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长,准备上台啦!”欧阳麟的声音在门口响起。
宋语应了一声,目光落到被他放在包里的棒棒糖上。
周历是真的不知道他喜欢吃什么口味,所以每次给他糖都包含着各种口味,一给就是一大把,吃都吃不完,为此他还特地拿了个收纳盒放着,冰在冰箱里防止它们化。
很多时候宋语都觉得周历好像没有必要做到这份上,他也不该这样莫名其妙地接受他的好意。
可是从最开始那个莫名其妙的巧克力蛋糕,再到以不喜欢甜的为由送出的巧克力,突兀出现在他书包里的各种糖,以及今天跨越大半个体育场去给他买的棒棒糖。
都像在暗示着,这人正以一种潜伏般的姿态挤进他的生活中。
手机震动起来,最顶上的聊天框冒出一条信息。
轴:【宋社长,演出顺利。】
他没有回,把手机和棒棒糖放在一起,转身上了台。
《唤醒》是今年文艺晚会的最后一个节目,文学社去年出的《红楼梦》大受好评,从妆造情节各方面来说都十分用心。所以今年节目单刚出,就有许多人开始期待文学社的节目。再加上有宋语这么个风云人物,期待程度更上一层楼。
“接下来,有请文学社成员带来节目,《唤醒》。”
女主持标准的播音腔话音刚落,转身下台后,舞台一片空旷,原本激动的观众也忍不住噤声。
全场安静。
周历在黑暗中皱紧了眉。
灯光随着黑色的电子屏在一点点亮起来。
磅礴大气的字亮了起来,每一个字都有相应的背景画,在屏幕上逐渐显影,急速切换。
前2070-前221年,先秦时期,夏、商、周更迭。
前221年,秦朝建立,为中国第一个统一王朝。
前202年,汉朝建立。
220-589年,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
581年,隋朝建立。
618年,唐朝建立,万国来朝,大唐盛世。
907-979年,五代十国时期,分裂割据。
960年,宋朝建立。
1271年,元朝建立。
1368年,明朝建立。
1636年,清朝建立。
每一个朝代和时期都有极为精美的绘画作为背景,屏幕上的字也是手写的毛笔字,下笔飘逸有神,与底图的绘画十分相配,巨大的屏幕如电影放映般向观众展示着中华王朝的千年更替,浓郁的色彩宣告着华夏历史的繁华昌盛,令人惊谓。
突然,屏幕一黑,灯光也暗了下来。
屏幕上黑底白字,写着欧阳麟沉声念出的台词——
“1840年,鸦片战争。
中国近代史开始。
中华民族陷入了前所未有的内忧外患中。”
“外有列强侵略,火烧圆明园,签订一系列不平等条约。”
“内有封建势力残存,民众思想被禁锢在旧社会的牢笼中。”
台上灯光亮了一束,投射到一位跪着的女生身上。
她捧着一个碗,衣衫褴褛,脸上也蒙着黑灰,碗里放着一个沾着鲜红黏腻液体的馒头,仿佛举着什么宝物一样。
她大喊:“人/血/馒头,我拿到人/血/馒头了,我儿子有救了!”
第二束灯光亮起,照向同样跪着的一位女生。她穿着红艳的、完全不符合她现在这个年纪的婚服跪在地上。
她的呐喊同样撕心裂肺。
“娘,我不要嫁人,我不要跟公鸡拜堂!”
第三束灯光亮起,女生是一个妇人模样,身侧跪着一个穿着破烂的小孩,站着的妇人跟前两位的神情完全不同。
她大声讨好卖力地吆喝着:“卖小孩嘞,健康能干的小孩嘞!”
