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小说尽在梦远书城!手机版

您的位置 : 梦远书城 > 宫斗宅斗 > 腕间铃兰,心上微光 > 第72章 番外14 星桥稚语

第72章 番外14 星桥稚语

星桥之誓的余温尚未散去,江野和苏晓晓的家中已多了一位新成员——江小宇。

名字是为纪念那个在婚礼上带来惊喜的男孩而取,仿佛一种无声的承诺,将“星桥”的精神延续到了这个小家庭中。

小宇三个月大时,予安第一次来探望。

七岁的小女孩踮着脚尖,小心翼翼地看着婴儿床里熟睡的宝宝,眼睛亮得像盛满了星星。

“他好小啊。”她轻声说,生怕惊扰了这场安静的睡眠。

温时念抚摸着女儿的头发:“予安小时候也是这么小。”

“我现在长大了,”予安郑重其事地说,然后从口袋里掏出一个手工编织的手链,上面串着几颗小小的银铃和一颗篮球形状的珠子——明显是模仿婚礼上大人们戴的那款。

“送给弟弟。”

苏晓晓眼眶微热,接过手链轻轻系在婴儿床栏上:“真漂亮,等小宇再大一点,我就给他戴上。”

予安满意地点头,然后像是完成了什么重大使命,转身跑去客厅找正在和江野聊天的林寻。

谁也没想到,这次寻常的探望,竟开启了两个孩子之间一段非凡的情谊。

随着小宇渐渐长大,予安成了家中的常客。

每次来,她都会带着自己制作的“教学材料”——涂鸦的星座图、捏塑的篮球模型、甚至是用纸板制作的微型录音笔。

“小宇要看星星,”两岁的予安一本正经地指导着才满一岁的小宇。

“这是北斗七星,爸爸说它像勺子...”

小宇咿咿呀呀地挥舞着小手,试图抓住予安手中闪烁的星星投影。

两个孩子一个说个不停,一个应个不停,尽管谁也不完全懂谁的语言,却自有一套交流方式。

最令人惊讶的是,三岁那年,小宇展现了特殊的能力。

那是一个温暖的春日下午,予安因为在学校被同学取笑“说话奇怪”,回家后闷闷不乐地坐在角落。

大人们轮番安慰无果,只好让她自己静一静。

小宇爬到她身边,什么也没说,只是把自己的安抚小熊塞给她,然后安静地靠着她坐下。

几分钟后,予安突然抬起头,困惑地眨着眼睛:“不难过了...”

后来通过监控录像,大人们惊讶地发现,当小宇靠近予安时,她腕上戴着的情感监测手环显示,代表情绪波动的曲线突然平缓下来——那是“微光计划”为予安特制的设备,用于监测她的情绪变化。

“像是某种情感共鸣,”林寻分析数据时难掩惊讶,“小宇似乎能感知并平复他人的情绪波动。”

进一步测试表明,小宇的这种能力不仅限于予安。

在“星桥”中心,他能让焦虑的孩子安静下来,能让封闭的孩子稍稍打开心扉。

这不是魔法,而是一种极为敏锐的共情能力,仿佛他天生就能理解和接纳那些通常被常人视为“异常”的情感频率。

而予安,尽管仍然不擅长表达复杂情绪,却展现出令人惊叹的创造力。

她为“星桥”的孩子们设计了一系列交流工具:色彩卡片、触摸板、甚至是一个简单的应用程序,让孩子们可以通过图案和光线表达自己。

“予安姐姐懂我们,”一个很少开口的女孩突然说道,当时予安正在教她如何使用新设计的交流板。

“她不像大人那样着急。”

江野和苏晓晓渐渐明白,他们的儿子和予安之间建立起的,是一座不需要言语的桥梁。

五岁那年,小宇进入了予安所在的小学。

开学第一天,当其他孩子还在适应新环境时,小宇已经安静地坐在予安旁边,两人自成一个小世界。

“那是江小宇,”孩子们窃窃私语。

“听说他有点怪怪的。”

“他和予安一样,都不太说话。”

但情况很快发生了变化。

一次课间,一个男孩因为搭的积木塔倒塌而大发雷霆,又哭又闹,老师束手无策。

小宇走过去,什么也没说,只是坐在男孩身边,慢慢地重新搭起积木。

几分钟后,男孩安静下来,和小宇一起搭建起一座更宏伟的积木城堡。

从那以后,小宇成了班里的“小调解员”。

他不是用言语劝解,而是用那种奇妙的共情能力,理解并平复同伴的情绪波动。

而予安则用她的创造力,为同学们设计了好玩的游戏和手工活动。

她画的星空图被贴在教室墙上,她编的故事虽然简单却充满想象力,渐渐吸引了不少小听众。

一天放学后,温时念接到予安班主任的电话,心一下子提到了嗓子眼——通常这种电话意味着孩子们又遇到了什么社交困难。

但电话那头的语气却充满惊喜:“予安妈妈,今天发生了件了不起的事。课间有几个孩子嘲笑小宇不爱说话,予安竟然站起来说:‘小宇不是不说话,他是用不同的方式听和说。’然后她拿出自己画的漫画,讲述小宇如何帮助同学的故事...”

