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分汇总后,宋语不出意外的,再次获得了历史组第一。
他有好几科单科都是班上第一,但他毫不犹豫地选择当语文课代表。
于是周历,历史的历,成为了三班的历史课代表。
宋语,语文的语,成为了三班的语文课代表。
任谁都得感慨一句,还真是文史不分家啊。
作为学生,除了考试之外,最关注的就是学校的各种活动。
月考结束后,班主任沈华就宣布了文体节的大概时间,在十月底或十一月初,让班上的文艺委员安排好节目。
一下课,文艺委员就找上了周历和宋语。
“你们应该不记得我叫什么了,”女生笑容很甜,“自我介绍一下,我叫赵馨,是班上的文艺委员,想跟你们商量一下文体节的节目。”
宋语眼皮总是懒懒地耷拉着,他认真听完赵馨的话,眼神扫向周历。
周历跟他对了个眼神,问赵馨:“找我俩吗,为什么?”
“很简单啊,”赵馨说,“因为你们俩是附中长得最帅的两个人,当然要好好利用。”
周历再看了眼宋语,不用言语交流就知道了他的意思。他对赵馨道:“我们俩没什么才艺。”
赵馨举起一根手指晃了晃,指尖直冲周历,“骗人!陆远可说了你会弹吉他,还有宋语唱歌也非常好听。”
周历不太好意思,“我吉他水平很一般的……”
宋语也跟着说:“抱歉,我还得准备文学社的节目。”
赵馨“啪”一下双手合十,朝他们非常真诚地拜了拜,“求你们了两位哥,我们文科班一雪前耻的机会就在文体节了。”
周历不太理解,“什么一雪前耻?”
“生活在当今这个社会,文科,向来都是被人忽视的,”赵馨简直要声泪俱下,“学科的误解,专业的稀缺,就业的困难,都在昭告着对文科的不公!”
“我们,要站起来,让附中全校师生看见我们文科!你们,就是最好的工具……啊不,先锋!”
周历眉头紧皱,实在不理解文体节表演节目怎么就跟宣扬光大文科挂钩了。他十分真诚地说:“赵馨同学,你要是把你的演技用在文体节节目上,作用肯定很大。”
赵馨一下停住,“真的吗?”
她像是被点了慧根一样,一下来了灵感,“我说真的,我们可以把五四运动拍成那种情景剧,到时候我多找几个同学,让你俩当领队的,怎么样?”
一直没发言的宋语忽然开口:“赵馨同学,有兴趣加入文学社吗?”
周历:“?”
赵馨也没反应过来,“啊?”
“我觉得你的提议很好,”宋语不急不慢地解释,“但是班上男女比例不太平衡,表演效果可能没那么好。这个主题很适合文学社,你可以考虑一下。”
“但是……现在好像还不是社团招新的时候吧?”赵馨犹豫着问道。
“文学社招新一向比较松散,”宋语说,“只要过了几位主要负责人的面试就可以。”
赵馨有些心动,“那,那班上的节目怎么办?”
宋语这次偏头去问周历,“你愿意吗?”
“啊?我?什么?”周历懵了。
“我们一起上台表演。”宋语说。
“也……不是不行……”周历思考了一下,“但是我吉他在家。”
宋语不假思索:“我陪你回家拿。”
周历觉得这双眼睛真的有魔力,当他直勾勾盯着你的时候,你说不出任何能够拒绝的话。
“好。”
“太好了,”赵馨开心道,“我到时候整理一下适合两个男生合唱的最近比较火的歌给你们选,再把刚刚我说的那个情景剧写成剧本。”
文艺委员效率高得惊人,晚自习刚开始没多久,她他们就收到了一份歌单。
周历朝他递出一只蓝牙耳机,他们打算把上面的歌都听完。
刚开始播放第一首时,前奏刚响起几声,他们就同时转头对视一眼,眼里都是被吸引的欣喜。
前奏的钢琴声音清亮空灵,像是跳动的水珠,每样乐器都蹦蹦跳跳地跃出音符,不轻不重的鼓点像是隐隐挠着人的心脏。
当人声响起时,少年清澈的声音如泉水潺潺流入耳中,每个字都像笑着在耳边唱出,连换气声都能听得很清楚。
这首歌像在炎热夏季的午后,跟好友在海边奔跑,肆意享受着阳光、沙滩和无忧的青春。
两人一对视就能懂对方。
就这个了!
把后面的歌曲也听完后,他们更加确定了他们的选择。
放学一起下楼时赵馨追了上来,问他们考虑得怎么样,周历说:“就第一首吧。”
“第一首?”赵馨回想了一下,脸上立马跃出了笑容,“是《薄荷》那首吗?我也最喜欢那首!”
