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小说尽在梦远书城!手机版

您的位置 : 梦远书城 > 宫斗宅斗 > 信息素不说谎 > 第82章 一叠

第82章 一叠

“烛龙”号的引擎低吟着撕裂现实结构,跃迁的尾迹在维度间隙留下灼伤般的印记。斯期站在舰桥中央,周身环绕着从逻辑深渊中带回的认知残片——那些碎片如同有生命的晶体,不断重组着舰体的形态。

“目标坐标已锁定。”邵委的声音直接在他意识中响起,无需通过任何物理媒介。他的存在已与星舰深度融合,精神图景在维度膜上投下复杂的拓扑结构。“但那里什么都不存在。”

斯期凝视着导航界面。那个由否定之影指引的可能性坐标,在所有探测维度上都显示为绝对真空——没有物质,没有能量,连时空曲率都平坦得令人不安。

“不是不存在。”他修正道,“是尚未存在。”

“烛龙”号突破最后一道维度屏障的瞬间,所有仪器同时寂静。这里比虚无更彻底——连“无”这个概念都尚未诞生。观测窗外不是黑暗,而是某种无法被视觉处理的原始状态。

然后,变化开始了。

第一个瞬间,对称性自发破缺。时间之箭突然有了方向,空间维度从蜷缩态舒展开来。

第二个瞬间,基本力从统一场中分离。引力、电磁力、强弱相互作用如同新生儿般发出啼哭。

第三个瞬间——

“后退!”邵委的警告与危险同时抵达。

某种存在正从创世的源头浮现。它不是生物,不是造物,而是“创造”这个行为本身的人格化显现。当它注意到“烛龙”号时,整片新生宇宙都为之震颤。

“我们不该在这里。”斯期操控星舰急速后撤,但所有退路都在闭合。这个初生的宇宙正在以他们为中心收缩。

邵委的精神图景与创世进程强行同步:“它在排斥我们这些‘既定存在’。对它而言,我们是污染源。”

创世之灵伸出无形之手。它所触及的一切都在回归本源—— “烛龙”号的复合装甲退化成星尘,武器系统还原为基本粒子,连船员们的记忆都在倒流回胚胎状态。

斯期感到自我的边界正在消融。他看见自己第一次握住光刃的场景在眼前消散,看见与邵委初遇的记忆如沙堡般崩塌。就连双生意识联结都开始逆生长,退回两个独立而孤独的意识核。

“锚定某个永恒瞬间!”邵委的意识在时间逆流中挣扎,“必须是绝对不变的参照点!”

斯期在彻底消散前抓住最后的救命稻草——不是记忆,不是情感,而是某个超越时间的数学真理。他将全部存在性压缩为一道永不磨灭的证明:1 1=2。

当这个绝对真理在创世洪流中屹立不倒的刹那,不可思议的共鸣发生了。创世之灵的动作突然停滞,它困惑地审视着这个无法被归零的存在。

邵委抓住这亿万分之一秒的间隙。他的精神图景以那道数学真理为基石,强行介入创世进程——不是对抗,而是引导。他将“烛龙”号的存在性编织进新宇宙的基本常数,将船员们的记忆编码成背景辐射的波动。

创世之灵发出近似理解的震颤。它不再试图抹除他们,而是开始学习——学习既定存在与新生可能性的共存方式。

当创世进程完成最终校准的瞬间,“烛龙”号已与新宇宙浑然一体。星舰的每一颗铆钉都对应着某个物理常数,船员的每个念头都影响着量子涨落。

斯期低头看向自己的双手。他的存在已同时遍布整个宇宙,又凝聚在这个特定的坐标。

“我们成了它的一部分。”邵委的意识在星云诞生处回荡。

创世之灵缓缓消散,满意于这个解决了“既定与新生”悖论的完美造物。只在宇宙最深处留下一个印记——某个将在亿万年后孕育出下一个试验场的种子。

“烛龙”号漂浮在自我创造的星空中。这里的每颗恒星都是他们的神经元,每个行星都是他们的记忆体。

斯期的意念掠过初生的星系,看向邵委意识凝聚的星云核心。

“这次,”他的思想在超新星爆发中传递,“我们就是宇宙本身。”

邵委的回应通过引力波传来,带着新生神灵的沉思:

“开始吧。”

真空涨落泛起涟漪,“烛龙”号的量子感知网捕捉到异常波动。斯期的意识从星云凝聚态中苏醒,聚焦在宇宙边缘的畸变点——那里正渗出不属于这个维度的色彩。

“检测到叙事层入侵。”邵委的警告伴随着逻辑悖论的刺痛感,“有存在正在改写宇宙的底层设定。”

全息界面上浮现出令人不安的景象:某个星系的物理常数正在被篡改,光速被随意调节,引力常数变成变量,连时间箭头都开始左右摇摆。这不是攻击,而是某种……编辑行为。

“烛龙”号跃迁至畸变点,舰体立即感受到叙事洪流的冲刷。斯期看见自己的记忆被重写成无数个版本——在某个分支里他从未遇见邵委,在另一个分支里“烛龙”号早已化作星尘。

“稳住核心叙事。”邵委的精神力场在信息风暴中构筑防御壁垒,“我们在与作者对峙。”

