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尔文的心态很好,没有因为落后受影响,接下的几球手很稳,满满地将稀烂的局面整理好,把比分追到了25:41。
林锦佑上手,没有进攻,选择回防,只是效果一般,很快被艾尔文破解,继续进攻。
比分来到了55:41,桌上只剩下了一套彩球,但是两个人的比分相差不大。
艾尔文开始清彩,黄球、咖啡球、绿球……彩球按着顺序被一颗颗击落,比分最终定格在了82:41。
台下的掌声响起,艾尔文微笑,看了一眼林锦佑后回到座位上坐下。
林锦佑还在喝水的动作停滞了一下。
搞什么,他一直在挑衅我。
短暂的休息了十几秒后,第二局开始了。
两人延续了上一局的紧张气氛,甚至更胜一筹,以林锦佑领先,61:47的比分结束。
不知道是什么原因,两人今天的状态都非常好,甚至都是超常发挥。赶上这场比赛的观众真是值回票价了。
两人你追我赶地一直比到12:12,进入了双赛点局。
坐在座位上休息的两人都巧合地对上了目光,但是十分默契地都移开了视线,装作没看见对方。
虽然不喜欢这个对手,但是这场对局却是林锦佑近些日子以来,打得最酣畅淋漓的一场比赛,大大激发了他的斗志。
他可以确认,他还是一如既往地喜欢斯诺克。
当斯诺克从爱好成为职业的时候,当练球成为了每天的任务时,当需要再不同的城市赶路参加比赛时,林锦佑依然喜欢这项运动,享受斯诺克带来的紧张的博弈、精细的拆解、耐心的防守。
他还是喜欢斯诺克,还是要坚持自己的初衷。
在裁判的提示下,最后一局比赛开始。林锦佑抬起头,看向前方,露出了一个笑容。
没错,就这样走下去。
两人在最后一局继续了前面的针锋相对,一直将比分拉到了61:61,艾尔文打丢了最后一杆黑球。
双赛点局的最后,林锦佑和艾尔文,进入了抢黑,在场的每一个观众,都不由自主地提起精神,十分期待。
抢黑,顾名思义,哪个选手可以先拿下黑球,哪个选手就可以获胜。
可能有人会说了,只是打进一个黑球,能有什么难的?
抢黑的难度不单单是双方技术的比拼,更大程度上是双方的心态博弈。在至关重要的节点,但凡一点出错便会将胜利拱手相让,在巨大的心理压力之下,失误概率大大上升,选手也会考虑得更多,避免冒险进攻。
一般在抢黑大战中,双方选手在没有绝对把握的情况下,是不会进攻的。
此时黑球停留的位置形成两库中袋的机会,很明显,但是失误后果也很明显。
林锦佑用力地抓了抓球杆,深吸一口气,没选择进攻,而是一杆沉底让黑球贴到库边。
艾尔文上手,也没有选择进攻,两个人就在这里消磨着彼此的耐心,不断得防守加防守。
再一次到了林锦佑的回合,他俯下身,瞄准黑球时,正准备向后摆的小臂突然停住了。他站起身,又观察了一下球型,换了个方向,重新俯下身瞄准。
“这是准备进攻吗?”