周历和宋语也记得是叫这个名字,点了点头。
“这首歌可是我偶像写的,”赵馨一脸骄傲,“他当时才17岁,还没出道,是在上学的时候写的,据说是写给他初恋的,但是没有被证实过,他自己也对此避而不谈。”
提到“初恋”时,周历感觉自己表情僵了一下,不太自在地摸了摸耳朵。
回到宿舍后,宋语戴上耳机继续听那首歌。
他不太懂乐理也能听出这首歌的制作比不上专业团队,只是少年赤忱的一颗心,隔着耳机依旧能炙热地传递给他。
他想到刚才赵馨说的这位歌手,忽然有些好奇,打开了百度搜索。
这位歌手叫做迟衡,高中就读于临远一中,十八岁时出国参加选秀出道,团队解散后,网传消息说他最近正准备回国。
网络上对于《薄荷》这首歌的分析众说纷纭,有说他只是为了纪念青春,有说歌词一看就是写给初恋的,也有人说他十七岁时根本没恋爱,只是他才华横溢写出来的。一直到现在,迟衡本人对这首歌也没给出一个明确的解释。
“你是我最好的际遇。
薄荷能够我为抵挡无数夏季。
可你的喜欢比夏季还炙热,怎么办,怎么办。
再吻我吧,吻我吧,好不好?”
刚才晚自习还没认真听,这会儿一听,再认真看这歌词……
怎么这么羞耻!
但已经决定好了,明天晚自习就要交表,也不好再临时修改,赵馨同学已经很操心了。
而且看网上的讨论,这首歌热度很高,应该会有很好的效果。
想到这,宋语打开文学社的群聊,问大家对文体节节目有什么想法。
文体节每一个社团都要出节目,是附中一向固定的规则。
一个高一的同学说:【黛玉葬花怎么样?】
副社长欧阳麟回复得很快:【这位小同学一看就是没好好补课,我们去年已经出过红楼梦了,还是He结局!】
宋语默默打字:【我有位同学有个想法,是把五四运动拍成舞台情景剧,大家觉得怎么样?】
欧阳麟像个人工智能一样秒回:【我觉得可以啊!这个互动性很强,还能煽动情感,也能体现我们文学社的特点。】
下面很多人也跟着附和。
【同意!而且这个服道化也简单,成本低!】
【对啊对啊,五四运动就是青年用文学救国,唤醒群众,很适合我们文学社!】
高二三班宋语:【我也觉得很好,但是她不是文学社的。】
高二一班欧阳麟:【没关系啊,把她招进来,还是她不愿意吗?】
宋语:【我让她先写剧本了,大家到时候看看,如果都觉得可以的话我们就直接招进来,就不按招新的程序了,可以吗?】
欧阳麟:【本副社长同意。】
一个女生发言:【但这样会不会对那些招新进来的同学不太公平啊?】
欧阳麟:【据我所知广播站上一届有很多偷招进去的,我们这还是算看作品的,我们都用人家的构思了还不招人进来那才不对吧。】
他这话一出,许多原本在犹豫的成员都说了同意。
十几岁的少年其实真的没有那么多歪七扭八的心思,社团原本就是为了召集喜欢同一爱好的人们相聚。
宋语相信,要是看了赵馨的剧本,大家都会毫不犹豫地同意。
女孩子天生细腻敏感的情绪,是文学最好的养分。
他拿到赵馨的剧本时就是这样想的。
剧本很详细,从1840年鸦片战争近代史开始,每个重要历史事件节点用对话或旁白叙述的方式表达,五四运动作为转折点,会利用给台下观众发传单、拉横幅等方式增加互动感,上面包括灯光、音乐、电子屏背景都写得很详细。
赵馨给它命名为《唤醒》。
宋语看完后对赵馨轻笑,“赵馨同学,我单方面欢迎你加入文学社。”
赵馨的方案不出意外得到了文学社超过半数同学的一致同意,他们很快就进入了排练。
排练时间很充足,宋语一边盯着文学社的节目,一边还要准备班上的演唱。
《薄荷》这首歌并不算难,只是宋语性格与这首歌的欢快喜悦实在是不太相符,他跟周历讨论过,周历眼睛转了几下,说:“既然不符合,那就唱出你自己的风格。”
“每个人都是不一样的,可以不去迎合别人的方式,用你自己的方法就好。”
周历说完后表情忽变,“那个,你就在楼下等我吧,我拿完就下来。”
周历刚想转身就走,就感觉自己衣服被人扯住。
“我陪你上去。”
周历不确定周启在不在家,有些犹豫,结果宋语直接走到电梯门口,“你家在几楼?”
