敦煌,一座古老的繁荣之城。
黄沙尽头,巍峨的三危山横亘天幕,截断了漠北的风;鸣沙山下,暗红色的疏勒河如一线血红穿城而过,在城郊汇聚成一弯沉寂的月牙泉,幽碧的水面倒映出铅灰色的天,仿佛一块没入沙土的青铜古镜。泉上拱桥孤悬,两侧的栏杆雕刻着狮子和莲花,狮瞳圆睁,花纹缠刃,默然睥睨着每一个过路的行人。
丝路商旅凡经此地,无论来自中原还是西域,入城必先勘验公符。城门下巍然矗立着十六面高大的铜鼓,青黢黢的鼓面映着黯淡的天光,照出城池内外的肃杀之气。
年轻人在城下与驼队作别,取出预先准备好的通关文书,静待检官勘验。
查阅关文的队伍冗长,周围传来人群的窃窃私语,话题几乎全是即将举行的大傩礼。
“——又要烧死活人祭天——”
“——大光明宗圣女——不日将抵雁门关——”
“——天山分坛主事——石惊天身死——”
几个深目高鼻的胡商操着生硬的官话,纷纷交头接耳,语气挟着压抑的憎恶。
年轻人眸光微动,一抹悲凉之色在眼底转瞬即逝,待公验核毕,敛衣迈入了城中。
敦煌崇佛,坊间多见佛陀沙弥,但不同于佛门圣地的宝相庄严,此地的僧侣大多神情凝滞,言语短浅,仿佛有无形的压抑积聚在城池上空。
年轻人一路走来,默默将所有收入目中,随意择了一家客舍落脚,店主端来时令的葡萄与蜜瓜,言笑周到备至,听闻对方头一次来敦煌,还热情邀他一同参加今夜的大傩礼。
“敦煌每逢八月行大傩之礼,原为驱邪除魔,自辟邪公子继任城主后,此礼成了绞杀大光明宗信徒的血祭,专为震慑藏匿于城中的大光明宗魔徒,届时全城百姓都会前往城中心的广场观礼。”谈及城中最大的盛会,店主忍不住多说了几句。
“你问城主为何如此仇视大光明宗?谁也说不清,或许是奉了齐北王剿明的谕令,或许另有旧怨。”店主人砸了砸嘴,言语不无深意,“传说辟邪公子出生时口衔貔貅,人们惊为异象,老齐北王将其召入王府,为世子伴读。公子聪俊博学,通晓三十六国语言,世子袭爵后,军政要务无不与之共商,二人对大光明宗的态度一致,坚决斩草除根。”
年轻人顺着他的话头问道:“敦煌如此大肆剿明,齐北王也知情?”
店主人耸了耸肩,“那还用说?辟邪公子背后倚仗之人,正是东都洛阳的齐北王。自从天子采纳齐北王的谏言后,天下灭明之风巍然,官府围剿,江湖合攻,敦煌奉行之策,王爷岂会不知?”
年轻人眸光渐沉,没有再说。
许是见对方文质彬彬,缺乏历练,店主人好心提醒了一句,“在敦煌,聪明人都会避谈大光明宗,郎君初来乍到,邪教之事,还是少沾为妙。”
年轻人听出告诫,微微一笑,“在下明白了,多谢店家提醒。”
说话间日已西坠,城楼下的铜鼓轰然敲响,号角与歌吹震天而起,顷刻传遍了绿洲。
长街上高悬起成千上百盏风灯,无数篝火同时燃亮,彩旗招展,花竿林立,将整座城池照耀得明如白昼。
在店主人的带领下,年轻人随人流涌向城中心的广场,此刻万人空巷,声浪鼎沸,五百侲僮戴着假面鱼贯而出,在伶人高歌的《呼神名》中列队起舞,象征驱逐四方邪魔。
广场尽头是一座巍峨的高台,层层长阶铺锦曳罗,犹如通天玉道。最高处设了一方软榻,锦帛为顶,悬玉缀金,霞光流彩,极尽奢靡。六名侍女环绕四周,毕恭毕敬地侍奉榻上的一位白衣公子。
店主人向年轻人介绍,台上之人就是这座敦煌城的主人,“辟邪公子”白子墨。
“敦煌城主身份尊贵,寻常百姓平日难以近身,唯有在一年一度的大傩仪上,方可一睹真容。”
