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小说尽在梦远书城!手机版

您的位置 : 梦远书城 > 宫斗宅斗 > 我靠种田当上校长 > 第19章 饴糖

第19章 饴糖

周家搬到学田时,募兵刚刚结束。他们见过宋归的大哥,记得是个高高大大、沉默冷峻的青年。

做了多年买卖,周伏识人的眼力还是有的。同样是寡言的性子,相比黎仁诚的清峻冷然,宋归大哥的眼中却是暗隐着几分狠决。

不过那人很快就从军离开了。后来他们逐渐与宋归熟悉了,这年轻人温良知礼,待人和煦,对他那大哥的印象倒是浅淡了。

“幼年时,我被人贩子拐了,是大哥救的我,后来我们兄弟被义父收养,一直住在邻县。”

“七年前义父来长宁访友失踪,大哥带我来找,却是一无所获。”

“义父的友人就是县学的夫子,帮我们兄弟租种了学田安顿下来。大哥去从军也是想搏个好前程。”

几句话,宋归说清了自己的过往。

这就完了?

程颂一脸懵圈。

你怎么就被人贩子拐了?

多大被拐,家在哪儿啊?

获救了怎么没回去找家人?

你大哥也没家吗?他一个小孩子怎么救的你?

你倒是仔细说说啊……

同样被点燃了八卦魂的还有画砚,不过——

“小溪哥哥,你兄长好厉害啊!他是侠士吗?他去从军,是要去当将军吗?”

什么侠士,什么将军,你以为将军是报名上岗的?

“宋兄见谅,我这书童是话多了些。”

“无妨,画砚天真纯善,慷慨大方,很是可爱。”

宋归客气道。

慷慨大方?程颂扫了眼被夸的画砚,这小崽子居然还脸红了,真是难得一见!大方倒是真的,昨晚还惦记着给虎子牛娃分肉吃呢。

小溪哥哥比黎秀才还大一岁,画砚不知道怎么回夸,嘻嘻着把一盘包子向宋归跟前推了推。

是挺大方,程颂端起豆浆灌了半碗。

……

与章家的合作是每月底结算分红。虽然银子还没到手,但听说他已经有了六百文的积累,程颂也是笑眯了眼。

除了在现代做过一阵子暑期工,这还是程颂第一次在大琞挣钱,只听个数就高兴!一日六百文,若能日日如此,一个月就十八两银子!

程家每月给他五两月银。若是吃住在县学,少买点书,肯定够了。程颂也料不到进城首日,一口铁锅就掏空了他一个月的生活费。不过只冲着能认识黎兄,别说一月,一年的生活费都掏了也值。

为了庆祝自己没到手的分成,程颂决定晚饭做个红烧狮子头。

打从王止在学田干活儿,除了送柴,程颂还让他帮忙代购新鲜的果子和菜蔬。拿不准的王止就记下,和程颂确认后再买。现在厨房就有十几个带泥的荸荠,正适合做丸子。

听说少爷挣到了分成要庆祝,画砚激动地就要出去吹一波,被程颂拎到厨房洗菜了。

画砚被买入程家的时候,程父已经娶了二房。不知是受人挑唆还是孩子自己悟的,从小把林春杏当作了他们院子的天敌。

周氏去世后,画砚身上的担子更重了,只要少爷有一点进步就恨不能宣扬得家里耗子都得知道。

程颂一直在掰他这毛病,有好转但没根治。

画砚洗菜,黎仁诚剁肉,程颂负责调味烹煮。一斤五花肉做了十五个小丸子,三个人都没吃过瘾。

“这小狮子头比那日的冬瓜汆丸子还香,荸荠居然还能烧丸子!少爷,明日还能接着庆祝吗?我把肉洗好,葱姜备好。”

打完申请,画砚眨着眼看向黎秀才。

“我来剁肉。”

收到信号的黎仁诚接着道。

喜欢吃就再做,程颂不嫌麻烦,但明日有些为难,

“最快后日了,明日我托章兄多带些肉来,再让王止买斤荸荠。”

“哦,后日也行。”

画砚在椅子上扭了扭,一副很好商量的样子。

“明日一早我去县城,肉和菜我带回来吧,颂弟再想想还缺甚,我一并买上。”

“黎兄去县城何事啊?”

除了回家,程颂还没见过他离开学田。

“将抄好的书送去书肆,再取两本新的来。”

“抄的书?为何要抄书呢?”

画砚不明白,抄好的书不留着看,怎么还送去书肆了。

“县中不少学子都靠抄书挣些银钱,或是租书回来抄录自用,比买书便宜些。”

黎仁诚解释道。

他黎兄字写得好,抄书定是没问题,程颂倒没觉着意外。

“黎兄,学子抄书不会耽误功课吗?”

