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座的球迷基本都是支持艾萨克的,很少有看好林锦佑的。
第一个原因,林锦佑是个彻彻底底的新人,没有人认识他,而艾萨克则是已经出名的球员,甚至不少人都是为他而来的;第二个原因,这里是威尔士,艾萨克有着天然的主场优势;第三个原因,林锦佑是华人。
主场作战又开门红有着一局领先的艾萨克占据天时地利人和,攻势正猛,林锦佑只能见招拆招,一点点筑起防线,等待进攻时机。
又轮到了他的回合,他站在球桌前,仔细观察,寻觅着机会。
还剩下13颗红球,黑球和粉球的位置都已经改变了。
林锦佑紧张的时候就会面无表情。他扶着球台边沿,半蹲下身,换个视角看着桌上的球。
他思考片刻,换了一个方式冒险。
高低杆位置轻推母球,使其轻巧地碰到了红球。
李松皓眉毛皱起的弧度没有变化,眼中却是带上了探究的色彩。
“这是做什么,又送吗?”
现场也有观众和他一样疑惑。
李松皓看向并没有露出失误后的懊恼表情的林锦佑,心里有了猜测。
莫非是陷阱?
两人在此刻心有灵犀。
这一杆的冒险之处在于,母球停在了红球前方,露出了左上顶袋的一杆长台机会。难度很大,一旦失败就会将主动求拱手让出,但是一旦成功,又可以得到连续得分的机会。
林锦佑就是在赌,艾萨克此时正在兴头上,基本不可能会放弃这杆明显的机会不进攻同时也在赌艾萨克的长台准度。
这一招他起名叫“姜太公钓鱼”,还是世青赛的时候在卡莱与米歇尔的对局中学到的。
艾萨克上场,面对着摆在眼前的两条路也陷入了犹豫,不过没多久,他就拿好球杆,做出了选择。
他选择进攻!
林锦佑看着他俯身的动作,屏住气,心里默念着“别进,别进,别进……”
也不知道是林锦佑的祈祷起作用了还是艾萨克本身就没有打好,这一球在袋口来回碰撞几下后,竟然稳稳当当地停在了袋口,竟然真的没进。
两位选手和裁判都第一时间屏息凝神,等待几秒确认红球真的不会落袋后,裁判才宣布进入林锦佑的回合。
“怎么会这样!”
“这运气也太差了吧!”
台下爆发出一阵议论,但声音也没有很大,只是密密麻麻的,充斥着整个剧院。
林锦佑咽了口口水,原本平整的西装裤早已被密布汗水的手抓出了皱痕,哪怕手松开之后也很明显。
他听到裁判的声音,急忙拿着桌上提前准备好的白色毛巾胡乱擦了两下手,才拿起球杆走上前。
站在球桌前,他都不敢用力触碰它,生怕不小心的震动直接让那颗袋口摇摇欲坠的红球落下。
林锦佑左手用力,掐了掐掌心,提醒自己去计划母球的走位。
最好是能够衔接到黑球。
他看了眼母球与黑球的位置,心里计算了一下,然后俯身,蓄力,击球。
出杆后,红球的落袋是预料之中的事情,林锦佑没有马上起身,侧着头看向滚动的白球。
这个视角下眼中只剩下一片绿色,和逐渐减小的白球的影子。
直到白球彻底停下,林锦佑才站直,将球杆从桌上拿下。
看到母球的落点与自己预计的位置基本一致,他松了一口气,继续接下来的击球。
相比于上一局比赛,这一局的局势显然要更焦灼,两人不断拉锯,消磨着彼此的耐心与精力,一直到最后一刻,林锦佑才以微弱的优势夺得胜利。
1:1,两个人再一次站在了同一条起跑线上。
观众席上响起了掌声,不仅是献给获胜的林锦佑,更是献给这一场精彩的比赛。
走向座位时,林锦佑的目光集中在李松皓身上。在看到李松皓的微笑时他才终于松了一口气,嘴角不自觉地上扬,开心地坐下。
“很厉害。”一句中文夹杂在周围的英文声中传入林锦佑的耳朵,他没有回头,只是嘴角上扬的幅度变得更大了一点。
第二局之后,林锦佑像是突然被点化了一般,展现出了更好的竞技状态,反观对手艾萨克,像是在第二场比赛中消耗了过多精力,明显“续航不足”,失误次数上升。
最终,林锦佑以4:2的大比分赢下比赛,成功晋级32强。
在威尔士公开赛中,只要晋级32强就能获得一定积分,从此以后,他就正式拥有排名了!