周历第一次对宋语感到无奈,“十楼。”
他打开门没看见周启,立马带着宋语跑进自己房间。
宋语第一次来周历房间,发现居然意外地很整洁,整个房间都是彩色的,满满当当却井井有条。
周历拿起放下架上的吉他,找到吉他包放进去,拉上拉链就打算跑。
跟上次一样,周启就像个固定NPC一样,周历刚出房间就遇到了他。
宋语下意识就往身后退,周历也站在了他身前,有些不太自然地介绍:“这我朋友。”
“叔叔好。”宋语说。
周启扫了一眼宋语,视线回到周历身上,“刚好我也要找你。”
“找我干嘛?”周历语气跟平常对宋语说的完全不一样。
“听说你月考考了历史第一?”周启语气更好不到哪里去。
“是。”周历很坦荡地回答。
“你是把我说的话当耳旁风了?还是对我说的那些都是屁话?”
“我说了,我必须并且一定会按照我妈的脚步走下去。”
“你就不怕你跟你妈的结果也一样吗!”周启提高了些音量。
周历笑了一声,一字一句地告诉他:“我不怕。”
周启怒极:“周历!”
“对,”周历说,“我叫周历,我妈给我取的,历史的历,我这辈子就跟历史分不开了。”
说完,他拉住宋语衣服就要走。
“站住!”宋语走在周历后面,周启叫不住周历只好按住宋语的肩,一碰上宋语就立马慌乱躲开,下意识皱了眉。
反应过来他是长辈,宋语很快道歉:“不好意思叔叔。”
周历见状不对,把宋语挡在身后,“别碰他,你还要说什么?”
周启看他这架势,眼神来回在他们之中扫视,“是他唆使你的吗?”
周历以前哪有这勇气跟他顶嘴。
周历皱眉,“什么叫唆使?”
话语刚落,他被宋语拉到了身后,眼前是宋语黑密的头发。
“叔叔,”宋语依旧徐徐开口,“我认为作为父母最重要的是不该扼杀一个人的爱好和天赋,周历用几天时间就能考到附中历史第一,他对文科的热爱和天赋是无比稀缺的财富,他具有独立自主选择的能力和权利,请您尊重他的选择。”
“今日多有得罪,抱歉,我们先走了。”
说完,他拉住周历的吉他包头也不回地走出门,留下独自懵逼的周启。
周历也被他这段突如其来的发言震惊了,好久才反应过来,“可以啊你。”
“可以什么,”宋语说,“在夸我顶嘴顶得好吗?”
“不是,”周历急忙解释,“总之,谢谢你帮我说话。”
“你帮我那么多次,我就帮你说了几句话而已。”
“那也要谢,”周历心情很好,“我请你喝奶茶吧,那边有很多奶茶店。”
“好啊。”宋语也不客气。
他们点了一杯冰奶绿,准备坐公交回学校。
吸管插入奶茶搅动,冰块清脆的声音相撞。
周历看着眉眼舒展着喝奶茶的宋语,想到刚才他站在自己面前的模样。
他长这么大,母亲去世后第一次有人为他站在周启面前,为他说话。
下午的太阳炙烤着空气,冰块的清凉跟薄荷有异曲同工之处。
周历忽然想起《薄荷》里面的那句歌词——
“心动声像冰块碰撞。”
宋语掀起眼睛,一如既往地看过来,问他:“看我干嘛。”
周历笑着说没事,眼睛望向那晚他们坐过的长椅。
他曾在那把长椅上,那棵树下,把自己隐藏了很久的秘密告诉宋语。
很突然,也很莫名其妙,他也不知道为什么,只是想找人倾诉,只是觉得宋语会懂。
分班前,宋语选择文科也被他人质疑过。他们曾有过同样的经历,或许也就能拥有过同样的感受。
他不需要怜悯,不需要同情。
他只要有人能懂他。
懂他被迫放弃文科的痛,也懂他执意选择文科的沉重。
事实也证明,宋语真的懂他。
他没说没事,也没说没关系。
他说“我们一起当课代表吧”。
那就是在告诉他,不必害怕,也不必隐藏。
你是怎么样的,就展现出是什么样的就好了。
你能考第一那就考第一。
我们一起,一起选择自己喜欢的,一起把它做到最好。
宋语就像他自己说的最喜欢的那句“清川澹如此”一样,平静,淡然,能够包容一切。
周历此刻就像找到伯牙的子期,找到了一块能与自己完美契合的拼图。
在这世上有个跟自己完全没有血缘关系的人能这么懂自己,实在是比中了彩票还要幸运的事。
傻孩子还以为是知己呢(不是目前确实是知己hhh
PS:《唤醒》策划借鉴上海千古情剧场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18章 薄荷夏日
梦远书城已将原网页转码以便移动设备浏览
本站仅提供资源搜索服务,不存放任何实质内容。如有侵权内容请联系搜狗,源资源删除后本站的链接将自动失效。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