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见维打着长长的哈欠,第一个爬上了床,嘴里还嘟囔着“明天早八杀我……这课表简直反人类”;齐望阳则依旧保持着他不疾不徐的节奏,临睡前还拿出那本厚厚的《法学导论》课本,就着台灯柔和的光晕预习了十分钟,那专注的侧脸被灯光勾勒得格外清晰,仿佛已经进入了状态。
宋青柠用温水仔细洗漱完毕,换上柔软的棉质睡衣,坐在书桌前,就着温暖的台灯光,翻开一个略显陈旧的牛皮纸面笔记本,用一支黑色水笔简单记录下今天的开销。学费是申请了助学贷款,生活费需要自己兼职赚取,每一笔钱都得精打细算。他写得专注,微微蹙着眉,长睫在眼睑下投下淡淡的阴影,脸颊上那枚小小的月牙状泪痣在暖光下显得格外柔和。
上铺传来轻微的翻身和布料摩擦声,然后是慕景行压低的声音,带着刚用冷水洗过脸的清爽气息,还有一丝不易察觉的迟疑:“柠……呃,青柠?还没睡?”他中途换了个更正式的称呼。
“马上,”宋青柠娜抬起头,浅蓝色的眼睛映着台灯的光,像两汪清浅的湖泊,看向上铺探出来的那个毛茸茸的脑袋,“记一下账,免得忘了。你呢,怎么不睡?认床?”
“这就睡,”慕景行笑了笑,他的手机屏幕亮着,那张全家福□□人头像短暂地照亮了他的下颌线,那是他遥远而温暖的来处,“就是感觉……有点不真实,你知道吗?这就真的上大学了?还这么巧,遇到你们这么有意思的室友。”他的语气里混合着初来乍到的新鲜感、一点点恍惚,以及对即将展开的未来的隐隐期待。
宋青柠在本子上最后写了一行数字,合上本子,发出轻微的啪嗒声,他也笑了笑,灯光柔和了他略显锐利的五官轮廓,“是挺神奇的。感觉什么都还没开始做,大学的第一天就这么‘唰’一下过去了。”他的感慨带着一种普遍的真诚,针对这全新的环境、崭新的人际关系以及一个充满未知的开始。
“哎,你明天第一节是什么课?”慕景行问,手指在亮着的手机屏幕上划拉着电子课表,发出细微的摩擦声。
“经济学原理,九点整,一教203。”宋青柠几乎脱口而出,他对时间表和地点一向记得很牢。
“巧了!”慕景行的声音里带着不容错辨的惊喜,身体又往外探了探,“我也有这节课!我还以为是只有我们光电的专业基础课呢,没想到你们经管的也一起上?”他发现共同点的语气,像是意外找到了一个可靠的“课友”,纯粹地感到高兴。
“好像是公共基础大课,好几个学院一起上的,经管、光电、还有几个工科学院好像都有。”宋青柠解释道,心里也觉得确实方便了不少,“那……明天一起过去?”他发出的是非常实用主义的邀请,有个伴总比一个人摸索着找教室强。
“必须一起啊!”慕景行答得飞快,笑容爽朗,“人生地不熟的,正好有个照应。我听说这种大课去晚了,后排的好位置就都没了。”他的回应同样基于现实考量,带着男生之间常见的直率和务实。
“那明天早点起?”宋青柠提议,看了眼时间。
“成!你一般几点起?你要是比我早的话叫我一声?”慕景行从善如流,把闹钟的调整权交给了对方。
“我大概七点半吧,洗漱一下,叫你,然后吃个早饭慢慢走过去,时间刚好。”
“行,没问题,交给你了。”
简单的约定就此达成,两人互道了晚安。宋青柠关掉台灯,躺进柔软却还带着点陌生洗衣液香气的被子里。宿舍里只剩下司见维逐渐变得均匀悠长的呼吸声,以及齐望阳那边传来的、极其轻微的纸质书页翻动的沙沙声。陌生的环境、崭新的床铺、刚刚认识不到二十四小时的室友……这一切都带着新鲜又略带不确定的气息。但至少,第一天的开局不算坏,课程听起来也很有趣,而且——他模糊地想——有个能一起去上课的同班同学,总归是件方便事。他闭上眼,听着室友们平稳的呼吸声,初入大学的纷乱思绪渐渐平息,被沉沉的倦意温柔地取代。
第二天一早,宋青柠的生物钟准时在七点将他唤醒。他轻手轻脚地爬下床,尽量不发出声响,用冷水清醒了一下,洗漱完毕,才走到慕景行的床铺边。
慕景行似乎睡得正沉,微卷的黑发有些凌乱地铺在浅灰色的枕头上,脸颊睡得红扑扑的,平日里总是含笑的明亮眼睛紧闭着,长睫毛像两排浓密的小扇子,随着呼吸微微颤动。宋青柠犹豫了一下,还是轻轻推了推他的肩膀:“慕景行,起床了。”
“嗯……”慕景行含糊地应了一声,喉咙里带着睡意浓浓的咕哝,眼皮挣扎了几下才勉强睁开,那双漂亮的浅蓝色眼眸蒙着一层初醒的懵懂水光,聚焦了好一会儿才看清床边的宋青柠,下意识地嘟囔了句,“早啊……几点了?”