“通常不会,抄些圣贤书也能巩固学问,算不得耽误,若无心科考,就多抄些话本小说,酬劳会给得多些。”

程颂没深问抄书具体能挣多少,要是给得够多,黎仁诚也不必租种学田,只抄书好了。

“既是如此,黎兄能否将画砚带上?这几日跟着佃农施灌辛苦,也让他去县城买些吃食补补。”

其实画砚虽日日下田,但更多是凑个热闹,没有哪家佃农会真让他多干。程颂让他跟着主要是去付钱,直接把钱给黎兄怕他不收。

“善,明日让画砚与我同去。”

黎仁诚多少能猜到程颂的用意,但不愿为这点事和他争执推让,怕显得生分。

次日一早,程颂去找舅父要了两块豆腐,晚上回来做了一大锅小狮子头。除去给周家送了一大碗,他们仨也都吃了个尽兴。

问过程颂后,画砚把虎子、牛娃和牛娃妹妹小花邀来同享。他也不知道自己碗里有多少丸子,就一人一个一轮一轮地分,看得程颂直乐,又给他们加了一大勺。

画砚吃美了,和程颂讲起了章家排骨的售卖盛况。

“客人多得不行,铺子里都坐不下了呢。”

“还专门去章家铺子了?”

黎仁诚点头,说画砚提了要去,他们就去看了看。

“嗯嗯,得去啊,去替少爷看看买卖。”

早上章清已经和程颂讲了一通,说第二日排骨卖得更好,但米饭又剩了不少。

他大嫂干脆将斩下的大骨也炖了,下同样的调料烧出不少汤汁,将剩米饭卖了个汤汁版的套餐。

一勺汤汁一份米饭一份菜蔬,五文钱。嫌排骨贵的就买份汤汁拌饭过过瘾。

他爹把今日的备货量又翻了倍,说是一点儿不愁卖。

“唯一发愁的就是排骨不够。以往每日就宰那几头猪,能出的排骨有限。不过祖父说若是排骨一直好卖,那就每日多宰几头猪,生肉卖不动就降些价钱。”

“那蜜汁做法也不拘于排骨,烧五花肉、烧肘子都可。只需将肉皮处理干净,炖煮时间略长,其余做法与排骨无异。”

其它部位味道如何不好说,至少五花和肘子肯定没问题。。

“还可做五花和肘子?那敢情好,今日回去就与父兄讲讲。这几日二哥要去府城买调料,若能炖的种类多了,正好让他多买些。”

章清高兴道。

“为何去府城买调料?”

去府城批发,省下来的钱够路费吗?程颂问道。

“其他调料还好,这蜜汁需要的沙糖量大。调料铺卖二百文一斤,多买也只肯便宜五文,县里就是从府城进的货,父亲便打算让二哥去看看价钱。”

糖价贵程颂也知道,相比七文钱一斤的粮价,七十文的盐价就够高了。

盐铁自古是国家重要收入,价格受到很多非市场因素制约,波动较大。而且就算盐价再高,作为生活必需品,食盐也是不愁卖的。

只是盐价越高铤而走险贩私盐的人就越多,所以大琞的官盐价格就一直维持在有些贵但多数人还买得起、盐贩子获利空间有限的水平上。

糖价则不然,说是自由买卖,但其实定价权是掌握在几家大糖商手中的。

甘蔗的种植受地域限制,大型的甘蔗园、制糖坊都在南方,北方售卖的沙糖都是从南方运来。

以前运河未通、漕粮南货走陆路过来的时候价格更高,据说有过一贯钱的高价,就是一千文一斤糖。

现如今不仅漕粮运得便利,包括沙糖在内的不少南方货物还能通过先海运、再换河运或陆路的方式送到北方各地。

两种方式都能大幅降低运费,这才有了现在二百文一斤的糖价。看似很贵,实则已经便宜不少了。

只是这个价钱也并非真正的市场调节,而是几大糖商商议之后定下的,利润空间应该还是很大。

“沙糖价贵也可混入蜂蜜或饴糖,减少沙糖用量,味道并无太大影响。”

程颂想了想又说:

“蜂蜜分不同花蜜,味道有些差别,还是饴糖稳定些。”

章清点头。

“蜂蜜县城很少能买到,饴糖一百文一斤,倒是便宜很多,晚间我与父兄说说。会做饴糖的作坊多,兴许讲讲价还能再低些,二哥也不用跑府城了。”

“饴糖也要百文一斤?”

程颂就在县城买过一次沙糖,没碰到过卖饴糖的,最近秀才院的糖也不多了,还没来得及再买。

若饴糖也能卖百文一斤,那还不如自己做些。长宁没有甘蔗做不了沙糖,饴糖就简单多了,原料只需麦子和糯米,大琞的粮价那是相当便宜。

“平日都是百文一斤,若买得多,家中去讲讲价,便宜个十文八文应是可以吧。”

“那你先让家中去问问价,这几日我也做些饴糖试试。”

“程兄会做饴糖?”

