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宛亦的选择是正确的,在她不再接触朝政之事后,朝臣们把注意力都放到了小皇帝的身上,才发现这孩子不过是两年不到的时间,竟然已经成长了这么多。
小皇帝如今对于朝政确实是有了很多自己的判断,虽然稚嫩,但是也可圈可点。以前姜宛亦在,不管小皇帝说什么,大家都只会觉得是姜宛亦给他出的主意。
很多官员在早朝议事的时候,都忍不住要夸赞小皇帝几句。
姜宛亦发现,自从自己不过问朝政后,起初小皇帝的的心情并不是很好,但是过了几天却肉眼可见的愉悦了起来。
“这几日上朝都还顺利吗?若是和朝臣们有不同意见,可以多听多看看。苏老太师虽说如今还能教你几年,不过到底是年纪大了,你不能只依靠他一个人。”
“太后教导得是,这几日朝中官员们都很团结,孤也一直记着太后的话,不要因为自己是皇帝就独断**。这几日关于朝中之事,孤提了不少意见,虽然有些也被反对了,但更多的还是官员们能够听进去孤的话,有些政见还获得了大臣们的赞许呢。”
姜宛亦点头,她不会过问具体的议事,不过还是会了解小皇帝的情况的。“那就好,这几天哀家把内宫中事务和长公主一起也都整顿好了,那些被南穆国王爷安插进来的人也都处理干净了,宫中也又能省出一笔开支。”
“那太后最近应该不忙吧?”小皇帝眼睛亮亮的,之前和朝臣们说的事或许真的能成。
“陛下有什么事尽管说。”姜宛亦太了解小皇帝了,一开口就知道他肯定是找自己有事。
“是这样的!这段时间朝中官员们都十分忙碌,这次不少官员被革职,看似朝中有不少人,可是真的要干活的时候却根本不够,现在各部都是一摊烂账。所以孤就想着,既然现在情况特殊,不如就让各部临时招募些人手帮忙,做最基础简单的事情,但是这些人是没有官职的。”
姜宛亦听着觉得这主意不错,确实前阵子处理了一拨人,等人都治理好了,就要求各部各自整顿要倒查过去三十年的所有事情,但是各部本身就有常规事务要做,根本忙不过来。只要定好了标准,找些临时工也是合适的。
只是姜宛亦不清楚,这件事和自己有什么关系?
“有什么需要哀家做的事吗?”
“孤想着,既然要培养能用的朝廷官员,就应该从小抓起。其实不仅是当官,就算是很多民间的工作也得识文断字才行,但是大多数的百姓是没有钱供孩子念书的。正好这段时间抄了很多贪官反臣的家,国库还算是有点富余,就想着用这钱能够为东凌国培养更多的可用之才。孤和大臣们都觉得,太后在这方面很有想法,想请太后帮忙做这件事。”
“可是哀家之前刚说过,之后不过问朝政了。”
并不是姜宛亦推卸责任,而是自己既然已经说过不干涉朝政了,若是出尔反尔实在是不太合适。
“这不算朝政之事,此事由东凌皇室牵头出资,但孤并不想把这件事交给任何一个衙门,更希望这是一个能真正为百姓做的事,所以想着交给太后是最合适的。”
若是源于朝廷但又独立,确实是需要有合适的人去做这件事,姜宛亦也就不再推辞了。“好,那哀家想想看。陛下的意思,应当是想开办一个学堂吧?不过若是要利好寻常百姓,确实得仔细想想该怎么做最好。”
见姜宛亦答应下来,小皇帝也就放心了,这件事是自己想到的,但是如今各衙门官员都是自己的事情都忙不过来,即便是认可他的想法,也没人愿意去做。所以小皇帝提到这件事仅代表宫中之后,大家就纷纷举荐了太后。
小皇帝没有和姜宛亦说这件事是大家都不愿意做的,显得是什么没好处的事情一样,但其实这件事是对整个东凌国的长久有利的。再加上这件事交给姜宛亦也是因为小皇帝私心想要让太后能够有更多露脸的机会,她之前做了这么多事,不应该就这么消失在了大家的视野里。
开一个学堂其实并不难,难的是这学堂代表的是东凌国皇室。而且它开出来,还不能影响了原本的那些民间的学堂私塾。
这间皇室学堂的目的并非是要将人直接培养成才,而是给到更多人一个机会。
小皇帝的意思,自然是要开办一个免费的学堂,只有不用花钱,家里贫困的百姓才更愿意让孩子去学习,而不是让孩子在家帮忙种地喂猪。
寻常孩子都是五岁就可以启蒙了,适不适合念书其实头两年就能看得出来了,如果是读书的料,家里人自然可以选择是不是要给孩子一个走仕途的机会,而那些确实不合适的,念几年书能认识些字也是好事。
所以这间学堂重点还是应该放在最基础的讲学上,学三字经、千字文、还有算学和律法也是十分有用的,学这些内容一年时间也足够了。
接下来就是对天分的筛选,一年之后可以对这些孩子进行考核,通过基础学习的,就可以继续进行更进一步的学习,接触一些科考会用到的内容,内容可以定在童生考试的范围内,若是有天分的小孩,两年时间能够融会贯通的,便可以尝试参加童生考试了。
皇室学堂的内容有这些应该也完全足够了,接下来就是要考虑学堂的政策制度,如何开办,谁来管理这些。
姜宛亦很用心的研究此事,还特地叫了北虞国的六公主进宫,了解北虞国的国子监和民间学堂都是什么样的。
“咱们北虞国是没有国子监的,但是有很多大的书院,这些书院背后也是各个官员大臣,他们是从哪个书院出来的,自然也是希望自己出身的地方更好。而且我们北虞的书院是不拘男女的,只要资质好的都可以上学,有个别书院会为了学生方便些,会分别开设女子学院和男子学院。”
“朝廷也不会多加干涉这些书院,只是给一些支持,比如书院的营收都是不收税的,反而还有每年给补贴。一些世家也愿意结交这些书院的学生,经常会赞助资金让书院办一些比赛之类的。甚至每隔几年还有各大书院的比试,我去看过一次,比赛的项目很多,不光是比诗文,还有琴棋书画,甚至还有蹴鞠呢,可有意思了!”
