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午,林平安带上布陷阱的工具和打猎的箭弩,背着背篓上了后山,准备打些野鸡野兔来炖汤。
这山不高不低,后头还有更高的深山,平时村里人上山摘野菜都是走得村尾那条特地开辟出来的路,最多到山脚稍上处采摘,再高就怕有危险了,除了猎户外,大家都不怎上去。
他们父子俩蒙祖上留下的这门手艺,经常会上山打猎贴补肚子,所以他去打猎却不走那条路,他家的院子后有条他们父子俩为了去山上打猎自己踏出的野路,他就从那上去。
一路往上,先看了看之前设下的陷阱有没有收获。
嘿!还真有!有一只兔子在坑里,好在被陷阱套住了,不然就跑了,看着也有几日了,看坑里的草上咬痕,这兔子这几日应该是吃这草果腹的。
林平安把兔子拾起,捆绑好挂树上,把那陷阱又布了一遍,在旁边拔了一大把草铺在上面作掩饰,整理好后,作了个标记,防止人掉进去。
紧接着往山上走,“咯咯咯……”一只野鸡从灌木丛里扑腾出来,一下子跌到他跟前,扑腾两下也起不来。
林平安见状迅速爬到树上,前面的水潭处竟有一只鹿在喝水。
好时机,他赶忙张弓搭箭,箭直奔那鹿而去,不待那鹿反应过来,接连射出两箭至鹿腿,鹿腿一折跪到水潭边缘,林平安一箭射至鹿的要害,鹿气绝身亡。
大收获啊!
林平安把野鸡用藤条捆吧捆吧,扔到背篓和工具放一起,接着把那鹿扛起来,感谢这身家传的力气,不然他也不能在这山林这般自如。
走了一会,到了刚刚挂兔子的那处,他单肩扛鹿,一手拎兔子扔到背篓,快步下山从野路回了家,幸好有这小路,不然村里人都知道他猎了鹿了。
换平时,这鹿是要卖了换钱的,不过媳妇现在这需要补身子,那就都留下来,大家都能饱饱口福了!
李秋娘还在院里绣花看孩子呢,看到儿子从后院门抬着头鹿进来,又惊又喜,连忙冲上前去,等儿子把鹿放下,就连连发问,“你不是去打野鸡野兔嘛!怎么猎了头鹿回来,进深山里了?”
“娘,我没有,我就在平时那里转转,就水潭那块,没想到有只鹿在那喝水,我还打了只野鸡和野兔呢!”
“哎呦呵,今个儿收获不错啊!不过还是要注意安全啊,万事想想媳妇闺女,别冒险!”说着,李秋娘一巴掌打在他身上,“行了,去收拾一下那些,洗个澡,再回屋,别熏着她们!”
“好咧!娘。”看着老娘兴高采烈的去收拾猎物,他摸了摸鼻子,咦,太臭了,拿了个盆子去水井旁打水洗澡,顺带把衣服也洗了晒了。
洗干净,浑身带着水汽,换了身衣服进了厨房,“娘,这些个都留家里吃吧,大家都补补!”
“行,听你的,不过你媳妇也生了两天了,明个早你去趟你媳妇娘家,说一下这个消息,让他们到时候来喝满月酒!”
“好,那我一会去趟夫子那告假。”
“那我明天分块鹿肉出来,你带给亲家他们哈!”
“知道了——”这边还没说完,他已经窜出去老远了。
“这孩子。”李秋娘笑着摇摇头。
这还这么多肉,鹿是放不住了,兔子还能养养,等他爹回来就用石头搭个笼子养几天,这鸡只是被鹿踢飞了,有些动不了,剪去羽翼放鸡圈养养,过几天吃。
现在她先把那鹿拾叨出来,她把那鹿拖到院里专门处理猎物的大石板上,把鹿分解开,鹿皮、鹿茸、鹿的内脏放到一边,等丈夫回来再处理,她现在主要是处理这鹿肉,她把鹿肉分割成四大块,留一块明天给亲家,一块今晚吃了,还有两块拿盐腌上,已防止腐坏。
处理好,她拿起要吃的那一块,把腿割了下来,其他再分四块,把肉切切好,一通忙活下来,也不早了,就准备做饭了。
最近家里又吃上三顿饭了,是她想岔了,虽然不是农忙时节,但也要贮备冬粮了,这又添了口人,还是多准备点好,这准备也要下力气,还是多吃一顿吧,补足体力。
把鹿肉切成小块后,放了点家里的酒和葱姜去腥,大火炖开,中火闷制。又炒了个鹿肉片,想了想,有两个肉菜就够了,李秋娘把剩下的两块鹿肉和那条鹿腿放了起来,明天再吃。
割下来的鹿肉脂肪装在碗里,准备煮完饭熬鹿油。
这时,父子俩也回来了,正在院里处理那些,父子俩一个在鞣制鹿皮,一个在清理鹿内脏,鹿茸清理好放了起来。
香喷喷的炖鹿肉也好了,起锅出炉,李秋娘又炒了个青菜,三菜一汤配上糙米饭,让人唇齿留香,一块接着一块,停不下来。
每样菜都用小碟子装好,她端起送到房里给李巧兰吃,“兰兰,这鹿肉文炖了许久,应该很软烂了,多吃点,补补身体!”
“谢谢娘,很香,特别好吃!”
“好吃就行,你先吃着,一会娘来收拾,我和平安说了,明天他请个假去趟你家说一声你生了这个事,到时候带点给亲家尝尝,这鹿肉补身体好!”