她们说完台词后就定在了原地,她们的声声嘶吼却穿透时光,在礼堂回荡。
第四盏灯光亮起,跟随着上台人的移动。
她从几位定住的女性前缓慢走过,脸上浮出怜悯的神情。
她伸手扶起麻木跪着的三位女性,三束灯光聚拢在她们身上,吆声卖小孩的妇人也不见了。
三位女子睁着懵懂的泪眼望向她,她牵住她们的手,眼神坚定地看向前方。
“休言女子非英物,夜夜龙泉壁上鸣。”(出自秋瑾《鹧鸪天》)
旁白声再次响起,只是这次换成了赵馨。
“1907年1月,革命人士秋瑾创办我国第一份宣传民主革命的妇女报刊——《中国女报》,号召妇女为争取解放而斗争,极大地推动了妇女事业的发展。”
穿着旗袍的女士牵着她们的手下台,独留人血馒头和裹脚布落在台上。
没多久,一位带着胡子、穿着中山装的人上台,震惊地垂目看着地上的人血馒头和裹脚布,连连叹气。
他站在黑暗处仰头,仿佛看不到一点希望似的说道:“这个社会的人们,被关在无可能破毁的铁屋中,早就麻木着睡死过去了,怎么叫都是叫不醒的。”
另一个声音又响了起来,他站在光下,朝黑暗里的人说:“可是哪怕能叫醒一个人,你就绝不能说他没有毁坏这铁屋的希望!”(改自鲁迅《呐喊》序言)
他的话语铿锵有力,直震人心。
他站在光下,朝黑暗中的人伸出手,邀请他共同站在光下。
全场唯一的灯光照在他们身上,两位执手相望,眼中含着共赴伟大事业的决心。
欧阳麟的旁白声再次响起。
“1915年9月15日,□□先生在上海创办《青年杂志》,后改名为,《新青年》。”
“□□先生在杂志中发表《敬告青年》一文。”
又一束灯光亮起,人/血/馒头和裹脚布都不见了,又是一位穿着中山装的男性,大挥着手道:
“青年,应当是自主的而非奴隶的,进步的而非保守的,进取的而非退隐的,世界的而非锁国的,实利的而非虚文的,科学的而非想象的。”(出自□□《敬告青年》)
旁白又道:“1918年,鲁迅先生发表《狂人日记》,揭露了封建礼教的黑暗与吃/人本质,我国第一部白话文小说问世。”
刚才还唉声叹气的人此刻目光锐利,手中拿着一支毛笔,一只手放在前腹,另一只手放在后背,坚定道:
“愿中国青年都摆脱冷气,只是向上走,不必听自暴自弃者流的话。能做事的做事,能发声的发声,有一分热,发一分光,就令萤火一般,也可以在黑暗里发一点光,不必等候炬火。此后如竟没有炬火,我便是唯一的光。”(出自鲁迅《热风》)
第三束灯光亮起,一位有胡子戴眼镜的人出现。
“吾愿吾亲爱之青年,生于青春死于青春,生于少年死于少年也。
进前而勿顾后,背黑暗而向光明,为世界进文明,为人类造幸福。
以青春之我,创建青春之家庭,青春之国家,青春之民族,青春之人类,青春之地球,青春之宇宙,资以乐其无涯之生。”(出自李大钊《青春》)
他们三人齐站在台前,目光坚定地举起手中的笔,就像战士举起最尖锐的刀和枪/械那样,视有抗争到底的勇气和信心。
他们齐声道:“虽千万人,吾往矣!”(出自《孟子》)
动作定格在此,观众们的心也被紧紧揪住。
简单的文字却有能地动山摇的力量。
凡是流着中华民族血液的人,没有会不为之感到震撼。
“1915年起,由□□、李大钊、鲁迅等人领导的新文化运动展开,先进知识分子前仆后继,宣扬民主与科学,以笔为刃,以墨为锋,以解放思想、开发民智作为出发点,用文字唤醒沉睡的人们,救亡图存,振兴中华。”
“1919年,巴黎和会的外交失败引发了大批学生旷课、工人旷工,以青年为主的五四运动在全国众多地方开展。”
语落,全场灯光亮起。台下的观众这才发现不仅台上站满了人,走道上也站了许多人,他们有些人举着白布黑字或是红字的旗帜,有些人在挥洒着新青年的传单。
宋语穿着一身黑色中山装站在最前面,挥臂呐喊着旗帜上的字:“外争主权,内除国贼。”
后面的人也跟着他大喊。
然后先是台下几个人跟着喊,再后来有越来越多的人加入,最后整个礼堂的人都在跟着喊。
“外争主权,内除国贼。”
“废除二十一条!”
