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与大学商业街,木槿书馆的玻璃门将午后的阳光滤成暖黄色。
陆景深指尖划过心理学专区的书脊,停在一本《创伤后应激障碍的暴露疗法新进展》上。
“所以最终方案敲定在可控光谱模拟?利用建景院顶楼设备,将车牌和车型拆解成独立光信号源……”
“关键在剥离现实关联性。”陆景深抽出书籍翻开示意图,“第一次暴露时长控制在五秒内,模拟车辆轮廓时采用抽象几何切割——让它像船底座大星云的暗星云那样,只是宇宙背景里一块无意义的剪影。设备权限已经协调好了,谢洧安签字放行。”
铅笔尖“啪”地折断在星云边缘,江照临倾身压低声音:“学长这两天似乎特别上心?连设备审批这种琐事都亲自盯。”
书架投下的阴影恰好笼住陆景深半张脸,他合上书,窗外的香樟树影在镜片上晃过。
“脑科学联动建筑环境心理干预是前沿课题。能看着黑暗恐惧被科学驯服,是研究者的幸运。”
江照临的目光在《创伤后应激障碍的暴露疗法新进展》的深色封皮上停留了一瞬,指尖捻着断掉的铅笔芯,“幸运……也包括对特定个体的格外关注么?学长似乎对‘特定视觉刺激源’的细节掌握得过分精确了。”
书架间流淌的静谧仿佛被压缩了几分。
陆景深将书插回原处,走向旁边供读者小憩的矮桌,拿起自己那杯早已凉透的冰美式,镜片后的目光坦然地迎向江照临。
“精确是科学干预的前提。目标恐惧源形态——黄色牌照与特定豪车型号,是沈同学在安全环境下主动提供的描述。她的坦诚,是建立信任的第一步,也是干预有效的基石。至于格外关注……一个能清晰描述创伤细节、并愿意尝试科学方法走出来的研究对象,本身就值得研究者投入最大的热忱,确保干预方案万无一失。这不正是我们从事这行的初衷?”
他的解释无懈可击,逻辑链条严丝合缝,完全符合严谨学者对高价值研究样本的态度。
江照临将断掉的铅笔和速写本收进随身的书包,跟过去,拉开椅子坐下,“初衷自然纯粹。只是……学姐今早跟我提了一句,说昨晚在江州,有人护得很周全。风暴中心,反而最安全。陆学长消息灵通,不知是否了解内情?伊珞她,还好吗?”
陆景深端起咖啡杯,低头抿了口,浓烈的苦涩在舌尖蔓延开。
“江州的风雨,昨晚确实不小。能被妥善护在安全区,说明‘风暴眼’的主人自有章法。沈同学平安归来,就是最好的证明。”
陆景深顿了顿,目光越过江照临,望向窗外车水马龙的商业街,“至于其他……不在研究范畴的‘内情’,知道与否,对治疗进程并无增益。我们的关注点,应该始终落在如何帮她构建对抗恐惧的‘安全堡垒’上。”
他巧妙避开了“肖清鹤”,也模糊了“风暴眼”的具体所指,只将话题牢牢锚定在沈伊珞的状态和后续治疗上。
既回答了江照临的关切——沈伊珞平安,又划下了清晰的界限——那些围绕她的、超出治疗范围的风波,无需深究。
江照临就这么看着他,片刻后轻轻颔首。
被刻意压下的疑虑并未完全消散,但学长滴水不漏的学者姿态和明确聚焦治疗的态度,让他无法再追问下去。
至少,陆景深对沈伊珞的“格外关注”,其出发点目前看来,是专业且纯粹的。
“学长说得对。安全堡垒才是关键。”江照临拿起自己的背包起身,“建景院顶楼的设备权限,就麻烦学长和谢学长确认了。时间定下来,随时通知我。”
“放心。”陆景深也站起身,恢复了惯常的温和,“数据同步和初期暴露的脑波监测方案,我会尽快细化发给你。”
两人在弥漫着油墨与咖啡的香气中道别。
陆景深站在原地,直到江照临的身影消失在人潮中,才收回目光,重新拿起咖啡,任由窗外摇曳的香樟树影,在杯壁上投下明明灭灭的光斑。
梦远书城已将原网页转码以便移动设备浏览
本站仅提供资源搜索服务,不存放任何实质内容。如有侵权内容请联系搜狗,源资源删除后本站的链接将自动失效。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