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钟指挥的视频通话效率极高。屏幕那端的钟指挥面容刚毅,听完陈也简洁清晰的陈诉,没有丝毫拖泥带水。
“情况我了解了。”钟指挥的声音沉稳有力,“我这边随时可以配合。”
他话锋一转,目光落在陈也明显隆起的腹部上,语气缓和了些许:“陈顾问,你的情况特殊。我会派特战组组长徐新东立刻过港,与你当面协调具体行动细节和部队调度。”
陈也心里明白这是对她的照顾,她没有逞强,坦然接受:“谢谢钟指挥,我会和徐组长配合好。”
结束通话后,陈也略作思考。汤姆森事件保密级别极高,目前还仅限于安/全部和少数军/方高层知悉。龙联办冷主任那边,她还在等李部长的明确指示何时以及以何种方式通报。
安全屋那边,评估已初步完成,陈也做出了一个大胆的决定:将汤姆森送回酒店。
她亲自去了安全屋,对忐忑不安的汤姆森说:“你可以回酒店了。放心,酒店及周边现在是最安全的地方。你可以开始联系你认为值得信任的记者,透露你想透露的内容,这个过程,我们不过问。”
汤姆森惊讶地看着她,似乎不敢相信对方如此“守信”。
陈也迎着他的目光,补充道:“但我有一个条件。在你最终决定将资料交给哪个国家、哪家媒体之前,必须提前告知我。这不是审查,而是为了确保你能安全离开,以及我们后续布局的需要。你需要明白,你的每一个决定,都影响着全局和自身安危。”
汤姆森沉默片刻,点了点头。这种看似放任实则掌控全局的方式,反而让他觉得更真实。
就在汤姆森回到酒店,开始小心翼翼通过网络接触媒体的五天后,陈也收到了岳英急促的汇报:“头儿!M国那边有动作了!CCA正式对外通报汤姆森-李涉嫌窃取国家机密并叛逃,已向其发出国际拘捕令。并通过外交渠道向港府施压,要求立即搜捕并引渡汤姆森!”
风暴,终于来了。比预想的还要快一点。
陈也立刻接通了与李部长的通话。短短一分钟后,她放下电话,对岳英道:“准备车,去龙联办。”
陈也直接带着核心简报赶到了冷主任的办公室。
冷主任听完陈也言简意赅的汇报,饶是他见惯风浪,也足足沉默了十几秒,手指无意识地敲着桌面。他猛地站起身:“走,立刻跟我去见特首!”
特首办公室内,气氛凝重。特首刚刚结束一个来自M国某位高级官员的紧急电话,对方语气强硬,要求港府立即行动。特首眉头紧锁,尚未理清头绪,如此重大的事件,本应先由相关部门层层上报至他这里,此刻他却先从他国接到了质询。
就在这时,秘书通报冷主任和陈顾问有极其紧急的事情求见。
冷主任、陈也,以及通过视频参会的李部长,就在特首的办公室里,召开了一场高级别的紧急会议。
陈也清晰冷静地汇报了整个事件的来龙去脉,包括汤姆森的身份、其携带信息的惊人内容、目前已采取的控制措施、与军方的协调预案等等。
特首听着,脸上的表情从最初的凝重、惊讶,逐渐变得复杂。他看了一眼视频画面中的李部长,又看了看眼前这位身怀六甲却异常沉静的安全顾问。
这么一件足以引爆国际舆论、让港市承受巨大外部压力的惊天事件,主动权,竟然掌握在自己手里?不是因为运气,而是因为眼前这个叫陈也和她的手下,以其惊人的敏锐和专业,提前察觉、果断出手、周密布局,硬生生地在M国反应过来之前,将人和关键筹码控制在了手中。
这让他感到一种在两大国博弈的夹缝中,并非完全被动无助的底气。
特首终于开口,“港府会顶住压力,一切依法依规办事。在汤姆森先生未违反本港法律的前提下,他的合法权益会得到保障。至于搜捕和引渡,这需要时间,会‘好好’配合M国。”
大家是知道怎么一致对外的。
李部长看向陈也和冷主任:“后续事宜,由港府坐镇,龙联办牵头,安全部指导,与相关部门密切配合。务必确保事件平稳处理,对港市的影响降到最低。”
会议简短而高效。离开特首办公室时,冷主任看着身边神色如常的陈也,忍不住轻轻叹了口气,语气里带着难以掩饰的赞赏和后怕:“你这丫头……一交报告我的心就颤。回去赶紧休息一下,接下来,注意安全。”
陈也微微笑了一下,摸了摸肚子:“谢谢主任!”