见两人说正事,谢驰一直没插嘴。听到程颂说会做饴糖,是真惊讶了。

“会是会,但十分手生。这饴糖的制作需要小半月,这两日我就试做。”

做饴糖需要先发麦芽。程颂估摸现在白天的温度大概在十到十五度之间,麦芽生长不会太快。

“颂弟定是这县学中最不惧落榜的学子。”

章清一脸叹服道。

饴糖就是麦芽糖,制作方法很简单,基础材料是发好的麦芽,配合材料并不唯一,最便宜的是绿玉米秸秆。

先将秸秆切段碾碎,放入麸皮蒸到彻底软化,稍微晾凉后与碎麦芽混合,加水发酵一夜,大部分糖分就析出到水里了,然后把滤出的糖水熬制到糊状就算做成了。

但玉米和西红柿辣椒一样,都是起源美洲的作物,大琞的地理分布程颂基本一无所知,没见过就只能当没有。

没有玉米,就只能选择最常见的糯米,好在大琞几乎所有的粮食都不贵,糯米一斤也才十文钱。

程颂让王止代买了十斤麦子,三十斤糯米,这个比例不算严格,对味道甜度不满意可以随时调整。

怕制作失败,他把材料都分了三份,连续三天,每日取三分之一的麦子浸好后放到笸箩里避光发麦芽。

室外温度还有些低,他将笸箩都放到了厨房,嘱咐画砚每日都要均匀洒些水上去,但又不能量太大。

最后一批麦子浸好等待发芽后,用盐腌制的腐乳坯也差不多够日子了。

这日吃过晚饭,程颂用食盐、面酱和甘草、肉桂、丁香、砂仁等香料熬煮了汤料。

煮这汤料不用水,只用黄酒,煮好后滤去料渣和腌制好的腐乳盐坯一起装坛,一层腐乳盐坯一层料,最后还要撒层封口盐,盖盖封坛抹上封泥,几个月后就可以吃了。

白天程颂要去县学,画砚得了新鲜,总钻去厨房看麦芽。黎仁诚不拦他,偶尔自己也去看两眼。

程颂第三个休沐前一日,第一批麦芽已经长到了一指高,可用了。

这日散学回来,程颂蒸糯米,黎仁诚剁麦芽,画砚等糯米饭晾至温凉后跟着一起搅拌,搅好的糯米麦芽还需要发酵一宿。

休沐当日,将发酵好的糖水滤出后再用铁锅熬煮,煮至粘稠就是饴糖了。只是水多锅小,一锅一锅熬得程颂逐渐暴躁,下定决心要去定做个大号铁锅。

秀才院飘了整日的麦芽甜香,几乎全村的孩子都在院门外来回转悠不肯离开。

佃农家买不起沙糖,最多年节时花上几文钱买上一小块芝麻糖给孩子甜甜嘴。

芝麻糖就是用饴糖加工的。程颂在锅边转了一日大勺,肩痛腰酸得厉害,实在没力气再拉硬糖、炒芝麻糖了。

他让画砚通知院外的孩子都回家取碗,自己舀了一勺刚熬好的饴糖准备煮锅糖水给他们分分。

煮糖水容易,黎仁诚没让程颂动手,自己煮好后端到院中,让孩子们排好队,一人两大勺。

小点的孩子还不太省事,端起糖水就喝了个眉开眼笑。稍大些的孩子不少都将糖水端回家中,与父母家人一起分食。

“少爷,能取一勺饴糖送与吴婶子家吗?今日虎子大哥回来了,他家可热闹了。”

“虎子大哥去哪儿了?”

“说是去服徭役了,去了一个多月。”

服徭役?程颂心中一动,但也没露声色,取碗舀了一大勺饴糖让他端走了。

见程颂面色微沉,一直在旁边学习熬糖的黎仁诚关心道:

“颂弟可是有事?”

感谢看文!

小剧场:

黎仁诚归家第七天:

画砚:少爷,黎秀才走了七天了。

程颂:是啊,我也想黎兄了。

画砚眨眨眼:黎秀才走的那日,少爷还做了酱肉呢。

程颂:……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19章 饴糖

梦远书城已将原网页转码以便移动设备浏览

本站仅提供资源搜索服务,不存放任何实质内容。如有侵权内容请联系搜狗,源资源删除后本站的链接将自动失效。

推荐阅读

错嫁给年代文大佬后

狩心游戏

我在虫族监狱写小说

当老实人扮演渣攻后[快穿]

北岛长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