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沈伊珞回神,暮色已然漫过树梢,惊觉自己整个人蜷在江照临怀里,脸颊隔着衬衫,能感受到对方正随呼吸规律起伏的胸膛。
太近了。
近得能闻到男生身上干净的皂角气息。
“对……对不起!”沈伊珞抽身后退,不小心碰到摔烂在路边的香蕉牛奶,黏腻的液体顺着裂口渗入砖缝。
更深的狼狈攫住了沈伊珞——刚才她竟从江照临的臂弯里,汲取到可耻的安全感。
“没事就好。”江照临顺势后退了半步,留给她足够的喘息空间,“摔漏了,待会儿再给你买一瓶。晚餐,想吃点清淡的吗?”
沈伊珞垂眸,胡乱地点点头:“好。”
骤然爆发的恐惧褪去了,残余的……只有蚀骨的疲乏和烧灼脸颊的窘迫。
沈伊珞讨厌自己像个易碎的瓷娃娃,更讨厌本不该有的贪恋温暖的本能反应。
食堂灯火通明,沈伊珞选了个角落靠窗的位置坐下,面前是刚出炉的黄澄澄的小米粥。
氤氲热气里,江照临舀起一小勺,轻轻吹了吹,才递到她唇边。
“不烫了……多少吃一点?”
勺里的粥温润顺滑,但沈伊珞毫无食欲,勉强咽下两口。
“刚才,那车……”江照临试探地开口。
沈伊珞一颤,勺子从江照临的手中滑落,掉进了碗里,溅起几滴热粥落在她手背上。
刺痛让沈伊珞彻底回神。
“没什么!”她意识到失态后又仓促地低下头,“……就是……突然想起点难受的事。吓到了,我没事。”
这拙劣的掩饰显然骗不过江照临。
他抽出纸巾,轻轻按在她溅了粥点的手背上,一点点吸掉微烫的湿意。
沈伊珞想缩手,却僵着没动。
简单用过晚餐,江照临见沈伊珞小米粥只勉强喝了几口,便提议:
“今晚空气很好,不闷。去建景院那边走走?听说他们的夜间景观灯有星空主题。”
沈伊珞点点头,心头那阵盘桓不去的寒气,让自己渴望一点新鲜、开阔的气息。
数理系的建筑与景观设计学院名不虚传:
暮色四合,白日里严谨的几何线条被柔光勾勒得如梦似幻。
几幢主体建筑错落有致,环绕着中央一大片镜面水景。
水面如墨玉般深沉,倒映着天上初露的星子和周围建筑投射下的、不断变幻的光柱。
靠近一座全玻璃幕墙的连廊下方,圆形的光影投射在地上,竟缓缓浮现出各个星座的轮廓:猎户座的腰带三连星清晰可见,紧接着是昂星团明亮的七姐妹……
晚风穿过连廊,轻轻拂过沈伊珞的脸颊。
“这里的设计……很有意思。”沈伊珞看着远处一片摇曳的竹影。
“嗯,是两年前按照建筑学专业学长的毕设作品改造的。材料用的是特殊调光玻璃和智能投影系统。”江照临微微侧身,指向前方水池尽头一座假山旁边的一个白色光团,“看到水边那颗最大的光点吗?模仿了天狼星。据说当时做了很久的光谱调试,才找到这个最接近真实天狼星的颜色——冰冷,炽烈。”
话题安全地停留在天文与建筑的交界处,是沈伊珞最熟悉的领域,也是江照临能自然展现热忱又不逾矩的地带。
沈伊珞顺着他指的方向看去,白色的光团安静地燃烧着,就像真实的星辰降临凡间。
她侧过脸,看向江照临:“追求完美的光点……挺像你的。”
这话没头没尾,是说他对专业的执着?
还是说他……总是在她面前展现一种精心调试过的、近乎无瑕的关照?