就连最前排的校领导也忍不住振臂高呼。
宋语站在台上,跟台下的周历无声对视。两人都从对方眼中看到了熊熊燃烧着的烈火,和少年势必要改变世界的决心。
周历被周围情绪氛围感染,满心满身都像有一团火在不断燃烧。
文学与历史不断纠缠。文学能改变历史,文学能叙述历史,而历史也能承载住文学。
从历史中可以感受到文字的力量,从文字中能够体现历史的厚重。
他再次庆幸自己当初选择了喜欢的文科。
曾经学习理科时,他总觉得自己就像一个不断接收指令的机器人。
而他在文科中可以感受到历史更迭,可以感受到文字无穷的力量,可以感受到心脏的震颤。
台上的宋语站在灯光下,穿着中山装时好像真似一位书生,举起的手臂笔直而坚定。
台上灯光再次暗下,少年们的动作停住。
接着灯一盏盏灭掉。
有人再次呐喊:“让我们的祖孙后代享受前人披荆斩棘的幸福吧!”(出自陈乔年)
几声枪响后,台上的灯彻底灭完。
全场再次陷入寂静。
“无数革命先辈,用文学拯救人民,用生命捍卫真理,为后人找到了正确的思想理论指导,即马克思主义。”
“他们最先觉醒,也最先死去。”
“但他们的精神,必将永垂不朽,流芳百世。”
微弱的灯光像一层雾笼罩着台上的众人。
他们微笑着看向台下,像慈祥的长辈那样对自己的孩子投以温柔的目光。
“1949年10月1日,新中国成立。”
欧阳麟声音有些哽咽。
“先辈们,如今国泰民安,山河无恙。”
“你们看见了吗?”
台上众人立刻欣慰地笑着回复道:“看见啦!”
说完,他们弯腰,对台下鞠躬。
台下掌声经久不息。
电子屏幕上,**广场背景变成了无数革命人士的图片,一张接一张地布满屏幕。
全体表演的人员转身对着屏幕鞠躬,台下一波接着一波的人也自发自觉地跟着鞠躬。
最后一个节目就此结束。
下台后的宋语被人拦住,女生可怜兮兮地恳求:“宋语学长,可以做个采访吗,我要交差的。”
宋语有些为难地抿唇,几秒后开口道:“剧本不是我写的,是赵馨同学。”
他对女生往赵馨那边的方向示意,自己则溜之大吉了。
他回到后台休息室拿自己东西,却被莫名出现在眼前的人吓了一跳。
其他文学社成员还没到后台,原本应该是空荡的休息室座位上却反坐着一个人。
“你怎么在这里?”宋语问。
周历笑嘻嘻的,“等你呀。”
宋语觉得奇怪,“等我干嘛?”
“不干嘛,”周历忽然拿出一个棒棒糖拆着包装,“来偷你一个棒棒糖吃。”
说完他就把手里的棒棒糖塞进嘴里,抬起眼睛看着宋语。
棒棒糖是草莓味的,很甜。
宋语有些无语地看着他吃。
他含着棒棒糖有些模糊地说:“怎么我给你的棒棒糖你都没吃啊?”
宋语无奈道:“我吃了。”
“真的吗?”
“真的。”
“好吧。”周历被甜得有些牙疼,吃得很敷衍,夸赞却很真心,“文学社每年的节目都出得好好。”
宋语实话实说:“是赵馨写得好。”
“你演的也很好,”周历目光落在他的衣服上,忽然很直接地说,“你穿这个很好看。”
宋语低头看了看自己,心里突然咯噔一声。
周历刚刚直接脱口而出,现在才迟钝地有些不好意思。
宋语穿黑色会把他皮肤称得更白,中山装跟他秀气的长相十分适配,活脱脱一个清秀书生模样。
周历感觉自己耳朵又爬上了炙热的温度,咳了几声缓解尴尬,“那个,他们说周五晚上班上聚餐,你去吗?”