“娘!”李巧兰一把抱住她。
李秋娘摸了摸她的头,“好了,一家人都,快吃吧!”
翌日一早,吃过朝食,和媳妇说了会话,问媳妇清要和爹娘说什么,就用背篓背起鹿肉,又在上面放了些菜盖住,这才背起去了媳妇娘家。
想着早早出村,免得有人问东问西,浪费时间。
果然,这么早,除了贪凉早起去巡田的人,还没有多少人在村子里走动,他被着鹿肉一路直奔媳妇娘家——桃李村。
桃李村,顾名思义,除了外面嫁进来的、赘进来的,整个村子都是姓李的。
这桃在李前面呢,这村里的桃树比李姓还多,开花时节,漫山桃花,结果时节,果香肆意,漫山飘香,这桃李村的桃子是十里八乡出了名了。
与此同时,李巧兰也刚刚吃完早饭,现在轮到小娃娃吃饭了,看着她黑溜溜的眼睛,不由的让她想到了葡萄,吃饱喝足,李秋娘进来带孩子,给她拍奶嗝。
“娘,你看她眼睛,黑溜溜的,像不像小葡萄!”
“嘿,别说,还真挺像的。”
“是吧,要不小名就叫小葡萄吧!”
“小葡萄,听着不错啊,是不是呀?”李秋娘抱着小葡萄逗着她,“小葡萄~”
给小葡萄拍完奶嗝,就把她放到竹床上躺着玩,竹床上面挂着李秋娘绣的小兔子,还有一些李巧兰练手的布料做的小布球,五颜六色的,小葡萄喜欢去摸着玩。
“兰兰,你这两天感觉身体怎么样了,好点没有,今天中午我在炖点鹿肉,你多吃点。”
“感觉好多了,多亏了娘你,娘炖的肉可香了!”
“好吃就多吃点,娘一会换个大碗!”
“好!”
“昨天安安不是猎了鹿嘛,那鹿肉咱们吃,我想着这些都留下来,那鹿内脏补身体好,鹿鞭泡酒,以后缺钱再卖出去,鹿皮等她爷炮制好,给咱小葡萄做套衣服,这冬就近了,这暖和!”
“好,娘安排就很好!都听娘的!”
“至于那鹿茸也处理留着,缺钱再卖,现在留家里放着,益精血强筋骨,保平安!”
“好!”
“那你多睡会,我带小葡萄出去,别吵着你休息。”
“那辛苦娘了!”
“行了,睡吧!”
李秋娘把小竹床推出去小院里,在小亭子那刺绣,孩子就在旁边睡觉玩耍,微风轻轻吹过,划过绣架,拂过竹床,别有一番趣味。
天没有前段时间那么热了,今个林大柱就去山上摘野菜了。
本来平时是和李秋娘一起去的,去不了太里面。这储备冬粮的时候到了,还要准备满月酒的食材,靠家里现存的靠不住,就一个人往更深处去了,他之前来打猎的时候发现了一颗野板栗是,正好囤一些。
平时大家也不往这来,全便宜他了,摘了满满一筐子,又摘了些野菜铺在上面盖住了,不是他小气,实在是没有那个资本去大方。
匆匆忙忙的想把这筐板栗拿回家,再来摘点,不是他背不起两筐,但是一下子背两筐野菜太引人注目了。
别说两筐,在摘菜的婶子看到他背这么大一筐野菜都忍不住开口,这不,他三婶子开口“柱子,你这是去哪摘的菜啊,这么快就摘了这么大一筐了!”
听到她这么问,在旁边摘菜的人不禁看了过来,竖着耳朵等他回答。
“三婶,就平时摘菜那块,不是最近下来雨嘛,又出了点菇子,我就采了点。”
“对嚯,前几天下了场雨,这菇子又长出来了,不跟你说了,我得去采点。”
听到两人对话的早就跑去采菇子了,这菇子晒干放得住,实是抢手,三婶子看别人已经去了,忙不慌背起背篓上林子采菇子去了。
一时之间,摘野菜的人都跑了。
嘿,光顾着板栗,忘了这菇子,还是找借口的时候才想起,得赶紧回家放下板栗,去采点菇子了!
想着,他快步往家里赶,一路上没遇到什么人,汉子在田里,妇人在山上,其他各有各忙。
回到家,把背篓卸下,给了媳妇,又拿起另一个背篓,“秋娘,我再去采点菇子!”
“行!”
怕一会忙去来顾不上,李秋娘把小葡萄推回李巧兰的房里,“兰兰,你爹他弄了点板栗回来,我去打理打理,你看着点孩子哈。”
“知道了,娘。”
交代完儿媳妇,拿了张小凳,把那些板栗倒了出来,用小刀把板栗外壳剥开,剥开的新鲜板栗放在上次处理鹿肉的那块大石板上晾着,至于那层外壳就放在地上晒着,干了用来生火。
那掩盖板栗的那把野菜,李秋娘也拾叨出来了,准备中午煮煮拌酱吃。
紧接着,她去仓房拿出来往年储存板栗的大陶罐,清洗干净,倒放着架子上晾干。
晾干后,她把板栗放了进去,一筐板栗差不多有五十几个,个头都不小,但放进陶罐里就显不出来了,过会等儿子回来,让他跟他爹再去摘点,才能封坛,放进地窖里。
梦远书城已将原网页转码以便移动设备浏览
本站仅提供资源搜索服务,不存放任何实质内容。如有侵权内容请联系搜狗,源资源删除后本站的链接将自动失效。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