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的另一端,与宁静祥和的大学温室形成鲜明对比,呈现出截然不同的繁华与喧嚣景象。
在这间装修时尚、充满工业风格的咖啡馆内,空气中弥漫着昂贵咖啡豆的浓郁香气。
陈锋慵懒地靠在柔软舒适的皮质沙发上,双腿随意翘起,姿态悠闲自在。
他身着一套剪裁得体的休闲西装,头发经过精心打理,显得格外有型。
手腕上那块价值不菲的名表在咖啡馆灯光下偶尔反射出刺眼的光芒,彰显着他的身份与品味。
他对面坐着一位颇具制片人气场的中年男人,两人相谈甚欢,不时发出心照不宣的笑声,气氛融洽而热烈。
陈锋非常享受这样的时刻。
身处影视行业的潮流前沿,与掌握丰富资源的圈内人士谈笑风生,这种如鱼得水的感觉让他倍感惬意。
他的才华毋庸置疑,但更让他引以为傲的是他那钻营和把握机会的能力。
此刻,
他正口若悬河地谈论着自己即将开机的新项目,巧妙地夸大着投资规模和明星阵容,语气中充满了精心修饰过的自信与野心,仿佛一切尽在掌控之中。
“……所以,这个项目,我们瞄准的就是年底的爆款。
平台那边已经给了S级的预热资源,到时候还需要王总您这边多支持啊。”
陈锋举起手中的意式浓缩咖啡杯,做出敬酒的姿态,笑容恰到好处地热络又不显谄媚,显得既礼貌又得体。
“好说好说,陈老弟的项目,我一直是看好的。”
王总呵呵笑着,抿了一口咖啡,眼神中流露出赞许,
“年轻人,有想法,有冲劲,前途无量啊。”
在谈话的间隙,陈锋的目光随意扫过手机屏幕,处理着几条新消息。
忽然,
一条来自某个不太熟悉的校友群的消息吸引了他的注意。
群里正在热烈讨论母校生命科学学院的某个合作项目,提到了近期聘请了一位校外专家协助整理一批珍贵的古老植物图谱资料。
本来这种学术圈的消息陈锋毫无兴趣,但紧接着,群里有人发了一张现场工作照的截图——似乎是学院官网新闻稿的配图,像素不高,
但能依稀看清一个穿着白大褂、气质清冷的年轻教授正在对身旁的一位女性助手说着什么。
那位女助手低着头,只能看到一个侧影和额前柔顺的黑发。
陈锋滑动屏幕的手指突然顿住,心中涌起一丝异样的感觉。
那个侧影……实在是太熟悉了。
即使画面模糊,即使只是一个低头的瞬间,那种安静而专注的姿态,以及额发垂下的微妙弧度,都像一把钥匙,瞬间打开了他记忆中某个尘封的角落。
林夕。
怎么会是她?
他微微眯起眼睛,放大那张图片,仔细辨认。没错,虽然看不太清正脸,但那种感觉,**不离十。
她怎么会跑到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去?
还成了什么教授的助手?
整理植物图谱?
这和她编剧的工作简直是风马牛不相及。
一丝混杂着轻蔑和好奇的情绪掠过心头。
他记得林夕那可怕又烦人的超忆症。难道她又在用她那点“特殊能力”干什么?他撇撇嘴,心里泛起一股说不清道不明的腻烦。
那个女人的大脑就像一台失控的录像机,记得所有事情,包括他宁愿遗忘的细节。
当初他确实利用她这份能力,快速抓取了不少创作灵感和细节素材,助自己迅速打开了局面。
但久而久之,她那无法遗忘带来的敏感、脆弱,以及偶尔因记忆闪回而情绪失控的状态,都让他觉得厌烦和丢人。
一个无法控制自己记忆和情绪的工具,再好用,也终归是个麻烦。
更何况,他陈锋如今已不需要依靠这种“非常规”手段了
——至少他是这么认为的。
他不动声色地退出图片,手指在屏幕上快速滑动,看似随意地在校友群里发问:
“哦?顾教授的项目听起来很有意思啊。还请了校外专家?是哪位大拿?”
很快,有人回复:
“算不上大拿吧,听说是个小编剧,叫林夕?好像是顾教授找来做资料梳理的,据说效率奇高,过目不忘呢!”
过目不忘。
这四个字像针一样,轻轻刺了陈锋一下。
果然是她。
而且,她那份“能力”果然又成了她被“利用”的资本。
他几乎能想象出那个场景:林夕像个**扫描仪一样,快速处理着那些枯燥的资料,而那个所谓的教授,大概也和他当年一样,看中的不过是她这点异于常人的利用价值。
一种混合着不屑、嫉妒和某种被冒犯了的奇怪感觉,在他心底滋生。
他不屑的是,林夕兜兜转转,竟然又落回了靠卖弄她那点“记忆力”混饭吃的境地,而且还是在完全不相干的领域。
一丝极其细微的嫉妒则是
——那个项目听起来似乎有些来头,能和知名大学的年轻教授搭上线,或许能接触到一些普通人接触不到的资源和名声。
这种机会,凭什么落在她头上?
