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就是想和黎兄商量的农事。”
程颂取了西红柿递给黎仁诚。
“这是?”
“西红柿!”
画砚抢答。
秀才都不认识这果子啊,他家少爷可真会买!
“西,红柿?这柿子颜色好,和冬日的柿子很是不同,是西边的特产?”
“呃,应是吧。”
程颂挠了挠额头。
“我在西边倒是从未见过此果。”
程颂哪能料到黎仁诚是从西边迁来的,只能硬着头皮忽悠。
“那可能是更西边!”
“更西的话,那就是蛮人或胡人的地界了。”
程颂心里一突,幸亏没说这东西叫番茄,那可直接坐实产地了,以后被人问起来更不好掰了。
大琞对边境贸易的管控很严格。私自在边境榷场之外交易都有受到刑罚的风险。虽说就一个西红柿,要是被有心人揪住,也能做出不小的文章。
“是大琞还是胡地,我也不清楚,只知道这果子十分难得,据说既可生食也能当作菜蔬。而且此物种收周期短,产量高,所以我想试种一下,还需黎兄帮忙。”
如何处理这个西红柿,程颂也在犹豫。想用它发挥最大作用肯定得取种种植,可自己从来没种活过什么,不知道能不能成。好在他家这西红柿很特别,应季的多是家政阿姨自己种的,听她说过这柿子能留种,程颂便打算试试。
再者在这小院种也不可能瞒过黎仁诚,倒不如趁早坦诚相告。
反正西红柿再少见,也就只是个蔬果,自己咬死了是买的,别人也查不出什么。
这世上的植物何止千万,谁也不敢保证大琞朝一定没有。至于其他办法,程颂暂时没想,也没时间多想,西红柿放不住……
黎仁诚没尝试过新作物种植,但这西红柿色泽红艳,气味清香,应是对身体有益,种就种吧。
见黎兄同意,程颂自己去把西红柿洗好,让画砚去洗了两个小陶罐擦干。
三个人又围坐一起,看程颂把西红柿切成几瓣,挂着汁水的种子分装到两个陶罐中。
“听说这种子可以直接种,也可先闷在罐中两三日,洗去汁水晾干再种。”
这些方法程颂以前在网络上都刷到过,还有印象,勉强够得上一知半解,大不了种得粗糙些。
挖去汁水种子的果肉三个人分食了。咬下第一口,画砚就眯了眼,还没咽下就不停点头。又沙又糯,酸甜可口,比寻常果子都好吃!
这绝对是第一次吃产生滤镜了。
程颂也没反驳,这西红柿是家政阿姨买的,产地和品种都不明确,味道确实浓郁。
黎仁诚尝了之后就问程颂打算在哪儿种,他去把地翻了。程颂不懂,说让他决定,反正种子也不多。
“后院有现成的空地,今日就能种下一些。这两日我将前院的地也翻出一片,晾干的种子就种前院,日后也能做个比较。”
“黎兄安排得甚好!”
早饭后不久,修井的两个工人就到了,没一会儿木工行的伙计驾车把定好的大件家具也送来了。
程颂想了下,就剩下石磨还没送来,昨天石匠也说可能需要三四天才能打好。
程颂之前和直学请了两天假,其实收拾整理用了不到一天就做好了。
在黎仁诚的建议下,他们找了隔壁吴姓婶子帮忙浆洗衣物。
吴婶子自己有五个孩子,前些年她小叔两口子染了疫病双双去世,留下的三个孩子也被吴婶子收留了。
他们夫妻要抚养八个孩子,家里还有公婆要奉养,负担很重,但这吴婶子人看着很是干净利索,衣服补丁打得也整齐,家中儿女教得也好。大点儿的孩子都会帮忙干活儿看顾弟弟妹妹。家里人口虽多,日子却是井井有条。
佃农村没有雇人洗衣的先例,吴婶子说洗一次给三文钱就行,程颂没答应。
县城里三文钱才能买一个素包子,他的衣服还是长衫居多,用布跟不要钱似的。
这天还冷着,三文钱一大盆也太少了,最后程颂定了个一文钱洗一件的长期合作价。吴婶子一家都很高兴,还给秀才院送来一个自家窖里存的冬瓜。
下午两个工人把水井也修好淘好了,这井其实就是外面的井台塌了,里面的井壁倒还完整。
脏水打出了十多桶,肉眼看着水质是变清了。程颂不放心又让多倒了几桶。最后黎仁诚说可以了,打出的水已经和村中的井水一样了。
午饭是黎仁诚做的,程颂没争抢,想看看他平时是怎么吃饭的,结果比程颂预想得还差。
水煮的杂粮饭,说是饭,其实就是稠粥。
煮饭的同时在陶釜上架了个陶甑,就是蒸笼,里面放了切块的芦菔(萝卜),这样菜饭就能同时熟了。出锅后在芦菔上加了盐、点上几滴菜油,拌一拌,这饭就算做好了。
程颂怀疑那几滴菜油还是临时升级的,因为自己和画砚也跟着吃。
