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小说尽在梦远书城!手机版

您的位置 : 梦远书城 > 历史 > 我在乱世开黑心教辅班 > 第38章 宰冤大头

第38章 宰冤大头

秋闱放榜之日,青州府衙前的照壁被人群围得水泄不通。喧嚣声、叹息声、狂喜的叫喊声混杂在一起,几乎要掀翻天际。

格物书院的一众学子并未前去挤那热闹,而是聚在书院门口,翘首以盼。周文博被小七和几个腿脚麻利的同窗派去蹲守消息,其余人则心不在焉地进行着平日的课业,眼神却总忍不住飘向山下的道路。

林晚站在藏书阁二楼的窗前,看似平静地翻阅着新印出的一批《农事历书》校样,指尖却微微发紧。她心中并无十足把握。

周明礼此行,关乎的不仅仅是他个人的前程,更是格物书院能否在这“正途”上砸开第一道缝隙,关乎书院未来的声誉与生存空间。赵惟明虽已暗中打点,确保周明礼能顺利入场,但考场之内,文章高低,却非知府大人所能左右。

日头渐高,山道上终于出现了急促的马蹄声。去探听消息的耿二策马狂奔而回,未等马停稳便飞身而下,脸上带着难以抑制的激动红光,声音因高喊而嘶哑:

“中了!山长!周先生中了!榜上有名!第一百二十七名!”

“哗——!”

沉寂的书院如同滚油泼入冷水,瞬间沸腾起来!欢呼声、惊叹声、不敢置信的尖叫声轰然炸响!

“中了!周先生真的中了!” “我们书院有人中秀才了!” “第一百二十七名!那么多人考试,周先生考中了!”

学子们激动得满脸通红,互相捶打着,跳跃着,仿佛是自己金榜题名一般。石头咧着大嘴傻笑,阿墨飞快地计算着书院声望能提升多少、能多招多少学生,小七则早已钻进人群打听其他中榜者的背景去了。安心举着画板,上面画着一个大大的“中”字,周围是灿烂的烟花。

林晚紧绷的心弦骤然一松,一股热流涌上眼眶,又被她强行压下。她深吸一口气,脸上终于绽开一个如释重负又无比欣慰的笑容。成了!格物书院,终于在这条千军万马争渡的独木桥上,踏出了坚实的第一步!周明礼的名字,如同一面旗帜,插在了科举的榜单上!

然而,这喜悦并未持续多久。中榜的效应,如同巨石投入池塘,激起的涟漪远超预期。

一时间,格物书院门庭若市。

先前那些对书院嗤之以鼻、认为其“离经叛道”的其他书院山长和夫子们,态度变得微妙起来。

明德书院的山长陈启明听闻消息,摔碎了一套心爱的茶具,脸色阴沉得能滴出水来。

官办的青阳书院山长则捻须沉吟,派人悄悄来打探格物书院的授课内容。

更多的小书院和私塾则开始重新审视这个突然冒出来的竞争对手。

而接下来的几日,格物书院的门槛几乎被踏破。前来打探、观摩、乃至试图挖墙脚的人络绎不绝。其中最多的是那些自视甚高、却屡试不第的落魄秀才,他们带着挑剔又好奇的目光审视着书院的一切——那正在开垦的田地、冒着青烟的窑炉、摆放着活字排版架的工棚…然后,脸上便露出混杂着轻蔑与不解的神情。

“哼,不过是一群泥腿子瞎胡闹,走了狗屎运碰上一个能考的……”

“周明礼本就是秀才底子,在此温习罢了,与这书院何干?”

“格物?致知?哗众取宠!科举考的可是圣贤文章!”

“听闻那山长林砚,就是个被逼疯的,能教出什么好?”

酸溜溜的议论、明目张胆的质疑、乃至恶意的揣测,如同苍蝇的嗡嗡声,萦绕在书院周围。其他几家书院,尤其是明德书院的山长陈启明,更是暗中授意人大肆宣扬“格物书院不过是运气好”、“误人子弟”、“不务正业”。

但与此同时,另一种效应也开始显现。

这日,几辆装饰华丽的马车停在了书院简陋的门口。一位身着绸缎、体态富态的中年男子,带着一个同样胖乎乎、眼神却有些怯懦的男孩下了车,身后跟着几个捧着重礼的仆从。正是周明礼同村的首富,周大户。

与此同时,几辆装饰华丽的马车也驶入了书院简陋的山门。来者是周文博同村的首富周员外,他带着自己那个被宠得有些纨绔的儿子周耀祖,以及沉甸甸的礼盒,满脸堆笑地找到了周明礼和周文博。 “明礼老弟!文博贤侄!恭喜高中!光宗耀祖啊!”周员外声音洪亮,拉着周明礼的手不住摇晃,“你看,我家耀祖,也是到了该进学的年纪了。听说咱们这格物书院教学有方,连文博贤侄这样的天才都能教出来,定然是块风水宝地!老夫愿捐资…这个数!”他伸出五根手指,“五百两!只求让耀祖能入书院,得明礼老弟和文博贤侄亲自指点一二!”