而那被冒犯的感觉则更莫名其妙
——仿佛一件自己曾经弃之如敝屣的旧物,突然被另一个人当成了宝,甚至还发挥了作用,这让他感觉自己的判断受到了质疑。
“陈老弟?看什么这么入神?”
对面的王总注意到他的心不在焉,笑着问。
陈锋立刻回过神来,脸上重新堆起熟练的笑容,将手机屏幕按熄,反扣在桌上:
“没什么,一点琐事。我们刚才说到哪儿了?哦对,平台的预热资源……”
他迅速将话题拉回自己的项目上,语气再次变得激昂自信,仿佛刚才那瞬间的走神从未发生。
但那个模糊的侧影,和“过目不忘”四个字,却像一颗投入静水的小石子,在他心底漾开了一圈微澜。
接下来的谈话,陈锋虽然依旧应对得体,但心底那丝异样的情绪却始终盘旋不去。
送走了王总后,他并没有立刻离开,而是重新拿起手机,靠在沙发上,开始有针对性地搜索起来。
他先是查了那位“顾教授”。
顾时韫,三十岁,植物学领域冉冉升起的新星,家世似乎也不错,业内风评甚佳,堪称青年才俊。
陈锋看着搜索结果里顾时韫那几张清晰而英俊的学术照片,眉头几不可查地皱了一下。
他又尝试搜索顾时韫近期的项目,但学术项目的具体细节对外公开有限,只知道是一个关于古老植物图谱数字化与研究的课题,受到学院和校方的重视。
最后,他点开了林夕那几乎长草的朋友圈。
她的动态很少,最近一条还是一个月前转发的一部冷门文艺片评论。
没有透露任何关于新工作的信息。
陈锋放下手机,指尖无意识地敲击着桌面。
一个小编剧,一个脸盲的植物学教授(他依稀记得群里有人提过一嘴顾教授好像有点脸盲,靠细节认人),一个过目不忘的助手,一个被重视的古资料项目……
这些元素组合在一起,让他觉得有些……碍眼。
他扯了扯嘴角,露出一丝讥讽的冷笑。
林夕啊林夕,你还是老样子。
以为换了个地方,换个人,你那点“异常”就能被正常接纳,甚至成为资本了吗?
真是天真得可笑。
在他心里,林夕的超忆症始终是一种“异常”,一种可以利用但绝不能沾惹过深的麻烦。他成功地从她身上榨取了价值,然后及时抽身,这是他自认为最明智的选择。
现在看到她似乎找到了新的“宿主”,而且对方条件似乎还相当不错,一种说不清是嫉妒还是幸灾乐祸的情绪在他心底发酵。
他几乎可以预见未来的场景:
要么是那个顾教授利用完她之后,像他一样将她一脚踢开;要么就是她的超忆症再次失控,搞出什么麻烦,连累那个项目和她自己。
无论如何,在他看来,这都不会有什么好结果。
他端起已经冷掉的咖啡,喝了一口,苦涩的味道让他皱了皱眉。
或许……
他可以稍微“关注”一下这个项目的进展?
毕竟,林夕是他“前任”,了解一下她的现状,也“合情合理”吧?
而且,万一那个项目真的有什么特别的价值……
或者万一出了什么纰漏,或许……
还能成为他未来某个剧本的“素材”呢?
一个阴暗而模糊的念头开始在他心中萌芽。
他并不确定自己要做什么,只是一种本能般的、对潜在竞争对手(即使他自己也不明白为何会将林夕和那个教授视为竞争)的警惕和一种想要搅动浑水的恶劣趣味。
他拿出手机,翻到一个很少联系的名字
——那是还在母校宣传部工作的一个旧相识。
他斟酌着措辞,发去了一条看似随意问候的消息,寒暄几句后,便“不经意”地问起了生命科学学院那个古籍数字化项目,语气充满了“校友的关心”和“好奇”。
阳光透过咖啡馆巨大的落地窗,照在他英俊却略显世故的脸上,一半明亮,一半阴影。
就在林夕沉浸于温室静谧的细节海洋,并因那悄然滋生的微妙温度而有些心绪不宁的同时,一片不起眼的阴影,已然投下。
那阴影源自过去,带着陈腐的利用和冰冷的算计,
正借着偶然的机会,
悄无声息地向着那片看似与世隔绝的绿色世界,蔓延出它的第一缕触须。
微光或许能照亮温暖的细节,
但光芒之下,阴影也从未远离。
梦远书城已将原网页转码以便移动设备浏览
本站仅提供资源搜索服务,不存放任何实质内容。如有侵权内容请联系搜狗,源资源删除后本站的链接将自动失效。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