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心尚未说话,杨楚便抢了话茬:“讨厌啦~四哥~人家这不是担心你的身娇体虚,所以才特特给你煮了姜水,你怎么能这么说人家~”
说着还“嘤嘤”了两声。
莫华清不为所动,稳如泰山:“是我教导无方,还请明心师父不要见怪。”
即便被杨楚抢了话茬,明心面上也依然没有任何波动,只是道了声佛号,然后道:“无妨,是小僧疏忽,招待不周,还望施主见谅。”
很好,看起来他这个四哥精神不错,爬了多半天的山还有精力怼人——小看他了。
杨楚动作很大地搓搓手臂,然后夸张地倒吸了一口冷气:“你们说完了吗?”
在莫华清和明心都转头看他的时候,杨楚面带微笑:“我们可以去别的地方转转了吗?”
这对兄弟古怪得很。
明心对杨楚和莫华清下了定义。
武林大会每三年一次,但提前半年便会广发武林帖,邀天下各路侠客来此参加大会,这其中发了多少帖子,明台寺还是有数的。
除去一些特定人士的帖子是写了名姓外,剩下的都是不具名的帖子。
而不具名的帖子在持有者抵达武林大会前,都会或多或少地经历过被抢或者抢夺一事。
杨楚交给明心的帖子自然也是不具名的,而这帖子不过是从那一路上被莫华清吸引而来狂蜂浪蝶身上抢来的其中之一。
帖子是否是抢来,明心并不在意,但眼前这二人,其中一人虽然头上的帷帽不曾摘掉,但任谁也看得出是毫无内息,不通武艺的普通人;另一个则男扮女装,行事怪异,实力难测。
明心不知他们二人何时出现在江湖,武林大会在即,他不得不对此多加小心。
佛堂虽然建在山顶,但还需要走上一段山路才可到镜池所在的峰顶。
峰顶地方狭小,却有一棵青松扎根于此,树下有一石碑,上书“镜池”二字,碑旁便是镜池。
杨楚抱着手臂:“就这?”
然后他扭头问明心:“敢问明心师父,这池水多深?”
明心手持佛珠,语气平淡:“约有二尺。”
“很好,”杨楚喃喃自语道,比了一下镜池大小,接着伸手一指镜池,嗓门也跟着提高,“那不就是一个深一点的水坑?”
莫华清听不下去了:“五郎!”
“我哪里有说错!”杨楚忿忿不平地嚷嚷道,“这也就比井口大一点!”
莫华清,魏国皇子,国之玉璧,礼仪涵养俱佳。在这一刻,终于忍无可忍地动手了:
他一把捏住了杨楚的脸。
在杨楚发出“噫”地惊叫声时,莫华清转身对明心微微欠身,语气和煦:“让明心师父见笑了。”
未曾想杨楚在挣脱开后气咻咻反问回来:“那四哥你觉得呢?”
这让莫华清一时卡了壳,但他很快便恢复过来,正色道:“此前听明心师父所言,镜池水涝不盈溢,旱而不涸,如今得见,果真十分奇异。”
杨楚从鼻子里哼了哼,揉着脸站在镜池旁环顾四周:“从这里看下去的风景倒是不错。”
这话说得不假,镜池所在峰顶乃是小镜山主峰,乃是观景的最佳地点。
顺着杨楚的话,莫华清向远处看去,一时竟看得痴了:他自幼身处深宫,即便杨楚带他脱离宫中,一路沿江而下,让他一路上见了许多他此前人生未曾见过的景色。
但即便江水滔滔,青山如画,都比不得眼下他登上小镜山峰顶来得震人心魄:
举目环顾,但见群山起伏,天近咫尺,星斗可摘。
可谓“如临天界,如履浮云”。
曾经他匆忙离宫,顺水行舟之时,也觉得自己不过是无根浮萍,随波逐流。如今立于山巅之上,驻足眺望,天地辽阔,俯瞰莽莽苍山,莫华清陡然感到自己不再是飘零不定,无枝可依。
轻呼一口气,只觉心中多日来的愁闷消散泰半,莫华清的视线落在站在一旁的杨楚身上,之前他捏的用力了些,杨楚脸上还留有一点指印。
莫华清不由地搓了搓手指:他的手指上沾了些杨楚脸上的胭脂,在指腹晕开一片薄红。
山风吹过,夹杂着山间水汽,令人更感寒意,杨楚抱着手臂“哎呀呀”跳了过来说:“好冷,回去吧。”时,莫华清未曾发现自己嘴角上扬,眉眼略弯,是他自离宫以来少有的轻松之貌。
下山路上,杨楚依然板着脸一副“我在生气”的模样,低头往前走。在他踏上一条石板路时,明心那无波无澜地声音在杨楚背后响起:“施主,走错路了。”
杨楚这才停住脚步,回头去看:他们正走至一条分岔路口,莫华清与明心站在另外一条山路上。
“啊……”杨楚装模作样地挑高眉头摆出讶异地样子,“我没注意,”一边说一边往回走,“那条路不能回去吗?”