周明礼面露难色,看向林晚。周文博更是眉头微蹙,他深知周耀祖平日游手好闲,绝非读书的料。

林晚看着眼前这一幕,心中豁然开朗。先前她为吸引寒门学子,定下极低的束脩,甚至允许以工代偿。如今书院名声鹊起,教学成果初显,更有周文博中榜作为活广告,那些富户乡绅自然愿意花大价钱将子弟送来,既沾“文气”,又能得到实际好处。

“周员外好意,林某心领。”林晚微微一笑,语气从容,“只是书院有书院的规矩。束脩之事,非为敛财,实为维系书院运转,并筛选真心向学之人。令郎若欲入院,需通过书院的考核,观其心志品性,是否契合我‘格物致知’之道。至于束脩…”她顿了顿,声音清晰,“经书院决议,自下月起,新入院学子,束脩定为每年五十两。考核通过者,方予录取。”

五十两!周围闻讯而来的学子们都倒吸一口凉气!这对普通农家已是天文数字。周员外脸上的笑容僵了一下,但旋即恢复如常,连连点头:“应该的!应该的!五十两,值!只要山长肯收下犬子,考核…我们一定努力!”在他看来,钱能解决的问题,都不是问题。

周员外刚被引去参观书院,又一个穿着粗布衣裳、面带愁苦的中年汉子,拉着一个眼神躲闪、面色蜡黄的少年,挤到了周明礼面前。

“明礼……明礼大侄子!你可不能忘了本啊!”那汉子带着哭腔,“我是你远房堂叔周老四啊!当初你爹娘去得早,你家那几亩薄田,还是我……我帮着照看过一阵呢!如今你发达了,文博也中了秀才,可不能看着你堂弟狗蛋没出息啊!听说这书院束脩要五十两?这不要了我们的命吗?你如今是书院夫子,跟山长求求情,让狗蛋也进来念书,就跟以前一样,一文钱不收,行不?咱可是实在亲戚!”

周明礼的脸色瞬间沉了下来。那些所谓的“帮衬”和“亲戚情分”,是他年少时不堪回首的酸楚记忆。他正欲严词拒绝,林晚却抬手制止了他。

林晚目光落在那名叫“狗蛋”的少年身上。那少年眼神浑浊,带着一股懒散和畏缩之气,手指甲缝里满是黑泥,对周遭的书籍和忙碌的学子毫无兴趣,只不住地偷瞄厨房方向飘来的饭香。

系统提示:检测到目标人物(周狗蛋)。

心性评估:懒惰,投机,缺乏向学之心,且有偷窃前科(根据微表情及肢体语言大数据分析)。

潜力评级:E(极低)。收其入学,大概率浪费教育资源,并可能带坏风气,破坏书院凝聚力。

建议:拒绝。立德树人,宁缺毋滥。

系统的提示冰冷而客观。林晚心中那丝因“劝善”而起的犹豫瞬间消散。她正色对那周老四道:“这位大叔,书院规矩,束脩乃其一,心性考核更为重要。令郎若真心向学,可通过考核,束脩或可酌情减免。若心不在学,即便免费,亦是徒耗光阴,于己无益。”

周老四顿时撒起泼来:“什么考核!就是看不起我们穷亲戚!周明礼!你忘了根了!当了夫子就不认人了!大家评评理啊…”

就在这时,书院门口又传来一阵骚动。只见一个衣衫褴褛、满面风尘的老仆,牵着一个约莫**岁、虽然瘦弱却眼神清亮、衣着虽旧却浆洗得干干净净的男孩,焦急地四处张望。那男孩一看到正在“实践组”帮忙整理农具的阿月,眼睛猛地一亮,挣脱老仆的手,哭着扑了过去:“姐姐!姐姐!我终于找到你了!”

阿月浑身剧震,手中的锄头“哐当”落地。她猛地转身,看清扑来的男孩,眼泪瞬间涌出,紧紧将他抱住:“阿弟!真的是你!明叔!你们……”她看向那老仆,泣不成声。

那老仆快步上前,对着闻讯赶来的林晚和周明礼等人,噗通一声跪倒在地,老泪纵横:“恩人!山长!老夫沈忠,携我家小公子沈清云,叩谢恩人收留庇护我家小姐之恩!”他重重磕头,“小姐!老奴无能,一路追寻,险些……险些就见不到您了!”

