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假归来,北京的春天带着一种粗糙的生机。风依然大,但吹在脸上不再刺骨,杨柳梢头泛起朦胧的绿意。
大一下学期,林澈感觉自己像一棵吸饱了水的植物,开始真正舒展枝叶。他对软件不再陌生,甚至能在三维作业里加入一些让人眼前一亮的小设计。他加入了学校的动画社团,第一次参加社团活动,就是为一个公益项目制作短篇动画。
社团里能人辈出,有编剧大神,有技术狂人,林澈在其中感受到了压力,也激发了前所未有的干劲。他们小组接下的任务是为一个关爱听障儿童的项目制作一段两分钟的动画。林澈负责角色设计和部分原画。
这比他想象中难得多。既要形象可爱,又要能精准传达情绪,还不能依赖对白。他把自己关在画室里,画废了一沓又一沓的草图。
周五晚上,江屿照例来中传找他。推开画室的门,就看到林澈正对着一堆画稿抓头发,地上还散落着几个揉成团的纸球。
“卡住了?”江屿把带来的奶茶放在桌上,顺手捡起一个纸团展开看。
林澈瘫在椅子上,有气无力:“怎么画都觉得不对味,表达不出那种纯净的感觉。”
江屿没说话,只是安静地翻看着他摊在桌上的草稿。过了一会儿,他指着一张被林澈打了叉的草图,上面画着一个歪着头、眼睛很大的小男孩。
“这个眼神,”江屿说,“有点像我们实验室楼下那只流浪猫,想要食物又不敢靠近的样子。”
林澈一愣,凑过去仔细看。经江屿这么一点,他忽然捕捉到了那种怯生生又充满渴望的神态。他立刻拿起笔,在那个基础上飞快地修改起来,线条变得肯定而流畅。
江屿就坐在他旁边,一边喝着自己的奶茶,一边看着专业书,偶尔抬眼看看林澈专注的侧脸和重新亮起来的眼睛。
那天晚上,林澈终于画出了让自己满意的角色定稿。他兴奋地拍给江屿看,江屿回复了一个简短的:「很好。」
动画项目进入中期,林澈忙得脚不沾地,和江屿的周末约会再次变成了“陪画室自习”。江屿对此似乎毫无怨言,有时甚至会带着自己的笔记本电脑,在林澈的画室一待就是一天。一个对着数位屏涂抹,一个对着代码调试,互不打扰,却又奇异地和谐。
四月初,动画终于完成了。在社团的审片会上,林澈设计的角色获得了最多好评。片子放完,灯光亮起,他激动得手心都是汗。他第一时间给江屿发了消息:「我们的片子过了!大家都很喜欢我画的角色!」
江屿的电话直接打了过来。
“恭喜。”他的声音带着笑意,“我就知道你可以。”
“多亏了你,”林澈走到走廊,压低声音,“要不是你上次点醒我……”
“是你自己画出来的。”江屿打断他,语气肯定,“林澈,你比你想象的更厉害。”
挂了电话,林澈靠着墙壁,心里像是被春风涨满的帆。他忽然觉得,他和江屿之间,除了恋人之间的吸引,似乎又多了一层别的东西——一种在各自领域奋力前行时,能够彼此理解、相互支撑的笃定。
春天不知不觉深了。校园里的花次第开放,空气变得暖融融的。林澈走在去上课的路上,看着中传校园里那些充满设计感的雕塑和墙上色彩斑斓的涂鸦,第一次如此清晰地感觉到,自己属于这里,并且正在这里扎根、生长。
而他知道,在不远处的另一座校园里,江屿也一定在属于他的轨道上,散发着同样耀眼的光芒。他们像两颗独立的星辰,在各自的夜空里运行,却又能清晰地感受到来自对方的引力,照亮彼此前行的路。
梦远书城已将原网页转码以便移动设备浏览
本站仅提供资源搜索服务,不存放任何实质内容。如有侵权内容请联系搜狗,源资源删除后本站的链接将自动失效。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