林锦佑正高高兴兴地走出剧院,准备和李松皓在外会和的时候,却被一个人拦住。
他看着面前穿着黑色羽绒服,脖子上挂着相机的男人,歪了歪头,有些奇怪,但是因为对方的华人面孔,还是停下脚步,问道:“有什么事吗?”
“你好林选手,我是《体育月刊》的驻外记者王铭睿,想采访您一下。”男人讲得是中文,他表明身份,拿出自己的工作证。
“《体育月刊》?”林锦佑重复了一遍这个名字,感觉有点耳熟。
“我原本是在英国这边做足球专栏的,这次是因为个人爱好来看比赛的,正好看到你的比赛。我就问几个问题,不会打扰你太久的。”王铭睿急忙解释道,拿出自己的笔记本。
这次外出本来是他的个人休息,但是看到林锦佑之后,却产生了做一篇采访的计划。
“嗷没事,你问吧。”林锦佑非常爽快地答应了。
没想到第一次被采访来得这么快,心里还有点小紧张。
他不自觉地站直,理了一下还没有摘下来的领结。
“请问你是第一次参加斯诺克的积分赛吗?”
王铭睿一边问,一边拿着笔速记。
“是的,我是今年去年才获得的职业资格。”
“什么?也就是说你才获得职业资格不到半年!”王铭睿写字的笔停了一下,有些震惊地问道。
他记得赛前看资料的时候,看到林锦佑今年好像还没有成年。
“话是这么说没错,不过我已经打斯诺克好几年了,并不是新手。”不知道为什么,王铭睿这么一问,林锦佑还有点不好意思。他补充道。
王:“你是在英国训练吗?”
林:“是的,也是从去年开始。”
王:“16岁就来到英国生活,日子过得怎么样?”
林:“新的国家,新的语言,新的生活方式……一切都和我一开始预想的不一样,不过现在一切都步入正轨了。”
……
王:“最后一个问题,对于这次的比赛有什么目标吗?”
林:“说不想拿下冠军肯定是假的,但是我对于自己的实力还是有自知之明,希望尽可能地走得更远一点。未来有一天,我还会回到这里,总有一天会拿下冠军的。”
林锦佑一开始还有些紧张,后面越说越来劲,到结束时还有点意犹未尽。
两个人也有几分相见恨晚的意思,相互留了电话号码。林锦佑还特地留了自己国内的住址,邀请王铭睿回国后来找自己。
“我再给你拍一张照吧。等之后这篇稿过了,我给你寄一本。”王铭睿拿下镜头盖,镜头对准林锦佑。
林锦佑配合地露出了一个灿烂的笑容,两只手举起,比了大大的耶。
“再见,未来的斯诺克巨星。”王铭睿确认无误,和他挥手告别。接下来还要赶一趟火车,王铭睿无法多留,不然还想和林锦佑约一顿晚餐。
“我会努力的!”林锦佑大声回道。
在异国他乡的街头,两个华人相逢又告别,因为一场比赛短暂的交流后又步履匆匆地奔向了各自的目的地。
这一次不算正式的简短采访,被刊登的时候只在《体育月刊》的“趣闻”栏目占据了小小的一个板块,和一堆广告排版在一起,却是国内第一篇斯诺克的报道,见证了林锦佑的第一次积分赛胜利。
这两章都没有点击,是因为写得太差了吗[爆哭]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29章 第 29 章
梦远书城已将原网页转码以便移动设备浏览
本站仅提供资源搜索服务,不存放任何实质内容。如有侵权内容请联系搜狗,源资源删除后本站的链接将自动失效。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