回到指挥中心,万通已经把徐组长接回来了。
徐新东带着一股军人特有的干练和肃杀之气。他与陈也简单握手,没有多余的寒暄,直接切入正题:“陈顾问,钟指挥命令我全力配合您。请指示当前情况和下一步行动计划。”
陈也请他到指挥屏幕前,快速将汤姆森的位置、酒店周边布防情况、已掌握的M国可能动用的资源以及预设的撤离路线清晰地讲解了一遍。
陈也关于作战方面,交给专业的人做,“汤姆森手里的资料非常重要,M国那边肯定会不惜一切代价拿回,港市的人员不足以抓捕汤姆森,M国派人过来的可能性非常高。”
徐新东听得非常专注,“需要我们怎么做?”
“徐组长,我并没有指挥过作战。”陈也不介意暴露自己的短处,“请特战组是来面对即将到来的M国抓捕小队。”
陈也让阿朗把港市和澳市的地图铺展开,陈也指了指澳市的一处,港市携带大规模武器现在基本是不可能进入,他们最大的可能是从澳市进入。我们就把他们引到澳市。需要在哪里交手,你看一下。怎么引过去,我来办。”
陈也看着站的笔直的徐组长,“我的要求是,确保我们无伤亡,对方无论死活。敢来,那就都留下!”
徐组长深深看了一眼陈也,很好,这么好的立功机会。
“可以,我今天就给你一个作战计划。”徐组长看了一下手表,“最多四个小时。”
陈也点点头,“岳英,给徐组长一间办公室。”转头和徐组长说,“需要什么和岳英说。”陈也知道他要和他的队员开会商讨方案。
徐组长敬了个礼,跟着岳英去他的办公室,端的是雷厉风行。
陈也刚准备坐下喝口水,万通又带来了新的情况:“头儿,汤姆森那边有动静了。他刚刚联系了《WD邮报》和《文报》的调查记者,约定明天下午见面。我们是否要干预?”
这两家一家是鹰国一家是M国,素以深度调查和独立性闻名,在国际上也有一定影响力。汤姆森选择他们,并不意外。
陈也沉吟片刻,摇了摇头:“不干预。让他去聊。保障他的安全。万通,半岛酒店那边,提前安排我们的人进去。报到出去会有更多的记者赶来。你找机会告诉汤姆森,在报道当天就离开酒店,你带他去安全屋。”
“是!”万通应道。
第二天下午,三名记者进了汤姆森的房间。谈话持续到了晚上。汤姆森似乎并没有一次性抛出所有重磅材料,更像是一次试探性的接触。记者全程录音,表情从最初的好奇逐渐变得无比严肃和震惊。
会谈结束,双方分开。汤姆森按照指示,没有多做停留,自己离开的酒店,万通在外面接应他。
陈也看着监控里汤姆森上了车。舆论的涟漪,很快就会扩散开来。
果然,第二天报纸一出,当天上午全世界的新闻开始播放M国秘密监控项目,随之公布的还有部分机密文件。成为国际社会关注的焦点。汤姆森在港的消息也传播开来,立刻引起了其他国际媒体驻港机构的密切关注。嗅觉灵敏的记者们开始四处打探。
M国方面的反应也随之升级。外交措辞变得更加严厉,几乎到了最后通牒的地步。同时,陈也这边收到消息,M国将派遣两支小队,是入港还是从澳市入无法知道。
“让鱼咬钩把。”陈也看着监控画面对金戈说道。
“你已经进入产期,随时会生。我去吧。”金戈和其他组员确实很担心陈也。
他们之前定的计划是,把M国视线移到澳市,交火定在澳市。怎么引过去,不会引起怀疑是个难题。
陈也就提出她把人引过去,她已经在M国视线中,对外虽然是外交部,但该懂的都懂,她是国/安。
“万通,放消息吧。”陈也否定了金戈的提议,她‘秘密’入澳市,带着疑似汤姆森的人,直接去澳市的安全屋,也就是徐组长定的交火地。
陈也拍板,“启动‘迷雾’计划。”
当时寒越和小鱼去安全屋时,陈也告诉寒越他俩最多住一个月的时间,她就会去接他们。现在过去十天了,马上要结束了。
陈泗:联系不到妹妹!!!
陈也:生孩子前一定要结束,就这么定了
寒越:什么情况?M国你是疯了吗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105章 迷雾计划
梦远书城已将原网页转码以便移动设备浏览
本站仅提供资源搜索服务,不存放任何实质内容。如有侵权内容请联系搜狗,源资源删除后本站的链接将自动失效。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