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小说尽在梦远书城!手机版

您的位置 : 梦远书城 > 宫斗宅斗 > 温柔引诱 > 第13章 番外三[番外]

第13章 番外三[番外]

时间是最温和也最强大的力量,它能冲刷掉激烈的情绪,也能磨平尖锐的棱角。

在南方的第五年,余洛初的工作迈向了新的阶段,谢砚白的工作室也在业内积累起了口碑,甚至偶尔会接受一些国际客户的预约。他们在城市近郊买下了一个带小院的房子,生活逐渐稳定,有了更扎实的根基。

这五年间,他们并非完全与过去割裂。

每周一次的电话从未间断,主要是打给林华。

余洛初会事无巨细地分享生活里的琐碎快乐,新学的菜谱,工作上的小成就,院子里新栽的花开了,周末去看了什么展,她语气里的轻快和满足,透过电波,清晰地传递到另一端。

林华总是笑着听,适时地给出回应和叮嘱。但她很少主动问起谢砚白,除非余洛初提到“哥哥说……”、“哥哥帮我……”。

这时,电话那头会有极其短暂的沉默,然后林华才会用一种听不出异样的语气接话:“哦,砚白在身边啊?你们互相照应着,挺好。”

谢砚白与家里的联系更少些,通常只在年节时主动打电话给谢建岸,语气是一贯的平淡,汇报一下工作室的进展,听父亲絮叨几句身体和老家的事。

谢建岸偶尔会问起余洛初,谢砚白的回答总是言简意赅:“她挺好。”“工作忙。”“嗯,我会照顾。”

这种默契的心照不宣的回避,成了一种常态。

转变发生在一个寻常的秋日。

林华退休了,和谢建岸一起来南方旅游,顺路来看他们。

接到电话时,余洛初紧张得手心冒汗。

她看向正在画设计稿的谢砚白,他放下笔,神色平静,只伸手过来用力握了握她的手指:“没事,有我在。”

去机场接人的路上,气氛沉默而微妙。

但当看到父母推着行李车走出来时,那种血缘深处的羁绊瞬间涌了上来。

林华明显老了,眼角皱纹深了些,但气色很好。

谢建岸还是那样,嗓门洪亮,看到谢砚白就先捶了他肩膀一下:“臭小子,这么长时间也不想着回家看看!”

回到那个精心布置的家,林华里外看了一圈,眼里是掩饰不住的欣慰和一丝复杂,窗明几净,阳台花草生机勃勃,厨房用具齐全,透着认真过日子的烟火气,客厅书架上,并排放着他们俩的专业书籍和获奖证书。

一切细节,都在无声地诉说着两个字,安稳。

晚饭是谢砚白下厨做的,都是林华和谢建岸爱吃的家乡菜,饭桌上,气氛起初有些生硬的客气。

谢建岸主要和谢砚白说话,问工作室,问生意。林华则拉着余洛初问工作,问身体。

直到谢建岸抿了一口谢砚白倒的酒,咂咂嘴,看着一桌子菜,忽然感慨了一句:“没想到你小子还有这手艺,看来离了家是真长大了。”

语气里带着不易察觉的唏嘘和一丝释然。

林华也笑了笑,夹了一筷子菜给余洛初:“洛初气色比在家时好多了,人也更开朗了。”

她的目光轻轻扫过对面并排坐着的两人,眼神里有探究,有关心,最终都化为了淡淡的柔和。

那一刻,余洛初忽然就明白了。

他们或许不知道全部,但一定隐约猜到了什么。

几年的异地他乡,频率过高的“互相照顾”,电话里提及对方时那不自然的停顿,以及这个家里无处不在的两人共同生活的痕迹,都是心照不宣的证据。

只是父母选择了沉默。选择了用“挺好”、“互相照应”、“长大了”这样的词汇,小心翼翼地维护着这层薄薄的窗户纸。

不捅破,或许是最好的保护,保护他们,也保护两个家庭来之不易的平静与和睦。

那几天,林华和谢建岸玩得很开心。

谢砚白开车带他们去了几个景点,余洛初全程陪着,他们像真正的一家人那样逛街、吃饭、拍照,没有人提起敏感的话题,没有人问为什么谢砚白的书房里放着余洛初的毕业照,也没有人问为什么主卧室的衣柜里,两人的衣服是混放在一起的。

离开那天,在机场安检口,林华抱了抱余洛初,抱得很紧,在她耳边极轻极快地说了一句:“好好的,啊。”

然后,她看向谢砚白,眼神复杂,最终也只是说:“砚白,照顾好妹妹,也照顾好自己。”

谢砚白郑重地点了点头:“妈,爸,放心。”

谢建岸拍了拍儿子的胳膊,又看了看余洛初,嘴唇动了动,似乎想说什么,最终只是挥挥手:“行了,回去吧,有空常联系。”

看着父母的身影消失在安检通道后面,余洛初的眼眶有些发酸,谢砚白揽住她的肩膀,将她往怀里带了带。

回去的车上,两人都很沉默,但那种沉默,不再是多年前的疏离和压抑,而是一种历经波澜后、被默许的平静。

他们知道,这或许就是最好的结局,没有激烈的冲突,没有撕破脸的难堪,只有岁月沉淀下的、无声的接受和遥远的祝福。

那份深埋于地下的不见光的感情,终于在岁月的流转中,得以在亲情的土壤旁,悄然生长,虽不能暴露于烈日之下,却也不再惧怕风雨。

这就够了。

梦远书城已将原网页转码以便移动设备浏览

本站仅提供资源搜索服务,不存放任何实质内容。如有侵权内容请联系搜狗,源资源删除后本站的链接将自动失效。

推荐阅读

错嫁给年代文大佬后

狩心游戏

朕真的不会开机甲

三号风球

空中孤岛[末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