“还是有点冒险吧。”
“也可能是换了路线。”
场下的观众注意到林锦佑改变的动作,都有自己的想法,不少认识的观众都在底下窃窃私语。
艾尔文看着他,难得紧张地咬住了嘴唇,一动不动地看着他的动作,等待着最终的结果。
林锦佑瞄准中袋,瞄准母球低杆位点,沉气,然后大力出杆。
“砰”的一声,黑球撞在了袋口上,听了个响儿,撞在了库边,来回走了两轮后,停在了中间。
失误了,没有进。
“啧。”林锦佑皱着眉,叹了口气,走回自己的座位上。
艾尔文上手收下了这球,同时拿下了这局的胜利。
听着观众的掌声,林锦佑走上场与他握手。
欧洲公开赛的旅程结束了,止步八强,积累1500分,排名70。
技不如人,愿赌服输,在最后的抢黑中输了,林锦佑不甘,但是认了,心里并没有太多的失落。
“下一次我会赢回来的。”握住了艾尔文的手,林锦佑盯着他的眼睛,认真说道。
“下一次我也会这样赢下来的。”艾尔文回道。
各自放完狠话,两个人就转身离去,谁也没有多停留。
背过身走过球员通道,林锦佑的眼中是坚决的光,充满着对于未来的斗志昂扬。
-
回到了俱乐部中,林锦佑训练得更加认真了,在日常训练之余,增加了去摆放白约翰的频次。
他想要变得更强,想要在场上拿出更好的表现。
与此同时,李松皓的工作终于少了下来,顺利通过了反垄断调查局的调查,官司也大获全胜,轻松很多,天天坐在一旁看着林锦佑上英语课,整得他可不习惯了。
“哥,你要不去书房工作一下?”在写作业的时候,林锦佑实在被盯得受不了了,讨好地笑了笑,问李松皓,隐晦地赶他走。
李松皓坐在那里看报纸,不为所动地说道:“没事,我多陪陪你,工作不要紧。”
林锦佑在他的视线下写作业,感觉头皮发麻,简直欲哭无泪。
以前天天见不着李松皓的时候想他,现在天天能见到了又觉得恐怖。
不过这种日子也过不了多久,林锦佑又要参加比赛了。
这回的比赛是六月初的温布利大师赛,“三大赛”之一,虽然不是排名赛,没有积分,但是含金量非常高。
温布利大师赛是邀请赛,按照林锦佑的世界排名本来是无法参加的,但是他刚好拿到了世界台联的两个外卡资格之一,可以破格参加。
这一次要面对的可是世界排名前十六的世界顶尖选手,从知道要参加的时候,林锦佑就已经十分激动了。
“真是幸运!”林锦佑十分高兴地对着卡莱说道,一边走路一边蹦跶。
“那可是大师赛,真羡慕。”希尔曼在一旁,慢慢地开口,随后一直唉声叹气。
林锦佑注意到了他的不对劲,和卡莱交换了一个眼神。
“你怎么了吗?”卡莱开口问道。
希尔曼又叹了口气,没有说话,沉默地向前走,过了很久才慢慢开口道:“我准备,明年申请伦敦大学的摄影专业。”
“这不是好事吗?”林锦佑不解地问道。
但是卡莱却很快意识到了问题所在。
“那你之后不打斯诺克了吗?”他问道。
“嗯,我今年下半年就不来了。”希尔曼低声道,“我觉得我打斯诺克不太有天赋,还是摄影更适合我。”
三人都没声儿了,气氛有些低迷。
良久,林锦佑才拍了拍他道:“可以,我叔叔说过,做你喜欢做的事情就好。”
“对,你开心就可以了。”卡莱也说道。
虽然这么说,但是之后的一段路上,大家难过的心情溢于言表,毕竟是一起了快一年的朋友,一下子听到了要分开的事实,谁都有点受不了。
“嗯,都在英国,我还会来找你们俩的。”希尔曼勾了勾嘴角,但是眼底有些湿润。
他也很喜欢斯诺克,但是和两个好友比起来,自己太平庸了,在这条路上,他只会被越甩越远直到再也看不见他们俩的身影。
还是趁早放弃的好。
林锦佑低落的心情一直延续到了家中,坐下来吃晚饭的时候,李松皓看出了他的心情不好,于是开口询问。
“我有点难过,我不理解他为什么就这样放弃了,他明明还有很多机会。”林锦佑兴致缺缺戳着碗里的饭,小声道。
李松皓听了前因后果,其实也有些理解希尔曼。
在任何的功成名就背后,都是残酷的淘汰制度,在苦苦挣扎的竞技体育之中,最痛苦的就是那些既不鉴定,也不够有天赋的人。
这是没有办法的事情。
李松皓安静地听着林锦佑絮絮叨叨的抱怨,看着他低头的时顶光在他脸上落下的光影,心中复杂。
像林锦佑这种,又有热爱,又有才能的年轻选手,总是有着一种天真的残忍,理解不了别人的挣扎与痛苦。
“等你在成长一点,就能知道了。”最后,李松皓温柔地笑了一下,对他说道,“坚持下去吧,不管别人怎么样。”
林锦佑丧气地耷拉着头,没有说话。
明明希尔曼也那么喜欢斯诺克,也有着远大的梦想,为什么就停在这里了呢?
在很久以后,林锦佑会理解别人的挣扎痛苦,会知道无数无法出头的球员的煎熬坚持,但是17岁的小林不知道,他只是为朋友的离开难过,因为他知道朋友的梦想与热爱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44章 第 44 章
梦远书城已将原网页转码以便移动设备浏览
本站仅提供资源搜索服务,不存放任何实质内容。如有侵权内容请联系搜狗,源资源删除后本站的链接将自动失效。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