“是吗?”江照临微微一怔,“可能……因为真实的东西都值得倾尽全力去还原。就像数据,也像……人眼捕捉到的星光。”
他没有再说下去,但未尽之意落在了沈伊珞的心上。
两人在水池边的长椅上坐下,中间隔着不远不近的一人宽距离。
穹顶上,一片更为浩渺的光点群被点亮,模拟着仙女星座巨大的漩涡星系,缓缓旋转。
沈伊珞抱膝坐着,长久、沉默地凝视水中被搅动的星河倒影。
深黑的池底,光的碎片在跳舞,时而汇聚成旋臂,时而又碎裂成万千星屑。
江照临安静地陪在一旁。
时间在这片光影交织的角落失去了刻度,人影在远处林荫道上三三两两地出现。
不知过了多久,沈伊珞才开口:
“江照临,你在看星空的时候,有过……那种感觉吗?那种好像下一秒,就会失去所有光芒,坠入永远黑暗的感觉?”
沈伊珞的声音融在夜风里,砸在江照临心上,荡开无声的涟漪。
手机屏幕还亮着,停留在与陆景深的微信对话框上,里面是他刚刚发送的、近乎啰嗦的一长串:
【B612号小行星】对光照和空间尺度可能特别敏感,有没有舒缓情绪但又能引发一点点积极回忆的节点设计?植物香气呢?是不是要完全避开……
所有急切的求证和追问,所有关于“景观心理疗法”对创伤后应激反应的适配性探讨,在这一刻……都被沈伊珞这句裹挟着寒意的低语覆盖。
江照临按了锁屏键侧过头,看沈伊珞。
她仍抱着膝,下巴抵在膝盖上,整个人缩成了一团。
回答什么?
用专业理论去解构那份恐惧?
还是用轻飘飘的安慰去填补那片虚无?
“有。”
沈伊珞闻言一怔,将视线从漩涡星云光影上挪开,落在一臂之遥的江照临身上。
“每一次观测重要的掩星现象时,都有。天体亮度瞬间被另一天体完全遮蔽,一秒内,从璀璨光明堕入彻底黑暗……没有任何缓冲的余裕。”他稍稍调整了坐姿,“观测记录上,它只是一个时间点和光度计的骤降曲线。但身历其境,盯着目镜的人,就像被孤零零地抛弃在无垠的虚空里。所有的光都被剥夺了,只剩一片能吞噬一切的浓稠暗色扑面而来,冰冷入骨。会下意识屏住呼吸,手指扣紧仪器边缘,好像抓住这唯一能确认自己存在的实体……”
江照临顿了顿,描述停顿在一个微妙的临界点上。
这是亲历者的余悸——短暂的黑暗是科学的必然现象。
“但每次黑暗之后,光一定会回来。而且是原本存在过、此刻理应重现的光。”
没有空洞的“别怕”。
没有廉价的“有我在”。
江照临用只有同行才能听懂的宇宙暗语,将沈伊珞难以名状的恐惧,包裹进天文里。
——你的恐惧我理解,我见过类似的东西。
——你看,那黑暗只是瞬间,并非永恒。光,终会归来。这是定律。
沈伊珞愣住了。
这时,江照临倒扣在长椅上的手机震动,是陆景深发来的几条新消息:
【陆景深】刚看到。你的描述我明白了,是典型的特定视觉/空间场景触发的创伤闪回。
【陆景深】建景院东翼顶楼天文台旁边有个新装的小型光谱观测镜,接驳了模拟系外深空环境的动态幕墙,场景完全可控。白天很少开放,但夜间管理员我熟。
【陆景深】与其避开所有刺激性元素被动疗愈,不如尝试温和的暴露疗法?从非常接近她恐惧源但形态已完全无害的方面入手。
【陆景深】等她适应了这种存在,恐惧链接才会松动。时间别长,感受为主。
梦远书城已将原网页转码以便移动设备浏览
本站仅提供资源搜索服务,不存放任何实质内容。如有侵权内容请联系搜狗,源资源删除后本站的链接将自动失效。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