穗城的社会面管理越来越严格了,每天醒来都要看一眼社区群聊,各区情况通报,以及自己的通行码状态,随时都有可能封控在家。
旻郁醒来后,换了一身衣服,戴上口罩准备出门。
“乖女,隔壁两条街道有人中招,你记得避开那边。”旻母(林茵)在厨房忙碌着,探出头来叮嘱女儿。
“知道啦。”旻郁系好鞋带,将一支消毒酒精放入口袋,拎着一袋东西出门。
机车过于招摇,所以旻郁骑自行车出发。
骑了约半个小时,来到「富康酒家」店门口,偌大一家食肆,只留了一扇门、一小块区域保留堂食业务,另一边则摆满了一筐一筐的新鲜的瓜果蔬菜,附近街坊来买菜,员工忙着称重、收钱。
在沸沸扬扬的“市场”里,旻郁一眼看到了一位穿着高中校服外套的女士——付予,她正在清点余量。
于是,旻郁走到付予身边,轻声叫她:“小予。”
付予听到动静抬头,说:“原来是你,我还以为是哪个街坊叫我。”
在舞台上,付予是光鲜亮丽的大明星;在饭店里,付予是养尊处优的千金大小姐;在大院巷子里,付予只是普通的小女孩,伯伯姨姨们看着她出生、读书、毕业等人生阶段,在私下,付予跟普通人一样,随意搭着初中、高中校服出门。
“今天很忙?”旻郁询问着:“要不要帮忙?”
付予摆了摆手,说:“你坐在这里等我,我清点完数量再找你。”
旻郁乖巧坐下,看着付予左手拿着垫板,右手拿着一根笔,目光在数个菜筐之间来回,嘴里默数着数量,然后在垫板的单子上勾画。
穗城的形势越来越严峻,当地食肆受到巨大的冲击,越来越多人不在外吃饭。
经过一番思量,付予和家里人商量,及时调整经营策略。
“爸妈,现在堂食人数减少了,店里只保留大堂的一半做堂食,开辟碟头饭的外卖自提业务更适合。”付予认真地给予建议。
“现在生意不好做了,如果缩减堂食,也不需要太多员工上班了,他们年纪大了,生计该怎么办呢?”付康,付予的父亲从路边小店做起,最后开了「富康酒家」,聘请的员工大多是家里的顶梁柱,赚钱支撑一家数口吃喝、上学、看病、养老。
作为老板,他可以轻易关闭饭店,但担忧员工生计,苦苦经营着,但眼看这种情况还要持续一段时间,饭店经营陷入困局。
“当断则断,跟员工们商量一下,如果想回老家和家人团聚的,我们给一点路费,如果想要留下了,也要提前说明削减一点人工,把选择权交到他们手中。”曲珂,付予的母亲,看着账本,发出无奈的叹气。
“妈妈说的对,关于店里的生意,我有两个想法。”付予用眼神征询爸妈的意见,得到肯定后,再往下说。
“店里的生意,一方面是减少菜品,只做最基本的菜式,偏向做一人食、碟头饭、烧腊这种的,不仅减少备菜工作量,还能最大程度减少亏损。另一方面,现在街坊们最大的烦恼是没菜,我们有相对固定的供应商,在大堂划分一块区域,将蔬菜瓜果以仅高于成本价一点的价格卖出,既方便街坊所需,又能让留下的员工有活计。”付予的想法,既可扭转店内亏损,又考虑到员工、街坊所需,一石二鸟。
“好好!”付康激动地拍了一下桌子,说:“我去召集员工开会,尽快定一下人员去留及调整后的安排。麻烦老婆看一下货存,联系一下供应商那边,如果能稳定供应货源,我们进一批餐盒、打包袋等,转型外卖及卖菜。”
“没问题,我去处理。”曲珂接收到新任务,赶紧忙活起来。
说干就干,短短一周,饭店上下做出了新的调整。
于是,「富康酒家」成为最早转型的一家食肆,在大环境不好的情况下,维持正常运转,还保持微薄盈利。附近街坊夸赞良心饭店,大多人在店门口买完菜,就到旁边斩料,来一趟就把肉、菜都解决了。
付予将垫板随意放在桌上,对旻郁说:“给你留了一些菜,一会带回家吧。”
“谢谢。”旻郁干巴巴地应下,现阶段,买菜也是个难题。
“唉,也不知道燃燃现在什么情况了。”付予叹气,得知季燃暂时失聪后,不敢跟曲珂女士提,生怕曲女士跟蒋女士说漏嘴了,让季家人知道后更着急。
“夏弥托关系找专家会诊了,保持观察,希望无大碍。”旻郁同样担忧。
“你家跆拳道馆还营业吗?”付予看着大老远跑来的旻郁,顺便关心一下她家里的生意。
“暂停营业了,与其每天提心吊胆,不如早点进入退休生活,他们在家待着,我更放心。”旻郁回来帮忙料理馆内事物,联系家长退款,找店主退租,忙活了大半个月,终于处理完了。
“挺好的,主要不清楚要持续多久,及时止损才是最明智的。”付予赞同地点头。
“对了,这次找你,是要把这袋东西给你,里面有口罩、常用药、特效药等等,你留着备用。”旻郁指着桌下的袋子。
付予略微惊讶,现阶段药品都不轻易买到了,问她:“你家里备够了吗?”
