承平十一年。
白露。
适逢皇太后年至古稀的高寿寿诞,为彰孝心,皇帝命礼部、工部、内侍省三部联结,重新修葺、扩建行宫,并更名为万颐园。
专为太后寿诞改建的行宫,提前一年便为秋季时节造了盛景,广种了太后青睐的枫树与菊花。
秋意浓深,枫染菊硕。
连绵如火烧云一般的红枫林下,一众随贺寿官员同至行宫的家眷小辈聚集玩乐。
此处西有楼台,南有活泉,设凉亭憩廊。
引路的宫婢将人带至此处歇憩,高坐居心台的太后,站在露台前,一垂眼,便能见着一群青年才俊和妙龄女郎。
心情美矣。
素知太后爱热闹,爱美人,凡受邀在列的官员和其子女,都隆重妆扮。
枫林下,华服美裳缭乱。
衣香鬓影,女眷们手持香扇拨摇,如蹁跹蝶群。
远远一列前来送瓜果的宫婢,在十几步远外,便听公子姑娘们争议着什么。
众人围着一方四季花鸟四方瓶,品评其插花,与瓷瓶上的浮雕瓷釉绘图。
这花瓶造型方正庄重、釉色青绿沉稳、釉图精细优美。
其中错落纤插着花枝茂叶,独独一尊花瓶,置于摆在野地的矮几上,集天地草木与人文雅艺为一体,雅致得巧妙。
花瓶只此一只,看着不像是御造。
能在今日拿出来摆在这人员聚集处,此物地位不同寻常。
即便不是太后的藏物,也是哪位贵人献上的珍品。
引得众人争议的源头,便是有人注意到这花瓶,夸赞其图画与釉彩如何精细。
一名圆脸姑娘问身边人。
“郭五姐姐,你看这巧技,像是哪位大师的手笔?”
这样只此一只的花瓶,能自民间流入宫中,依据其造型图画与釉彩的精细程度上看,不外乎四大瓷窑那几位有名远扬的匠人。
宣朝盛世,从宫廷到民间,重文重艺,推崇名家名作,研究琴棋书画是寻常,也有瓷器、绣品、玉雕等等。
尤其家学渊源者,对手工艺品颇有研究。
圆脸姑娘问的话没人能答出来,有人道:“你等着,我给你叫个能认出来的。”
说着,她朝树下一名身穿鹅黄短褙子配墨绿齐腰交窬裙,刚过及笄年的女子招呼一声。
“阿姒,快来看看这个。”
众人齐齐朝被呼唤的女子望去,见她身姿娉婷利落,高挑秀丽,穿一身浓浓绿的衣裳,隆重张扬。
在一群爱鲜亮爱清淡的年轻姑娘中间,恍惚一眼,是最浓重的一笔。
听人叫她,她挑眉回首,竟是一副极为艳丽的容颜。
高挑的鼻梁,生出一抹如雪巅冷峻的转折。
肌肤莹润生辉,眉眼昳艳,眼皮一掀一抬,竟让人不敢直视。
被唤作阿姒的女子,不笑时冷傲骄矜,面上染了笑意之后,明艳大方。
小小年纪,气度已不凡。
“我看看。”
她轻巧地吐出三个字,嗓音清脆,态度利落,落落大方地在四面八方的视线汇集中,行至矮几前。
在一众全是贵女并宫人的人群中成为视线中心,此女走路不缓不急,不提裙摆,未乱肢体,只这份心性,便让人印象深刻。
有不认识她的,心生好奇,便问身边人。
“这是哪家的女眷?”