年轻人举目而望,但见高台上的敦煌城主风华清冷,俊美无俦,深邃的五官仿佛精心雕琢,黑曜石般的眼眸深不见底,其中似藏风云万千,又似空无一物。他居高临下地垂瞰尘寰,俨然凌驾众生之上的神祇。
随着歌声渐盛,敦煌城主从榻上缓缓起身,身后两名侍女立即为他披上雪白的长袍,另外两人为之戴上流光溢彩的翠玉金冠。刹那间,四周爆发出雷鸣般的欢呼,人群为之沸腾。
敦煌城主抬了抬手,台下静候多时的侍从倾巢而出,轰然合围上广场中心的铁栅栏,将场心与外侧的看台完全隔断。其后六辆高大的马车缓缓驶入,在前方的空地上一字排开六只巨笼,黑布遮障,密不透风。
随着“唰”的一声齐响,黑布掀散,笼门悬起,人群蓦地一寂,片刻后满场哗然。
丈高的木笼里全是未成年的异族少女,高鼻碧目,雪肤朱唇,无一不是绝色胡姬,却满身污秽,遍体鳞伤,显是此前受尽了非人的虐待。
她们被关在黑笼中太久,乍见天光,不约而同地蒙住双眼,惊慌失措地挤作一团,目光惶恐,犹如一群惊弓之鸟。单薄的粗布襟褂前后,如囚犯般书有硕大的字样,每车依次是“甲”、“乙”、“丙”、“丁”、“戊”、“己”。
主持傩礼的大祭司扬声宣喝,“邪教魔徒,屡犯王化,惑乱人心,不知悔改。火焚之刑不足惩其奸恶,奉城主之命,今夜增列围猎饲兽之仪,以儆效尤。”
语毕他一声令下,驯兽师牵出数十头体型巨大的饿狼,尖嘴獠牙,目光狰狞,血红的眼睛透出贪婪的凶光,满是对食物的渴望。
大祭司继续道:“这些畜生被饿了三日,早已红了眼。台上若有擅射者,可自愿入场,依字号认领奴隶。以射台为界,射杀群狼也好,射杀他人奴隶也罢,一炷香后,所剩奴隶最多者胜,城主重重有赏。”
台下哗议四起,胆小的早已悚然色变,胆大的则摩拳擦掌,跃跃欲试。
年轻人见此情形,无声地蹙起了眉。
前排一名壮汉霍然起身,古铜色的肌体异常壮硕,三角眼中精光窜动,听得有重赏,他率先跃入场中。有人带头,其余人纷纷自告奋勇,不多时参赛人数已足。
大祭司冷眼扫过,宣明规则,“每人三十矢,死伤不论。若香尽后仍有奴畜幸存——”他话音一顿,似笑非笑,“能避城主三发连弩者,赦。”
一言既出,人们纷纷交头接耳。
辟邪公子亲创的元戎弩,以铁为矢,长八寸,一弩十矢俱发,威力巨大且轻便易携,曾为北藩玄甲军的镇戎利器。此弩发矢如电,避一发已极侥幸,连避三发无异于天方夜谭。前排贵胄听得所言,席间欢腾如沸,后排庶民间偶有面露不忍者,却无人敢提出异议。
大祭司一声喝令,“开笼!”
笼门开启的刹那,驯兽师随即放出群狼,疾速撤离广场。
成群的饿狼咆哮扑出,巨口直噬笼内,震耳的惊呼刹那间响彻,撕裂了敦煌的夜空。
年轻人实在不忍目睹如此惨烈的景象,匆匆辞别店主人,转身退下了看台。
与此同时,广场对面的高阁中,一双长眸隐于丝帘之后,正静静注视着场上的一切。
月华淡淡,洒落在金丝银线织就的紫玉长袍上,俱化作俊逸风华的陪衬。夜凉如水,光转玉楼,随檐下的五色风灯,一同映亮男人袖口的金丝藻秀和繁复章纹,愈发衬得他身长玉立,俊美出尘。
一名侍从自楼梯口转入,利落地躬身禀告,“启禀主上,信阳公子已至,正在楼下等候。”
仿佛在意料之中,男人并未转身,薄唇轻启,仅道了一个字,“请。”
梦远书城已将原网页转码以便移动设备浏览
本站仅提供资源搜索服务,不存放任何实质内容。如有侵权内容请联系搜狗,源资源删除后本站的链接将自动失效。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