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镇旅行带回的松弛与暖意,像一层柔和的包浆,温润着日常生活的肌理。沈珈安和宋知雨的关系在共同经历了一次小小的“冒险”后,似乎更加默契无间。她们依旧保持着各自的工作节奏,但家的界限变得更加模糊,心灵的连接则愈发清晰。
然而,平静的海面下,总有新的浪潮涌动。这次掀起波澜的,是宋知雨的事业。
一个寻常的工作日下午,宋知雨正在修改一套商业插画的最终稿,邮箱提示音响起,是一封来自某个国际知名出版社版权代理的邮件。邮件措辞礼貌而专业,表示通过某个合作方推荐,看到了宋知雨的作品集,对其独特的用色和叙事性非常感兴趣,询问她是否有意向参与他们旗下一位畅销奇幻小说作家即将再版系列丛书的封面插画竞标。
宋知雨点开附件里的作家名字和作品简介,眼睛瞬间瞪大了,几乎要从椅子上跳起来。那是她学生时代就非常喜欢的一位作家!其作品构建的宏大奇幻世界曾深深吸引过她!能为他的书绘制封面,几乎是每个幻想类插画师的梦想之一!
巨大的惊喜和兴奋瞬间淹没了她。她拿着平板电脑,几乎是冲进了沈珈安的书房(沈珈安今天居家办公)。
“珈安!珈安!你看!”她的声音因为激动而有些发颤,把屏幕举到沈珈安面前,“出版社的邀约!是XXX的书!封面竞标!”
沈珈安从复杂的代码中抬起头,接过平板,快速浏览了邮件内容。她虽然对奇幻文学不了解,但从邮件措辞、出版社名头和宋知雨的反应中,立刻判断出这是一个分量极重的机会。
“恭喜。”她放下平板,看向激动得脸颊泛红的宋知雨,眼神里带着清晰的赞许和为她高兴的光芒,“这是一个很好的机会。你的实力值得。”
“可是……可是这是竞标……”兴奋过后,现实的压力感迅速浮现,宋知雨的声音低了下来,手指无意识地绞在一起,“会有很多厉害的画师一起竞争吧?而且时间好像很紧,要求也好高……我怕我……”
自我怀疑像潮水般涌上。她热爱画画,也有天赋,但面对如此量级的项目和激烈的竞争,那种“我不够好”的念头不受控制地冒了出来。这不是她平时接的商业稿,这是真正的、走向更广阔平台的机遇,也意味着前所未有的挑战。
沈珈安没有立刻用空泛的“你一定可以”来安慰她。她拉过一把椅子,让宋知雨坐下,自己则转过身面对她,神情是工作时的专注和冷静:“先把邮件里提到的要求、时间节点、需要提交的材料清单详细列出来。”
她的冷静像一种无形的力量,瞬间锚定了宋知雨有些慌乱的情绪。宋知雨深吸一口气,拿出纸笔(她喜欢用笔思考),开始逐条梳理邮件里的信息。
沈珈安看着她写,偶尔在她遇到不确定的条款时,会拿起平板再次确认,用她强大的信息提取和分析能力,帮宋知雨将模糊的要求转化为清晰具体的条目。
“看,”沈珈安指着清单上的时间节点,“距离初稿提交还有四周,不是两周。你有相对充足的时间进行构思和草图阶段。最终完稿期限虽然紧,但如果我们合理规划,并非不可能完成。”
“我们需要……”她自然而然地用了“我们”这个词,“将四周拆解成几个阶段:第一周,深度阅读作品摘要和核心章节(出版社提供的资料),完成核心概念构思和情绪板;第二周,草图方案,至少三版;第三周,细化一至两版方案,内部评估;第四周,完成最终稿并按要求格式提交。每周预留两天缓冲时间应对修改和意外。”
她边说,边在纸上画出了一个简易的甘特图,时间线和任务节点一目了然。
宋知雨看着那清晰无比的规划,原本觉得一团乱麻的压力,仿佛被瞬间梳理成了可执行、可管理的步骤。沈珈安没有给她虚无的鼓励,而是给了她一套应对挑战的“方法论”和“工具箱”。
“至于竞争,”沈珈安放下笔,目光沉静地看着她,“那是评委需要考虑的事情。你需要考虑的,是如何最大限度地呈现你对作品的理解和你的独特风格。焦虑和比较不会产生任何积极价值,只会消耗你的创造力。”
她顿了顿,语气无比肯定:“我相信你的专业判断和艺术感知力。这是你的领域,你是专家。”
这句话,像一道光,穿透了宋知雨心中的迷雾。是啊,这是她的战场,她的画笔就是她的武器。她或许会紧张,会害怕,但不应该自我怀疑。
“嗯!”宋知雨重重地点头,眼神重新燃起了斗志和光芒,“我知道了!我会全力以赴!”