认识的人答:“工部虞门司侍郎姜绥安之女姜姒。”
不过一位四品官员。
那问话的人眼底霎时浮过一抹轻视。
“怪道不认识呢。”
自幼生长在京中的高门子女,各式宴饮花会中常聚集碰面,即使不认识多少也会有几分熟脸。
问话之人见姜姒容色不俗,却脸生,以为她并非京中人士,而是哪一方王侯或总督之女。
那问话的姑娘是贵妃的甥女,因姨母受宠,常出入皇亲国戚宴请的场合,少见小官之女。因为看姜姒气度不凡,不是小门小户能养出来的,便先入为主了。
实际,姜姒出身不算高却也不低,家中几位长辈入仕为官,算不得满门显贵,也称得上世代簪缨。
只是和这些出身王侯士族,高官勋贵之家的姑娘相比,顿时就被衬了下去。
那问话女子高扬了下巴。
容貌与气度比不过,身份上能胜一筹,也让人满足了。
姜姒不知道这些。
她站在矮几前,望着那插着花木的四方花瓶看了又看,思忖过后,徐徐道来。
“这箭竹竹节处时有间隙,前后釉色深浅变化有致,看起来像是汝窑王皖之的落笔习惯。我祖母有一套出自他之手的茶杯,所绘箭竹也是如此落笔。”
众人听后纷纷点了点头,信了她所说。
让人品鉴字画不难,画作能从构图、落笔、内容、着墨等等许多方面去评。
可品鉴瓷器没有那么多的依凭,只能靠大量的经验与细致入微的观察。
那主动唤姜姒过来的人,便是知道她家中祖母、叔父都喜欢收集瓷器。
姜家收集着四大窑各色样式的瓷器,姜姒从小跟着长辈耳濡目染,她便想着,姜姒说不定能看出些关联。
这不,果真辨认了出来。
那圆脸姑娘夸赞一句:“阿姒姐姐好阅历,好眼力。”
一道不赞同的声音传来。
“我看不像。这一面画的菊,形态饱满篡如绣球,可我记得那王皖之只画形如龙爪、细如钩针的瘦菊,何曾见过这样形态的菊花?但我记不清了,要叫云朔哥哥来问一问。”
这位说话的女子姜姒熟悉,她是文寿伯府的二姑娘,名唤柳蔚宁。
与她口中的“云朔哥哥”沾着一些亲,两人算是表兄妹。
姜姒听她提及那云朔哥哥,眉心微微向下,面色有不易察觉的冷却。
虽说柳蔚宁与她素来不合,常常在各种事上与她较劲,可姜姒只当她心思闲、心眼多。
到底只是小姑娘罢了,不惹大事,并不讨厌。
可她口中的那少年,姜姒是真正不待见的。
没多久,因为柳蔚宁早就将人请了过来,一群仪容不凡的年轻公子从池边款款走来。
为首的人,正是骠骑大将军谢珺的长孙谢云朔。
他虽未及弱冠,却早在十四岁便随父出征,去锦服、入沙场,随军征战,立战功、获擢封,做校尉,领兵百人,奇袭外贼。
四年间两次征战,如今自己挣出八品副尉,被戏称谢小将军。
在一群尚处于招猫逗狗、苦读诗书的同龄人之间,他年纪轻轻已有战功官身,出类拔萃。
抛却出身、品级,只看他身长八尺,面如朗星,也少有人能及。
据传,其祖母有鲜卑血统,因此他眉骨深深,颌线凌厉,长相与汉人有几分不同。
自幼习武骑射,昂藏横练,如一柄开了刃的刀锋,是天生做武将的料。
远远见着他们走近,姜姒的笑容不自觉地收敛得越来越淡。
原因无它,她与这位谢小将军自幼不合,颇有渊源。
姜姒三岁时,二人在坊市争抢木马,因一同看上,谁也不让着谁。
谢云朔被她挤到石阶边,还撞伤了腿。
姜姒六岁时,二人同入谭府族学,背书时姜姒一时忘了,不过耽搁了稍许,想起来正要继续背,谢云朔一时嘴快,抢着答了。
夫子夸了他,又训斥了她,罚她抄写一段百字文二十遍,姜姒终生难忘。
姜姒九岁时,谢云朔与其堂兄姜子熙球场斗技起了摩擦,二人各执一词。
做评判的恰恰是姜姒母家娘舅,没看到情况,姜姒偏袒堂兄,不认谢云朔的球,以至于谢云朔输一筹。
就此,二人之间结下解不开的梁子,嫌隙颇多,愈来愈深。
或许命里八字不合、处处相克,虽然没什么大事,却是小事不断。
不痛不痒,但难以消解。
没想到今日这品评瓷器,也能让柳蔚宁把他给叫来。
他一介武夫,能懂这些?