就这营养结构居然能供出个一米八的院试案首,程颂对自己穿越两世吃下的饭莫名多了点儿愧疚……
一顿午饭直接让黎仁诚丧失了掌勺主动权。
“过几日小弟打算再去县城寻一寻那行商,那人手中似还有异果,我不谙农事,若能买到,还需辛苦黎兄帮忙栽种。你帮小弟种菜,我负责做饭,甚是公平,黎兄千万莫再与我相争。”
程颂这话一是为了后面再拿出什么东西打个铺垫,万一家里冰箱门又开了呢?二也是为了三个人的健康着想,奢侈浪费不好,但天天咸盐拌青菜……
黎仁诚当然明白程颂是在给他找台阶,想让自己也跟着吃好些,两人刚说了要做挚友,没必要作态般争着做饭,就点头同意了。他想着平日院中的大小活计自己要多承担一些,待今年收成下来也不能全卖了,须给小院留一些新麦。
早上一人几块糕点,午饭拌萝卜杂粮粥,晚饭再凑合程颂怕不仅画砚要哭,他自己也该委屈了。
好在天气尚冷,昨天买的猪肉还有一块,他让画砚出去找种了韭菜的人家买上一把,再买回几个鸡蛋。
晚上黎仁诚和面,程颂搅馅料,三个人一起动手包,一顿肉三鲜饺子吃得是又香又满足,成功驱散了一日的辛劳。
临睡前程颂又去厨房看了看早上揉好的老面肥,看状态明天应该是能用了,等自己去了县学,黎兄和画砚近日的午饭怕就是包子了。
这日晚间,程颂以从未有过的虔诚迎来了入睡时刻。平躺后双手交叠在腹前,两眼瞪着房梁,等待着冰箱门开启……
没表,他也不知道自己瞪了多久,直到眼眶实在是酸涩,才闭眼歇了一会儿,之后又坐起来瞪着右手腕上的印记,屏住呼吸努力调运并不存在的真气,也不行……
实在没办法,程颂将左手覆在了印记上,准备念上一通冰箱开门之类的咒语,看看能不能,能不能……能!
变了!
我程小颂又回来了!!
看着眼前的冰箱,第三次回归的程颂很难形容自己的心情。他定了定神,努力先将心绪压平,打算尝试总结一份时空穿梭指南。
首先,不能开冰箱!
冰箱门是穿越媒介的嫌疑还没洗清!
绕过餐厅,程颂在屋里走了一圈,哪个房间都可以进,东西也都可以拿,只有家里的大门无法触到,像有层屏障隔绝在门内,也就是说他不能离开家,选好东西后只能先回大琞。
转身回屋时,程颂被惊在了玄关镜前!
镜子里的他不是刚过一米六的大琞小矬子,而是一米七八的现代程颂。
身上穿得也不是画砚给他准备的睡衣,而是仅有一条短裤,就是他第一次穿越当晚临睡前换的那条。
之前两次回来也是这个造型,只是他光顾着琢磨穿越关窍了,忽略了这么大的差别。
没时间思考原因,程颂去卧室床头把手机拿上。这东西在大琞肯定没法用,抓到手里只是打算测试一下能不能带过去。
走之前程颂又去了厨房。定下主意前不能开冰箱门,昨天的西红柿是随手拿的,今天就要慎重挑选了。
考虑到保鲜期、实用性和编故事难度,他决定就带几个辣椒回去。
关好冰箱门,重复昨天的动作,打开水龙头。这次是真打开了,水流出来了,再拧紧,自己没动,还在家里。
稍微思索一下,程颂把辣椒和手机换到右手攥着,又用左手覆上了玉牌印记,闭眼,再睁眼。
土炕,木梁,回来了!看看手中,辣椒在,手机居然也带过来了,睡衣也已经又变回来了!
第二次成功回家取货,程颂平静了不少。先将辣椒塞到枕下,又回想了一下刚刚的过程,他至少能确定手覆印记就能开启回家的通道,不过回去的只是他的意识。
虽然只是意识,但也能够带回一些东西,这里的缘由凭程颂的智商这辈子是想不通了。
他尝试解锁手机,能开,就是没信号。手机里存的内容也能看。不过这东西风险太大,藏哪儿也不安全,程颂思考了两秒,又重复操作一遍,将手机放回了原位。
寻找穿越方式加上接连折腾两趟,程颂精力消耗很大,第二天虽然被生物钟叫醒了,却还是很留恋被窝,不想睁眼。直到——
“少爷,少爷醒醒,这又是什么啊?”
感谢看文,求收藏评论。
小剧场:
画砚:少爷,我有个想法。
程颂:说。
画砚:明日再去趟县城吧。
程颂:干嘛去?你想买啥?
画砚:西红柿,嘿嘿。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6章 印记
梦远书城已将原网页转码以便移动设备浏览
本站仅提供资源搜索服务,不存放任何实质内容。如有侵权内容请联系搜狗,源资源删除后本站的链接将自动失效。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