六公主的话给了姜宛亦不少新的想法,虽说是办学堂,但也不能拘泥于其本身,只有将各方面融会贯通起来才能做好它。
姜宛亦花了五天时间,整理出了一份十分完善的皇家学堂计划草案。
小皇帝看着满满当当好几页纸的内容,不由对姜宛亦更加钦佩了。
“陛下的想法哀家大致能够理解,所以学堂的课程就分为两部分,第一年就是基础的识文断字和算学律法的学习,这些学会了就再学两年学问。这些都是非常基础的内容,可以请一些秀才举人讲学,这样也能解决一部分还没有考上科举的学子的生计问题。”
“在都城开办学堂容易,但是东凌国却不止有都城。都城可以作为试点,先办一年看看效果,若是好的话,就可以推广到各地执行。”
小皇帝听到这里便提出了疑问,“但是整个东凌国各地都要办,要开多少间?不光是国库的银子怕是吃不消吧?”
姜宛亦对小皇帝的提问很是满意,孩子没有盲目信任自己的想法,这是好事。“都城的学堂由国库出钱办,但是各地的就让当地人自己办。陛下知道,谁最不缺钱吗?”
小皇帝想了想,答道:“是富商?”
姜宛亦点头,“士农工商,商人有钱,但是地位却是最低的,很多工农百姓也私心里看不上做生意的商人。所以商人需要的,是一个能够得到尊敬的机会。每个地方总会有几个有钱的富商的,将学堂承包给这些富商,让他们出钱出力,朝廷只要给他们些好处,自然会有人愿意干。”
小皇帝从小在宫中长大,即便现在各部实地学习,对民间的事情还是知之甚少。“他们能愿意吗?不都说商人重利吗?”
“商人确实重利,但是这利未必是钱。每逢一些天灾疫病的时候,除了朝廷拨款赈灾,也会有当地富商行善捐银施粥,这都是为了一个好的名声。一个商人名声好,别人就会更愿意和他做生意,买他的东西,这也是他们能获得的利益。这学堂是打着皇室的名号,我们也会对这些愿意承包的富商进行审核,这样一来,能够入选承包的某种意义上也能称得上是皇商,这可是莫大的殊荣。”
“如果要给到实质性的好处,也可以根据这间书院培养出了多少优秀的学生进行嘉奖,比如按照每年考上童生的数量,每个人头给学堂补贴一两银子。钱不多,但是能给书院带来良性的发展。”
这件事说白了,就是一个愿打一个愿挨,大家各取所需,谁也不吃亏。而且不仅朝廷省了银子,还给百姓谋了好处。
新文《我家艺人都是对照组[娱乐圈]》已经开坑啦!欢迎宝子们到专栏加收藏哦!
文案:
简黎穿进了一本毁三观的娱乐圈文:女主手持系统,一路带着籍籍无名的出道艺人成为了影帝影后、歌王歌后。女主成为了娱乐圈最顶尖的金牌经纪人,和霸道总裁双宿双飞了。
而简黎,和她的手下的艺人们,竟然全员都是被女主抢了机遇的对照组!
看着面前几双清澈又无知的大眼睛,简黎痛心疾首,你们才应该是明日之子啊!
但是没关系,她会让女主知道,到底谁才是对照组!
………………
某S级上星剧开播大爆,女主重金砸热搜,男三颜值全网营销,吸引无数颜粉。
简黎蹭了对家热搜词条,上传自家炮灰1号的超绝打戏花絮,上午还被男三粉骂,下午就被国家一级武术大师转发点赞。
网友纷纷改口:内娱帅哥千千万,少侠就只有这一个啊!
炮灰2号被公司骗走了原创歌曲,因为不会乐理知识还被倒打一耙成抄袭?
简黎:不会乐理就给姐学!学不会就不要来见我!
某天,简黎路过“禁闭室”,听到一阵“仙音”缭绕:说好的不会唱歌呢?这天赋明明就是老天爷追着喂饭吃啊!
简黎一心只想养艺人,结果发现原书剧情竟然出现惊天转折……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45章 革新
梦远书城已将原网页转码以便移动设备浏览
本站仅提供资源搜索服务,不存放任何实质内容。如有侵权内容请联系搜狗,源资源删除后本站的链接将自动失效。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