“够了,你放心拿着吧。”旻郁坚定地点头。
“小予!过来帮忙收货!”店里传来一道浑厚的男声。
“好!”付予提高了声调回应。
“那我不打扰你,注意安全。”旻郁接过满满当当一袋子青菜,向付予道别。
站在自行车旁边,旻郁遥遥地望着那道忙碌的身影。
付予从来不是娇生惯养的大小姐,或者等待别人来救的公主,她独立自强,本性善良,却又锋芒,在困境面前主动创新求变,这才是旻郁喜欢她的原因。
*
是从什么时候喜欢付予的呢?
旻郁在回去的路上思索着,或者,从见面时付予穿着的校服,就初见端倪。
旻郁和付予就读同一个高中,不同班级,除了每天大课间跑操、饭堂偶遇外,交集不多。
后来,付予成为学校宣传部的一员,负责宣传报道。
校运会期间,付予拍照运动员的精彩瞬间,然后形成推文报道文稿。而旻郁作为种子选手,在后台等待检录。
检录台上,旻郁看着一个扎着马尾的女生,脖子上戴着工作证,手上拿着一台相机拍摄,但顺着她相机的角度望去,拍摄的不是运动员,而是花?
旻郁觉得她有趣,便默默地关注着她。
等待800米比赛开始,旻郁走到跑道上。
艳阳烘烤过的塑胶跑道,散发着不太好闻的气味,旻郁下意识地捏了捏鼻子,灼热的阳光洒在身上,宛如自己走进了一个巨大的烤箱中。
「忍忍吧,很快就结束了。」旻郁说服着自己,快点跑完,早点结束。
听着声浪如海般的加油打气声,旻郁调动着自己的情绪,进入状态,无意间瞥见那个女生在起跑线处等待,似乎是要记录这场比赛。
“预备备!跑!”一声令下,旻郁抢到了内圈跑道,紧着了第一集团跑,现阶段还不想浪费太多体力。
跑路自己班级时,听到热烈的加油声,旻郁不为所动,继续保持速度。
再次经过起跑线,旻郁瞥见那位女生在咔嚓咔嚓地拍照。
「希望不要崩表情。」旻郁可不想流出黑照。
对于经常锻炼的旻郁来说,800米不算难,至少比作文的800字容易多了。但对于不热爱运动的学生来说,操场800米的距离的要命的程度。
剩下最后200米,旻郁在弯道提速,超过第二名,与第一名仅相差一个身位。
领跑者感受到威胁,跟着提速,局势变得焦灼起来,全场欢呼声更为热烈,广播里滋啦滋啦的电流声,流淌出主持人念加油打气稿件声音,见比赛进入白热化阶段,停止念稿,改为直播比赛进程。
旻郁调整呼吸,提高步频,在进入直线最后100米时全力冲刺,以绝对优势过线!
“哇!”全场欢呼。
旻郁仍由身体惯性往前冲出一段距离,再往回走到起跑线报道确认成绩。
“哐!”全场哗然。
旻郁顺着声音传来的地方望去,好像是有选手体力不支摔到了,旻郁小跑过去查看情况,便看到那位女生扶着摔倒的选手到跑道一侧,避免被后面冲线的选手撞到。
“你还好吗?”旻郁关切地询问摔倒选手的情况。
摔倒选手有气无力地摆摆手,看来情况不妙。
“我带去你去校医室。”那位女士将相机带往脖子一挂,将欲背着摔倒的选手离开。
旻郁先一步将摔倒的选手背好,对那位女生说:“我来。”
“但你刚跑完800米,还是我来吧。”那位女生面露担忧。
“没事的。”旻郁坚持,朝着校医室的方向稳稳走去。
两人将摔倒的选手送去校医室,不久,摔倒女生同班同学到了,向旻郁和那个女生道谢。
两人离开校医室后,旻郁终于有机会问:“同学,你叫什么名字?”
“高二三班,付予。”付予大方回应。
“高二七班,旻郁。”旻郁报上自己的名字。
这两章是副cp 旻郁与付予的故事喔~
在努力端水,黎知珉与简听眠有专场,富裕cp也得有~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52章 富裕cp:同学,你叫什么名字
梦远书城已将原网页转码以便移动设备浏览
本站仅提供资源搜索服务,不存放任何实质内容。如有侵权内容请联系搜狗,源资源删除后本站的链接将自动失效。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