头:“没什么大事,可能需要加几天班。”
他拉上背包拉链,看向她时勉强露出一个微笑,“明天见。”
“明天见。”林清颜望着他匆匆离去的背影,心里涌起一股莫名的不安。
那天晚上,林清颜在宿舍翻看沈亦舟给的笔记,发现最后一页的角落写着一行小字:“希望你永远不需要为任何事情熬夜。”字迹比正文稍显潦草,像是临时起意加上去的。
她想起他说“别总抄书,会累”时的神情,那种隐藏在理性下的温柔,让她心里泛起细密的暖意。
然而白天那通电话的阴影依然萦绕心头,她拿起手机,想给他发条讯息,又怕打扰他工作。
最终,她只是在一张便利贴上画了一朵桂花,写下“一切顺利”,拍照发了过去。
几分钟后,手机亮起,沈亦舟回了一个简单的“谢谢”,后面跟着一颗小小的星星表情。
这个发现让林清颜忍不住微笑起来。
他从来不是会用表情符号的人,这个星星显然是对她之前习惯的特殊回应。
而此时的沈亦舟,正在实验室面对一堆出错的数据。
显示器幽幽的光照在他疲惫的脸上,但他看到手机上的桂花图案时,嘴角还是不自觉地扬起了一个微小的弧度。
他打开那个秘密的观察笔记本,在新的一页写下:
“第197天,她送我一朵桂花。在一切变得复杂的时候,这简单的问候让我想起最初为什么开始这一切。”
他停笔沉思片刻,又在下面补充道:“项目可能真的要延期了。导师说如果下周之前不能解决数据问题,可能要暂停一段时间。这意味着博士毕业的时间也要推后...”
写到这里,他没有继续,而是轻轻合上了笔记本。
显示器上,复杂的数据曲线依然呈现出异常的波动,就像他此刻的心情。
第二天,林清颜特意早到图书馆,在沈亦舟的座位上放了一杯热美式。
然而直到中午,那个座位依然空着。
她发去的讯息也没有回覆,这种反常让她心中的不安逐渐扩大。
下午三点,沈亦舟终于出现。
他看起来一夜未眠,眼底下有淡淡的青黑,但见到她时还是努力露出一个微笑。
“数据出了点问题,”他主动解释,声音有些沙哑,“可能接下来几天都会很忙。”
“有什么我能帮忙的吗?”林清颜轻声问。
沈亦舟摇摇头,但眼神柔和了许多:“你专心复习就好。考研只剩一个多月了,别被我影响。”
这句话让林清颜既感动又担忧。
感动的是他在自身面临困境时依然惦记着她的考试,担忧的是他显然不愿将压力分担给她。
随后的几天,沈亦舟确实变得异常忙碌。
他有时一整天都不出现在图书馆,有时来了也是匆匆取走资料就离开。
即使坐在她旁边学习,也常常眉头紧锁,手指无意识地敲击桌面,那是他思考难题时的小动作。
林清颜默默观察着这一切,却不知该如何安慰。
她只能每天在他的座位上留一杯咖啡,或是夹一张写着鼓励话语的便利贴。
这些微小的举动似乎成了他们之间仅存的联系。
周五晚上,闭馆铃声响起时,沈亦舟罕见地还没有离开的意思。
他盯着电脑屏幕,神情专注得仿佛周围的一切都不存在。
林清颜收拾好书包,犹豫着该不该打扰他。
这时,他忽然长长叹了口气,整个人都松懈下来,像是终于解决了某个难题。
“要走了吗?”他抬起头,发现她还在,眼中闪过一丝惊讶。
“嗯,”林清颜点头,“你...问题解决了?”
“暂时找到了一个方向。”他合上电脑,揉了揉太阳穴,“这周末还要继续验证。”
两人并肩走出图书馆,夜风已有几分寒意。沈亦舟突然停下脚步,从背包里拿出一个小盒子。
“这个给你,”他的声音在夜色中显得格外温柔,“听说这个牌子的眼药水很好用,你看书久了眼睛会干。”
林清颜接过盒子,心里涌起一股暖流。
即使在自身难保的压力下,他依然注意着她的每一个细小需求。
“谢谢,”她轻声说,然后鼓起勇气补充道,“你也别太累。”
路灯下,沈亦舟的眼睛亮得惊人。
他点了点头,没有说话,但那一刻的沉默却比任何语言都更有分量。
回宿舍的路上,林清颜握着那盒眼药水,心里既甜蜜又忧虑。
甜蜜的是他们之间的联系越来越深,忧虑的是沈亦舟的项目问题似乎比表现出来的更严重。
而她不知道的是,在她离开后,沈亦舟独自站在实验室的窗前,看着她的背影消失在夜色中,轻声自言自语:“也许是时候做出选择了。”
夜空中的星星静静闪烁,见证着这个平静夜晚下暗涌的情感与即将到来的风暴。
两个年轻人的命运,正如他们头顶的星辰,在各自的轨道上运行,却又不可避免地相互吸引,相互影响。
梦远书城已将原网页转码以便移动设备浏览
本站仅提供资源搜索服务,不存放任何实质内容。如有侵权内容请联系搜狗,源资源删除后本站的链接将自动失效。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