“周五?”宋语把自己书包拉链拉上,“我不去了,周五晚上文学社也要聚餐。”
“哦,好吧。”周历兴致一下就降下去了一些。
-
周五晚,文学社聚餐定在了一家烧烤店,来人并没有很多,宋语虽不记得全部成员的名字,但记得每一个人的脸。
而坐在欧阳麟身旁的两人是陌生的面孔。
欧阳麟主动介绍:“社长,这两位是我请来给我们画视频里画面的两位大佬。”
他先指了指身侧,再指沈画意身旁那位,“沈画意,顾书锦,一位画家一位书法家。”
宋语朝他们点点头算作招呼,“你们好,我是宋语,是附中文学社社长,多谢你们帮忙。”
沈画意被他逗笑了,眼尾有一颗漂亮的泪痣,纤长的手指撑住脸,“太客气了小弟弟。”
宋语第一次被这样叫,下意识皱起眉,沈画意看到他这样却笑得更开心了。他拍了拍身旁的欧阳麟,“跟我换个位置,我要跟你们社长坐。”
原本一点没反应的顾书锦突然也跟着宋语一起皱眉。
“为什么?”欧阳麟很不情愿。
“管那么多干嘛,”沈画意很不耐烦,“我喜欢他不行啊。”
欧阳麟悻悻地就跟沈画意换了位置,结果屁股还没坐下,顾书锦也开了口:“你坐我位置。”
欧阳麟很不服:“凭什么!”
顾书锦没说话,淡淡扫了一眼过去。
欧阳麟却像被眼刀宰了一样,认命道:“好好好换换换。”
原本宋语就跟欧阳麟一个人比较熟,现在这么一换宋语之间跟他中间隔了两个人。
并且换到他旁边的沈画意一直眼珠不转地盯着他,烧烤上了好几盘后,也一边吃一边盯着他看。
宋语感觉很不舒服,斟酌着词句开口:“可以不要一直盯着我吗?”
沈画意也很干脆:“不。”
宋语皱眉:“为什么?”
“因为你好看啊。”沈画意想戳一下他脸颊,结果被宋语皱着眉躲开了,他笑着补充,“皱眉也好看。”
宋语不太自在,没回话。
“会喝酒吗弟弟,”沈画意拿起酒瓶开了盖,“陪我喝一点?”
“我没喝过。”
沈画意有些意外,但还是自顾自地给他倒了一杯,“怎么,没成年就不喝?”
宋语看着杯里黄色的液体,委婉拒绝道:“我刚满十七没多久。”
沈画意笑得更开心,“你是谁家的乖小孩,怎么办,我更喜欢你了。”
宋语眉皱得更深。
他脑子里只有一个念想。
好想逃。
他下意识看向欧阳麟,结果欧阳麟跟其他成员早就聊欢了,其他成员也都在各玩各的。
宋语无声地叹了口气。
“来嘛小弟弟,”沈画意引诱道,“酒很好喝的。”
顾书锦像是忍无可忍,沉声道:“沈画意。”
“干嘛。”沈画意不太耐烦。
“你差不多得了。”顾书锦说。
“什么差不多,”沈画意翘起的眼尾像是挑衅,“现在这样,根本不够。”
顾书锦无声地盯着他,眼里晦暗不明。
沈画意也不怕,就那样眨着一双惑人的眼睛直视他。
宋语看不下去了,主动开口:“我可以喝。”
沈画意冲顾书锦得意挑眉,面对宋语时又换了副模样,“这就对了嘛,听话。”
“以笔为刃,以墨为锋。”这句出自网络,其他出处也在原文括号里标明。
写节目好像占了大部分,就当给大家补习了吧hhh。
感觉我要表达的好像还不是很清楚,总之文学社出这个节目就是想让大家看到文学的力量。
节目占了大部分所以把下一章的一些内容也先放上来了,虽然还是好水……但是不管了先把那两新人物引出来嗯。
哦对了,顾书锦和沈画意是官配。沈画意只是单纯喜欢撩拨帅哥。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30章 演出顺利
梦远书城已将原网页转码以便移动设备浏览
本站仅提供资源搜索服务,不存放任何实质内容。如有侵权内容请联系搜狗,源资源删除后本站的链接将自动失效。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