明心抬眼看了杨楚一眼:“不能。”
杨楚却继续追问:“那不知是往哪里的?”
“后山。”明心说完后,顿了一顿,盯着杨楚道:“后山乃是本寺禁地,还望施主在寺中这段时日不要乱走。”
话里的警告很明显,但杨楚一副无知无觉地模样,眉眼弯弯:“啊,是吗?我知道了。”
似乎觉得多说无益,明心便不再说话,只是站在原地等杨楚走回来时,才与二人一同返回明台寺。
回到明台寺的时候已是近黄昏,寺中的僧人正在大殿做晚课,有韵律的诵经声伴和着梵香袅袅,显得肃穆而又安和,颇有不为俗尘沾染之感,超脱于世。
杨楚没什么兴趣地往大殿那边看了一眼,就催着莫华清快点回去,只是刚走出去两步,却又退了回来,笑嘻嘻地问尚站在原地的明心:“请问明心师父,我可以借用寺中的厨房吗?”
“稍晚时候,寺中自会为二位施主送去斋饭。”明心双手合十,平声道。
“啊……跟这个无关,”杨楚甩了甩手,嘴角向下露出无奈的样子,“明心师父想必也看出来了,我这个四哥呢,平时是‘养在深闺人未识’那种娇生惯养出来的,所以呢~”杨楚拉长声音,把手举到脸跟前,搓了搓手指,笑得意味深长,“需要一点特殊照顾。”
明心看了一眼杨楚身后的莫华清,重又垂下视线:“小僧知晓了,寺中有专为香客所设的小厨房。”说完转身要走。
“不不不,”杨楚一步上前搭住明心的肩膀,笑得十分殷勤:“明心师父,我是要,借、用,一下。”
莫华清终于听不下去了,刚要上前一步,就被杨楚冲后面用力地一挥手,直接打断了莫华清要说的话。然后杨楚面无表情地瞪了莫华清一眼:“四哥,你在这个方面是最没资格说话的,你是不知道你这一路上有多挑食吗?”
这让莫华清不由地开始回想自己一路上,是否有过如杨楚所说的“挑食”行为。但他这一沉默,就被认为是默认了,于是明心微微欠身:“那就请二位随小僧来。”
明台寺香客往来,难免会在寺中吃一顿斋饭。虽说佛祖面前众生平等,但寺中还是特地辟了一块地方,为那些身份尊贵而又挑剔的香客单独做一份饭食。
眼下明心带杨楚和莫华清去的正是这一处厨房。
这一间厨房要比寺中平日所用厨房要小许多,也不存放食材,若要起火烧菜,还得先去大厨房取上所需食材才行。
明台寺的晚食是在晚课之前,所以大厨房中也没什么人,只有一两个僧人在灶台间收拾。明心跟厨房中的僧人说了两句话之后,端了一个笸箩给杨楚:“寺中条件简陋,所备蔬果种类不多,大概只得这些。”
笸箩里不过是一些常见的青菜,倒也无甚出奇,只是都已经洗净,其中还有一把面条,整整齐齐地放在笸箩里,杨楚接过来后颠了颠笸箩,随意冲明心抬了下下巴:“这些够了。”然后冲着莫华清一偏头:“来帮个忙,四哥。”
被莫名其妙扣了一个“挑食”帽子在头上的莫华清在跟着杨楚进了旁边的小厨房后,才不快地问道:“我何曾挑剔过路上饮食?”
杨楚一边嘁哩喀嚓的切菜一边从鼻子里“哼”了一声:“快算了吧,一路上不合口味的你碰都不碰的,连饭都吃得少。”
莫华清“呃”了一声,在杨楚轻飘飘横过来一个控诉地眼神后,才讪讪想起自己一路上确如杨楚所说对于不合喜好的菜品是几乎不碰的。在被如此直白地指出这一点后,他看着在灶台间忙碌地杨楚脱口而出:“既然如此,那你亲自动手不也白白浪费功夫?”
这次杨楚转头看向莫华清,以一种理所当然地口吻道:“我做的,你会吃。”
梦远书城已将原网页转码以便移动设备浏览
本站仅提供资源搜索服务,不存放任何实质内容。如有侵权内容请联系搜狗,源资源删除后本站的链接将自动失效。
推荐阅读