温时念捂住话筒,眼泪不由自主地滑落。那是欣慰的泪,是感动的泪。

当晚,两个家庭聚在一起庆祝这个小小的突破。

江野特意烤了蛋糕——这次没有烧穿锅底——上面装饰着铃兰花和篮球的糖霜造型。

“为我们的小英雄们干杯。”林寻举杯,眼中满是自豪。

晚餐后,孩子们在院子里玩耍。

初夏的夜空清澈,星星点点如撒落的天灯。予安指着北斗七星,小宇安静地坐在她身边,两人之间那种默契无需言语。

大人们透过窗户看着这一幕,忽然明白了什么。

“或许,”温时念轻声说,“这就是星桥之誓的真正意义。不是我们为孩子搭建桥梁,而是学会看见他们自己搭建的桥梁。”

江野点头,搂住苏晓晓的肩膀:“还记得婚礼上孩子们给我们的那座光之桥吗?也许小宇和予安,就是活着的桥。”

不久后,在“星桥”中心的年度活动中,两个孩子无意中完成了一场令人震撼的展示。

那天原本安排了几位孩子展示他们的艺术创作,但当轮到一个小男孩时,他突然因人多而紧张起来,躲到角落不肯出来。工作人员尝试了各种方法都无果,场面一度尴尬。

就在这时,予安突然走上台,拿出她随身携带的画本,开始画起来。小宇则安静地走到那个男孩身边,坐下。

大屏幕上投射着予安的画:一座桥,桥上有很多小人,每个小人都有不同的颜色和形状。桥的一端是星星,另一端是地球。

“这是...沟通的桥,”予安轻声解释,这是她第一次在这么多人面前说话。

“每个人过桥的方式不一样。”

与此同时,角落里的男孩在小宇的陪伴下渐渐平静。

更令人惊讶的是,他开始用手指在空中划动——那是他表达自己的方式。

小宇抬头看向予安,微微点头。予安仿佛接收到什么信号,在画上添加了新的元素:从星星那端延伸出闪烁的光路,与地球相连。

“看,他在画光。”予安指着角落里的男孩说。

所有人的目光转向那个男孩。果然,他手指划过的轨迹竟然在空气中留下了淡淡的光痕——可能是某种视觉暂留现象,但在那一刻,显得如此神奇。

小宇不知从哪里拿出一个小装置——后来大家发现那是他从“微光计划”实验室借来的原型机——对准男孩手指划过的轨迹。突然,那些光痕被捕捉、增强,投射到大屏幕上,与予安的画融为一体。

全场寂静,继而爆发出热烈的掌声。

不是因为技术多么高超,而是因为这一刻,两个曾经被认为“有障碍”的孩子,用一种无人预料的方式,帮助了另一个孩子表达了自己。

活动结束后,苏晓晓抱着儿子,轻声问:“小宇怎么知道要那么做?”

小宇只是笑了笑,罕见地清晰说道:“予安姐姐画的,我知道。”

另一边,林寻问予安怎么会想到上台画画。

予安摆弄着腕上的铃兰手链:“小宇说,那个哥哥心里有光,但找不到出来的路。我的画可以当路。”

大人们面面相觑,既惊讶于孩子们间这种无需言语的沟通,又感动于他们纯真的智慧。

那天晚上,当两个家庭分别时,予安突然回头对苏晓晓说:“苏阿姨,别担心。我会一直和小宇一起搭桥。”

星空下,两个孩子的手轻轻碰在一起,腕上的铃兰手链和篮球手环发出细微的叮咚声,仿佛遥远的星语。

苏晓晓忽然明白,星桥之誓从未结束,它只是换了一种形式,在这些星星的孩子们之间继续传承。

而她和江野、林寻和温时念要做的,不是搭建桥梁,而是学会看见那些已经存在的、无声却坚实的连接。

夜风拂过,院中的铃兰轻轻摇曳,如同星辰落地生根。那些年错过的时光,此刻都化作理解与接纳,在下一代的心中绽放成花。

——番外完

梦远书城已将原网页转码以便移动设备浏览

本站仅提供资源搜索服务,不存放任何实质内容。如有侵权内容请联系搜狗,源资源删除后本站的链接将自动失效。

推荐阅读

狩心游戏

朕真的不会开机甲

三号风球

错嫁给年代文大佬后

空中孤岛[末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