“七点四十了,”宋青柠看着他这副全无防备、头发乱翘的睡眼惺忪模样,觉得有些好笑,像看到了某种大型犬科动物的温顺幼崽,“该起了,再晚吃早饭就来不及,第一节课可别迟到。”他的语气是朋友间自然的催促,带着点轻松的调侃。
等慕景行快速洗漱收拾妥当,司见维和齐望阳也陆续醒了。四人一起出门,在晨光熹微中走进食堂,匆匆吃了豆浆油条和包子,便在校门口分头行动——齐望阳和司见维的课在不同的教学楼。
宋青柠和慕景行找到一教203大教室时,里面已经嗡嗡嗡地坐了不少人。巨大的阶梯教室呈扇形展开,能轻松容纳上百人,前方是数块可以升降的智能黑板和投影幕布。他们选了中间靠前一些、视角不错的位置并肩坐下。
“这教室真气派,感觉说话都有回声。”慕景行环顾四周,小声对宋青柠说,声音里带着点新奇。
“确实,比高中教室大多了,也高级多了。”宋青柠从背包里拿出崭新的笔记本和常用的那支黑色水笔,整齐地摆在课桌上。
上课铃响,一位穿着合身西装、精神矍铄的老教授步履矫健地走上讲台,声音通过领夹麦克风清晰地传遍教室的每个角落。课程内容深入浅出,教授风趣幽默,时常引经据典,穿插着现实生活中的经济案例,课堂气氛颇为活跃。看来这位看起来挺严肃的小老头,讲课竟然一点也不死板。宋青柠心里想着,笔尖动得更快了。
宋青柠听得极为认真,笔记做得飞快,清秀工整的字迹一行行铺满纸页。慕景行则姿态更随意些,时而看着黑板托着下巴认真听讲,时而在课本上勾画重点,偶尔遇到教授讲了个有趣的例子或俏皮话,会下意识地偏过头,对着宋青柠露出一个心领神会的笑容,用口型或气声飞快地吐槽、玩笑一句,总能精准地逗得宋青柠肩膀微微抖动,又赶紧抿住嘴唇忍住笑,生怕影响了课堂秩序。
课间休息的铃声响起,教室里的气氛顿时松弛下来。两人很自然地凑在一起讨论刚才的一个知识点。 “刚才教授说的那个边际效用递减规律,是不是就像饿了的时候吃包子?”慕景行试图用最生活化的例子来理解抽象概念。 “很像,第一个包子带来的满足感最强烈,吃到第五六个可能就撑了,甚至觉得腻了,每多吃一个带来的幸福感就在递减。”宋青琳娜点头补充,让这个比喻更完整。 “有道理!你这么一说就更明白了!”慕景行恍然大悟,笑着用手中的笔帽轻轻碰了碰宋青柠写满笔记的纸页,“你这解释比我的更贴切。”
简单的交流,却充满了思维碰撞的微小乐趣和达成理解的愉悦。
两节连堂大课结束,随着涌动的人流走出教学楼,室外的阳光已经有些炽烈了。他们沿着栽满香樟树的林荫道往宿舍区走,边走边聊。 “怎么样?能跟上吗?感觉内容还挺多的。”宋青柠问,稍微用手挡了一下额前的阳光。 “还行,挺有意思的,比想象中好玩,没那么枯燥,”慕景行伸展了一下双臂,骨骼发出轻微的脆响,“教授讲得挺生动的。你呢?” “我也觉得不错,框架很清晰,”宋青柠心情很好,嘴角带着笑,“笔记应该都记全了。” “那下次这课还一起坐?也好有个照应。”慕景行发出后续的邀请,眼神明亮地看着他,带着坦诚的期待。 “好啊。”宋青柠笑着应下。
这似乎成了一个不言而喻的约定。
他们顺着树影婆娑的道路往回走,很自然地讨论起中午去哪个食堂吃饭,下午没课要不要先去图书馆逛逛,熟悉一下借书流程和环境。阳光透过层层叠叠的树叶缝隙,在他们年轻挺拔的身上投下斑驳晃动的金色光点。两个同样出众、开朗的少年,走在熙攘的校园人群之中,言笑晏晏,步履轻快,自成一道引人注目的风景。
大学生活的广阔画卷,正带着所有新鲜的、未知的、令人怦然心动的色彩,在他们面前缓缓展开。而身边有一个能同步分享这份体验、彼此作伴的人,让这幅画的底色,从一开始就显得格外温暖而明亮。
梦远书城已将原网页转码以便移动设备浏览
本站仅提供资源搜索服务,不存放任何实质内容。如有侵权内容请联系搜狗,源资源删除后本站的链接将自动失效。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