从那天起,宋知雨进入了高强度的工作状态。书房几乎被她占领,画稿、参考书、颜料铺得到处都是。她沉浸在那个奇幻的世界里,时而兴奋,时而苦恼,情绪随着创作的进展而起起伏伏。
沈珈安则悄然调整了自己的工作节奏。她尽量将会议和需要高度集中的任务安排在宋知雨创作状态较好的时间段,在她卡壳或焦虑时,适时地出现,递上一杯温热的牛奶,或者只是安静地陪她坐一会儿,听她语无伦次地讲述她的构思困境,偶尔在她叙述的间隙,提出一个非常理性、却能意外打开新视角的问题。
她成了宋知雨最稳定的大后方。负责打理一切生活琐事,确保她按时吃饭,提醒她休息眼睛,在她熬夜赶稿时默默陪到深夜。她从不干涉她的创作,只是在她需要时,提供一个可以依靠的肩膀和冷静客观的思维支持。
提交截止日的前一晚,宋知雨终于完成了最终稿。她仔细检查了无数遍,最后一遍保存文件时,手指都在微微颤抖。她将文件发送出去,然后整个人像被抽空了力气一样,瘫在椅子上。
沈珈安走过来,从身后轻轻抱住她,下巴搁在她的发顶:“辛苦了。”
宋知雨转过身,把脸埋进她怀里,声音闷闷的:“不知道结果会怎么样……”
“无论结果如何,”沈珈安的声音低沉而坚定,“你完成了它,并且尽了最大的努力。这本身就是值得骄傲的事情。而且,”她轻轻抬起宋知雨的脸,看着她疲惫却闪烁着光芒的眼睛,“我认为它非常出色。”
等待结果的日子有些煎熬。宋知雨尽量让自己不去想,但总会下意识地频繁查看邮箱。沈珈安则想办法分散她的注意力,带她去尝试新开的餐厅,去看画展,或者只是在周末来一次毫无目的的城市漫游。
两周后,邮件终于来了。宋知雨几乎是屏住呼吸点开的。
邮件很长,前面是公式化的感谢参与。她的心一点点下沉……直到看到最后——
“……经过慎重考虑和激烈讨论,我们非常荣幸地通知您,您的设计方案以其独特的视觉语言、深刻的情感共鸣和对原作精神的精准把握,深深打动了我们和作者本人,最终被选定为本次再版系列的封面插图……”
后面的话,宋知雨已经看不清了。泪水瞬间模糊了视线,巨大的喜悦和难以置信的激动像海啸般将她淹没。她捂住嘴,哽咽着,一句话也说不出来。
沈珈安一直安静地陪在她身边,看到她反应,立刻明白了过来。她没有说话,只是伸出手,将她紧紧拥入怀中,一下一下地、轻柔地拍着她的背。
宋知雨在她怀里哭了笑,笑了又哭,像个孩子。所有的压力、焦虑、自我怀疑,在这一刻全都化为了成功的狂喜和释放。
“我做到了……珈安,我真的做到了……”她语无伦次地重复着。
“嗯,你做到了。”沈珈安的声音里也带着不易察觉的激动和无比的骄傲,“我一直都知道,你可以。”
梦远书城已将原网页转码以便移动设备浏览
本站仅提供资源搜索服务,不存放任何实质内容。如有侵权内容请联系搜狗,源资源删除后本站的链接将自动失效。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