宿敌见面,分外眼红。
谢云朔见着姜姒,也没几分笑模样。
他自幼天之骄子,能文能武,处处占着头名,偏生为数不多的落败,都和眼前这艳如孔雀的女子有关。
不提黄口小儿时不懂事的那些过往,她那堂兄姜子熙离马打球、中球踩线,处处脱了规则。
可没人看见,也没到犯规严重的程度,害得谢云朔吃下好一通闷亏,难以释怀。
后来与姜子熙打马球,他也极少占到上风,那些姓姜的人,仿佛是天生克制他的一家冤孽。
不论在何处,回回见着姜姒,也都没什么好事发生。
两人逐渐相看两厌。
听柳蔚宁托人来说,请他来辨认一尊四方瓷器,谢云朔便来了。
因为他一母同胞的二弟喜欢极了这些,他跟着看了不少四大名窑的瓷器,也略知一二。
今日谢二没来,若问他,也是使得的。
他看过那四方瓷器后,徐徐品评。
“这‘十丈垂帘’的花瓣细如发丝,均匀有致,属工笔技法。应当是定窑林成章所作。”
他不知道之前发生了什么,这话说出口后,在场诸人窃窃私语。
众人的视线不断来回在姜姒与他身上交替,状况微妙。
谢云朔预感不妙,以他十几年来与姜姒因为各式缘由过招摩擦的经历来看,不过品评一尊瓷器,竟又与她对垒而立。
但这次谢云朔心间毫无盘桓,因为他知道,他是对的。
然而,巧的是,姜姒也是这么认为的。
开文大吉~
这本写个自己很磕的CP类型——【对抗路情侣】【宿敌就是妻子啊】[猫头][猫头]
准备写个好笑的,香辣可口也有甜甜的故事,希望大家喜欢。
惯例开新宣誓(站直)(敬礼)
新书开坑,从今天起,永不断更
我将不看剧、不旅行、不生病、不摸鱼
我将不水群、不玩游戏
我将爆肝码字、生死如斯
我是黑暗中的键盘,网文长城上的守卫
抵御寒冷的卡文,令人心伤的烂尾
我将生命与荣耀献于码字,今夜如此,夜夜亦然!
另外,下本文预收放一下《重回夫君早死前(双重生)》
笨蛋美人X阴郁深沉痴情到死一根筋男主
晏棠上辈子高嫁,汲汲营营,侍奉公婆,体贴夫君。
可惜她那郎艳独绝世无其二的夫君宋司廷,不仅对她毫无情意,还英年早亡,连儿女都没给她留下一个。
晏棠孤身到老,活得没趣。
重活一世,却不巧,回到的是她已出嫁后。
宋家这大坑她是避不开了,所幸夫君还有三年寿命。
为了晚年不孤寂,晏棠想多趁宋司廷死前,多要两个孩子作伴。
她不再惧怕他的冷脸和薄情,反正关了灯就看不见了,涂好柔滑香膏,换上窈窕薄纱,眼睛一闭就往他怀里钻。
重生无数次也逃不过短命命数的宋司廷,第一次对自己的夫人束手无策。
加起来一共把持了五十多年,对自己的夫人守身如玉,这次恐怕要前功尽弃了。
——————
宋司廷有个秘密。
他是重活了十次的人。
每次重活小心翼翼避开致死的事,都会有新的死因等着他。
因为连自己的性命都保证不了,他不敢对任何人交付真心,怕耽误他人,徒留伤感。
尤其是他的夫人晏棠。
晏棠是个可爱的姑娘,吃饭不挑嘴,睡觉打呼噜。笑起来有一个浅浅的酒窝。
美得无人可及,却没什么心眼,一身笨拙的率真。
宋司廷舍不得让她为他的死囚困,所以重活数次,极尽冰冷无情。
让她以为他对她毫无情意,根本不碰她。
他不能给她孩子,怕她不好另嫁他人。
但这一次重活,晏棠竟对他投怀送抱,死缠烂打。
宋司廷无法,缴械投降。
夜夜缠绵床榻,食髓知味,不能自拔。
可他们有了孩子后,晏棠一转态度,不再搭理他。
宋司廷没资格介意,反正要死了,就让他孤孤单单地走。
一年、两年、三年。
不对,他怎么还没死?
一回头,晏棠已经攒够了小金库,打算带着孩子远走高飞。
宋司廷:现在追妻还来得及吗?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1章 对峙
梦远书城已将原网页转码以便移动设备浏览
本站仅提供资源搜索服务,不存放任何实质内容。如有侵权内容请联系搜狗,源资源删除后本站的链接将自动失效。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