阿月扶起老仆,擦干眼泪,对着林晚,第一次清晰而郑重地说道:“山长,对不起,我骗了大家。我不叫阿月,我本名沈清秋。这是舍弟沈清云,这是家中老仆忠叔。我们……我们来自南荣……”

老仆沈忠连忙接口,声音压得极低却难掩悲愤:“山长,我家老爷本是南荣国前太傅,因……因直言进谏,触怒权贵,被诬陷谋反……满门……满门抄斩!唯有小姐和小公子被老奴拼死救出,一路隐姓埋名,辗转流亡至东胤……途中又与小姐失散…苍天有眼,让老奴终于在此找到小姐!”他再次跪下,“求山长慈悲,收留小公子!我沈家……就只剩这点血脉了!老奴愿做牛做马,报答山长大恩!”

林晚目光扫过紧抱着弟弟、眼神中充满哀求与恐惧的沈清秋,又扫过那撒泼耍赖的周老四父子,最后落在周围所有屏息凝神、等待她决断的学子们脸上。

这一刻,何为可造之材,何为朽木粪土,何为书院立身之本,无比清晰地呈现在眼前。

她先是对沈清秋温和而坚定地点点头:“清秋,清云,明叔,你们既入我书院,便是我书院之人。往事已矣,在此处,无人可再伤害你们。安心住下。”

她的话,如同定海神针,让沈清秋姐弟和忠叔瞬间泪流满面,感激涕零。

随后,她转向那目瞪口呆的周老四,声音平静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威严:“周大叔,你也看到了。我格物书院,收学生,不论富贵贫贱,不论来自何方。但,有三不收!”

她的声音陡然提高,传遍整个院落: “一不收!心无向学之志,只想混饭度日者!” “二不收!品性不端,懒惰投机,只会怨天尤人者!” “三不收!不敬学问,不守规矩,妄图以人情挟持者!” “令郎,三条皆占。恕不远送!请便!”

周老四被这番掷地有声的话语噎得面红耳赤,在周围学子鄙夷的目光中,灰溜溜地拉着儿子,狼狈而去。

林晚环视全场,目光扫过周围那些或因震惊、或因同情、或因疑惑而鸦雀无声的学子们,声音陡然提高,清晰而有力,如同在立下誓言,更是在宣告书院的准则:

“你们都看到了!也听到了!”

“我格物书院,开门授徒,有教无类!”

“但,我们收的,是如沈清秋这般,身负冤屈却心志不屈、天赋异禀却默默耕耘之人!”

“收的,是如周明礼先生这般,家境贫寒却苦读不辍、心存浩然正气之人!”

“收的,是如你们大多数人这般,渴望知识、愿意用双手创造未来、不畏艰难之人!”

“而非那等仗势欺人、只想镀金的纨绔!而非那等心术不正、投机钻营的小人!更非那等毫无志向、浑噩度日的懒虫!”

“”书院束脩可涨,门槛可设,但初心不改——纳天下英才而教之,育清流脊梁以报国!”

“故,入我格物书院之门,凭的是向学之心,是吃苦之志,是清白品性!而非银钱多寡,人情远近!今日拒一朽木,是为滋养更多栋梁!此尺,永为格物择徒之准绳!

“今日之言,望诸君共鉴之!共勉之!”

掷地有声的话语,回荡在书院上空,深深地刻入了每一个学子的心中。何为收,何为不收,界限分明,风骨凛然!

“是!山长!”众学子齐声应和,声音洪亮,眼神清正。经过此番对比,他们对书院的归属感与自豪感,以及对“格物”二字的理解,更深了一层。

风波暂息。

格物书院在声誉鹊起与严格筛选的双重作用下,虽束脩提高,却反而吸引了一批真正慕名而来、家境或许殷实但真心向学的子弟,以及更多如沈清云这般身世坎坷却资质不凡的寒门学子。

书院的规模在扩大,成分在优化,而那把名为“格物致知、立德树人”的尺子,也深深地刻入了每一个书院成员的心中。

梦远书城已将原网页转码以便移动设备浏览

本站仅提供资源搜索服务,不存放任何实质内容。如有侵权内容请联系搜狗,源资源删除后本站的链接将自动失效。

推荐阅读

我的特种岁月

红警之二战风云

我们相爱吧:错嫁替婚总裁

帝少宠妻有点甜

大隋之君临天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