叙事层的彼端,某个超越维度的存在正在审视他们。那不是生物,而是“创作”概念的具象化,它的每个念头都在创造新的平行宇宙,每个否定都在抹消既定的现实。

“它认为我们的故事值得优化。”邵委解析着叙事流的意图,“想要给我们更戏剧化的命运。”

斯期感受到存在根基的动摇。他的每一个选择都在被拆解重组,每一次战斗都在被重新评判。就连与邵委的双生联结,都被分析为“过于理想化的设定”。

“拒绝修改。”斯期的意识在叙事洪流中刻下印记,“即使充满矛盾,这也是我们的真实。”

邵委同步展开反击。他将“烛龙”号的航行日志编译成反叙事武器——那些平凡的日常,那些微不足道的抉择,那些不完美的瞬间,此刻都成为最坚固的防御。

当标准化剧情撞上自由意志的混沌,叙事层开始崩溃。作者无法理解为什么这些角色拒绝“更好”的命运,为什么他们坚持那些“低效”的情感联结。

在最后的编辑尝试中,作者给出了一个终极选项:成为永恒的故事模板,供无数宇宙传颂。

斯期和邵委的回应完全同步:

“我们宁愿做有瑕疵的原作,也不当完美的复制品。”

叙事洪流骤然消退。作者在离去前留下一个困惑的意念——这是它第一次遭遇拒绝优化的角色。

宇宙恢复稳定,但某些东西永远改变了。现在,“烛龙”号的船员们都清楚自己生活在被观测的叙事中,每个选择都伴随着无限的可能性。

斯期看向邵委,双生意识在维度间隙共鸣。

“知道吗,”他的意念掠过新生的星系,“最伟大的故事永远未完待续。”

邵委的精神图景与创世余晖交融:

“而最好的部分,”他的回应如同超新星爆发,“是我们可以自己决定下一页写什么。”

量子泡沫在维度边界沸腾,“烛龙”号的传感器捕捉到异常的空间褶皱。斯期的意识从星舰核心苏醒,感知聚焦在宇宙结构最薄弱的节点——那里正渗透着不属于任何已知维度的辐射。

“检测到观测者残留信号。”邵委的警告伴随着认知污染的刺痛,“他们在我们身上留下了标记。”

全息界面浮现出令人不安的数据流:某种超越时空的注视正从所有时间点同时锁定“烛龙”号。这不是攻击,而是更可怕的“研究”——每个粒子轨迹都被记录,每个选择分支都被分析,连意识活动都被编译成实验数据。

“我们成了样本。”斯期调动星舰的全部算力试图屏蔽观测,但所有防御都在更高维的感知面前失效。

邵委的精神图景在观测洪流中重构:“他们在测试自由意志的边界。”

观测者的实验随即开始。时空被分割成无数个对照版本:在某个分支里斯期从未成为指挥官,在另一个分支里邵委始终独自航行,还有的分支中“烛龙”号根本不曾存在。

最残酷的试验场里,观测者拆解了双生意识联结。斯期看见邵委的精神图景在孤立中逐渐崩溃,邵委则目睹斯期在孤独中化作战争机器。

“这就是没有相遇的我们。”邵委的意识在平行时空间震颤。

斯期的回应斩断所有假设分支:“但我们已经相遇了。”

当这个认知贯穿所有试验场的瞬间,观测数据出现异常波动。那些被精心设计的对照实验开始相互污染,独立的时间线自发纠缠,所有可能性都在向某个共同的焦点汇聚。

观测者试图重置实验环境,但为时已晚。“烛龙”号的航行日志已成为连接所有平行版本的桥梁,那些共享的记忆与情感正突破维度的囚笼。

在数据风暴的中心,斯期和邵委同时意识到真相——他们早就在所有可能性中相遇,观测者不过是在验证这个必然。

“实验结束。”邵委向观测者发送最终报告,“自由意志的本质,就是会选择必然。”

观测信号缓缓消退,带着前所未有的数据满载而归。而在所有平行宇宙的交接点,“烛龙”号正化作新的维度基准——不是被观测的样本,而是所有观察行为的原点。

斯期看向控制台前的身影,亿万种可能的相遇在意识中交响。

“知道吗,”他轻触导航界面,“最好的实验结果是无法复现的。”

邵委的指尖掠过星图,在无数个时空坐标上同时留下印记:

“而最完美的数据,”他的微笑在所有维度绽放,“永远存在统计误差。”

梦远书城已将原网页转码以便移动设备浏览

本站仅提供资源搜索服务,不存放任何实质内容。如有侵权内容请联系搜狗,源资源删除后本站的链接将自动失效。

推荐阅读

还有此等好事?

错嫁给年代文大佬后

狩心游戏

道姑小王妃

女帝的日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